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就得有素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成为好干部的两条根本途径

要成为一名好干部,主要靠两条: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

一、关于自身努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

好干部是学出来的。今天我们进入了知识本位时代,学习力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今天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据统计,最近50年的书籍及信息总量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更新的周期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人的兴趣空间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不用高雅的东西先行占领,那么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一般而言,人类都有“三个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不注意学习的人,生存能力是很弱的,也缺乏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他们是很难拥有未来的。中青年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发扬钻挤精神,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现代社会,一年读25本书是及格,50本书是保本,100本书以上才算是优秀。书分很多种,要有比较地略读、精读、选读、反复地读。一要读点哲学。哲学看似是与吃饭无关的“无用之学”,但却关乎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牵头管总的。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行为,得到错误的结果,根子就是思维方式不对头。要静下心来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学习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事物、处理工作。二要读点历史。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可以资政。通过学习贯穿于历史中的智慧、经验和文化,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从而更好地思考和推动今天的工作。尤其要注意学习党的历史,大力继承和弘扬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起点上推进党的事业。三要读点文学。“文学是人学”,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是名副其实的生活百科全书、社会晴雨表和历史的多棱镜。文学经典更是文化传承的精髓,有利于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崇真求善。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是有人文情怀的人、是有格局境界的人、是有仙风道骨的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抽出时间在“美”的海洋中徜徉,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的道德情操。四要读点“有用之书”。知识结构决定着思考深度和思想深度。相对于哲学、历史、文学来说,经济、科技、法律、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有用之学”,只有不断地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才能应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进而提高能力、促进工作。当然,在抓好书本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读好“无字之书”,积极主动地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不能为读书而读书、最后沦为书籍的奴仆,要善于在阅读中思考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思想,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好干部是干出来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无数革命先辈一枪一弹、一城一池打下来的,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中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曾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何为老实人?就是那些不博名、不谋利、不张扬,脚踏实地干事的人。中青年干部一定要把精力放在“正道”上、放在“正事”上,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工作作为第一兴趣,既要有干大活、干出彩的气魄,更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对工作充满热情,善于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一要真干不要假干。主要是指动机层面,就是“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权力是拿来“用”的,不用的权力没有任何价值,关键是看你怎么用。领导干部不用权力是最大的失职,滥用权力是最大的腐败。中青年干部一定要主动用好手中的权力,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扎实干事创业,开创出彩人生。二要实干不要虚干。主要是指手段和成效层面,就是措施实不实、效果实不实的问题。既要努力当思想家,更要争当实干家,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也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每一项措施都要想深想细想透,每个环节都要把控精细把控到位,每一个成效都要看得见摸得着。三要会干不要蛮干。主要是指能力层面,就是会不会、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善于当领导、善于干事情,特别是要善于审时度势,认准的事情就要敢于拍板、一抓到底,千万不能患得患失,贻误时机;善于统揽全局,学会“弹钢琴”,善于统御各方、团结各方、调动各方;善于攻坚克难,抓主要矛盾、抓关键、抓要害、抓难点,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进步、建功立业。

好干部是磨砺出来的。卓越是煎熬出来的,伟大是坚守出来的。王阳明曾说过,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有个“千刀万剐终成佛”的故事:同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佛,一半做成台阶。台阶不服气就问佛:我们本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而去朝拜你?佛说:因你只经过了简单敲打,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好干部的成长虽然无须千刀万剐,但是必须千锤百炼。年轻干部不经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就提到重要岗位,往往德才难以胜任,关键时刻也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好的苗子也长不大。任何磨难都是难得的经历和财富,只有经过多方面的磨砺,褪掉娇气傲气暮气,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品质、高超的能力本领、过硬的工作作风,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干事才能有底气。对组织来讲,要给干部多墩墩苗、多施施肥、多浇浇水、多修枝剪叶;对个人来讲,要多养养神、多励励志、多磨磨气、多接受磨炼。中青年干部要正确看待人生挫折、正确看待工作磨砺、正确预期未来发展,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眼高手低,一定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好干部是不断反思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他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对领导干部来说,没有总结意识和能力、没有反思意识和能力,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经验是经验、教训也是经验,自己的经验是经验、别人的经验也是经验,自己的教训是教训、别人的教训也是教训。好干部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教训中成长、成熟、成才的。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善于利用经验来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事业。在革命战争年代,每次打完仗不管是败仗还是胜仗,都要采取开“神仙会”的方式,由连以上的单位总结反思,从战争中学战争,从不会打仗到会打仗;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逐步从“一边倒”中走出来,逐步摆脱“苏联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边干边学边总结,从不会搞建设到会搞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面对全新的事业,“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对个体来讲,进步来自反思,智慧来自反思,勤于总结反思就可以深刻理解问题、可以把握分寸、可以择优进行、可以悟出真理。遇事不过脑子,最容易被别人当枪使,最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最容易粗心大意、漏洞百出。反思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反思才能获得提高和进步。善于反思的人才是智慧的人、真正有作为的人。中青年干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要注重总结反思,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始终坚守,作为一种行动终生践行。

二、关于组织培养

我们都是组织的人,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任何人在组织面前都是渺小的。一个干部的健康成长,自身努力与组织培养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组织培养最常用、最管用的有6个途径。

给平台。对于组织而言,平台是培养干部的重要资源。给平台,就是给机会、给希望、给未来,就是积极为干部成长搭建实践平台、干事平台、晋升平台,这是组织培养干部的必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一名干部从参加工作到成长为成熟的领导干部,需要经过不同的平台和必要的台阶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领导能力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提升的。邓小平同志说过:“发现一个好苗子,让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来,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护。”只有在不同的平台上干过的干部,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住。好干部的炼成,靠捧着、哄着、护着不行,必须放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给平台、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战中受到磨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树立威望。给平台,必须按规矩来,平台毕竟是有限的,干部可以通过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支持来积极争取,但绝对不可以像进菜市场一样任意讨价还价,绝对不可以“跑要送”,绝对不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谋取。对干部而言,平台就是工作岗位、就是工作责任、就是人生舞台,干得好了好戏连台,干得不好轰你下台,干得不精彩就别想着再上更高的台。好干部和有志成为好干部的人,是绝对不会浪费组织给的平台的。

搞培训。搞培训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和秘密武器。好干部是“干”出来的,也是“教”出来的。搞培训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执政骨干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锤炼好干部的重要渠道。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年代,还是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年代,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骨干队伍的教育培训。我国的干部教育体系是一个很有特色、国外很羡慕的体系,目前全国有5000多所培训机构,有十万大军专门从事干部教育培训,还有许多高校、企业、领导人都在组织、参与、领导这些工作。简单来说,搞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理论武装;二是能力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武装是“基因工程”,基因纯正才不易得病,才能茁壮成长。能力提升是“素质工程”,是提升干部的“硬实力”。概括起来讲,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高质量的培训是干部的加油站、工作的助推器,不仅不会耽误工作,反而会推动工作。

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势越变化,党和人民的事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干部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着眼未来、未雨绸缪,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成接续之业;必须按正常的规矩来走,要早发现苗子早培养,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用时急拿现用、平常不管不问”等倾向。一般情况下,要坚持按台阶培养,每一步都要走得很坚实、很扎实,这既有利于干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也有利于党组织对干部的德才表现进行长期考察。“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实践是最好的磨刀石,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急难险重、艰苦环境最能锻炼人、考验人、激发人,要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在人民群众中、在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培养干部要接地气,要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舍得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基层锻炼“墩苗”,“墩”经历、“墩”经验、“墩”心态、“墩”状态,真正“墩”出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更好的使用。对于那些发展潜力大、组织认准了的好干部,要舍得拿出重要岗位让他们挑起担子、施展拳脚。千万不要因为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心理,不敢放心放手使用锻炼干部,既误了干部,也误了事业。

严管理。严是爱,宽是害。严管理是对干部负责任,也是对干部最大的关爱,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出不了好干部,也是对干部的极端不负责任。欧阳修在《悔学》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从严管理就是一个琢玉成器的过程。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党组织,都应该严肃认真对待党赋予的职责,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党组织要管理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规矩”。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选拔轻管理以及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问题,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干部出了问题,应进行组织处理的不及时处理,该承担责任的不及时问责,其结果,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纠正,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不仅干部身败名裂,而且损害了党的形象,令人痛惜不已。当好干部就必须要求更加严格,就是不能太安逸、太舒坦;干部如果太安逸、太舒坦,人民群众就会不安逸、不舒坦。严管理要形成干部工作常态,形成自觉的组织行为,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建机制。良好的干部工作机制,是帮助干部成长、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干部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就是要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各级各类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紧紧围绕“人”这个目标、这个中心、这个根本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见子打子、低水平重复。理想的工作机制应该具备人性化、精准化和科学化。所谓人性化,就是要立足“人性”本身,通过有效的办法措施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比如,要用当其时,让一个干部在他最想干事、最能干事的时候得到干事平台;要从严管理,设计管用的办法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人性“恶”的方面;要关心关爱干部,让干部随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所谓精准化,就是要把工作做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不能大而化之、松松垮垮。比如,党员、干部、人才信息要全面准确,要形成完整的大数据,让数据说话;干部的考察了解和班子的分析研判要经常性,干部的监督管理要细到小毛病小问题。所谓科学化,就是机制要成为一个链式的闭合体系,环环相扣、有机衔接、相互配套、整体联动,不能单兵突进、单点突破,要形成联动效应。比如,干部教育、选拔、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问责等重要环节要通盘考虑和系统设计,形成一个科学的工作机制。

立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指具体有效的办法措施。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干部人事工作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更合理、更有效的办法措施。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多渠道、多领域、多层面发现和吸纳更多的好干部进入执政队伍,切实解决干部来源单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要坚持有原则地多接触干部,加强干部的日常性考察了解,加强对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部培养措施,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盘活用好人才资源。要完善优胜劣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办法措施,让好干部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目前,重点是要让“能下”成为常态。要着眼干部管理的软肋、漏洞和薄弱环节,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每一名干部都纳入组织的从严管理之中。要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引导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离开了执行,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所以,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