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和范例大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办公室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办公室公文的种类很多,但写作思路相似,整个思路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校验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包括明确主题和搜集材料,写作阶段分为创建框架和着手内容,校验阶段则主要是检查校验的工作。

1.3.1 明确主题

明确主题,就是弄清这篇办公室公文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主题的形成大致有3种情况。

(1)主题在成文前确定,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根据领导意图或有关文件、政策等规定要求,预先确定一个主题,再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实施写作。因此有些办公室公文的主题不是通过提炼产生的,而是预先就确定的。

(2)有时在领会精神后,确立的只是一个临时的主题,当围绕该主题进行调研后,将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此时产生的结论才是主题。

(3)如果调研后对原先确定的主题进行了修改,那么就需要重新确定主题。

实际上这几种主题的产生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融合才能确定出最好的主题。

明确主题后,为了更好地搜集资料和着手写作,还应该思考办公室公文应该选择哪个文种、受文对象和范围如何、主要写什么内容等,具体如下。

◆ 选择文种:比如给上级领导的文书,应该写成报告还是请示?如果写成报告,应该写成专题报告还是综合报告?如果写成请示,应该写成请求批准的请示还是写成请求指示的请示?等等;如果是写给下级部门的文书,应该针对下级的请示、意见被动行文还是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主动发文?如果写批复,应该写成指示性批复还是批准性批复?诸如此类。

◆ 弄清受文对象:要思考拟制办公室公文的目的,是向上级领导汇报,还是向下级部门指导工作,或是给领导和职工阅读,或是向企业外的其他群体传递某种信息等。弄清了受文对象,也可以进一步检验文种的选择是否正确。

◆ 确定写作内容:比如写报告,就要思考汇报什么内容,或反映什么情况;如果写请示、意见,则需要思考要上级领导审批什么、指示什么,还是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是通知,则需要思考是安排任务,还是传达信息或精神等。

1.3.2 搜集资料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确定后,要围绕主题收集材料,开展一定的调研工作。收集材料和调研是一个充分酝酿和构思的过程,通过掌握与分析大量的材料,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办公室公文的主题。当然,这里所说的搜集资料,针对的是工作计划、调查报告等内容较复杂的办公室公文,而不是通知、请示、公告等相对简单的文种,虽然这类公文也需要搜集资料,但过程是比较简单的,也不存在酝酿和分析。

假设需要搜集部门年度工作报告的资料,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国家与之相关的方针政策。

(2)上级领导或部门具体的要求和任务。

(3)本部门去年工作报告和本年度工作计划。

(4)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计划。

(5)本部门一年来制发的主要文书;下级部门报送的工作报告、统计报表,有关重要会议的文件,本部门大事记等。

专家点拨

搜集资料包括搜集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两种,比如拟制调查报告,搜集的直接资料就可能包括调查的结果、调查对象的信息等;间接资料则包括与调查相关的人事安排等。总之,搜集资料应该全面和细致,但不能滥竽充数。

1.3.3 创建框架

创建框架是指拟制办公室公文的提纲,安排办公室公文的结构。简短的文书不需要拟提纲就可以直接写作,但对于篇幅较长的公文而言,应当拟制一个写作提纲,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它的结构,有利于顺利进行写作,避免半路返工。

拟制提纲前,可以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内容一共分几段、分几层等。篇幅长的、非常重要的文书,需拟出较详细的提纲,如正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哪些问题、各个问题的要点是什么等。重要的领导指导性文书,拟出提纲后还要反复讨论修改补充,保证后期写作时不会跑题。

1.3.4 着手内容

着手内容是指办公室公文的起草,这个过程一是要注意观点鲜明,观点和材料充分结合;二是文字要简练,交代的问题要清楚,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受文对象就很难理解观点,或者理解观点后,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贯彻等;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那就更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和执行什么了。

1.3.5 检查校验

内容拟定后,一定要反复校验,耐心且仔细地逐字逐句检查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修改可提高文件质量,也为后面的审核签发提供有力保障。好的文书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办公室公文更是如此,比如删去可有可无的语句和段落,改正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可使观点更鲜明;推敲词句、调整结构,可使表达更加准确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