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日记27:真修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月 九日 星期日

下午应信徒陈正男、范妍娥夫妇之请,前往尔湾陈府家庭普照。

陈居士夫妇是西来寺的信徒,移民美国多年,夫妻俩伉俪情深,夫唱妇随。陈夫人毕业于师大教育系,目前舍教从商,全心全意协助先生发展事业,膝下育有二子,人品、才学俱全,一家和乐,堪称是模范的佛化家庭。

今天是我第五度到陈府,每次来都被主人的亲切、诚意所感动。尤其陈夫人谈吐高雅,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真不愧是教育硕士。她的弟弟、妹妹也都移民美国,而且同住在尔湾。妹婿陈居居士是Torrance分会会长,平时会员两周一次在陈府共修,今天到场的信众近百人,都是陈家的亲朋好友及佛光会员。

座谈会一开始,大家就踊跃的提出了许多问题,每在我回答问题后,总会有笑声与掌声传出,全场始终洋溢着热络的气氛,大家对人间佛教、生活佛法的相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尤其承陈太太赞美说:“今天佛教之所以能够这么兴盛,都是因为大师您把佛法生活化的缘故!”我说:“很高兴听到你这么美丽的话!”

今天大家所提的问题,含括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家庭事业、信仰修持、子女教育等。尤其面临下一代渐达适婚年龄,到底接不接受“异国鸳鸯”,已经成为他们一致关心而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其实,异国通婚所牵涉到的层面很广,诸如男女双方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种族融和、语言沟通等,这些现实而存在的差异,都有待当事者冷静思考,而不宜凭一时的感情用事,骤下决定,毕竟婚姻是两个人一辈子的事。

除了“异国鸳鸯”的困扰外,目前在美国社会的中国父母,更是普遍存在着许多的无奈,譬如——

1.儿女自学校放学后,离父母下班还有一二个钟头的时间,由于美国法律不容许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家中,父母只好叫儿女到图书馆去,却因此给了这些孩子聚集滋事的空间。日子一久,男孩子甚至在外面吸毒、打架、闹事、加入帮派,女孩子则结伴吃喝玩乐,终至被骗。(其实这个问题就和台湾的“钥匙儿童”如出一辙。)

2.父母平日忙于工作,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假日,只想留在家中好好休息,享受清净,但儿女无论如何也要父母陪他们到外面旅游,对于儿女的要求,父母只有无奈的放弃自己的假日。

3.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凡事讲忍让,但是在美国社会里,小孩被欺侮了,越不计较、越是忍让,只有越被欺侮。因此,父母不得不教育小孩:打要还手,而且要还击到底。但事后又不禁感到迷惑:这样的教育适当吗?

4.小留学生到了美国,父母为了安抚他们,只有尽量满足所愿,给他们买车、办理信用卡,任其玩乐,到最后,学业荒废了,人也迷失了。

5.很多家庭送孩子到美国来求学,希望能学有所成,然而小孩喜欢洋派,一到周末假日就开车到外面玩,或到游泳池游泳,结果发生车祸、溺水事件,使得原本二个小孩的家庭,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甚至一个也不留,只留给父母无限的伤心与悔不当初。

6.为了儿女的教育,父母不得不效法“孟母三迁”,随着儿女的求学阶段一再搬家,为他们寻找知名学府。但是这样美其名是“孟母三迁”,其实是“居无定所”。本来在台湾“安居乐业”,到了美国却成为“游牧民族”,这也是中国父母的无奈。

7.过去妈妈带儿女到美国来,儿女喜欢吃西洋汉堡,妈妈只有忍耐跟着吃。现在妈妈学佛了,偶尔到寺院拜佛吃素菜,儿女却一点也不能忍耐,怎么样都不肯跟妈妈吃素菜,这种“只有父母依儿女的心,儿女全然没有依父母的心”,直叫这一代的中国父母感到伤心。

8.父母与儿女信仰不同,小孩信仰基督教,父母不愿上教堂,父母到寺院拜佛,子女也不喜欢到寺院。问他何以不喜欢到寺院,小孩说:到了寺院,法师就要他跪、要他拜,甚至还要诵经,而中文又看不懂,好苦!但是上教堂,牧师都教他们唱歌,好快乐!由于法师们语言不通,音乐也不会,又没有弘法道具,连父母也无可奈何。

9.儿女长大独立后,留下年老父母,既不懂语言,出门也不会开车,形成有口不能说、有耳不能听、有脚不能行的“三不能老人”,最后连生存都有问题。

10.父母千辛万苦移民海外,大部分是为了子女的教育,但因平日忙于事业,疏于照顾儿女,儿女在没有父母关爱下,造成亲情疏离,甚至接受西方教育,思想洋化,与父母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差异,造成隔阂,甚至看不起父母,父母失去了儿女,理想落空,徒叹奈何!

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心,不容怀疑。然而,一定要把儿女送到国外受教育才能成才、成器吗?这倒是值得父母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