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军装:60年代的流行服饰,“狂不狂,看米黄”

整个60年代,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的潮流,当年一度流行的顺口溜中,有一句为“狂不狂,看米黄”,指的也是军装。

戴军帽、穿“国防绿”上衣或一身“国防绿”,脚上穿“片鞋儿”,背“军挎”,把二六“燕把”链套转铃八成新的自行车车座拔到顶,手挂钢丝锁。这副打扮,今天叫“酷”“潮”,用那个年代的词来形容,叫“份”“狂”。

现在的影视作品里那个年代的孩子,人人一身军装。其实“文革”前期,孩子的穿戴并非以军上衣独领风骚。院子里的半大孩子结伙骑车出行时,部队大院是一身绿,地方大院是一身蓝。倘是两类院子相邻或相对,这种对比尤其分明。孰优孰劣,没有公认的判断。

后来,从军成为时髦的就业方式,不独军队子弟,地方大院孩子参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军装这才跟着走红,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学生装”。当“文化大革命”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认为解放军战士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解放军服饰形象成了最革命、最宝贵、最纯洁、最可信任的象征,可以想见当年军服的感染力是惊人的。

“红卫兵”绿军装,是“文革时期”年轻人特有的时装,当时的青年男女均以穿军便装为荣。穿着时腰扎腰带,左臂戴红袖章,胸前别毛主席像章,配军帽、解放鞋和军挎包

先是军人子弟翻出父辈的军服,一身绿军装加褐色皮腰带,显得格外神气。在他们的倡导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学校陆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小学也不甘示弱,纷纷成立了红小兵组织,工人、农民开始成立“赤卫队”,一时“全民皆兵”。

找不到真正军服的红卫兵小将就去买军绿色的制服,通称军便服。这种衣服当然不够正规,纽扣是全塑的(真正军扣是塑料面后装铜环),但上面也印有“八一”两个字,形同于解放军军服纽扣。尽管这样,穿上也很神气,因为它暗示着装者出身好,是国内高人一等的公民。如若出身不好,或是所谓“黑五类”,是无权穿用哪怕是仿制的军服的。

“全民皆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民兵操练,其中有一个运动是“拉练”,即“拉出去练一练”的模拟行军。这时,工人、知识分子和在校学生都以一身军装为荣,不穿军便服的穿蓝、灰色制服,但也戴绿军帽,背后一个打成井字格的行军背包,再斜背一个“军挎包”和水壶,军挎包的带子上系一条白毛巾,脚穿胶鞋,一时成为城乡一景。

这种人人穿军装的时代,随着“四人帮”垮台及改革开放的到来才逐渐淡化。

(参考华梅:《中国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