2019年法律硕士联考标准化题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刑法学

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

单元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想杀害其妻子,便劝说其妻子乘坐飞机外出旅游,希望飞机失事而致使其妻子死亡。甲的妻子便乘飞机旅游,结果果然因飞机失事而死亡。甲的劝说行为与其妻子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乙为抢劫而殴打李某,李某逃跑,乙随后追赶。李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乙拾得钱包后离开。乙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赵某是死刑犯,在即将对赵某执行死刑时,丙夺走法警的手枪将赵某杀死,丙的行为与赵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D.丁为了盗窃钱财将王某的皮包窃走,打开皮包发现里面放的是一把手枪,丁的盗窃行为与王某枪支失窃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2.在犯罪的基本特征中,( )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和刑法的限制与保障功能。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主观恶性

3.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4.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某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当从重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下列选项中,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是( )。

A.甲用拳头打乙,乙从腰间拿出枪向甲射击却没有击中,甲被吓跑了

B.甲拿菜刀砍乙,乙加以还击,一拳将甲打成重伤

C.甲用刀砍杀乙,乙拿起身边的锄头将甲打死

D.甲拿擀面杖打乙,乙掏出猎枪将甲打死

6.关于老年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已满75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一律减轻处罚

B.已满75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一律免除处罚

C.已满75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已满75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赵某因为涉嫌犯抢劫罪2005年1月1日被拘留,2005年4月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该判决2005年4月11日生效并被交付执行,赵某从什么时候开始将不享有政治权利?( )

A.2005年1月1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4月11日

D.2017年1月1日

8.下列关于有期徒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2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C.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

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

9.下列选项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A.甲2004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2000元,2005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3000元

B.乙伪造商务部的批文后,利用该伪造的批文骗取某企业5万元

C.丙是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将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后收受犯罪分子家属给的1万元

D.丁因为抢劫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应当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漏罪没有判处

10.关于假释,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11.下列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明知是赃物而予以隐匿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明知是赃物而居中介绍买卖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明知是自己盗窃获得的赃物而低价予以销售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2.下列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D.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3.我国刑法中的多次盗窃是指( )。

A.一年内三次以上盗窃

B.一年内五次以上盗窃

C.二年内三次以上盗窃

D.二年内五次以上盗窃

14.下列情形不应当按照抢劫罪加重构成定罪处罚的有( )。

A.甲闯入住宅对贾某实施了抢劫

B.乙在公共汽车上抢劫售票员

C.丙拿着一把假枪进行抢劫

D.丁冒充武警进行抢劫

15.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是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16.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代,二人还曾在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17.下列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众斗殴罪只是处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其他参与者不负刑事责任

B.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聚众斗殴双方所有人都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C.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对首要分子一律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致人死亡,那么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8.按照刑法规定,以下情形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B.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的

C.抢劫致被害人死亡的

D.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19.关于寻衅滋事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B.单纯地恐吓他人,即使情节严重,也不构成寻衅滋事罪

C.寻衅滋事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

D.寻衅滋事罪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20.蔡某想做生意,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律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打电话要挟律某用20万元换孩子。律某报警,蔡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蔡某的行为应当( )。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绑架罪处罚

单元一答案与精解

1.C

【精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A项中,虽然甲的妻子按照甲的劝说乘坐飞机,但是由于飞机失事不是甲所能控制的,所以甲的劝说行为与其妻子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中,乙获得的钱包不是其通过暴力行为而得到的,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中,虽然赵某即将被执行死刑,但是丙的行为却是赵某死亡的客观原因,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项中,因果关系是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丁虽然主观上没有盗窃枪支的故意,但是不影响因果关系的认定。

2.B

【精解】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定化,即只有法律明确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国家才能够动用刑罚进行处罚。刑事违法性这一犯罪特征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将仅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排除在外。故选B项。

3.A

【精解】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只能按照自然人犯罪来处理,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我国刑法分则中,有的犯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有的犯罪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如果刑法分则的条文明确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该罪,那么自然人当然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不是法人犯罪,所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虽然不是法人,但是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故选A项。

4.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被教唆者没有犯教唆之罪的,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D项。

5.D

【精解】防卫过当是指超出必要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的情形。A项中,乙的行为虽然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但是没有造成重大损害,故不属于防卫过当。B项中,乙的行为虽然造成了重大损害,但是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不是防卫过当。C项中,甲是要砍杀乙,属于特殊防卫权的范畴,不是防卫过当。D项中,乙的行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故选D项。

6.D

【精解】为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刑法修正案(八)》对老年人犯罪的处罚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即已满75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应当选择D项。

7.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日起计算,但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所以,从2005年4月11日被交付执行之日起赵某就不再享有政治权利。故选C项。

8.A

【精解】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其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可由看守所代为执行。故应当排除B项。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可以不参加劳动。故应当排除C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故应当排除D项。

9.D

【精解】A项中,甲犯的是同种数罪,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于同种数罪不并罚。B项中,乙的两个行为分别触犯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但是两个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根据刑法理论通说,对于牵连犯应当从一重处断。C项中,丙的行为分别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根据刑法规定,贪赃枉法的,应当从一重处断。D项中,丁的情形属于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现漏罪,对于发现了漏罪的,一律要数罪并罚。故选D项。

10.B

【精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是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而不是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的限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对于累犯,一律不适用假释。而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其宣告刑没有达到10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样可以假释。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不能按照累犯来处理。故选B项。

11.D

【精解】犯罪分子销售自己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D项。

12.C

【精解】《刑法修正案(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作了重大修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故选C项。

13.C

【精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多次盗窃被界定为二年内三次以上盗窃。故应当选择C项。

14.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劫罪的加重构成有:

(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A项属于入户抢劫;B项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D项属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C项不属于持枪抢劫,因为假枪不是持枪抢劫中的“枪”。故选C项。

15.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35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排除C项。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选D项,排除A项和B项。

16.C

【精解】根据司法解释,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条、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故选C项。

17.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故应排除A项。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只是直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如果首要分子不存在杀人的故意,那么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属于实行过限,首要分子不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故应当排除B、C项,而选D项。

18.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的,属于劫持航空器罪的加重构成,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的暴力行为包括了故意杀人的行为,所以抢劫致人死亡的,也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选D项。

19.B

【精解】《刑法修正案(八)》对寻衅滋事罪作了修改,其中之一就是将恐吓他人情节严重作为该罪的客观行为特征之一,所以应当选B项。寻衅滋事罪中殴打他人,一般是指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结果的情形,如果造成了轻伤结果,则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0.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犯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故应当选D项。

单元二

1.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

3.易某持枪抢劫开车的甲,强行抢走手机后下车逃跑。甲立即开车追赶,在易某往前跑了100米处将其腿撞骨折并夺回手机。关于甲的行为的性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被害人承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4.王某盗窃正在使用的汽车的轮胎,数额不大,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刘某盗窃轮胎厂准备出厂的轮胎,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王某、刘某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不同,原因是( )。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犯罪对象本身性质不同

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5.下列关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

B.该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和被害人有亲属关系的人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致使被害人死亡,只限于过失,不包括故意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告诉的才处理,即使被害人死亡,也只能按照自诉案件处理

6.甲意欲抢劫银行,在去银行途中,因违章乱穿马路,被车撞伤,其处于抢劫的( )形态。

A.犯意表示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7.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 )。

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

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按照共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8.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B.审判时双目失明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C.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一律不适用死刑

9.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2009年1月1日,某甲主刑执行完毕。2009年7月1日,某甲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多长时间?( )

A.2年半

B.5年

C.8年

D.7年半

10.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了乙,这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11.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2.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

A.任何法院

B.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C.高级以上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3.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 )。

A.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B.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保险诈骗罪两罪

14.关于死刑缓期执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故意犯罪,且犯罪情节恶劣的,执行死刑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故意犯罪,但不属于情节恶劣的,可以不执行死刑,新判处的刑罚与原来的死缓刑数罪并罚,继续执行死缓刑,原有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继续有效。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15.在组织他人卖淫的过程中,通过强奸迫使其卖淫的,应当( )。

A.以组织卖淫罪定罪处罚

B.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C.按组织卖淫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D.定组织卖淫罪但是适用强奸罪的法定刑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偷开机动车,导致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为盗窃其他财物,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非法占有车辆,被盗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

C.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非法占有车辆,以盗窃罪和其他犯罪按照牵连犯处断原则从一重处罚

D.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将车辆送回未造成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其他犯罪从重处罚

17.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18.贾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2克、价值16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贾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趁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贾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D.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

19.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3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5000元

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5000元

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4万元

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

20.下列关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不能由单位构成

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过失犯罪

单元二答案与精解

1.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36条第2款的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故选B项。

2.C

【精解】为了区分犯罪与一般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概念的时候特别强调犯罪“量”的因素,没有达到一定“量”,就不能认定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是没有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来制裁的程度,所以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C项。

3.C

【精解】易某虽然已经将手机抢走,但是并没有完全控制手机,甲仍然具有立即将手机夺回的可能性,易某的不法侵害行为并没有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甲将易某撞伤并夺回手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故选C项。

4.D

【精解】决定犯罪本质的是犯罪客体而不是犯罪对象。同一犯罪对象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关系。所以,虽然两个犯罪行为的对象都是轮胎,但是各自表现的犯罪客体不同,因而成立不同的犯罪。故选D项。

5.C

【精解】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故应当排除A项。虽然实践中构成该罪的往往都是被害人的亲属,但是从刑法规定本身来看并没有将其他人排除在外,所以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不是特殊主体。故应排除B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一般情形是告诉的才处理,但是该罪的结果加重犯,即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就不再属于告诉的才处理了。故应当排除D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致使被害人死亡,只能是过失,不包括故意的情形,如果是故意,则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而不能按照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故选C项。

6.B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着手实施犯罪的犯罪形态是犯罪预备。甲在去银行的途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没有着手实施犯罪,是犯罪预备。故选B项。

7.A

【精解】在刑法理论上,对共同犯罪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我国刑法既采用了分工分类法,也采用了作用分类法。故选A项。

8.C

【精解】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原则上不适用死刑,但是有例外条款,即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故排除A项。双目失明的盲人,虽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这是“可以”情节,不能推导出“一律”不适用死刑的结论,故排除B项。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犯罪时怀孕并不代表审判时也处于怀孕状态,所以D项也不正确。

9.D

【精解】某甲是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又犯新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数罪并罚,即将后罪有期徒刑5年和剩余的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主刑执行完毕后已经执行了半年)进行并罚,应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并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继续计算。所以,2年半的剥夺政治权利在2009年7月1日起停止计算,并从5年有期徒刑主刑执行完毕后继续计算。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所以,两者相加,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7年半。

10.B

【精解】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行为人的一个开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过失伤害罪)两个不同的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条件。故选B项。

11.D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要从共同犯罪整体上考虑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而不能考虑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情况。共同犯罪人有一个既遂,即为犯罪既遂。所以,本案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甲虽然有中止行为,但是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不成立犯罪中止。故选D项。

12.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故选B项。

13.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故选B项。与之相似的是《刑法》第156条关于走私罪的规定。

14.B

【精解】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死缓期间,有故意犯罪,但不属于情节恶劣的,可以不执行死刑,但数罪并罚后继续执行死缓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原先执行的死缓刑刑期无效。

15.C

【精解】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犯组织卖淫罪,又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行为的,按照组织卖淫罪和相应犯罪数罪并罚。这是《刑法修正案(九)》对组织卖淫罪作出的重大修改,应予以注意。

16.C

【精解】盗窃机动车是社会上的多发犯罪,也是司法实践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往往成为考试的重点。一般而言,偷开机动车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这里有两个考点需要注意:一是如果偷开机动车是作为其盗窃其他财物的工具时,按照同种数罪不并罚的原则,将机动车价值纳入盗窃总额中并按照盗窃罪一罪来处理;二是如果偷开机动车是作为盗窃罪之外犯罪的工具时,虽然符合牵连犯的特征,但是由于司法解释有特殊规定,所以要数罪并罚,而不是从一重处断。故应当选择C项。至于D项,由于将机动车送回,很难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不宜认定为盗窃罪,但是其偷开机动车的行为还是有社会危害性的,所以要在量刑中有所体现,因而要从重处罚。

17.C

【精解】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的加重构成有八种:(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所以,应当排除A项、B项和D项。由于入户抢劫是指在居民的住所内抢劫,因此应当严格区分入户抢劫和入室抢劫。C项属于入室抢劫而不是入户抢劫。故选C项。

18.A

【精解】盗窃罪和诈骗罪区分的关键是:被害人是否自愿交付财物。如果合法占有人虽然受骗,但是并没有作出处分其财产的错误的意思表示,行为人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得财物,则仍然构成盗窃罪;如果财物的合法占有人基于错误的认识和判断而“自愿”地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认定为诈骗罪。故选A项。

19.C

【精解】《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即对利用电脑进行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活动的,分别按照金融诈骗罪、盗窃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对被盗财物只计算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计算被盗财物的实际价格,不是指盗窃犯低价销赃的价格。对于电信资费的损失也是按照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电话费计算。因此,对于王某的盗窃数额,应按照给公司造成的4万元损失计算。故选C项。

20.C

【精解】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一样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排除A项和D项。根据单位犯罪法定原则,由于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故该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故应当排除B项。虽然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通常由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构成,但是刑法不排除由其他人员构成的可能性,故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单元三

1.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策划分裂国家,由他人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策划者不是分裂国家的实行犯

B.以出卖为目的,为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的帮助犯论处

C.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资金、账号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D.明知是贪污所得,而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贪污罪的帮助犯论处

2.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4.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

A.静止行为

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

C.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

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

5.《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

A.论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

6.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

A.制造毒品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走私毒品罪

7.甲因对社会不满,企图制造事故,使火车脱轨,遂在火车到达之前5分钟将一块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约2分钟后,甲又将该石头搬离了铁轨,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

C.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8.下列不属于自动投案的是( )。

A.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B.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C.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D.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的

9.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 )。

A.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B.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

C.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D.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10.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

A.按照过失犯罪处理

B.按照意外事件处理

C.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处理

D.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

11.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此追诉期限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2.甲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甲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和乙在火车上持枪抢劫的事实,并协助侦查人员将乙抓获。对甲的抢劫罪( )。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13.甲于1995年2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2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减为有期徒刑18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 )年2月刑满释放。

A.2015

B.2016

C.2013

D.2012

14.出租汽车司机甲因被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冲去,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15.拐卖妇女后,又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定( )。

A.拐卖妇女罪

B.强迫卖淫罪

C.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数罪并罚

D.引诱卖淫罪

16.下列选项中,构成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的是( )。

A.医生经病人同意对其实施“安乐死”

B.甲经过乙的同意将乙的一批货物销毁

C.丙挑拨丁攻击自己,然后拔刀将丁刺成重伤

D.黑夜中的乙以为对方是自己的丈夫而同意发生性关系

17.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万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18.甲为杀害贺某,在偏僻处埋伏,见有人过来,以为是贺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其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

19.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20.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

单元三答案与精解

1.C

【精解】根据《刑法》第103条的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行为的,都是分裂国家罪的实行行为。所以,应排除A项。根据《刑法》第240条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接送、中转被拐卖的妇女是拐卖妇女的实行行为,而不是帮助行为。所以应当排除B项。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故应选C项。根据《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明知是贪污所得,而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应按照洗钱罪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D项。

2.C

【精解】累犯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再犯的可能性大,因此其刑事责任就重,所以应当对累犯从重处罚。故选C项。

3.C

【精解】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要被告人在羁押期间怀孕的,不管判决时的状况如何,都不能适用死刑。由于死刑缓期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故对怀孕的妇女也不能适用死缓。

4.D

【精解】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其分类标准不是身体上的静止或者运动,而是行为人的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性质。作为违反的是禁止规范,即不应当为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即应当为而不为。故选D项。

5.D

【精解】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故选D项。

6.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是一个选择性罪名,但是刑法仅仅将贩卖毒品的刑事责任年龄降为14周岁,而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的刑事责任年龄依然是16周岁。故选B项。

7.D

【精解】危险犯是以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危险成立犯罪既遂的犯罪形态。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危险犯,故行为人将大石头搬运到铁轨上,就产生了足以使火车倾覆的危险,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而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停止形态之一,换言之是犯罪最后停止下来的形态,已经既遂的不可能回到未遂、预备或者中止形态。甲的行为最多视为量刑中可以考虑的情节,而不影响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的成立。故选D项。

8.D

【精解】自动投案的关键在于投案的自愿性和主动性。D项中未能体现这一特征,所以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该类情形虽然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可以参照法律按照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而A、B、C项中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动投案的自愿性和主动性特征,同时,为了达到通过自首鼓励犯罪分子和司法机关合作、降低司法成本的立法目的,对自动投案的解释通常来说是比较宽的,这既是立法精神,也是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考试时需要注意从这方面把握自动投案的本质。

9.A

【精解】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其次,间接故意需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而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所以间接故意中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中都有未完成形态。举动犯只要行为人一实施犯罪行为,就达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故选A项。

10.D

【精解】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而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进行所谓的防卫行为。刑法理论认为,如果行为人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则认定为无罪过事件,而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存在认识上的错误,但是认识错误是应当可以避免的,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罪过,则按照犯罪处理。故选D项。

11.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的,追诉时效是10年。法定最高刑是10年以上的,追诉时效是15年。由于“不满”不包括本数,而“以上”“以下”包括本数,所以本题的追诉时效应当是15年。故选C项。

12.A

【精解】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抢劫事实,就抢劫罪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甲和乙持枪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乙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所以甲协助公安机关抓住乙构成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和“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两个从宽处罚情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处理结果就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A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故不能选择C项。C项是本题最大的干扰点。

13.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0条的规定,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所以,甲的有期徒刑的18年刑期应当从1998年2月起开始计算。所以,甲应当在2016年2月刑满释放。故选B项。

14.C

【精解】因为行为人甲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故意的心理态度,所以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重大责任事故罪。由于行为人甲的行为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所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选C项。

15.A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后,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应当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而不另外定强迫卖淫罪。故选A项。

16.B

【精解】正当化事由包括法定正当化事由和非法定正当化事由。法定正当化事由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非法定正当化事由包括依照法律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和自救行为。我国对“安乐死”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不选A项。B项表述为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属于正当化事由,选B项。C项表述为防卫挑拨,不能阻却违法,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必须出于权利人的真实承诺,如果是因为错误认识或者被骗而进行的承诺,不能阻却违法,D项表述中,乙基于错误认识而作出发生性关系的承诺,不构成正当化事由,故不选D项。

17.D

【精解】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而要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就必须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与财产的安全。在本题中,行为人将小轿车的备用轮胎一个和发动机盗走,导致该小轿车不可能再上路行驶,也就不可能再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所以不可能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但是其盗窃的轮胎和发动机数额较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故选D项。

18.A

【精解】本题涉及的是对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根据刑法理论,对于对象认识错误的,只要是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则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虽然错误地将自己的父亲当作贺某而开枪射击,但是其父亲和贺某都是自然人,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另外,根据刑法理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也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父亲是被吓死的,而不是中枪死亡,但是这是对因果关系认识的错误,同样不影响刑事责任。故应选A项。

19.C

【精解】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对刑法中有关特别规定应当重点掌握,这一般是考试的侧重点所在。类似规定还有偷盗技术秘密、偷盗古生物化石等。

20.B

【精解】首先,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绑架妇女、儿童罪和偷盗婴幼儿罪,故应当排除A、C项。绑架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重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以被绑架者为人质提出其他要求,则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单元四

1.下列关于犯罪、刑罚与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在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上采取罪、责平行说

B.刑事责任是犯罪与刑罚的上位概念

C.有犯罪和刑事责任就有刑罚

D.刑事责任是联系犯罪与刑罚的纽带

2.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3.下列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情形是( )。

A.侵占罪

B.侮辱罪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C.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4.甲与乙有仇,欲置乙于死地。某日,甲见乙与丙被绳索悬吊于半空中洗擦楼房外墙玻璃,便用刀割断绳索,致乙、丙一起坠地死亡。对此,甲的主观罪过形式是( )。

A.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间接故意,具有两个罪过

B.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轻信过失,具有两个罪过

C.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也是直接故意

D.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意外事件,只具有一个罪过

5.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是( )。

A.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认识能力

B.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相对的意志自由

C.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违法性认识

D.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存在主观罪过

6.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协助公安机关将乙抓获。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7.犯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期限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8.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某怕王某杀死自己,就在王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某。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故意犯罪

9.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A.判决确定

B.判决公布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执行

10.下列关于立功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犯罪分子被羁押后与律师、亲友会见过程中违反监管规定,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B.犯罪分子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C.犯罪分子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机关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可以认定为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

D.犯罪分子将其本人在以往查办犯罪的职务活动中掌握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11.甲将刚买回的彩电放在楼道门口,便上楼开门,被恰好路过的乙发现。乙抱起彩电就跑。乙刚跑出10米远,甲正好下楼,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侵占罪既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盗窃罪既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

12.在我国,特赦由( )。

A.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B.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D.国务院决定

13.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构成妨害公务罪,必须( )。

A.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

B.造成严重后果

C.情节严重

D.致人重伤或死亡

14.下列关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本罪和诈骗罪都属于侵犯财产罪

B.本罪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

C.行为人既骗取贷款又骗取金融票证的,应当进行数罪并罚

D.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款的,构成骗取票据承兑罪

15.孙某将周某打成重伤而休克,临时起意拿走了周某的手机,孙某将手机占为己有。经鉴定,手机价值4000元。对于孙某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夺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D.只构成抢劫罪

16.某县有一伙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当地,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张某参加该组织并按该组织授意杀害了丁某全家。张某的行为构成( )。

A.参加恐怖组织罪

B.参加恐怖组织罪、故意杀人罪

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

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7.甲用爆炸的方法炸毁了正在行驶中的一列车的主要设备,甲的行为构成( )。

A.爆炸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爆炸罪数罪并罚

D.破坏交通设施罪

18.绑架罪的既遂应以( )为标准。

A.行为人实际控制被害人(人质)或者完成偷盗婴幼儿的行为

B.行为人实际勒索到财物或者获取非法利益

C.行为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开始进行限制时

D.以上选项都不对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构成逃税罪

B.携带凶器盗窃的,构成抢劫罪

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抢劫罪

20.行为人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的,( )。

A.以伪造货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

B.以出售、运输假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

C.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D.比较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的刑罚轻重,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单元四答案与精解

1.D

【精解】我国在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上采取罪、责、刑平行说,A项表述错误。根据罪、责、刑平行说,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在刑法中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刑事责任并非犯罪与刑罚的上位概念,B项表述错误。有犯罪就有刑事责任,有犯罪和刑事责任未必有刑罚,因为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不限于刑罚,还有非刑罚处理方法,C项表述错误。刑事责任是联系犯罪与刑罚的纽带,刑事责任以犯罪为前提,属于法律的法律后果,而其本身又是刑罚的前提,刑罚系实现刑事责任的基本方式。可见,D项表述正确。

2.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另一方面,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来看,罪刑法定原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所以当新出现的法律有利于被告人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应当适用有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所以,在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的必然选择。在从旧兼从轻原则上,从旧是占主导地位的,从新是例外的规定。所以,在新旧刑法的规定一致时,自然应当适用旧法。故选B项。

3.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是绝对的告诉的才处理,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亲告罪。但是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则不同,它们是有条件的告诉的才处理,即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是告诉的才处理。C项中由于发生了严重的后果,则不受告诉的才处理的限制。故选C项。

4.C

【精解】罪过由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因素组成,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意识因素会影响到意志因素。如果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仍然实施的,那么其罪过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不可能是间接故意。由于甲对乙和丙死亡的发生是明知的,且认识到是必然发生的,所以只能是直接故意,而没有间接故意成立的可能性。故选C项。

5.B

【精解】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具有的相对的意志自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有相对的选择能力。行为人本能够选择不违法犯罪,却选择了不利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当负刑事责任。

6.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符合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同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是立功行为。由于甲、乙两人入户抢劫且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乙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所以甲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乙,属于重大立功。故选D项。

7.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不满”是不包括本数的,所以犯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应当适用第二个追诉时效的幅度,即为10年。故选B项。

8.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李某在王某伤害行为实施之前就实施了防卫行为,是事前防卫。对于事前防卫的,应当追究防卫人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故选D项。

9.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即两年考验期期满了就开始计算。故选C项。

10.C

【精解】立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其本身应当具有正当性。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线索从而检举他人的,不具有社会正当性,而不能认定为立功。故应当排除A项和B项。立功应当是犯罪分子自己的行为,而不能是他人的行为,故选C项。D项中,犯罪分子获取的线索是其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其本身就有告知相关组织的义务,如果因此而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平。故应当排除D项。

11.D

【精解】本题考查的重点是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盗窃罪是将公私财物占为己有,而侵占罪是将他人占有或者无人占有的财物占为己有。本题中,甲虽然将彩电放在楼道口,上楼开门,但是彩电仍然在甲的占有支配之下,甲并没有放弃对该彩电的占有,所以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由于乙虽然抱起了彩电,但是并没有完全控制彩电,所以属于盗窃未遂。故应选D项。

12.C

【精解】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了大赦和特赦两种,但是1982年宪法只规定了特赦,因此,《刑法》第65条、第66条规定的赦免都是指特赦。根据《宪法》第67条、第80条的规定,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故选C项。

13.A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故选A项。

14.B

【精解】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不属于侵犯财产罪。故应排除A项。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是一个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实施了三种行为的,按照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而不进行数罪并罚。故应当排除C项。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款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故应当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精解】由于孙某是临时起意拿走周某的手机,故在实施暴力行为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孙某不构成抢劫罪。由于孙某是在周某休克失去知觉后拿走手机,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故构成盗窃罪。故应选C项。

16.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张某首先构成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后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对张某应当按照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故选C项。

17.B

【精解】虽然甲的行为也符合爆炸罪的构成要件,但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包含了用爆炸的方法破坏交通工具的情形,用破坏交通工具罪更能全面地评价甲的行为,所以应当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18.A

【精解】绑架罪是行为犯,行为犯的既遂以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为准。绑架罪实行行为完成的标志是实际控制被害人(人质)或者完成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故选A项。

19.D

【精解】按照《刑法》第210条的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构成盗窃罪。故应当排除A项。按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是盗窃罪的一种犯罪方式,与普通盗窃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数额较大的要求。故应当排除B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C项。按照《刑法》第267条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故应当选择D项。

20.A

【精解】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目的行为又构成另外犯罪的犯罪形态。行为人伪造货币之后所进行的运输和出售的行为与伪造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成立牵连犯。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处罚。因为伪造货币罪是重罪,所以应当以伪造货币罪一罪定罪,并从重处罚。故选A项。

单元五

1.关于数罪并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D.数罪中既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也有被判处管制,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继续执行管制

2.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3.下列人员不属于首要分子的有( )。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

B.在犯罪团伙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

D.在聚众犯罪中起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

4.甲于傍晚跟踪仇人乙,意图杀害乙。甲趁乙不备用刀朝乙的背部猛刺数刀,致乙当场昏迷,甲见乙没有呼吸,误以为乙已死亡,为消灭罪迹,将乙“抛尸”于小河中。经鉴定,乙是溺水窒息死亡。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对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B.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对目标的认识错误

D.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

5.甲欲杀害乙。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遂携带匕首前往乙家,不料途中腹部剧痛,不得已而折返。次日,甲腹痛消失,遂再赴乙家将乙杀死。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 )。

A.吸收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牵连犯

6.下列关于伪造货币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伪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构成伪造货币罪

B.伪造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构成伪造货币罪

C.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并使用的,不构成犯罪

D.同时采用伪造和变造手段,制造真伪拼凑货币的行为,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

7.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 )判处刑罚。

A.法定刑幅度内按照最低刑

B.法定最高刑以下

C.法定刑以内

D.法定刑以下

8.王某因抢劫罪于2000年1月1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判决前被羁押了6个月),2002年1月10日,王某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刑为3年有期徒刑,王某还需要服刑( )。

A.2年

B.2年半

C.6个月

D.一年

9.关于减轻处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犯罪分子具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B.犯罪分子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但是其所犯之罪具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只能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C.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绝对不能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犯罪分子既有减轻处罚情节,也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也只能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10.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11.关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对被买儿童,只要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就从轻处罚

C.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

12.下列关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

A.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B.行为人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之后,尚未利用这些信息资料伪造他人信用卡之前案发的,则按照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

C.行为人窃取、收买他人信用卡信息后又伪造了信用卡并用该信用卡骗取钱财的,则应当按照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定罪处罚

D.行为人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13.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

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14.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回扣4万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受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贪污罪和受贿罪

15.安某虐待其10岁的继女王某达3年之久。某日,安某又因琐事痛打王某,王某稍有反抗,安某即拿起一根铁条向王某眼睛刺去,当场将王某右眼扎瞎。对安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

A.虐待罪

B.故意伤害罪

C.虐待致人重伤

D.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

16.对集资诈骗罪认识错误的是( )。

A.侵犯客体是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

B.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C.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

D.主观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17.为索取赌债、高利贷等非法债务而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应( )。

A.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B.按照敲诈勒索罪和非法拘禁罪实行数罪并罚

C.按照敲诈勒索罪和绑架罪实行数罪并罚

D.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

18.甲路过某自行车修理店,见有一辆名牌电动自行车(价值1万元)停在门口,欲据为己有。甲见店内货架上无自行车车锁,便谎称要购买,催促店主去50米之外的库房拿货。店主临走时对甲说:“我去拿锁,你帮我看一下店。”在店主进入仓库后,甲便骑走电动自行车。甲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职务侵占罪

19.《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从刑事责任解决方式上分析,该规定属于( )。

A.定罪判刑方式

B.定罪免刑方式

C.消灭处理方式

D.转移处理方式

20.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单元五答案与精解

1.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的前提条件是刑罚没有执行完毕。如果前罪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就不存在适用数罪并罚的条件了。故应选C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有期徒刑和管制、拘役和管制之间数罪并罚的,采用并科制;而有期徒刑和拘役之间并罚的,采用吸收制。

2.C

【精解】首先,甲引诱乙将大剂量的安眠药喝下,已经着手实施完毕了杀人行为,因此,不可能是犯罪预备。其次,由于乙被人送医院抢救,没有发生故意杀人罪的危害后果,不可能是犯罪既遂。对于实行终了的犯罪,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是自动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换言之,行为人的中止行为应当和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本题中乙没有死亡不是甲的抢救行为造成的,而是他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成立犯罪未遂。根据《刑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应选C项。

3.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团伙不是法律术语,不能将其等同于犯罪集团。只有符合犯罪集团特征的犯罪团伙才能被认定为犯罪集团。故选B项。

4.B

【精解】认识错误包括对法律的认识错误和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一般而言,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可能影响刑事责任。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包括对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对目标的认识错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认识错误。本题中,甲以为乙是因为自己的刺杀行为而死亡,而实际上乙是因为溺水窒息死亡,属于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故选B项。

5.A

【精解】吸收犯的形式包括吸收必经阶段的行为、吸收组成部分的行为和吸收当然结果的行为。本题表述中,甲实施了两个独立的行为,第一个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犯罪预备,第二个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既遂。虽然考试指定用书没有将既遂行为吸收预备行为这种吸收形式归结为吸收犯,但从理论上讲,第一个预备行为被第二个既遂行为吸收,属于吸收犯,选A项。

6.C

【精解】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流通的货币,包括境外的货币,而纪念币可以自由兑换,有流通性,且以国家信用为后盾,与人民币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应当排除A、B项。D项中变造行为是伪造行为的方式之一,按照处罚更重的犯罪即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所以,应当排除D项。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不符合伪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但是伪造后又使用的,属于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应当选择C项。

7.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63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故选D项。

8.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先前已经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所以,王某被羁押的6个月应当计算在已经执行的刑期之中。又因为王某被减为3年有期徒刑,故其实际在监狱中的执行刑期为2年6个月。而王某到2002年1月10日已经执行了2年,所以只需要再执行6个月刑期即可。故选C项。

9.C

【精解】根据《刑法》第63条第2款的规定,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刑法修正案(八)》对减轻处罚作出了修改,其实质就是B项内容,即减轻处罚不能宽大无边,在有多个量刑幅度时,只能降低一个量刑幅度。对此,需要重点掌握。

10.C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为1年以上5年以下。(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的刑期相同,即管制执行之日就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之日;解除管制之日就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完毕之日。(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C项中,判处管制2年,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和管制的期限相同,都应当是2年。所以,应选C项。

11.D

【精解】《刑法修正案(九)》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从宽情节作出了修改,即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就对被害人是儿童和被害人是妇女的分别作出规定,两者从宽的幅度是不一样的。另外,对被害人是儿童的从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既没有虐待行为,也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2.D

【精解】根据《刑法》第177条之一第3款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本罪的,从重处罚。故应当排除A项。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实质上是伪造信用卡行为的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的预备行为,为有效遏制和防范信用卡诈骗犯罪活动,立法上将其独立成罪。所以,在处理上述犯罪的竞合问题时,应当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理。故应当排除B项和C项。行为人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故应当选D项。

13.C

【精解】根据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A项中,行为人没有逃避法律追究,故应当排除。B项中,行为人的逃离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应当排除。D项中,行为人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使得被害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救治,是故意杀人行为,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故应当排除。

14.B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故选B项。

15.D

【精解】安某虐待其10岁的继女王某达3年之久的行为本身已经构成虐待罪。安某将王某眼睛刺瞎,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已经超出了虐待罪构成要件辖制的范围,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至于C项中按照虐待致人重伤处理也不适当。因为虐待致人重伤是指在虐待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的情形,不包括故意致人重伤的情形。故选D项。

16.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间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的放任,而非追求一定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不可能是间接故意。故选D项。

17.A

【精解】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具有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的目的,而非法拘禁罪不要求犯罪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刑法条文对债务是否合法没有作出规定,而即使是非法债务,也足以证明行为人没有勒索或者其他的目的,所以应当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也认为应当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故选A项。

18.B

【精解】首先,甲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构成诈骗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害人自愿交付财物,本题中,店主并没有将自行车交付给甲。故应当排除A项。其次,甲不构成侵占罪,虽然店主要甲照看一下店,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甲占有了店里的所有东西,甲对于自行车不存在代为管理关系。故应当排除C项。再次,甲也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这是基于甲对店内财物没有管理职能。故应当排除D项。

19.B

【精解】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包括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和转移处理方式。《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的刑事责任解决方式为定罪免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是指人民法院在判决中对犯罪人作出有罪宣告,但同时决定免除刑罚处罚。

20.B

【精解】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是交通设施的组成部分,盗窃井盖的行为具有导致交通工具倾覆的危险,符合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要件,所以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虽然该行为也是盗窃行为,但是根据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应当按照破坏交通设施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单元六

1.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并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2.A宾馆大堂领班甲在工作中获得乙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多家旅行社和汽车经销商等。经查,甲多次从事出售或者提供所获取的个人信息,获利巨大,且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甲的行为构成( )。

A.报复陷害罪

B.买卖身份证件罪

C.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D.非法经营罪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的,( )。

A.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构成犯罪,但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D.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4.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气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

A.连续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想象竞合犯

5.在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

A.都是主犯

B.都是从犯

C.是主犯或者是从犯

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6.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道义上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欲强奸某妇女遭到激烈反抗,一怒之下将该妇女勒死,之后又实施奸淫行为。甲的行为属于强奸致人死亡,应当加重处罚

B.乙为迫使妇女肖某卖淫而将肖某强奸,对乙应当以强奸罪从重处罚

C.丙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强奸了被组织的妇女钱某。对丙应当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加重处罚

D.丁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被拐卖的妇女。对丁应当以拐卖妇女罪加重处罚

8.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 )。

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算

C.犯罪行为连续状态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

9.左某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左某自1999年7月20日被羁押,判决自2000年1月20日生效。如左某未获减刑,其政治权利应当在( )内被剥夺。

A.2003年1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B.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C.2002年7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

D.1999年7月20日至2004年1月19日

10.吕某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考验期满后,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为有期徒刑25年,根据刑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吕某( )。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但不能减刑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11.下列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在甲死缓考验期内发现其有应当判处有期徒刑3年的故意犯罪没有宣告,对甲应当执行死刑

B.在乙死缓考验期期满后发现其有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故意犯罪没有宣告,对乙应当执行死刑

C.在死缓考验期内丙又犯应当判处拘役6个月的故意犯罪,在死缓减为无期徒刑后的1年内被司法机关发现,对丙应当执行死刑

D.在死缓考验期内丁多次违反监规,不服从教育改造,考验期期满后对丁不应减为无期徒刑,而应当延长丁的死缓考验期

12.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

A.甲因高兴将3岁的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

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

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

1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查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14.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

B.从一重处断

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15.下列表述中,依据消灭处理方式解决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是( )。

A.甲是某国外交官,多次倒卖文物,其刑事责任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乙犯行贿罪,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且有重大立功表现而被免除处罚

C.丙因特赦被免予刑事处罚

D.丁因贩卖毒品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16.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甲与社会上的乙、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丙共同盗骗国家大量财物。此案( )。

A.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

C.甲定贪污罪,乙、丙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D.乙、丙定盗窃罪,甲以盗窃罪共犯论处

17.下列构成诬告陷害罪的是( )。

A.甲为了得到提拔,便捏造同事杨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杨某失去晋升机会

B.乙捏造宫某收受他人贿赂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C.丙捏造同事贾某挪用公款200万元的事实,并写成多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

D.丁匿名举报单位领导屠某贪污救灾款50万元。事后查明,屠某只贪污了救灾款5000元

18.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甲持匕首在张三每天下夜班经过的路口守候,准备杀死张三,但张三当夜没有出现在这一地点

B.乙携带匕首乘坐出租车,准备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抢劫,因形迹可疑,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了派出所将其抓获

C.丙非法购进两支手枪,还未来得及出卖即被抓获

D.丁为抢劫李四的钱财,假装劝酒将李四灌醉,没来得及取走李四的财物,因被李四的妻子发现而慌忙逃走

19.李某欠赵某1万元,赵某为了索要1万元将李某关在地窖里,后由于地窖缺氧李某死亡,赵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20.甲将10岁幼童乙拐骗离家出走并欲将乙带至外地卖掉,途中甲被抓获而乙得救。甲的行为构成( )。

A.拐骗儿童罪

B.拐卖人口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拐卖儿童罪

单元六答案与精解

1.B

【精解】对于概括故意而言,是根据危害结果的内容来决定犯罪故意的内容。A项中,甲的行为造成了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所以对于甲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A项。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他人后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而不另外定故意杀人罪。所以应当排除C项。D项中,丁的行为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当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应当排除D项。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所以应选B项。

2.C

【精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方式包括3种:(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的个人信息。(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窃取”也是“非法获取”的一种方式,只是由于窃取的方式较为常见,所以刑法将其作为单独一款规定。“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如购得、骗取、夺取等。此外,“情节严重”才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本题表述中,甲的行为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方式,且获利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构成“情节严重”,选C项。

3.D

【精解】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的,不构成盗窃罪。故选D项。

4.B

【精解】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甲为了实施强奸行为而将乙禁闭达数十日之久,其方法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强奸行为和非法拘禁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故选B项。

5.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所以,教唆犯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还可以是胁从犯。故选D项。

6.D

【精解】甲将5岁的小孩带到河里游泳,其行为已经使得小孩的生命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甲有义务阻止这种危险向现实转化。所以,甲的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其先前的行为。故选D项。

7.D

【精解】在A项中,甲临时起意将被害人杀死,已经超出了强奸罪的范围,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A项。在B项中,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组织、强迫卖淫又犯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故应当排除B项。根据《刑法》第318条的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应当排除C项。根据《刑法》第240条的规定,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奸妇女的,应当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故应选D项。

8.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起算点是犯罪之日,如果犯罪有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的,应当自犯罪的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结束之日起计算。故选C项。

9.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的执行期间。本题中,左某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但是先前被羁押6个月,应当折抵刑期。故其有期徒刑的服刑期间应从2000年1月20日至2002年7月19日,再加上剥夺政治权利的2年,所以,应当到2004年7月19日止,左某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2000年1月20日至2004年7月19日。故选B项。

10.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吕某是被判处死缓,但由于死缓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为有期徒刑,符合假释的对象条件,但是由于吕某系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不能假释。故应排除A项和C项。同时,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所以应当排除D项。

11.C

【精解】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罪犯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才会执行死刑。由于甲和乙都没有又犯新罪,而只是发现漏罪,所以不应当执行死刑。故应当排除A、B项。死缓减为无期徒刑不属于减刑制度的内容,所以减刑要求的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要求不适用于死缓减为无期徒刑。只要罪犯在死缓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在死缓考验期期满后都应当无条件地减为无期徒刑。故应当排除D项。丙虽然已经减为无期徒刑,但是他仍然属于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同时在死缓减为无期徒刑后1年内发现,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对丙应当执行死刑。故应当选择C项。

12.D

【精解】不作为的实质是应为而不为。D项中,丁有抚养的义务而不履行,其行为方式是不作为。

13.C

【精解】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其分类的标准是完成该罪的行为方式,如果该罪只能由不作为的方式实施,那么就是纯正的不作为犯;如果该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那么就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行为人只能以不履行特定义务的方式构成遗弃罪,所以遗弃罪是典型的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另外,纯正的不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是对不作为犯的划分,而作为犯是不能划分为纯正的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作为犯的。故应选C项。

14.C

【精解】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选C项。相似的还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处断原则。

15.C

【精解】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包括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和转移处理方式。消灭处理方式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本已成立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但由于存在法律的规定而实际阻却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中的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在判决确定前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死亡或者被赦免等,使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归于消灭。可见,选C项。转移处理方式是指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不由我国司法机关处理,而是根据《刑法》第11条的规定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A项表述的是转移处理方式。定罪免刑方式即人民法院在判决中对犯罪人作出有罪宣告,但同时决定免除刑罚处罚。B项表述的是定罪免刑方式。定罪判刑方式即人民法院在判决中对犯罪人作出有罪宣告的同时确定对其适用相应的刑罚。这种方式是解决刑事责任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方式。D项表述的是定罪判刑方式。

16.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伙同他人贪污的,应当按照贪污罪的共同犯罪论处。所以本题应当选择C项。不但对于贪污犯而言如此,对于其他的身份犯,只要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都按照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来定罪量刑。

17.B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A项中,甲主观上没有“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应当予以排除。C项中,丙没有向有关司法机关告发而是向社会公开,其行为不构成诬告陷害罪,而是构成诽谤罪,故应当排除。D项中,丁主观上没有诬告的故意,只是举报失实,不构成诬告陷害罪,故应当排除。

18.D

【精解】A项和B项中,由于甲和乙都还没有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故其犯罪形态为犯罪预备。C项中,非法买卖枪支罪只要行为人购买了枪支,就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故丙的犯罪形态是犯罪既遂。D项中,丁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故其犯罪形态是犯罪未遂。

19.A

【精解】为了索取债务而将他人拘禁的,由于不具有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不构成绑架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才转化为故意杀人罪。而本题中,赵某没有使用暴力,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同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结果加重犯,过失致使被拘禁人死亡是非法拘禁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所以赵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故选A项。

20.D

【精解】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由于甲存在出卖目的,同时其仅仅实施了拐卖儿童的行为,而没有拐卖妇女的行为,所以应当认定为拐卖儿童罪。故选D项。

单元七

1.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的( )。

A.保护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3.下列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有( )。

A.甲为美国的军工厂窃取我国长征三号火箭的点火技术,经鉴定,该技术属于国家秘密

B.乙接受国外间谍组织的指派,在我国境内收买经济情报

C.出租车司机丙在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卖淫嫖娼专项行动时,将相关信息透露给卖淫嫖娼者,导致专项行动失败

D.计算机爱好者丁侵入教育部网站,获得即将开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自己使用,没有泄露给他人

4.侯某(15周岁)教唆赵某(17周岁)实施盗窃,价值5000元;又教唆张某(17周岁)实施绑架犯罪,同时还帮助卢某实施了抢劫犯罪。侯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绑架罪、抢劫罪

B.盗窃罪、绑架罪

C.绑架罪、抢劫罪

D.抢劫罪

5.下列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限制减刑的是( )。

A.累犯

B.抢劫犯

C.贩毒犯

D.放火犯

6.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甲的行为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7.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8.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 )。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9.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理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伪造居民身份证之后,利用伪造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分别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两者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应数罪并罚

B.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数据同时又侵犯商业秘密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断

C.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和空白的信用卡,都要求达到量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信用卡不包括没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

11.在不实行数罪并罚时,法定的管制期限为( )。

A.3个月以上3年以下

B.1个月以上2年以下

C.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6个月以上2年以下

12.行为人甲看到股票交易所的椅子上坐着乙和丙,他们面前放着一个手提包,乙在睡觉,丙在看交易信息。甲以为手提包是乙的,遂上前将手提包拿走,被丙发现。手提包实际上是丙的,丙害怕被甲报复,看着手提包被甲拿走而没有喊叫。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侵占罪

13.俞某向孙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孙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俞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孙某,从孙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俞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俞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钱某,钱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俞某应当按照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处罚

B.对俞某应当按照抢劫罪加重构成定罪处罚

C.对俞某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但是不属于持枪抢劫

D.对俞某应当按照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

14.盗窃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数额特别巨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 )。

A.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B.按照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定罪处罚

C.按照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实行数罪并罚

D.按照盗窃罪定罪,按照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定刑处罚

15.甲采取暴力重伤的方法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造成法院执行人员乙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

A.妨害公务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故意伤害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16.检察院干警李某在负责侦查某国有公司女经理王某贪污案时,对王某贪污公款15万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并将罪证材料销毁,以帮助王某逃避处罚。王某在李某的帮助下获释后,李某以此为要挟,将王某多次奸污。李某的行为除构成强奸罪外,还构成( )。

A.包庇罪

B.徇私枉法罪

C.滥用职权罪

D.玩忽职守罪

17.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皮包。王某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偏僻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18.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罪属于侵犯财产罪一章

B.该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

C.该罪在主观上要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D.将自己抢劫获得的赃物故意予以毁坏的,构成该罪

19.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 )。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招摇撞骗罪

20.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犯诈骗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犯虐待罪被判处管制1年。在合并执行上述刑罚时,对甲应当执行的刑罚为( )。

A.判处甲有期徒刑5年6个月,刑罚执行完毕后,执行管制1年

B.判处甲有期徒刑6年6个月

C.判处甲有期徒刑5年,拘役和管制刑不予执行

D.判处甲有期徒刑5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执行管制1年

单元七答案与精解

1.D

【精解】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有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违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可以不予追究;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违反我国刑法的规定的,都适用我国刑法,没有任何限制。这显示了身份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故选D项。

2.B

【精解】主观罪过中间接故意的区分和辨别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历年考试均有涉及。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一般有三种情形:(1)行为人追求某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故选B项。

3.D

【精解】甲的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乙的行为构成间谍罪。根据《刑法》第362条的规定,丙的行为构成包庇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将秘密泄露出去,故丁的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4.D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绑架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也是16周岁,而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所以侯某的行为只能构成抢劫罪。故选D项。

5.C

【精解】《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贩毒没有规定在其中,所以,应选C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限制减刑的7种犯罪和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情形并不完全一致,注意区分。

6.D

【精解】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犯罪行为停止下来后的相对静止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可逆转性,即如果已经实施了犯罪实行行为,那么就不可能是犯罪预备;如果犯罪已经既遂,则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本题中,甲已经将女青年的钱包抢到手,是抢劫罪的犯罪既遂。即使其又主动将钱包还给女青年,也不可能再构成犯罪中止。当然,甲主动返还钱包的行为可以作为酌定的量刑情节加以考虑。故选D项。

7.B

【精解】犯罪是行为,这是刑法理论达成的基本共识,也是近现代刑法理论的基石。所以,成立犯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行为密切相关的是犯意表示,如果只是将犯罪意图表示出来,而没有实施任何其他的行为,那么就应当认定为犯意表示,从而排除犯罪的成立。故选B项。在A项、C项和D项中,行为人都实施了预备行为,是可以认定为犯罪预备的。

8.B

【精解】由于犯罪停止下来的具体原因不同,刑法理论将故意犯罪分为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和既遂犯。对于既遂犯而言,根据完成既遂的条件不同,又可以分为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根据共同犯罪人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所谓实行犯是指实施了基本的犯罪构成中的危害行为的人。帮助犯是没有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中的危害行为,却实施了修正的犯罪构成中的危害行为的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必要的共同犯罪,而甲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基本的犯罪构成中的危害行为,因此属于实行犯。故选B项。

9.B

【精解】共同犯罪最大的特点是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在定罪还是在量刑时都应当把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所以,本题中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数额而言,应当按照其共同诈骗的数额来确定犯罪数额,而不考虑共同犯罪人实际违法所得的数额。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甲诈骗张某4000元属于诈骗数额较大,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5年,所以到2003年6月,甲诈骗张某的行为已经超过追诉时效。因此,本题中甲诈骗罪的犯罪金额是30000元。故选B项。

10.B

【精解】A项中,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当从一重处断,而不应数罪并罚。故应排除A项。根据刑法的规定,运输空白的信用卡,要求数量较大,才构成犯罪,但是对于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则没有数量的要求。故应当排除C项。根据立法解释,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故应当排除D项。

11.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故选C项。

12.A

【精解】只要行为人本人认为自己是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即构成盗窃罪,而不管客观上他的行为是否被他人发现。故本题应当选A项。

13.C

【精解】毒品虽然属于违禁物,但是抢劫毒品仍然构成抢劫罪。由于俞某是以假枪实施抢劫,不可能使用枪支而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健康,故不属于持枪抢劫,不能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构成处罚。由于俞某是将毒品无偿转让给他人,所以,不是贩卖毒品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由于抢劫毒品之后必然持有毒品,持有毒品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所以俞某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14.A

【精解】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盗窃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的,既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也符合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处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5年有期徒刑,而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此时盗窃罪是重罪。故选A项。

15.C

【精解】由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定最高刑是3年有期徒刑,所以其手段行为不可能包括重伤行为,故使用暴力重伤的方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超出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制范围,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故选C项。

16.B

【精解】李某的行为既符合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徇私枉法罪,同时也符合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包庇罪。但是徇私枉法罪是重罪,而且在本案中徇私枉法罪属于特别规定,即其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重法优于轻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17.B

【精解】由于被害人喝醉与王某无关,所以王某没有实施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劫罪。虽然王某也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导致王某获得财物,所以不构成诈骗罪。由于被害人已经喝醉,神志不清,不可能对王某的犯罪事实有认识,因此不可能成立抢夺罪。王某利用被害人喝醉的事实,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拿走,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故选B项。

18.A

【精解】故意毁坏财物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不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成立该罪要求主观上具有毁坏财物的目的,而不是非法占有的目的。另外,将自己抢劫获得的赃物故意予以毁坏的,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另外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故选A项。

19.C

【精解】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招摇撞骗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故选C项。

20.D

【精解】《刑法》第69条第2款对数个不同种有期自由刑合并处罚规则作出规定,即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据此,选D项。

单元八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了让其仇人卢某死亡,便到庙里祈祷让神杀死卢某,因被人发现而被抓获,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乙为了杀死周某,买了砒霜放到周某的水杯里,因砒霜失效,周某没有中毒。由于砒霜失效不可能致使周某死亡,故乙不构成犯罪

C.丙认为其妻子被魔鬼附体,只有用火烧,魔鬼才能逃离,为了拯救其妻子,便在其妻子身上浇上汽油,结果将其妻子烧死。由于丙存在迷信思想,属于迷信犯,不构成犯罪

D.丁误把一个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强奸,丁构成强奸罪未遂

2.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3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伪造身份证件罪

B.保险诈骗罪

C.招摇撞骗罪

D.诈骗罪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

4.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

A.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C.犯罪未遂

D.盲人犯罪

5.关于单位犯罪的正确表述为( )。

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

B.公有制单位和私有制单位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只有非法成立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犯罪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的

B.非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条件,所以不可能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

C.由于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岁,不同于一般的犯罪,故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D.侵犯著作权罪要求犯罪主体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要求,故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7.朱某伺机报复冯某。一天,朱某见冯某10岁的儿子在地里干活,便叫自己12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朱某儿子受怂恿挥锹砍断冯某儿子的大动脉血管致其流血过多而亡。对本案( )。

A.朱某的儿子才12岁不构成犯罪,朱某也不构成教唆犯罪

B.朱某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

C.朱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间接实行犯,承担全部刑事责任

D.朱某与其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8.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

A.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

B.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C.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D.犯罪过程中

9.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长甲将收缴的计划生育罚款1万元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

B.乙受黄某之托将价值5万元的手表送给朱某,乙在路上让他人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占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抢。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丙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获利20万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

D.丁为了能够被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11.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成立特别累犯?( )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

B.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分子

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

D.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

1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

A.实际执行25年

B.实际执行20年

C.实际执行13年

D.实际执行10年

13.甲贪污公款3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被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被公安机关逮捕。甲属于( )。

A.自首并有立功表现

B.自首

C.坦白

D.非自首情况

14.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日

D.拘留或逮捕之日

15.甲为外交部官员,在履行公务出访其他国家时接受对方赠送的礼品,价值超过50万元,甲将礼品占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16.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

A.被行政拘留的人

B.被劳动教养的人

C.被留置盘问的人

D.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7.以营利为目的是犯罪的必备要件的有( )。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洗钱罪

C.侵犯著作权罪

D.假冒注册商标罪

18.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构成( )。

A.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妨害证据罪

C.盗窃罪一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的行为

C.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

D.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成立组织恐怖组织罪

20.下列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是( )。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单元八答案与精解

1.D

【精解】在A项中,甲的祈祷行为是绝对不可能杀死卢某的,故甲属于迷信犯,不作为犯罪处理。应排除A项。在B项中,用砒霜下毒的行为完全有可能致使周某死亡,只是由于乙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属于犯罪未遂。应排除B项。在C项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愚昧思想不能成为无罪的辩护理由。应排除C项。在D项中,丁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得逞,是犯罪未遂。应选D项。

2.D

【精解】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本题表述中,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3万余元,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和诈骗罪的牵连,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可见,选D项。

3.C

【精解】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在确定保护管辖原则时采用了重罪原则与双重犯罪原则。重罪原则表现为法定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故选C项。

4.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应当情节。排除A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B项。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C项。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D项。

5.B

【精解】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除A项。只有合法成立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非法成立的单位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排除C项。单位犯罪与法人犯罪不同,单位犯罪的外延要大于法人犯罪的外延。排除D项。

6.A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只要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应排除B项。特殊主体的外延应当小于一般主体的外延,而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外延大于一般主体,所以抢劫罪的犯罪主体不是特殊主体。应排除C项。侵犯著作权罪要求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是对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对犯罪主体的要求,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应排除D项。

7.C

【精解】自然人之间要成立共同犯罪,要求自然人都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朱某的儿子不满14周岁,不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朱某儿子的行为只是朱某行为的延伸,因此直接追究朱某的刑事责任即可,即将朱某视为故意伤害罪的间接正犯。故选C项。

8.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以,在整个犯罪过程中,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故选D项。

9.A

【精解】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对于过失行为而言,只有在造成了法定的损害结果时,才达到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干涉的程度。排除C项。由于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同样,认定间接故意也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也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排除D项。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自动地放弃犯罪;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的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而不在于是否发生了实际的犯罪结果或者是否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故本题应选A项。

10.C

【精解】在A项中,根据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收缴计划生育罚款时,视为国家工作人员,村长甲将1万元罚款占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贪污罪。在B项中,乙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侵占罪。在D项中,丁的行为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虽然丁的行为具有欺骗印某的性质,但是由于印某因欺骗而损失的利益不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所以不构成诈骗罪。《刑法修正案(七)》对非法经营罪作了修改,在原有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的基础上,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故选择C项。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财物,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按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而不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1.D

【精解】《刑法修正案(八)》对特别累犯的条件作出修改,在原来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基础上增加了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所以应当排除A、B、C项。毒品犯罪可以成立毒品再犯,但是没有特别累犯的规定。故应当选择D项。

12.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假释的实际执行刑期从10年提高到13年,故选C项。

13.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为了鼓励犯罪分子自首,我国司法实践对于自首的自动投案作了扩张解释。甲向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符合自首的法定条件。所以,甲构成自首。故选B项。

14.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故选B项。

15.C

【精解】根据《刑法》第394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应当选C项。对于刑法中的特别规定应当特别加以注意。类似的法条有《刑法》第183条、第350条、第362条等。

16.D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脱司法机关羁押和监管的行为。被行政拘留和被劳动教养的人是被行政处罚的人,不能构成脱逃罪。故选D项。

17.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营利的目的,不具有该目的,不成立侵犯著作权罪。其他选项中,营利的目的不是这些犯罪的必备要件。故选C项。

18.C

【精解】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后,将本人盗窃所得的赃物自行窝藏、转移的,属于原先盗窃行为的附属行为,不另外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同样,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将所盗窃的财物予以毁坏的,也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选C项。

19.B

【精解】在A项中,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不是泄露国家秘密罪。在C项中,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而不是传播淫秽物品罪。在D项中,组织多人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却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恐怖组织,不可能构成组织恐怖组织罪,而应当按照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20.B

【精解】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虽未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而B项中,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不属于上述行为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故选B项。

单元九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

2.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未遂的是( )。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某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3.铁路扳岔工不按时扳道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4.甲于1984年3月5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14周岁?( )

A.1998年3月5日

B.1998年3月6日

C.1998年农历二月初三

D.1998年农历二月初六

5.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

C.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了单位的利益

D.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6.下列属于自首的是(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交代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去向

7.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A.有影响

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

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

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

8.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 )。

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是否完成

9.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

A.对象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10.郝某为泄私愤报复单位领导,将本单位仓库浇上汽油点燃后,逃离现场。适逢消防队路过,将火扑灭。郝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11.2003年2月起,贾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5次,窃得财物价值为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2002年10月,贾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在追究贾某刑事责任时,贾某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贾某盗窃25000元

B.贾某盗窃39000元

C.贾某盗窃14000元

D.贾某盗窃30000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所分红利计入受贿数额

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C.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应认定为受贿

D.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即构成既遂,即使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也应认定为受贿罪

13.非法行医罪属于( )。

A.连续犯

B.继续犯

C.集合犯

D.结合犯

14.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构成( )。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背叛国家罪

D.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两罪

15.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 )。

A.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B.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

C.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6.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应构成( )。

A.非法经营罪

B.侵占罪

C.盗窃罪

D.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1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

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

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

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

18.公安人员张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时,对其捆绑、吊打,致高某颅内大面积出血而死亡。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

A.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B.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C.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

19.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走私罪

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

20.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150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未谋取个人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

B.甲构成挪用资金罪

C.甲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D.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单元九答案与精解

1.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或者危害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情形。故选C项。

2.A

【精解】B项中,乙的行为属于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C项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绑架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属于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未遂。D项中,李某的谎言虽然不利于丁实施犯罪行为,但是没有达到足以阻止丁实施拐卖行为的程度,本质仍然属于丁自动放弃犯罪,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A项中,甲虽然获得了财物,但是甲获得财物不是由其犯罪行为所导致,所以不能认定为犯罪既遂,而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

3.D

【精解】不作为义务的来源有4个方面:(1)法律上的明文规定。(2)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3)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4)行为人自己先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的,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铁路扳岔工的职责就是扳道岔,所以其义务的来源是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选D项。

4.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计算期限以公历为准。所以应当排除C项和D项。同时,已满周岁,必须在其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故选B项。

5.D

【精解】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私营企业犯罪的,如果该私营企业没有法人资格,那么不能视为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必须在刑法分则将单位规定为具体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情况下,单位才能构成该具体犯罪的主体。故选D项。

6.A

【精解】自首,是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犯罪行为的行为。B项中,甲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没有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不是自首。C项中,甲检举他人犯罪,经查证属实,是立功,而不是自首。D项中,甲没有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使得司法机关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也不是自首。为了鼓励自首,有关司法解释对于自动投案作了扩张解释,对于A项中的行为,也认定为自动投案。所以,应当选择A项。

7.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对法律认识错误造成了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错误,那么也会影响到刑事责任。故选B项。

8.B

【精解】关于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有很多的理论学说,但是占据统治地位且具有合理性的学说是构成要件齐备说。故选B项。

9.A

【精解】根据法定符合说,题干表述的情形应当属于对象认识错误,即甲欲杀乙,但却错杀了丙。甲预想侵犯的对象是乙,实际侵犯的对象是丙。由于乙、丙都是人,没有超出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选A项。

10.C

【精解】放火罪是危险犯,认定放火罪既遂的标准是独立燃烧说。所以,郝某将汽油点燃即为犯罪既遂。故选C项。

11.D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要对共同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责,即实行“部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所以,贾某对和许某共同犯罪的25000元负责任。同时,数额的计算应当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失为标准,而不是以行为人所获得的财物作为标准。

12.B

【精解】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是受贿。如果股权已经转让的,那么红利应当视为受贿数额的孳息,不作为受贿数额处理;如果股权没有转让的,那么红利应当作为受贿数额。故应当选B项,而排除A项。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是面向公众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该条件进行交易,国家工作人员根据该条件进行交易,并不是权钱交易行为,所以不能认定为受贿。故应当排除C项。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说明国家工作人员主观上没有受贿的故意,所以不构成受贿罪。故排除D项。

13.C

【精解】非法行医罪属于典型的集合犯。集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同种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而按照一罪论处的罪数形态。需要指出的是,集合犯属于法定的一罪,最大的特征是基于刑法的规定。而连续犯属于处断的一罪,是基于刑法理论,没有法律依据。至于结合犯,虽然也是法定的一罪,但是刑法界通说认为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结合犯。继续犯的本质特征是实施一个行为,只不过该行为和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状态。而非法行医要构成犯罪,需要多个非法行医行为才能构成。

14.A

【精解】刑法理论认为,明知是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直接按照间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故选A项。

15.D

【精解】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在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注意:这里有两个条件,首先,必须使用了暴力行为;其次,无论行为人对结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还是故意都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当然,如果行为人没有使用暴力而过失致人死亡,则应当按照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即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故选D项。

16.C

【精解】我国《刑法》第265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故选C项。这是关于盗窃罪的特殊形态的规定,另外,盗窃信用卡而使用的,也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17.A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只要是在犯罪的共同故意范围之内的损害,共同犯罪人都要承担,即所谓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所以,乙也要承担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当然,在共同犯罪中乙起次要作用,应当认定为从犯,在量刑上加以从宽考虑。故选A项。

18.B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讯逼供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而且致人伤残、死亡的,刑讯逼供罪则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应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所以,对于张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19.D

【精解】根据司法解释,挪用公款之后利用公款进行其他犯罪的,应当按照挪用公款罪与其他犯罪进行数罪并罚。这是司法解释对牵连犯处断原则的特别规定。故选D项。

20.D

【精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因此,要认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条件是:个人决定,而且还要谋取个人利益。所以,甲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故选D项。

单元十

1.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还有15分钟。甲心想,乙一直以来都是提前15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了岗位。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甲、乙的行为( )。

A.属共同犯罪

B.属意外事件

C.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D.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误以人为兽加以射杀但没有杀伤的,属于( )。

A.不能犯未遂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3.我国刑法规定的自然人完全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4.甲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某市公安局副局长的职位。在选拔该局中层干部时,甲向乙索要2万元作为将来提拔乙的条件。乙便送给甲2万元。关于对甲的行为的处理意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招摇撞骗罪

B.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敲诈勒索罪

C.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受贿罪

D.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诈骗罪

5.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

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D.从重处罚

6.某罪的法定刑是7年以上有期徒刑,甲犯了该罪,那么对于甲的追诉时效的期限是(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7.甲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500万元,并承诺还款期限届满还本付息,案发后,甲仅归还本金及利息300万元,甲携带剩余资金潜逃。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B.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罪并罚

C.非法经营罪和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

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

8.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

A.结果加重犯

B.继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9.我国刑法学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行为

B.犯罪构成

C.法益

D.因果关系

10.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甲和村长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乙在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D.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1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

C.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12.甲欲翻物资仓库的围墙盗窃抢险物资,因身体矮小未能翻越围墙进入仓库。乙路过见此情形,以与甲一起分赃为条件,找梯子帮助甲越过围墙,甲应允。乙找到梯子后甲顺利翻过围墙窃得财物,甲、乙二人共同分赃。甲、乙二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的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特殊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13.甲在国有公司担任职务,后因该国有公司与某外商企业合资,国有公司占10%的股份,甲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合资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合资企业价值5万元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甲的行为应定( )。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

D.贪污罪

14.刘某因犯故意杀人罪于2011年3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前已经被羁押1年),同时法院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如果刘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考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那么刘某最少将服刑至( )。

A.2038年3月

B.2037年3月

C.2035年3月

D.2036年3月

15.《刑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属于( )。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

16.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000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某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 )。

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17.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

A.犯罪的目的不同

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C.使用的手段不同

D.打击的部位不同

18.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19.伪证罪只能发生在( )。

A.立案侦查以前

B.起诉之后

C.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

D.判决宣告以后

20.派出所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单元十答案与精解

1.D

【精解】甲、乙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是持过失的心理态度,而不是故意的心理态度,所以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所以,应当选择D项。

2.A

【精解】误以为人为兽而加以射杀但没有杀伤的,由于没有造成预期的危害结果,也没有造成预期之外的犯罪结果的,不必要适用认识错误的理论来认定,不选B、C、D项。误以为人为兽而杀伤的,属于犯罪故意,但没有造成任何损害结果,应当认定为不能犯未遂,选A项。

3.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然人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6周岁,而不是18周岁。18周岁这个时间点与定罪没有关系,只是量刑时考虑的情节。故选C项。

4.C

【精解】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甲担任的公安局副局长职务虽然是骗来的,但是甲在行使职权时主动索贿,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应按照受贿罪定罪处罚,才能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C

【精解】我国的刑事政策是区别对待,对于首要分子要严厉打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对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责任。故选C项。

6.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本题中,甲所犯罪的法定刑是7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刑是15年,所以追诉时效应当是15年。故应当选C项。

7.D

【精解】甲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500万元,其中有一部分非法集资的资金已经还本付息,这部分资金因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甲携带剩余资金潜逃,这部分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构成集资诈骗罪。对甲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8.C

【精解】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比基本犯罪更重的法定刑,所以对结果加重犯只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刑法分别对于属于继续犯的犯罪设专条加以规定,并置以相应的法定刑,因此,对继续犯应依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吸收犯的处罚原则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断,被吸收的犯罪行为失去存在意义,不再予以定罪,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理论通说认为应当“从一重处罚”,即按照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罚。故选C项。

9.B

【精解】一个人犯了一个罪还是数个罪,应有一个判断标准。对此,理论界有多种学说,如行为标准说,即以行为个数为标准判断一罪还是数罪,有一个行为即为一罪,有数个行为即为数罪。另外还有法益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等。我国公认的标准是犯罪构成标准说,或称主客观统一说,即行为人的行为如符合一个犯罪构成,则构成一个罪,如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则构成数个罪。

10.A

【精解】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B项中,虐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强迫超体力劳作、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长期性、反复性是构成虐待罪的要素,所以乙的行为只能是构成一个虐待罪,不符合连续犯是实质数罪的特征。C项中,由于丙的行为分别构成贪污罪与受贿罪,是两个不同的犯罪,所以不构成连续犯。D项中,丁的行为分别构成遗弃罪和故意杀人罪,是不同的犯罪,不构成连续犯。故选A项。

11.C

【精解】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排除A、B、D项。而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是坦白或者自首的要求,不能构成立功。故选C项。

12.C

【精解】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分为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由于盗窃罪既可以由一人完成,也可以由数人完成,所以是任意的共同犯罪。甲、乙双方事前无通谋,在实施犯罪时形成共同犯罪故意,所以是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甲、乙双方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存在分工,所以是复杂的共同犯罪。甲、乙双方不存在组织关系,因而是一般的共同犯罪。故选C项。

13.D

【精解】甲受国有公司委托到非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5万元的财物,构成贪污罪。故选D项。

14.A

【精解】刘某于2011年3月被判处死缓,考验期是2年,到2013年3月应减为无期徒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其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5年。所以应当从2013年3月算起再加上25年,即2038年3月,故应选择A项。死缓前被羁押的时间和死缓考验期2年不能计入实际执行期,故应当排除B项和C项。

15.D

【精解】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特征的描述。刑法理论认为,罪状可以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空白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的形式。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刑法》第115条第2款引用了《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内容,所以该款为引证罪状。

16.A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张某与李某合谋进行抢劫,只要张某既遂,整个犯罪就是既遂。至于张某欺骗李某,只是共同犯罪人内部的分赃关系,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故选A项。

17.B

【精解】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之间虽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关键区别在于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选B项。当然,犯罪故意是主观的内容,需要从客观方面进行判断,打击部位、使用的工具都是进行判断的客观依据。

18.D

【精解】特殊防卫权与一般防卫权仅仅是在防卫的限度上存在区别,成立特殊防卫同样要求满足一般的正当防卫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成立正当防卫。但是在宋某昏迷后,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王某杀害宋某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故选D项。

19.C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伪证罪是发生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所以从立案开始一直到诉讼结束,都可以成立伪证罪。故选C项。

20.A

【精解】陈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所以不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但是却符合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应当按照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