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间佛教的戒学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很高兴一年一度我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佛学讲座,今天起又将在这里和大家共结第二十年的法缘。在这三天的讲座里,我将以“人间佛教的戒学”、“人间佛教的定学”、“人间佛教的慧学”,分别将佛教的根本教理“戒定慧”三学提出说明,请大家指教。

在此以前,我与香港佛教的信徒结缘,至少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回顾往事,自从在沙田大会堂及油麻地梁显利中心讲演以后,就固定每年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为期三天的佛学讲座,到今年正好届满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我在这里讲过《阿含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八识规矩颂》等佛教的经论大义。也从佛教的“禅修法门”、“净修法门”、“律修法门”,讲到“身与心”、“空与有”、“教与用”。这些讲题所探讨的都是佛教各个宗派的义理主张与实践修行法;甚至透过“禅师与禅诗”、“禅心与人心”、“禅道与佛法”,进一步参究禅的妙谛。另外,我也曾经提出“佛教的财富之道”、“佛教的长寿之道”、“佛教的人我之道”,乃至“佛教看素食”、“佛教看管理”、“佛教看环保”等主题,提供人间佛教对现实人生各种问题的看法与解决之道。

二十年来,每次的讲座很感谢大家热忱参与,每年都有不少人远从世界各地回港,大家闻法的热忱,足证香港佛教信众的信仰虔诚。尤其大家十分热心,总在听闻佛法后,当天回家马上就把闻法的欢喜,通过电话分享给全世界的亲朋好友。因此我走遍世界各地,在五大洲建寺弘法,香港移民最热忱,无数的香港人在世界各地跟着闻法、护持,出钱、出力,却从来不居功。所以我常说,如果今天我在世界各地推动佛法能有一些成就,应该感谢香港信众们的因缘,真的很谢谢大家。

此外,这么多年来也承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校的邀请,让我有因缘多次到各个大学结缘,尤其香港中文大学更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与佛光山合作,共同成立“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使佛教研究更上一层楼,更是意义重大。

今年七月,我在佛光山举行的供僧法会中,曾经宣布要“封人”。过去佛教有所谓“闭关”,现在我提出“封人”,意义有点相似。我的意思是,我在红磡体育馆讲了二十年,台北中山纪念馆也讲了三十年,这种每年例行的讲座,从明年开始都将停止举办,因为岁月不待人,我终究是年老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从今以后不再和大家见面,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出家人就必然和信徒有关系,所以今后大家仍然是道友,一样随时随地可以和大家结缘。

中国香港是一块宝地,人民很有法治观念;因为香港是个法治的社会,有法治才有秩序。就好像佛教有戒律一样,佛教有“戒住则法住”之说,所以佛教也讲法治。佛教的戒律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乃至在家信众也需要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六重四十八轻戒,以及各种清规等等。你们各位会恐惧被佛教的戒律所束缚吗?其实“戒”是“自由”的意思,不守法、不守戒才会失去自由,守法、守戒的人,多么逍遥自在啊!

谈到佛教的戒律,在中国佛教里,“禅净密”是基本的修行法门,但是无论参禅打坐、诵经念佛,或是持咒修密,都必须以“戒”来规范自己,让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不断净化,所以我曾经把“禅净律”三修法门,定位为:禅,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心;净,是“佛土”,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律,是“佛行”,也就是我们的行为。

戒律是吾人行为的规范,要达到成佛作祖的目标,行为最为重要。尤其人间佛教认为,在佛化世间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并将佛法分为五个层次,称为“五乘佛法”,包括修学三皈五戒的“人乘”,相当于儒家;修习十善禅定的“天乘”,相当于基督教;修习四重圣谛的“声闻乘”,以及修习缘起中道的“缘觉乘”,相当于道教。人天乘修学的是世间法,声闻、缘觉乘修学的是出世间法;佛教把入世的精神(就是人天乘)和出世的思想(就是声闻、缘觉乘)结合起来,以修习六度万行的“菩萨乘”为依归,也就是所谓的“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佛教的六度万行德目虽然很多,但总括而言,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如《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嗔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例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禅定就不会损人,不损人,嗔恚就不会生起;修慧就不会无明,不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

戒是对治大恶病的良药,在大恐怖当中,戒可以作为我们的守护;定是我们身心安定的力量,在危难当中,定可以给予我们安稳;慧是我们前途的明灯,在愚昧的时候,慧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根本,佛教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定、慧三学中,戒学居首,但其实彼此互有密切的关联,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今天首先我就针对“人间佛教的戒学”,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三、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四、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弘化四十九年后,在临入涅槃时曾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正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的缘故,此即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所以后来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是经过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才能成为正式的出家人。

佛陀制戒的本意,虽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但是戒律并非只有出家众才须要受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就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所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教的戒律,依在家、出家、男女之别而有: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以上为七众弟子所各别受持的戒律,称为“别戒”,大乘佛教指为“声闻戒”(又称“小乘戒”),因而又另订“菩萨戒”(又作“大乘戒”),其内容为“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所有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都应受持,所以称为“通戒”。另外,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故为“通戒”。

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订戒法,始于成道后第十二年,当时因为须提那比丘犯了淫邪之行,佛陀因此制订“不淫戒”。佛陀制戒都是“随犯随制”,例如南传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戒法,规定出家人必须在早晨到中午时间进食,凡超过中午以后的时限进食者,称为“非时食”。佛陀之所以制订此戒,根据《五分律》记载,是因为迦留陀夷比丘在傍晚时进入罗阅城乞食,由于光线昏暗,有一名孕妇乍见迦留陀夷,以为是鬼魅,一时惊吓过度而流产。佛陀觉得比丘午后到民宅托钵乞食,多所不便,因此才制订比丘“过午不食”之戒。

从佛陀制戒的因缘,可见佛教的“戒律”,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佛教徒邪行非法,也就是所谓的“防非止恶”,如《百论疏》卷上之下所说:“问制戒意,本取不恼众生。”另一方面更有积极“利益众生”之意,所以《摄大乘论释》卷十一说:“如来制戒有二种意:一为声闻自度故制戒;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制戒。”

所谓“戒律”,有说“戒”是以自发之心持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义。因为佛教教团的确立,必须仰赖僧伽秩序的建立,所以有分别制成的规律条文,以及违反时的罚则,凡此都称为律;如果是由内心自发遵守一切律文,则称为戒。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戒”原是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适用于僧、信二众,并非如律之“随犯随制”,所以在犯戒时不伴以处罚的规定,而是由自发之努力为其特征。照此说法,则戒与律本应有所区分,但后人往往将此二者混用。

其实不管“戒律”的定义为何,佛教所以制订戒律,旨在维持僧团的清净和乐,是僧团的生活规范,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四分律》卷二十二说,制戒有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者调顺,七、惭愧者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久住。

此十种利益,前九种“以法摄僧”是确保僧团清净和乐的方便,最后的“正法久住”才是佛陀制律的最究竟目的,因为“佛法弘扬本在僧”(太虚大师语),是以相较于为伸张正义和维持社会秩序而存在的世法,佛教戒律的制订,更富含宗教的使命感与如来利生的慈悲。

谈到佛教戒律的制订,有人感到不解,为何佛教有在家“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等,出家则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等,佛教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戒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学生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等课程不一样,佛教的戒律当中,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菩萨戒是实践“上弘下化”的菩萨道,八关斋戒则是提供在家信众学习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方便……。

也有人问:佛教把“不喝酒”列为五戒的根本大戒之一,喝酒有这么严重吗?这就说到佛陀所制订的戒,如果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在伦理的本质和秩序上,都为天理所不容,都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因此列为四根本大戒之后。

遮戒又称“息世讥嫌戒”,简称为“讥嫌戒”,是属于佛制的轻罪戒,目的在于制止世间人对佛教无谓的诽谤,一般泛指“四重禁戒”以外的戒。所谓“四重禁戒”,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性戒中罪特别重者,是为四重禁戒。

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较性戒为轻,也就是一般社会不认为罪恶,但佛教为防止世人讥嫌,避免由此引发其他犯罪,故而制订此戒。除了饮酒戒以外,轻秤贩卖、掘地伤生等都属“遮戒”。此中尤以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所以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毁犯,如此才能守护其他的律仪。

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十分圆融。尤其佛教的戒律并非只有消极的“遮止”,另外还有“开许”的一面,例如安住净戒律仪的菩萨,若是见有盗贼想要杀害众生,为了不忍此恶贼造作无间罪业,死后受大苦报,因此以慈愍心断彼性命,这就是“开杀戒”。

从大乘戒律“时开时遮”的积极利他性,可以看出佛教的戒律与世间的法律相比,虽有若干相似之处,例如:犯了刑法上的非告诉乃论,如杀人、伤害、偷盗、侵占、强暴、妨害家庭、造谣、诈欺、醉酒、贪污、贩毒等,都是触犯五戒的行为;法律的三读立法、三审定谳、判决确定,正如佛门的三番羯磨;在法律上犯罪行为人只要有悔意,即可酌情予以减刑,佛门则认为罪业透过诚心发露忏悔,便可以获得清净,更符合更生保护法。

佛法与世法在精神意义上,仍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法律上,犯意不一定有罪,犯刑才会定罪;在佛门则只要有了犯意,就属于犯戒。尤其佛教非常重视心意犯罪的轻重,所以每一条戒相之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犯同一条戒,因为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导致犯罪的轻重与忏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佛教的戒律论刑更为彻底。

另一方面,有些行为从世俗法来看是恶事,可是从佛法上推敲却是善事,譬如杀生本来是犯罪的,但是为了救生而杀生,以杀生为救生,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便曾“杀一救百”,这就是菩萨的慈悲方便权智。这种本着大乘佛教慈悲愿行,以及活用戒法的精神而“时或开许,时或遮止”,正是大乘戒律的特征,也是人间佛教所强调的持戒的意义。而佛陀这种有“开”有“遮”的制戒精神,也可证明戒律并非不可改变,事实上是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的。例如佛陀曾为了让阿那律尊者到南方调解纷争,因此规定比丘可以多拥有一件僧衣,也曾为了信徒供养阿难一个钵,而放宽“蓄钵”的规矩,可见在生活细节上的小小戒,即使在佛陀时代就已经“随遮随开”了。

可是时至今日,常有一些守旧人士以“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戒制,不可增加”为理由,阻碍佛教的创新发展,甚至因为对戒律问题的看法不同,坚持不同,而把佛教分裂了。

讲到这里,我一直很佩服百丈禅师“避开戒律,另订丛林清规”的智慧,因此我在开山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据六和敬、戒律和丛林清规,着手为佛光山订定各项组织章程,建立各种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订定:“序列有等级、奖惩有制度、职务有调动”;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务运作的准则。

另外,我为佛光山立下十二条门规:“不违期剃染,不夜宿俗家,不共财往来,不染污僧伦,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缘,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作为徒众行事的依循,并且随着佛光山的发展陆续制订师姑制度、教士制度、员工制度、亲属制度等。

今年值逢佛光山开山四十周年,我更把历年来订定的组织章程、制度办法、宗风思想,集结成为《佛光山徒众手册》,作为大家行事的规则。内容包括:佛光山宗门清规、佛光山宗史、佛光山宗风等。

所谓“宗门清规”,主要为明订佛光山宗委会组织章程及各种办法,包括:剃度办法、入道办法、调职交接办法、升等考核办法、奖惩办法、申诉办法、请假办法、休假办法、留学办法、游学办法、进修办法、医疗办法、出国旅游办法、徒众回乡省亲暨家济办法、徒众亲属往生安葬暨佛事办法、车辆进出管理办法、文物联合采购办法、员工聘雇办法等。

有关“佛光宗风”则包括:

(一)佛光山的宗风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体创作,尊重包容。

3.学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团,四众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传统现代,相互融和。

7.国际交流,同体共生。 8.人间佛教,佛光净土。

(二)佛光山的宗旨

1.以文化弘扬佛法 2.以教育培养人才

3.以慈善福利社会 4.以共修净化人心

(三)佛光山的目标

弘扬人间佛教,开创佛光净土;

建设四众教团,促进普世和慈。

(四)佛光山的性格

1.人间的喜乐性格 2.大众的融和性格

3.艺文的教化性格 4.菩萨的发心性格

5.慈悲的根本性格 6.方便的行事性格

7.国际的共尊性格 8.普世的平等性格

(五)佛光人的精神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信徒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六)佛光人的理念

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

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

(七)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1.给人信心 2.给人欢喜

3.给人希望 4.给人方便

(八)佛光道场发展方向

1.传统与现代融和 2.僧众与信众共有

3.行持与慧解并重 4.佛教与艺文合一

(九)佛光山的成就

1.建立现代教团:两序有级、僧信四众、事业基础、文化教育。

2.发展国际佛教:佛光协会、跨国道场、国际会议、宗派交流。

3.阐扬人间佛法:生活法语、人生礼仪、家庭佛法、社会应用。

4.促进两岸交流:平等共尊、和平共荣、佛教为缘、融和为本。

(十)佛光山对社会的贡献

改善社会风气,净化普世人心;

促进群我融和,建设和平世界。

(十一)佛光山对佛教的影响

1.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2.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3.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4.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5.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6.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7.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8.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9.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12.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13.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15.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16.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十二)佛光山推动人间佛教的具体贡献

1.世界佛教人口增加

2.青年学佛风气日盛

3.在家弟子弘扬佛法

4.人间佛教获得认同

5.传播媒体重视佛教

6.佛教文物广泛流通

7.佛教梵呗受到重视

8.佛光人会蓬勃发展

9.教育学界肯定佛教

10.政党人物实践佛教

11.演艺人员皈依佛教

12.佛学会考成绩辉煌

13.监狱弘法成效卓著

14.种族融和促进和平

15.南传尼众恢复教团

16.人间福报净化社会

17.佛教艺术普遍发展

18.宗教对谈尊重包容

19.佛教典籍流通世界

20.各种讲习建立共识

以上只在说明,佛光山是个重视组织制度的道场,制度就是戒律,我因为从年轻时就意识到,佛教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制度,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但服装不统一,出家、剃度、传戒、教育等也都没有严密的制度,所以弊端丛生。例如没有健全的剃度制度,于是就如印光法师说:滥收徒众、滥挂海单、滥传戒法,导致佛教的伦理纲纪荡然无存,师不像师,徒不似徒。尤其没有严密的制度,徒然养成一群寄佛偷生的狮子身上虫;因为缺乏完善的制度,寺产流为私有,甚至佛门净财为他所有,不能用于弘法利生的事业之上。因此我从开创佛光山以后,就一直很重视制度的建立。

制度好像阶梯一样,让我们能够拾级而上,循序以进,唯有健全的制度,才能健全僧团,才能带动佛教的复兴。但是制度也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订,不能迂腐、守旧,所以对于佛教的戒律,我认为佛法真理不容更改,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二千五百多年前从印度传来中国的佛法戒律,有一些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因此虽说根本戒可以保存,但对于一些“小小戒”,应该可以就时代需要,或者因为风俗、气候、地域等不同,加以弹性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就如“沙弥戒”如果不调整,也是滞碍难行,这是我们对佛教戒律应该重新正视的地方,我们唯有从积极面来认识佛法戒律,才不会辜负佛陀制戒的圆融与随机方便的精神。以下就进一步来探讨戒律的精神。

二、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一般人提到佛教,总认为信仰佛教必须受戒,于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很不自由。其实,佛教的戒律,其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身体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进而不去侵犯别人。

不侵犯别人,进而尊重别人,则自他都能自由;反之,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就是犯了偷盗戒;强奸、拐骗、重婚、妨碍风化,就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就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就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受戒才能自由;不受戒而行非法,国法也不会放过他,甚至因果道德也会制裁他,因此不要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在佛教里,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佛教徒皈依三宝以后,都应该进一步发心受戒。受戒是一种发心,心一发,任何邪魔外道都会遁形,因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大智度论》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能够受持清净戒,自有大力量、大功德。只不过我们对于戒的精神,应该要有正知正见,这比持戒更为重要。

关于“戒”,有几个观念必须厘清:

(一)破戒与破见:破戒是违犯戒法,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忏悔纠正;破见是谬解真理,是根本思想上的错误。一个破见的人,在见解上无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远与佛道无缘,因此破戒可以忏悔,破见不通忏悔。

所谓“破见”,例如有的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比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不懂得改过,自然罪过加重,只有沉沦三途恶道。

因此,在佛教里,一个人破戒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在佛教的戒律上,错误的思想见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昧于因果的邪恶见解,都是烦恼的根源,也是障道的根本,所以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知正见,须知受了戒,行为有了依循的标准,懂得自我约束,纵有所犯,也能忏悔,因此戒不可怕,有戒才和平,有戒才安全,有戒才有保障。

(二)止持与作持:佛教的戒律,不外“止持”与“作持”二门,举例说,七佛通戒偈中,“诸恶莫作”就是止持戒,“众善奉行”就是作持戒。也就是说,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坏事,你不去做,就是持戒;你违犯了,就是犯戒。相对的,对于一些有利于人的善事,你发心去做,就是持戒;你逃避不为,就是犯戒。由此可见佛教的戒律不仅只有消极的防非止恶,更要积极的奉行众善,因此除了消极止恶的七众别戒声闻戒以外,还有积极行善的菩萨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是大乘菩萨戒的代表,包括:

1.摄律仪戒,即遵守佛教制订之各种戒律,防止过恶。

2.摄善法戒,即誓愿实践一切善法,以修习诸善为戒。

3.摄众生戒,即发心教化众生,使得利益。

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其饶益众生的方法,根据《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有十一种,即:

1.众生所做饶益之事,悉与为伴。

2.众生已病、未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

3.为诸众生说世间法、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报恩。

5.救护众生种种恐怖,开解诸难,使远离忧恼。

6.见众生贫穷困乏,依其所需,悉能布施。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蓄众。

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施给饮食、说世之善语等,使众生安者皆悉随顺,不安者皆悉远离。

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之。

10.对犯过行恶者应以慈心予以呵责,使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之心。

此“三聚净戒”说明,佛教的戒律不仅只消极的禁止做一切恶事(止持),更要积极的行一切善事(作持),也就是要净化自己,利益他人,因此有时当作而不为者,也是犯戒,这是佛教戒律既单纯又广大的不可思议之处,也是实践菩萨道的行者应该把握的戒的真正精神。

此外,佛教里有很多戒律,如“沙弥十戒”中的“不捉持金银戒”、“不故往歌舞观听”、“不非时食”、“不坐高广大床”等,依现在的社会形态来看,都很难清净受持。乃至日本佛教娶妻生子、寺庙传子,以及有的地区的僧侣随缘食肉,甚至寺院使用皮制品的佛具与现代化用品,以及一些经常惹人争议的“素食荤名”等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

其实佛教的戒律,不必在形相上刻板地执著教条,应该重视的是戒的精神、意义以及人间性。例如,中国大乘佛教的“三坛大戒”,就很有人间佛教利济众生的精神。所谓“三坛”就是:初坛沙弥戒要守好“摄律仪戒”,二坛比丘戒要具备“摄善法戒”,三坛菩萨戒要有“饶益有情”的精神。因为“三聚净戒”具足,因此大乘佛教才得以由此展开,这就是人间佛教戒律的特色。

戒要能对人生、对未来有所增上,可惜南传佛教一向只受比丘戒,缺少菩萨饶益众生的人间性。加上过去佛教的戒律太看重消极的止恶,缺乏积极为善的精神,因此一讲到戒律,大都“不可这样,不可那样”,除了上述所举以外,其他如僧众不能布施财物给信众、在家众不能听比丘(尼)戒、比丘不可接近女众等。甚至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然而过去一般人常依《梵网经》的戒条,如“以手触酒,五百世无手”来解释戒律;由于过分的威胁恐吓,反而失去说服力,只有使得有心学佛的人望而却步。尤其千百年来,为了一条“八敬法”,障碍了多少优秀的女众出家,所以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因此我们应该将戒律规范人间化。

所谓人间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极的规范身心,止恶息罪;一方面更应积极广修善行,广作善事,发挥菩萨戒服务奉献的精神,以期自利利他。因此,今日佛教界实在不宜再以佛世时的社会背景来要求现代人,因为佛陀虽如法律专家,他依当时印度的民情、风俗、文化等因缘制订各种戒律,但随着时移事异,很多戒律已不适合时代的演进。例如:

(一)偏袒右肩:印度属热带气候,此戒若是强要寒带地区的人遵守,不合情理。

(二)不捉持金银戒:过去印度不使用钱币,现代人出门在外,不管食衣住行,都离不开金钱。

(三)不与女人接触:过去佛陀为健全僧团,因此立下严峻戒律。但是现在是两性平权的时代,男女接触机会频繁,例如:开会时,先到先入座;乘车时,男女依序排队,都是很平常的事。因此,现代男女往来,只要能划清公私,不多做私密的一对一交往,平时正常社交往来,也是时代的发展所趋。

(四)讥嫌戒:此戒有时行之过分,导致因为害怕被讥嫌,于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因为顾虑过多,而使佛法失去本来应有的担当,以及应有的积极利众行为,而使佛教弘化于现代失去力量。

故此我们认为,制戒的原则要合情、合理,要尊重人情、人性。如前所说,当初百丈禅师避开戒律另订丛林清规,到了现代,人间佛教更因应时势所趋,主张凡传统戒律合乎时宜者尊重之,此外则另依现代社会所需而制订现代生活律仪,期能展现佛教的时代性,以更符合当初佛陀制戒的本意与精神。当然,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地佛教对“戒律”的精神与本怀,要有透彻的认识,否则只知依佛世时一成不变的戒律,佛教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今后唯有彼此尊重各国的风俗、民情、社会习惯以达成共识,才能促进世界佛教的团结与发展。

总之,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层次有所不同。尤其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小小戒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因此我们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唯有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才能饶益众生。所以,人间佛教主张,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万行才是戒律,四摄法门才是戒律;具有饶益有情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戒律。

三、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诸佛化世的本源,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虽具,必须持戒,然后乃见。因此《佛遗教经》说:“若人能持净戒,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持戒是修行一切善法的基础,也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戒不是用来“读诵”的,而是要去实践“奉行”。平时日常生活里,若能时时“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就是净化三业,就是在实践“七佛通戒”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了。甚至“待人好”,处处为人设想,凡事都能了解“因缘果报”的真理,这就是持戒。

此外,戒是要用来规范自己的,而不是拿来要求别人。戒律的精神在自发心的清净受持,在于实践菩萨道。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萨戒除了有防非止恶的“摄律仪戒”以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度化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因为菩萨发心是为广度众生,如果不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称为菩萨。因此菩萨戒虽有十重戒:杀、盗、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心不受悔,谤三宝,以及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违反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一般佛教徒,平时禅修、念佛,自我端正身心,工作之余则加入社区义工行列,服务人群,或是布施钱财,济困救急,乃至助印佛书、流通佛法,甚至参加佛教兴校办学等文化、教育事业,这就是在奉行“三聚净戒”,也就是在实践菩萨道。

其实,持戒就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有吃素的习惯,有的人初一、十五持斋,有的人吃早斋,虽然不究竟,但每逢吃斋日就知道要吃素。吃素虽非佛教徒的专利,但是佛教的素食,主要是为了长养慈悲心,为了尊重生命,为了不杀生。人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杀生,平时哪怕是一只蚂蚁、蟑螂或是苍蝇、蚊子等,都是一条命,它们也都懂得爱惜生命,但是一般人看到蚊蚁,常常一巴掌就把它打死,或是一脚便踩死它。其实,尽管蚊蝇虫蚁有时确实造成了生活上的不便,但是我们可以驱赶它,或是事先防范,而不能轻易就杀死它,因为罪不及死,一下子就要了它的命,这样的刑法未免太重了。

这个事例主要是说明,戒律的受持固然是基于信仰而来,但是根本还是出自不伤害生命、不侵犯他人的慈悲心。例如受持五戒,能予他人无畏施;因为我持戒清净,他人便毋须担心受到我的侵犯,所以“五戒”又称“五大施”。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受持五戒的人,不但能感得二十五名善神护佑等无尽的利益,而且是“自他两利”,例如:不杀生,则自增慈悲心,他不失命;不偷盗,则自不败德行,他不失财;不邪淫,则自家眷属和谐,他不失节;不妄语,则自己不损信用,他不毁誉;不饮酒,则自不伤智慧,他不受侵犯。

此外,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途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一般人信仰佛教,莫不希求长寿、发财、名誉、家庭美满、子孙满堂等等,如果舍弃了受持五戒而向诸佛菩萨祈求所愿,无因怎么会有果呢?因此受持五戒,从消极上看,好像是束缚;若从积极面来看,其实“持戒者,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实有无限的利益。

持戒的利益虽多,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有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持守五戒,因而不敢学佛受戒。例如,开布店的人,经常遇到顾客上门买布,在看过布料后总会问道:“你卖的布会褪色吗?”这时候如果照实说会褪色,生意必然做不成,因此有时候只好打方便妄语。也有农夫说: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不得不喷洒农药,驱杀害虫,如此怎敢受戒呢?

其实,受戒并不是要求完全不犯戒,因为在人间生活,要想持戒圆满并不容易。例如,住在海边的渔民以捕鱼为生,像这种从事不正业、不正命的人,能否学佛受戒?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台湾的小琉球,在十几年前国际佛光会成立之初,岛上有个佛光分会。有一次我应邀前去跟他们座谈,会长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岛上的居民,大部分是以捕鱼为业,这与佛教的‘不杀生’是相抵触的,但是如果要大家不杀生,我们会连饭都没得吃,所以在这里要推动佛教很难。”

当时我回答他们说:“佛教虽然讲不杀生,但还是有轻重之分。尤其杀生有‘杀行’与‘杀心’的分别。你们捕鱼,是为了维持生活,并没有杀的意念,就如同人死后举行火葬;一把火,不但把尸体上的寄生虫都烧死了,甚至连木材里的寄生虫也无法幸免。但是我们没有杀的意思,也就是没有杀心,如此纵有罪过也会比较轻,而且只要诚心忏悔,还是可以得救。”

我的意思是,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虽然主张对任何微弱细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如前所说,我们每天其实总在无意之间伤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吸时空气里没有微生物的生命吗?茶食之间没有微小的生物吗?甚至打针吃药、开刀,火葬、土葬,难道没有伤害寄附吾人身上的生命吗?只是当下我们并没有“杀心”,因此吾人的修养,纵有杀生的行为,也不要有杀生的“心业”;纵有伤害物命的行为,更要对不慎杀害之生命生起惭愧之心,为之深深忏悔,这就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

佛教主张持戒,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也就是尊重。不过一般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然而“难”并不代表“完全不能”,因为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都可以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也就是说,即使从事不正业的人,一旦发心学佛,还是可以就自己的方便,先从少分戒受起,然后慢慢待机转业,只要有心,世间的职业千百种,这行不做可以做那行,不一定要以杀生为业,也不一定以伤害人体的业务作为自己的职业,换个工作,还是可以生存。

甚至,工作除了提供生活所需之外,也是奉献、服务、广结善缘的最好修行,因此不但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而且应该具备正确的观念,亦即所谓的职业道德。例如:

(一)要有因果的观念:不藉公务之便而贪污诈欺、假公济私、收受贿赂、强取豪夺、威胁利诱等;凡有所得,悉数归公,一丝不苟。

(二)要有忍耐的力量:受责不抱怨,遇难不推诿,要任劳任怨,一切想当然尔。有了忍耐的力量,才能担当,才能负责。

(三)要有敬业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要乐在其中,遇事不推托,不以磨人为乐,要给人方便,给人服务,此即是敬业。

(四)要有感恩的美德:凡事感恩,感谢老板提供工作机会,感谢同事、部属协助我们工作等,有了感恩的心,不论多忙、多累,都会欢喜地去做。

因此,发心学佛以后,除了受持净戒外,更需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广修善业,并以“八正道”为生活的准绳。所谓“八正道”,即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惟、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正当的禅定、正当的忆念、正当的努力。“八正道”是人间生活的依循,我曾据此为人间佛教写下“生活律仪百事”,今天藉此机缘,提供给各方参考:

【人间佛教现代律仪】

(一)僧信共遵(八类共八十条)

1.社会律仪十事(政治、军事、经济、职业、处世……)

(1)政治是一时的,信仰是永久的;信众可以参与宪法中的政治活动,僧众只可“问政”而“不干治”。

(2)从事政治者,不贪污舞弊,不假公济私,不藉势磨人,不欺压善良,不两面人格、两种手段、挑拨离间,否则非为真正信者。

(3)凡参政信者,要热心公益,造福人群,上台、下台皆应随顺因缘,不可贿赂官职,不可买票贿选,不可散发黑函,不可攻讦对手,不可用不正当的非法手段求取当选。

(4)任公职者,应以服务人民为目的,不可官僚、霸道,刁难民众;民意代表于国家厅堂问政,应以理相争,不可咆哮、打闹取宠。

(5)无论僧信,不背叛祖国、私通敌国、泄露国家机密、造谣生事,不陷国家于危机。

(6)经济生活要合于“正命”,不从事非法或杀生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毒品、人口、假药,或从事屠宰、私酿、淫业、无照行医、制造及贩卖黑心食品等。

(7)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行事,不伪造文书,不泄露、不盗取商业机密,不勾结黑金,不掏空资金,不恶性倒闭,不强占侵吞,不求一夕致富。

(8)经商营业,应该童叟无欺,将本求利,不囤积居奇,不垄断市场,不哄抬物价,不偷斤减两。

(9)远离勒索拐骗、仿冒盗版、伪造诈欺、色情泛滥、散播网络病毒、回收厨余再贩卖等种种不法之行为。

(10)处世要诚信,待人要和睦,不处心积虑算计别人,不因妒忌而容不下别人,进而奉行“三好”运动,人人“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带动社会善良风气。

2.居家律仪十事(衣食住行、伦理、亲子……)

(1)重视伦理,提倡孝道,居家和乐,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爱敬,即使至亲骨肉,也该相互尊重个人的生存权利。

(2)家中成员要主动从事家务,里外环境要打扫清洁,物品使用后随手归回原处,经常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窗明几净、整齐明亮。

(3)个人生活崇尚简朴,养成清贫思想,衣食住行等日常资用,但求朴素,不奢侈浪费,不追求时髦,不讲究或标榜名牌。

(4)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个体,尤其爱护老弱妇孺,避免家庭暴力或不伦诸事的发生。

(5)营造良好的居家品质,增加生活乐趣,提升精神层次。与社区、邻居要敦亲睦邻,守望相助;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慰问。

(6)平时与家人谈话或观赏电视、影带,聆听音乐、手机等,应轻声细语,切勿妨碍邻居的安宁。

(7)休假时,应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参与有益身心的信仰活动,培养全家共同的休闲乐趣,如读书、下棋、运动。有事外出,要向家人说明去处及告知回家时间,以免家人挂心。

(8)客厅、厨房、浴厕等使用后,随手整理洁净,以方便他人使用。

(9)居家须注意火烛与门户安全,以免酿成意外灾害,自他受害。

(10)金钱的用度要有智慧,各种日常开支要有预算,如需借贷,应该酌量,即使好友,亦不宜共金钱往来,更不可经常在家呼朋作乐,以免干扰家人生活等。

3.人事律仪十事(主雇、合伙、同事、朋友、亲属、士农工商之往来……)

(1)树立个人正直、勤劳、诚信、敦厚、善良、合群等良好形象,令人信赖。

(2)尊重别人隐私,不可窥人私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

(3)不可虐待劳工,不可剥削劳力,应该给予劳力大众合理的待遇。

(4)工作上应尊重制度,勤奋向上,乐观进取,培养责任感、荣誉心,尽量与人为善,尤其不以情绪做事,不轻言说“不”,以免阻碍学习、结缘的机会。

(5)发挥职业道德,不浪费公家所有,要保守公务和商业机密,不与不相干之人闲谈公务之事,尤其不可怨天尤人,发泄不满情绪。

(6)平常办公桌应收拾整洁,物品不可杂乱堆置,尤其要爱护公物,如护己有。

(7)接听公事电话要轻声,不可干扰别人的安宁;谈话须简明扼要,以免占线太久,妨碍他人使用。除非不得已,否则不宜滥用公家电话,作为私人之便;使用电脑,亦当如此。

(8)工作时,受了委屈不要生气,应做之事不可拖延,上级指示不应违逆,主动报告不可隐匿,敬业乐群而不偷懒、不懈怠、不孤僻、不怪异、不享特权、不投机取巧,进而思想要不断革新,道德要不时升华。

(9)主管应该爱护部属,要能倾听属下的意见,尤其要健全自己。如:包容的心胸、承担的勇气、决断的智慧、主动的精神、不看轻后学、不专权执著、不疑心猜忌、不争功诿过,凡事与属下共荣共享。

(10)共事相处时,要相互尊重,分工合作,彼此谦恭礼让,不制造事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4.生活律仪十事(语言、行为、人际、旅行、会客……)

(1)养成读书习惯,建设书香人生。

(2)勇于戒除不当嗜好、不良习气。

(3)生活作息要正常,三餐起居要定时,不乱饮食,不乱看病。

(4)僧众晨间不得迟于六时起床,信众不得晚于七时起床。

(5)晚间十时以后,不打电话找人闲聊,也不宜洽谈公事。拨打越洋电话,应该注意时差。偶有特殊情况,自当例外。

(6)拜访友人要事先预约,并且准时到达,停留时间不宜太久。

(7)出众威仪要端庄,不要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尤其不可奔跑跳跃、嬉笑喧哗、争先恐后、争抢坐处,乃至遥相呼笑、比手画脚、私下耳语,或在众中以方言对谈等。

(8)讲话要简明扼要,措辞要文雅有礼,不说绮语,不可两舌、恶口,尤其说话不可坏人信心,否则断人慧命,也是如同杀生。

(9)出门行车,要遵守驾驶礼仪,守法忍让,不可违反交通规则,不得乱鸣喇叭,不要制造噪音,不排放废气污染,不胡乱飙车。

(10)出国旅游,应该吸收当地文化所长,同时注意参访礼貌、重视公共道德,不可破坏个人和国家的形象。

5.自然律仪十事(环保、生态、宠物、放生……)

(1)不可滥垦滥伐、不得侵占国土、不要违章建筑。

(2)不可任意弃养宠物,不做不当的放生,应该积极护生,尤其给人因缘,放人生路,就是最好的护生。

(3)不虐待动物,不食保育动物,尤其不可活吃动物,例如活鱼数吃等,三餐尽量清淡,藉以长养慈悲之心。

(4)不可滥杀、滥捕动物,例如电鱼、毒鱼等不当的捕杀,不但破坏生态,污染水质,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5)不穿皮革,不以动物皮毛为饰物,例如貂皮、虎皮、鳄鱼皮、孔雀羽毛、象牙等。

(6)爱护花草树木,不可随意采摘,进而要热心参与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

(7)实施垃圾分类,不乱丢废弃物,不任意燃烧有毒废料,不污染空气、不弄脏水源、不糟蹋大地,为普世人类留下干净美好的地球。

(8)日常资用,如水、电、衣食等,要节约用度,应知“滴水如金”、“一纸需费多少竹木”,所以要珍惜能源,不可恣意浪费;对于公共设施,亦应珍惜,不可任意破坏。

(9)惜福即自我环保,如惜人、惜缘、惜命、惜情、惜财、惜时、惜物、惜能等,养成“惜福”的习惯,才是富有的人生。

(10)对于内心的尘垢,应该努力消除、转化;对于外在的污染,要唤起群体意识,共同爱护环境。身心净化,才是自我的成就。

6.国际律仪十事(种族、人权、生权、战争……)

(1)国家人民要和谐,不营私弄权,不党同伐异,不制造分裂内乱,不计较前仇旧恨。

(2)种族要平等,不可故意挑起族群对立,对少数民族要尊重,对弱势大众要爱护。

(3)人权应该受到尊重,举凡生存、参政、财产、自由、文化、智慧、信仰等,均应受到尊重与保障。

(4)大地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应享受同等的生存权,因此不但不可任意“杀生”,继而要“放生”、“护生”、“惜生”,以慈悲心怙护一切众生。

(5)战争是最不文明的行为,一场战争,多少妻离子散,多少生灵涂炭,多少财产损失,多少文化毁灭,所以凡人要养成和平的性格,国家和民族之间生命要同体共存。

(6)重视国际邦交友谊,促进国际经贸往来,举办国际会议交流,尊重国际种族通婚;“天涯若比邻”,这是现代人应有的胸怀。

(7)提倡国际之间语言要沟通、文化要交流、种族要平等、经济要互助、物质要互通。四海之内,如兄如弟,大家要做“地球人”。

(8)国与国之间要提供移民、开放观光,对于国际人士进出海关受检时,应该给予尊重;旅客也应配合、接受当地的出入境办法规范。

(9)国际间遇有重大灾难,应该本着人道精神,迅速提供救援,彼此相互帮助,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共生共荣”的关怀。

(10)凡是正信宗教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包容,各自的教主不同,彼此要尊重,不可混淆;教义各有所宗,应该各自发挥,彼此“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教徒之间则可以彼此沟通往来,增进友谊。

7.教育律仪十事(学习、服务、技能进修、尊师重道……)

(1)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要照顾其生活,负起养育之责,同时应该给予善良的教育,包括语言、思想、行为、道德、人格等,都要有所规范,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生活作息规律、行为情绪正常、待人谦虚有礼、不看不正当的书刊、不沉迷网络、电视等,进而要经常进出图书馆,多看好书。

(2)学校教育: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广学多闻;尤应重视人文思想的提升,道德人格的健全,以培养身心均衡发展的下一代。

(3)社会教育: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例如:檀讲师、教师、医生、护士、会计、驾驶、厨师、水电、缝纫、室内设计、农耕、园艺、书画、编辑等。

(4)终身教育:学习是一生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永续学习。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服务,学习奉献,学习利人,学习尊重异己,学习共生和谐。

(5)生活教育:生活要有规律,不得浪荡嫖赌,不得吸毒烟酒,要注重运动保健,要守时、守信、守道、守法。

(6)知识教育:普通常识,地理历史,都要涉猎,尤其有关人文知识等,要事事关心,处处用心,变化气质,开拓心胸,扩大视野。

(7)思想教育:思想要纯正,见解要正确,学习吃亏忍耐,经常忏悔改过,不断进步新生。

(8)人格教育:以慈悲人格为学习目标,以诸佛菩萨为效法榜样,以戒定慧为求道根本,以智仁勇为做人方针,心中要建立“圣贤偶像”的观念。

(9)道德教育:凡儒家的四维八德,道家的清静无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等,都应该学习、实践。

(10)全人教育:要能自觉,要能明理,要有自动自发的自我学习精神,要自我突破,要能如禅师们不断“提起疑情”、“参究话头”,更要明白自己何去何从。

8.信仰律仪十事

(1)僧信之间不应金钱往来,不可互相借贷,以免纠葛不清,破坏道谊。

(2)信众与僧众往来,应建立正确知见,如:僧事僧决、不任意留宿溜单僧侣,以免破和合僧,违犯五逆之罪。如果护持违反清规、背叛师门之僧侣,亦视同犯戒。

(3)佛光会员遇有纠纷,应依国际佛光会所订之“七灭诤法”处理之。

(4)每日早晚定课,自我精进;每周放香一日,或闭关半日,自我修持。

(5)每日诵读一篇《佛光祈愿文》,自我发愿;每日皈依三宝,自我提升。

(6)正信因果业报,正见无常苦空,明白缘起真理,奉行八种正道。

(7)人间佛教生活佛法化,生活中要有信仰,举凡婚丧喜庆、房子乔迁等,应以佛教仪式行之,不铺张浪费、不迷信执著看风水、时辰,应知只要心好,则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

(8)人生应该及早规划修道生活,如参加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短期出家、游学参访等,或投入义工服务的行列。

(9)聚会应酬时,应表明自己是佛教徒,不劝酒、不酗酒;不便时,至少也应做到以茶代酒(不醉酒为原则)。

(10)布施时,应该量力随喜,要做到不自恼、不自苦、不懊悔地布施,并且应该选择从事教育、文化、慈善、修持等对举世有贡献的正信道场,做为种植福田的准则。

(二)僧众应行(二十条)

1.奉行四根本戒: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布施,不淫欲而尊重,不妄语而诚实;应以“饶益有情”作为终生奉行之规范。

2.不可寄佛偷生,要发心普度众生;俗情宜平淡,应将身心安住在慈悲、菩提、自在解脱之上。

3.要坚定“四不坏信”,不信邪教,不看邪书,不和邪人来往,不参与邪事活动。

4.要做一个有道气的出家人,例如:去傲慢、受委屈;勤作务、惜福报;有悲愿、爱佛教;要净信、真修行;改习气、养威仪;除嫉妒、宽心量;避讥嫌、远世俗;勤学习、为度众;应节俭、要知足;有自制、不放逸;不争论、无怨恨;淡亲情、求内证。

5.求道要有“十无思想”:无财之富、无求之有、无缘之慈、无欲之乐、无住之家、无安之处、无人之众、无悔之心、无聪之慧、无功之事。

6.不私交信者,平等慈视众生;不私自向信徒化缘,不做个人请托。乃至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置产业、不私收徒众、不私造饮食、不共财往来、不夜宿俗家、不违期剃染、不染污僧伦等。

7.遵守佛光人的行事规范:“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不可发展个人,要有佛光人人间佛教的精神:“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

8.要用平常心接受调职、评鉴、奖惩、考核,并且时时奉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信施第一、自己第二”。

9.对人要慈悲,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服务,但不可过于情绪护短,私交关怀。

10.不可滥用义工,不可随意支使信徒;对义工要尊重、教育、提升,并给予未来发展的机会。

11.性格要和悦,不可以离开大众,不可以独来独往,不可以攀附权贵,不可以“一对一”进出,或只与少数一、二人来往;僧团即是团体生活,僧众至少要三人以上,彼此和合无诤,才是“僧伽”之意。

12.有意攻读世俗学位者,可以申请,但必须经过常住有关单位评鉴,不得假借读书之名,失去僧伽人格。

13.不以经忏为满足,弘法宜以教师、护士、幼教、音乐师、美术师、语文师、文教、行政、讲说、编辑、写作、慈善、禅修、净念等方便教化为方向。

14.行事要谦虚、低调,不以“我是师父”自居、自傲,不责骂信徒,不怨怪前辈,不因信徒崇拜、尊重、供养而自我膨胀,失去立场。

15.心量要宽大、人格要崇高、知识要丰富、道心要坚定,要把狭隘的感情扩大、超越、升华为爱读书、爱服务、爱修行、爱大众、爱常住、爱佛教、爱弘法。

16.要有修道人的气度与涵养,不可说话粗鲁、尖锐,不可行事急躁、傲慢,坏人信心。少说无益的话,多提起正念,同道或僧信之间,不谈说或抱怨僧团之事。

17.行事、处世不以一己之爱好喜恶为标准,不可陷常住于不义,要有与佛教、与常住同体的观念。

18.宁可以苦恼、惭愧、庸碌,但不可以耍小聪明、自以为是、抬高自我、伤害常住、亵渎圣教。

19.要勤劳于各种作务,锻炼坚强的意志;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发心,不以闲暇为满足。

20.不与被常住革除僧籍的叛道者来往,否则于己于彼,皆为不利。

此外,有一次我在佛光山男众学部与学生座谈时,忽然有感于人生处世,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过群我的社会生活。尤其学佛更要注意人际之间的共处,因为“佛法在众生身上求”、“佛法在恭敬中求”,每个人都不能忽视周遭成就我们的大众。所谓“宽可以容人,厚可以载物”,我们在社会上立身处世,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欢迎,不能不先把自己修养好。由于当时有感而发,因此写下“人生二十最”,希望作为佛教徒修身养性的座右铭。现在也一并列出,供大众参考:

【人生二十最】

1.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2.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3.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

4.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

5.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慢。

6.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

7.人生最大的无明是怨尤。

8.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

9.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

10.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

11.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12.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

13.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

14.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15.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16.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17.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

18.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

19.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20.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

“人生二十最”虽然是一种道德的劝说,实际上也就是人间佛教的戒条,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不是正信佛教徒。

所谓正信佛教徒,并不是每天诵多少经、念多少佛,重要的是能够在生活里,时时奉行佛法,用佛法来规范自我的身心行仪,进而利益他人,以此作为自己的日课修行,当成自己的密行修持。

密行是增进品行,圆满道德的不二法门。我曾在《佛光教科书》写过“密行百事”,以下列出,作为佛教徒修行的参考。

【密行百事】

(一)“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2.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对我错,你好我坏,是为做人的密行。

3.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回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4.功成不居,光荣成就归于大众,是为做人的密行。

5.随喜随缘,帮助他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6.口说赞美,给人信心、欢喜,是为做人的密行。

7.对国家,作不请之友,是为做人的密行。

8.对朋友,应不念旧恶,是为做人的密行。

9.对自己,要不忘初心,是为做人的密行。

10.对社会,能不变随缘,是为做人的密行。

11.不比较、不计较,是为做人的密行。

12.见人要微笑,处事有礼貌,是为做人的密行。

13.吃亏不要紧,待人要厚道,是为做人的密行。

14.遭恶骂时默而不报,遇打击时心能平静,是为做人的密行。

15.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是为做人的密行。

16.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7.不为逞己快而讽刺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8.不为忌彼好而打击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19.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20.广结善缘,从善如流,是为做人的密行。

21.不为护私欲而伤害别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22.放下执著,谦虚受教,是为做人的密行。

23.诚信待人,不求回报,是为做人的密行。

24.关怀邻里,参与义工,是为做人的密行。

25.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为做人的密行。

(二)“生活密行”二十五事

1.吃饭三称念、五观想,是为生活的密行。

2.起居作息,生活规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3.爱护花草树木,为其浇水修剪,是为生活的密行。

4.动作轻声,不扰人安宁,是为生活的密行。

5.行立坐卧,威仪端正,是为生活的密行。

6.远离烟酒色情,生活自治自律,是为生活的密行。

7.行车礼让,关心行人安全,是为生活的密行。

8.每月至少闭关一日,修持佛法,是为生活的密行。

9.每日做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是为生活的密行。

10.每日帮人做一些好事,不求回报,是为生活的密行。

11.睡前诵念忏悔文,反省一日过失,是为生活的密行。

12.每星期至少参与大众共修一炷香,是为生活的密行。

13.学习接受,凡事忍耐,是为生活的密行。

14.每日将欢喜慈悲与人分享,是为生活的密行。

15.惜福节俭,不乱买,不滥买,是为生活的密行。

16.多一次素食,就多一次生活的密行。

17.欢喜时不多言,生气时不迁怒,是为生活的密行。

18.每星期至少一小时为社区服务,是为生活的密行。

19.依戒生活,密护根门,是为生活的密行。

20.饮食节量,知足淡泊,是为生活的密行。

21.身体病痛不怨天尤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22.改心、换性、回头、转身,是为生活的密行。

23.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24.不传播是非,不将忧苦带给别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25.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

(三)“处世密行”二十五事

1.和合他人,和谐大众,是为处世的密行。

2.体贴他人,人我圆融,是为处世的密行。

3.恒顺他人,重视民意,是为处世的密行。

4.迁就他人善事,达成共识,是为处世的密行。

5.提拔年轻初学,给予教导,是为处世的密行。

6.遇到明师要亲近随侍,不可违逆,是为处世的密行。

7.遇到贤人要虚心学习,是为处世的密行。

8.侍奉父母亲翁,要承顺孝养,是为处世的密行。

9.对待主管要忠诚不贰,是为处世的密行。

10.见人危急,要勇于搭救,是为处世的密行。

11.随力、随分、随喜、随缘布施培福,是为处世的密行。

12.明因识果,是为处世的密行。

13.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升华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14.用理法规范感情,用道德引导感情,是为处世的密行。

15.摄心正念,是为处世的密行。

16.不隐藏,不申辩自己的过失,是为处世的密行。

17.不理是非,不听是非,是为处世的密行。

18.谨言慎行,是为处世的密行。

19.防非止恶,是为处世的密行。

20.见面三句话,相逢应问好,是为处世的密行。

21.交谈要微笑,口角一回合,是为处世的密行。

22.自己无理,别人都对,是为处世的密行。

23.器官捐赠,遗爱人间,是为处世的密行。

24.不猜疑人,不嫉妒人,是为处世的密行。

25.惭愧有所不知、不能、不净、不善,是为处世的密行。

(四)“修行密行”二十五事

1.早上静坐一炷香,让思虑清明,是为修行的密行。

2.每日读藏经一卷,增加闻思慧,是为修行的密行。

3.每日清晨诵念祈愿文,增加慈悲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4.不论身在何处,常为受灾难的人祈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5.于诸佛法,勤修不退,是为修行的密行。

6.于诸戒律,决定不犯,是为修行的密行。

7.心无乱想,正慧明了,是为修行的密行。

8.身无邪行,口无恶说,是为修行的密行。

9.知足淡泊,志乐寂静,是为修行的密行。

10.不爱喧哗,简朴惜福,是为修行的密行。

11.一切无求,矢志精进,是为修行的密行。

12.专心定慧,心不谄曲,是为修行的密行。

13.不称己善,不宣人过,是为修行的密行。

14.谦虚受学,恒行直心,是为修行的密行。

15.他物不贪,自财不吝,是为修行的密行。

16.慈悲喜舍,与人为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17.深信正法,恒思诸善,是为修行的密行。

18.不生骄慢,谦恭有礼,是为修行的密行。

19.怨亲平等,不生憎爱,是为修行的密行。

20.敬爱含识,如己无异,是为修行的密行。

21.明理客观,不执己见,是为修行的密行。

22.常怀慈悯,随缘不变,是为修行的密行。

23.禅观行道,不着空有,是为修行的密行。

24.自心是佛,直下承担,是为修行的密行。

25.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修行的密行。

“密行百事”是记录善恶功过的对照表,是端正言行的一面明镜,是洗涤业障烦恼的法水,是治疗身心病痛的良药,是指点光明前途的老师。密行是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是人间佛教行者应该持守的生活律仪,懂得实践密行,生活就能得到净化、升华。

总之,能将佛法糅合在现实生活里,于平时待人处事、人我互动往来中,懂得克己复礼,自我修心养性,一切行事如法如仪,对人尊重包容、不侵犯他人,这就是“止持”戒律;若能进一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帮助、给人利益,这就是“作持”,这也是真正奉行“人间佛教戒学”的最佳典范。

四、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自古以来,世间伟大人格的养成,大多是在宗教中完成。甚至各种艺术、戏剧、文艺创作,也都因宗教而登峰造极。可以说,宗教辉煌了人类的文明史,也提升了人类的素质。而宗教之所以能够全方位地培养人格,高贵心灵,就在于戒律的制订与持守。

世界上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有其应持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做人,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佛教认为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悟证最高的真理。因此,一个佛教徒皈依三宝以后,都应该进一步求受净戒,因为戒是学佛做人的根本:

戒如良师,能够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戒如轨道,能够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

戒如城墙,能够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盗贼的侵袭;

戒如水囊,能够涤去我们的尘垢热恼;

戒如明灯,能够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

戒如宝剑,能够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

戒如璎珞,能够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

戒如船筏,能够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

戒律的精神,在于慈心不犯,当初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时“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就是坚守净戒、慈悲护生的精神体现。此外,小沙弥“宁持戒而舍生命,不破戒法而苟活”、僧群法师“宁渴而死,不赶折翅鸭子”、智舜禅师“割耳救雉”,乃至古人“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甚至现代佛光会员守法、守戒、守时、守信的典范,在在都散发出戒德的芬芳。

佛教的戒律,像青莲花一般芬芳,而戒行清净的人,一切的行止都合乎戒规,戒香芳馨遍世间,名闻满十方。如《戒香经》说:“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沈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

在佛教里,佛陀是戒行最严谨清净的觉者,他不仅自持严格,并且制订五戒、菩萨戒等许多戒法来摄化弟子们的身心,例如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就是以“持戒第一”而闻名,乃至开创南山律宗的道宣大师,也以持戒精勤而被誉为“戒香芬洁,定水澄奇”。

佛教的戒律当中,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若以五戒配五常,即: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吸毒曰智。在佛教的道德标准里,以五戒十善的规范,健全人格;以圣贤济世利人的胸怀,升华道德;以菩萨般若空慧的真理,明心见性。因此,举凡出于利众的悲心,且不违背世间礼法和菩萨饶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我们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的资粮。例如:布施结缘、不念旧恶、惭耻美德、守护六根、不请之友、权巧方便、利乐有情、普同供养、四恩总报、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爱语赞叹、守护正念,不做焦芽败种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净戒的道德标准。此外,学习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发菩提心,不舍弃五逆十恶众生的救度,这就是佛教最究竟圆满的道德,也是我们应该奉行的菩萨戒法。

由于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因为是自发性的遵守戒规,乃至自发性的发露忏悔,因此能从心灵的净化,进而升华道德人格,所以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能守戒,则家庭就有规范,社会也有法制。

诚如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为哲学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佛学不仅可补科学之偏,还可补法律之不足;法律制裁于已然,佛法防患于未然。一个国家如同一条河流,只要上游的河流清澈,下游自然不会受污染;佛教从事社会教化,正是做着净化上游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社会乱象丛生,有人忧心之余主张“乱世用重典”。其实法律的制裁虽能恫吓于一时,却不能杜绝犯罪于永远;唯有持守佛教的戒律,体现慈心不犯、以法摄众、以律自制、因果不爽、忏悔清净等教义,才能确实改善社会风气,这也是人间佛教责无旁贷的使命。

正是有鉴于人间佛教不能不关心社会问题,因此国际佛光会自一九九二年成立后,即与佛光山发起一系列净化人心的“人间佛教运动”,包括“慈悲爱心人”、“七诫运动”、“三好运动”、“把心找回来”等,透过活动传播佛法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同时也让佛光会员藉着参与“净化人心、佛化世间”的活动,以实践利济群生的菩萨道做为自己“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的修行。

每次活动,我都亲自撰写活动的宗旨、精神,以及提供会员实践的一些生活性佛法。多年来已经和我在佛光会创会之初写下的“佛光会员四句偈”、“七灭诤法”、“会员信条”,以及前年所作,专供僧信二众修行自勉之用的“人生百事”等,成为佛光人共同持守的“人间佛教现代律仪”。以下一一列举,提供参考:

【人间佛教社会运动】

(一)七戒运动

内容:戒烟毒、戒色情、戒暴力、戒偷盗、戒赌博、戒酗酒、戒恶口。

意义:佛光会为了净化人心,建立祥和社会、杜绝毒品泛滥、敦厚伦理道德、创造全民安和乐利的生活,特别举办“净化人心七诫运动”。此运动是没有期限的“扫毒净心”救国救民运动,如果违犯此七诫者,非正信佛教徒。

(二)三好运动

内容: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意义:佛教讲“三业”,就是指身、口、意三者。三业有善业、恶业,三业净化,自然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如此人生必然前途光明,所以人间最美是三好。佛光会为了让会员净化身、口、意三业,特别提倡“三好运动”,即:“做好事”——把侵犯伤害的恶行,换成利益大众的佛行;“说好话”——把嗔恨嫉妒的恶口,换成柔软赞叹的佛口;“存好心”——把愚痴的邪心,换成慈悲智慧的佛心,以期体现人生福慧圆融的美好境界。

(三)把心找回来运动

内容:爱惜生命,惭愧感恩;自然保育,节约惜福;

知足不贪,拥有圣财;找回真心,无限美好。

意义:佛经讲,人的身体就如一座村庄,住有眼、耳、鼻、舌、身、心。心是主宰,掌控着五根的活动,心能安住,身才能安宁。佛光会为了让社会大众“把心找回来”,特别举办一系列活动,呼吁大家要尊重生命、关爱社会,尤其每个佛光会员都应找回自性中的慈悲心、感恩心、惭愧心、菩提心,以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为修行,这就是奉行“作持”戒。

(四)慈悲爱心人运动

内容:慈悲爱心,走上街头;救心救国,全民运动;

去除十恶,修身齐家;日行一善,共成净土。

意义:国际佛光会为使人人“心灵净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会”,特别发起“慈悲爱心列车”活动,所有佛光会员都是当然的“慈悲爱心人”,大家深入大街小巷,路边广场,甚至以街坊邻居为对象,不断散播慈悲、爱心的种子,唤起人人“日行一善,多讲好话,多做好事”,期能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人间净土,共创“祥和欢喜”的社会,同享“圆满自在”的人生。

活动宣导的内容以效法过去菩萨精神的“五十三参行事”为准则,所以下列的“现代善知识五十三参”,已成为慈悲爱心人的传家之宝。

【附录】现代善知识五十三参(国际佛光会一慈悲爱心人传家之宝)

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他人老大,自己老二。

3.责己要严,待人要宽。

4.邻里和睦,处处净土。

5.慈心愿心,走进社会。

6.红灯不闯,行车礼让。

7.不急不急,礼让第一。

8.悲天悯人,谨言慎行。

9.慈悲喜舍,人间至富。

10.饮水思源,感恩惜情。

11.以和为贵,皆大欢喜。

12.嫉恶似仇,从善如流。

13.与人为善,心甘情愿。

14.诚心说话,耐心听话。

15.将心比心,大家更亲。

16.守分守时,宁早不迟。

17.师不可慢,亲不可逆。

18.谦虚有礼,皆大欢喜。

19.拾金不昧,俯仰无愧。

20.不疑不嫉,无忧无虑。

21.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22.好友不劝酒,劝酒非好友。

23.烦恼不上床,心宽福寿长。

24.包容无心过,积福远灾祸。

25.每日捐十元,行善又结缘。

26.见面多微笑,烦恼都抛掉。

27.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

28.器官要捐赠,大爱留人间。

29.慈悲不暴戾,喜舍不贪取。

30.出门说地方,亲人心不慌。

31.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32.有礼不乱淫,有信不诈欺。

33.酒色不沉迷,盗赌不流连。

34.处处做好事,时时做好人。

35.不说是非话,不听是非事。

36.做人要认真,大家要共生。

37.欢喜结人缘,融和无怨言。

38.关怀残疾苦,才是大丈夫。

39.大家来环保,污染自然少。

40.垃圾随便丢,做人真害羞。

41.身安茅屋稳,知足天地宽。

42.人人做义工,家家会兴隆。

43.宽恕是良药,施舍会快乐。

44.帮助受刑人,行义又行仁。

45.凡事莫慌张,多为别人想。

46.常常买好书,天天看好书。

47.用心要慈悲,行事要方便。

48.人人有爱心,社会多温馨。

49.视贫病如亲人,视幼弱如子女。

50.你微笑,我微笑,大家心情好。

51.你客气,我客气,大家都和气。

52.你说好,我说好,气氛就会好。

53.你让步,我让步,条条是大路。

【佛光会员四句偈】

内容: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

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意义:自从国际佛光会成立以来,所有佛光会员每日三餐、早晚课诵回向时,都要唱念“佛光会员四句偈”。此四句偈的内容具足一切佛法,包括:首先要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再以惜福结缘来广利人天;日常不管修学禅、净、律等任何宗派的法门,都要有平等心与忍的智慧,同时要心存惭愧感恩,不断发大愿心来完成佛道,这是佛光人不可少的修行。

【七灭诤法】

内容:

1.双方各说一次,纠纷由上级教会或大德裁决。

2.若有人举过,自说有无,只要对三宝、良知负责。

3.言行不正,精神异常,待其正心,着令佛前忏悔。

4.犯者自我发露表白,向当事者或本师表达忏悔。

5.犯者不服其过,亦无悔意,言行矛盾,令停与会乃至终身不得受奖及名位等职。

6.彼此互相争论,是非难断,在有德高僧五至七人前,以多数决其是非,如再不服,永摈会外。

7.双方互道其错,互为作礼,即视其恢复清净。

意义:现在举世之间,到处充满纷争、不平。佛光会员因为有佛法的指导,大家相处比较和谐、融洽。但在人间生活,有人的地方难免就有是非,因此在佛光会成立之初,我就订下“七灭诤法”,作为会员之间解决纠纷的准则。若有会员不奉行此“七灭诤法”者,即非正信佛教徒。

【国际佛光会创会宗旨与精神内涵】

(一)佛光会创会宗旨

秉承佛陀教法,虔诚恭敬三宝;弘法利生,觉世牖民。

倡导生活佛教,建设佛光净土;落实人间,慈悲济世。

恪遵佛法仪制,融和五乘佛法;修持三学,圆满人格。

发挥国际性格,从事文化教育;扩大心胸,重视群我。

(二)佛光会员信条

我们礼敬常住三宝,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我们信仰人间佛教,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我们实践生活修行,随时随地心存恭敬。

我们奉行慈悲喜舍,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我们尊重会员大众,来时欢迎去时相送。

我们具有正知正见,发掘自我般若本性。

我们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远离无明。

我们发愿普度众生,人间净土佛国现前。

(三)佛光会员的性格

国际佛光会具足信仰的根性

国际佛光会具足普及的特性

国际佛光会具足现代的适性

国际佛光会具足国际的广性

(四)佛光会的意义

佛光会是一个主张慈悲包容的社团

佛光会是一个倡导众生平等的社团

佛光会是一个尊重家庭生活的社团

佛光会是一个重视社会福祉的社团

(五)佛光会员的使命

以世界观弘扬佛法 以人间性落实生活

以慈悲心普利群生 以正觉智辨别邪正

(六)佛光会员的目的

提倡人间佛教 建设佛光净土

净化世道人心 实现世界和平

(七)佛光会员的展望

为自己留下信仰 为家庭留下贡献

为社会留下慈悲 为生命留下历史

为道场留下功德 为众生留下善缘

为未来留下愿心 为世界留下光明

(八)佛光会员的胸怀

人在山林,心怀社会。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身居道场,普利大众。 天堂虽好,人间为要。

法界无边,家庭第一。 今日一会,无限永恒。

(九)佛光会员的任务

鼓励研究佛学 护持文教事业

举办社会服务 发展佛教教育

推动国际弘法 建设人间净土

(十)佛光会员的方向

从僧众到信众 从寺庙到社会

从自学到利他 从静态到动态

从弟子到教师 从本土到世界

(十一)佛光会员的精神

四大菩萨是我们的楷模 悲智愿行是我们的力量

般若戒法是我们的良师 自觉觉人是我们的信念

(十二)佛光会员应有的性格

群我要有国际性格 佛法要有人间性格

理念要有未来性格 制度要有统一性格

(十三)怎样做个佛光会员

做个共生的地球人 做个同体的慈悲人

做个明理的智慧人 做个有力的忍耐人

做个布施的结缘人 做个清净的修道人

做个欢喜的快乐人 做个融和的佛光人

(十四)佛光会员的四好

佛光会员要存心好 佛光会员要说话好

佛光会员要行事好 佛光会员要做人好

(十五)佛光会员的进展

希望大家做好“佛光会员” 希望大家建设“佛光人家”

希望大家发展“佛光社区” 希望大家创造“佛光净土”

(十六)佛光会员应该注意什么

要庆祝“佛光日”的殊胜

要普及“莲花掌”的手印

要奉行“四句偈”的称念

要参加“檀讲师”的进修

要有穿“佛光会服”的习惯

要遵守“佛光信条”的精神

要唱出“佛光会歌”的涵义

要实践“佛光三昧”的修持

要阅读“会员手册”的内容

要认识“佛光会徽”的标帜

要明了“组织章程”的条文

要发扬“佛光宗旨”的理念

(十七)佛光会员应如何做功德

以十供养来做功德 以四弘愿来做功德

以四摄法来做功德 以六度行来做功德

以八正道来做功德 以七圣财来做功德

(十八)佛光会员如何广结善缘

用净财欢喜结缘 用语言功德结缘

用利行服务结缘 用技艺教育结缘

(十九)佛光会员要有六心

佛光会员要有灵巧慧心 佛光会员要有关爱悲心

佛光会员要有大志愿心 佛光会员要有愧意惭心

佛光会员要有精进恒心 佛光会员要有忠诚信心

(二十)佛光会员如何教育子女

养成信受的教育 养成礼貌的习惯

养成护生的观念 养成勤劳的本质

养成感恩的美德 养成佛法的认知

养成合群的性格 养成信仰的情操

(二十一)佛光会檀讲师应具备的条件

正知正见 信戒定慧

因缘果报 团结理念

慈悲和净 功德清望

权巧方便 口才敏捷

态度庄重 音调诚恳

五戒受持 家庭美满

以上所列之国际佛光会的宗旨、信条、精神、方向、目标等,主要是为了让全体会员对“国际佛光会”有具体而深入的认识,进而凝聚共识,做为大家推展佛光会的共同依循。

国际佛光会自创会以来,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会员大会,平时的协分会则会议不断。每次召开各种会议时,都有一定的开会程序,并且要宣读“会员信条”,为的是提醒会员应该实践佛光会的宗旨。此中包括信仰三宝、弘传佛法、家庭人事、生活行仪,以及平日参加活动、自我修持、会员往来等行事的准则。尤其身为佛光会员,知见要正确,须知佛光会是以“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无明、发愿普度众生、建设人间净土”为修行目标。如果人人都能确实奉行实践,则对个人的修养、人缘、道业等,必能有所增长。

【人生百事】

(一)生活十事

1.每天至少阅读一份报纸,了解时事;至少阅读一本好书,要做书香人士。

2.生活作息要正常,思想行为要正派;早晚起居要定时,每日三餐要定量。

3.养成运动习惯,每天至少五千步。

4.远离烟酒色情毒品,生活自治自律。

5.惜福节俭,不乱用,不滥买。

6.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乱吃零食,不乱发脾气,这才是优生保健的方法。

7.每日吃饭要三称念,居家饮食要五观想。

8.八千里路云和月,生涯中,要有托钵行脚的经验,也就是自助旅行。

9.在一生当中,应该有一至二次,将身边的物品全部送人,体会空无一物的境界。

10.掌握时间,善用空间,和谐人间;三间一体,人生不空过。

(二)立身二十四事

11.人要给人利用,才能创造价值;人要学习活用,才能留下历史。

12.因缘果报,不可不明;穷通祸福,不可不知。

13.建立正知正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14.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许、自我的目标。

15.人生至少要有三张执照,例如:驾驶(汽车、开船、飞机、火车)、烹饪、水电、会计、电脑、打字、医疗、护理、教师、律师、代书、建筑……

16.一个人要会讲、会写、会听、会看、会想、会笑、会唱、会画、会做……全部都会最好,否则至少也要会一半以上。

17.做什么像什么,千万不可做什么不像什么。

18.他物不贪,自财不吝,只要奋斗努力,一切自会随因缘而来;懒惰懈怠,煮熟的鸭子也会飞去。

19.观察力要敏锐、周全、宽宏、圆满,还要有新思维、新想法、新观念、新作为,尤其想法要有一、二、三、四的内涵和层次。

20.经常将欢喜、慈悲、荣耀、成就与人分享。

21.不说是非,不传播是非,不计较是非,更不要为是非患得患失。

22.懂得自律、自觉、自悟,具有恒心、毅力、乐观、勤奋,并且乐于结缘施舍,前途就有光明。

23.能控制情绪,不随便跟情绪起舞,尤其行止要用理智决定;因为情绪是一时的,人生是百年的。

24.人生要能计划时间,利用时间,不要虚度时间,胡混光阴。

25.精进努力,奋起飞扬;不要留恋过去,要展望未来。

26.凡事不一定要求助他人,先要求助自己;以身作则,可以决定一切。

27.改变陋习,创造前途,不要等待机遇。

28.要会找工作里的欢喜、快乐,还要会把欢喜、快乐传播给人。

29.生气、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心平气和才能做人处世。

30.宁可不聪明,不能不明理;宁可没有钱,不可以没有慈悲。

31.该主动,不可畏缩;该思考,不要鲁莽。

32.事无绝对的难易,努力,难者亦易;懈怠,易者亦难。

33.去除私有的观念,把自己付予公理、公义、公平、公有。

34.要有力量和智慧抗拒世间的诱惑,如财色名食等,尤其不要用感情处理公事,应该要以道义、公平决定人事。

(三)处世十三事

35.利益的前面,要能想到别人,不为利益而出卖别人。

36.不称己善,不宣人过,人间诸事,都如过眼云烟。

37.凡事只问是非,不问利害;是非是有定律的,利害是自私的。

38.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甚至要让别人讨一点便宜。

39.不要为逞己之快,而用口舌讽刺别人,要能给人欢喜、给人帮助、给人赞美,让人认同。

40.不要为忌彼之好,而用计谋打击别人,要能尊重效法,随缘随喜。

41.对事业要有计划,对金钱要会运用,对感情要能升华,对功名更要淡化。

42.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

43.毁辱荣誉自然有之,一切要自我淡化,怡然自得。

44.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给人留有空间余地,才能适时善用,同时也是为自己留下日后的方便。

45.对自己要能不忘初心,对朋友要肯不念旧恶,对好事要做不请之友,对社会要会不变随缘。

46.要训练忍耐的力量,对于外境能够认识、接受、承担、负责、化解、去除,进而修学“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把忍的功夫转化成为力量和智慧。

47.能承受外境加于自己的压力,而且不觉得有压力的存在,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四)群我二十事

48.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体贴他人,就是爱护自己。

49.迁就他人善事,达成共识;重视民意,才有未来。

50.处世要谦恭有礼,要谦虚受学,要委曲求全,要善解人意。

51.待人处事要能柔和谦虚,慈颜爱语,要让他人如沐春风。

52.处众要和谐、和气、和平;做事要勤奋、勤劳、勤快。

53.待人以诚,人我尽欢;待客以尊,宾至如归。

54.见面三句话,相处一回合,凡事要明理,平时多微笑。

55.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曲。

56.欢喜时不多言,生气时不迁怒。

57.要会听话,摘取他人讲话的精华。

58.凡事不要轻易说破,要懂得含蓄的美丽与高贵。

59.责备的话要带抚慰,批评的话要带赞扬,训诫的话要带推崇,命令的话要带尊重。

60.待人要诚恳、要热情、要有礼貌;说话要多说“请、谢谢、对不起”。

61.对青少年要教育鼓励,对老年人要关怀照顾,对残障者要帮助辅导,对失意人要体贴规劝。

62.关怀邻里亲戚朋友,彼此守望相助,和谐融洽。

63.承顺奉养父母、亲翁、长辈,提携友爱初学晚辈。

64.经常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多作一些好事,做人间善美的义工。

65.闻善言要着意,而且要能不忘失,更不可做“非人”。

66.凡事要合理,理是公平的、理是正直的、理是大众的。

67.遇事要有反省的自觉力,不怨天尤人,须知凡事都有前因后果。

(五)敦品十五事

68.别人做好事、说好话、受人尊重,不要嫉妒,要心存效法。

69.对好人要感谢,对受益要感恩,对善事要感动。

70.经常做令人感动的事,别人的好心好事,自己也要能感动。

71.能受委屈,能受冤枉,能受挫折,能受侮辱,然后才能受荣耀。

72.人生要用苦行锻炼自己,十年苦行不为多。

73.树立自己心中终身的偶像一至三人,并效法他。

74.人生要有几位善知识作朋友,尤其得遇明师时要亲近随侍,忠诚而不违逆。

75.放弃无理的执著,谦虚受教真理;谦虚才能受益,傲慢必定吃亏。

76.找出自己最大的缺点,要有改变的愿力,切实执行。

77.“认错”是最好的美德,也是最大的勇气。

78.要把做过的错事记住,不断地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要能“不贰过”。

79.当要责备人的时候,先要检讨自己,对自己的功过要切实地审查,才能责怪别人。

80.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不可伤害生命。

81.不要给感情蒙蔽自己,不要为金钱出卖自己。

82.学习吃亏,知道吃亏才是讨便宜。

(六)修行十八事

83.每日至少要静坐五分钟,或是每天读一篇《佛光祈愿文》。

84.每周至少闭关半日,自我沉潜;每月至少素食一天,培养慈悲心。

85.每日行三好: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86.每天生活有七戒:戒烟毒、戒色情、戒暴力、戒偷盗、戒赌博、戒酗酒、戒恶口。

87.深信正法,恒思诸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88.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

89.惭愧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净、有所不善,因为惭愧是我们的花冠。

90.提起善美好事,放下忧悲苦恼,让自己的内心成为好的工厂。

91.不论身在何处,常为受灾难的人同情,甚至为他祈福。

92.能“给”,才是富有;能“舍”,才有所得。

93.随力、随分、随喜、随缘布施培福。

94.器官捐赠,让生命再延续,让废物还有再利用的机会。

95.要有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的修养。

96.不猜疑人,不嫉妒人,成人之美,待他人好,就是功德。

97.得失不计较,有无不比较。

98.不要把忧愁传染给别人,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99.要懂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

100.要能“知行合一”,不要讲时似悟,对境生迷。

以上“人生百事”,乃因全球佛光人平时散居在世界各地,大家在思想理念上必须取得共识,尤其观念要合乎正见,因此特别列出一百条行仪与思想上应该注意的事项,做为大家生活修行的自我审查与自我勉励,以期道业不断增上,菩提日趋圆满。

戒能防非止恶,去恶行善,唐代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以戒法、戒体、戒行及戒相四点,说明戒的要义。也就是当一个人受持佛陀制订之不可杀、盗、淫、妄等规范行为的“戒法”时,一旦身心领受“戒体”,发而成为“戒行”,护持身、口、意三业,使之清净不违法,如此藉由持戒功德,自然威仪庄严,举止如法,而流露出美德光显的“戒相”。所以清净的戒行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增进我们的道德,升华我们的人格,发掘我们的佛性能源,保持我们的道念不失,让我们具足修行功德,成为我们生活的指针。由此可见戒之于人生的重要,不言而喻。

尤其,佛教是一个倡导平等的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成佛”,都是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特质经过持守戒律来实践、升华,最终达到不仅尊重“人权”,也能尊重“生权”,这是未来提升全人类人格素质的重要目标。是以透过五戒、十善,乃至全方位的菩萨三聚净戒的实践,而能“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继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这正是佛教戒律的可贵,也是我们所提倡“人间佛教的戒学”之终极目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