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
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科学战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新中国成立以前,研究历史的人寥寥可数,历史学科门类不齐,著作文章也很少。42年来,历史学发展很快,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史学工作者,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拿1988年为例,全国出版的历史学著作、译著和资料集计700余种,论文7 000余篇,最近出版了有关新中国历史科学40年的著作,有好几种,只要翻翻这些书就可以听见历史科学前进的步伐声,就可以看到历史学家们在付出艰巨劳动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42年来成绩巨大,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科学领域占领了阵地。在老一辈史学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史学工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学的研究,以期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老一辈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各自领域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其他一大批史学工作者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史学的发展、历史学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关键,在于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理论和史料有机结合起来。当然史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史学家必须收集、积累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进行考证、鉴别,下扎扎实实的功夫。没有丰富的史料基础,不可能构筑辉煌的科学殿堂。但是,更重要的是锻炼、发展理论思维,用科学的观点阐明杂乱繁多的史料,用理论的光芒透视史料的僵硬外壳,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史料的整理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但并不是研究的终结。当代杰出历史学家应该是思想家、理论家,应该具有用正确理论武装起来的头脑。而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已经证明,马列主义是最正确、最锐利的理论武器,它最能说明古往今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历史研究排除了主观随意的解释,使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肯定经济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十分重视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肯定历史的客观性,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还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在客观历史提供的舞台上,英雄人物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最能正确解释历史,总结过去,所以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上历史理论很多,它们之中也有若干合理部分能够解释某些局部的历史现象,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最具普遍性,最能深入阐明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理论体系,它能够说明的问题越普遍、越深刻,就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就越能深入人心,赢得群众的信仰,发挥强大的思想威力。马克思主义从它产生以来,已经历一个半世纪,由于自身的理论威力,它传播时间之久、范围之广、信仰者之多、影响之大,是任何其他理论、学说所不能比拟的。各种各样的历史理论、学说在风行一时以后都烟消云散了,唯有马克思主义历久而常新,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也是很有影响的理论。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不是学习个别的词句和结论,而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其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吸收、总结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科学成果,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中产生,并且在20世纪由列宁、毛泽东加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停滞不前的学说,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党中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果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不钻研马克思主义,不掌握思想武器,我们就不仅不能正确研究历史,而且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正确认识国际国内格局,甚至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迷失方向。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论是中国史、世界史,还是古代史、近现代史,一定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一定要挤出更多时间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吸收营养,武装头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才能在国际风云多变的局面下,在马列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认清方向,坚持真理,增强信心,开展有成果的科学研究。
同志们都是生活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人,21世纪历史科学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刚才说42年来历史科学有重大成绩,但也碰到过困难和挫折。近几年来历史学处在不景气状况中,社会上对历史学的功能、作用不很理解,产生怀疑。历史学研究过去的人物、事件,几百年、几千年以前的陈谷子烂芝麻,有什么用处?与现实、与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关系?由于产生怀疑,报考历史系的学生减少,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历史著作不容易出版,文章不容易发表。当然,这些问题要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要随大气候的改善才能逐步获得解决。但是,作为青年史学工作者,无论在什么形势下,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工作有明确的认识,抱有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它和工程技术或应用性很强的工商管理等学科不太一样,不能直接被应用于生产,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它的功能是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格;它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长远的。历史学虽然以过去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和现实密切相关,因为今天是昨天的延伸,要更好地理解今天,更有效地改造现实,就必须懂得过去、懂得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就必定不能把握今天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是十分重要的。
江泽民1991年3月给李铁映、何东昌写信,强调进行近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要大家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这样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未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有一批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被蹂躏,人民受苦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复兴史。我们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结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去粗取精,吸收古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为今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又应研究和宣传近现代史,让青少年和群众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民族经历的苦难历程,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是我们国家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过去战争年代需要爱国主义,在强敌入侵之际,它曾使我们全民族团结一致,筑成钢铁长城。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力量。我们11亿人民不管什么党派,不管什么职业,不管什么宗教信仰,只要真心支持并且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可以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艰苦奋斗,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只有全民族的伟大团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才能胜利完成。
我们还要让人民更多地了解世界史,认识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认识帝国主义的由来和本质。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外国、吸收西方先进的成果,在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另一方面又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绝不能盲目迷信西方,绝不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1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产生了伟大的成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如果我们的人民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正确对待民族的文化遗产,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如果我们的人民能正确认识近现代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继承革命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斗争成果;如果我们的人民能正确认识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反对崇洋媚外,那么就能从思想上武装起来,也就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反对和平演变的能力。
当然,历史研究必须贯彻“双百”方针。不同意见可以展开同志式的商榷、讨论,要善于区别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学术问题不能粗暴对待。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高了,我们的识别能力也就提高了。
同志们都是青年人,希望这次会议开成一个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会议,开成一个团结友爱、富有学术成果的会议,开成一个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会议。
青年同志们,你们的前途是远大的,你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你们的使命是光荣的。中国历史科学这片土地等待着你们去开发、耕耘、收获。祝你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努力前进,取得重大成绩。
注释
[*]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2年第1期。是作者1991年在全国青年史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