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拖延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自己或别人问过这个问题。

又是一年过去,你也许在认真回顾,给自己定的一年计划并未如期完成,没有完成的真正原因,就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过去。而一年来,自己似乎每天都在忙碌,没有时间学习,每天有完不成的工作,甚至没有时间坐下来喝杯咖啡……

事实真的如此吗?多数人很轻易地相信自己“真的没时间”,不过他们也容易被自己的谎言所欺骗,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拖延上。对于拖延带来的时间损失,就连有些历史名人也懊悔不迭。

达·芬奇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天才,同时涉足建筑、解剖、艺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如今他传世的6000多页手稿见证了这位艺术天才的惊人才能。通过这些手稿,人们得以确认达·芬奇是历史上第一个人形机器人的设计者、第一个绘制子宫中胎儿和阑尾构造的人,而这些手稿中的绘画创作方案更是不计其数。

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了4年,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画了3年。实际上,达·芬奇的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并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时还压在手里没能完成。直到他去世200年后,有关绘画的手稿才被后人整理成书。而他的更多科学方面的想法与设计至今仍隐藏在那些草稿图中,成为天才的遗憾。

达·芬奇对自己也有所反思,在一则笔记中他写道:“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这种自责感,与当今我们所体验到的拖延症困扰是多么的相似。

人一生的两笔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

虽然多数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不少人依然对“拖延”情有独钟。每当我们感到疲倦和懒惰之时,就能立刻找出乃至创造出一堆不去做某件事的借口。

但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让工作和生活中困扰很多人的拖延现象并不见消减。美国和加拿大的统计数据表明,七成大学生习惯于拖延学业,两成以上的普通人每天都出现拖延行为。

拖延症也逐渐成为“80后”“90后”的标志,人们习惯在第一时间找借口掩盖自己的拖延行为。都说“时间去哪儿了”“请再给我两分钟”,但起床拖延症、工作效率低等症状愈加普遍。

王琳琳正在读研究生,她一直想利用大段空闲时间完成一篇专业论文。在寒假前就制订好了计划。王琳琳回到家后,先是和老家的同学天天聚在一起:滑雪、吃饭、唱歌、逛街。反正写论文的事不差这几天嘛!一个多星期过去,她的计划只是放在心里,晚上睡前想一想,叹息一声。

过了几天这样的日子后,王琳琳下决心在微信圈里留言:从明天开始静心写论文。两周后,朋友打电话问她论文完成得怎么样。王琳琳的回答是“没有”。

朋友奇怪,“那你每天在家干吗?”王琳琳回忆了下说:“好不容易放假,得睡到自然醒吧。起床后吃了早饭就打开电脑,正准备写,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写论文的思路,想着不如等等,听会儿音乐,抱着手机跟朋友聊聊微信、刷刷朋友圈,上网在淘宝上看看衣服。结果到了晚上,论文也没开始写。然后,心里想着,等明天再重新开始吧。”

像王琳琳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拖延,时光当然在一天天的拖延中白白浪费了。当时间过去,拖延者不自觉认同“时间是幻觉”的概念。他们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并一直在其中挣扎。因为人们往往急于去做即时的事情,而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这体现了人类的某些天性,也是拖延对人的影响这么大的原因。

可以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怠慢。拖延是可怕的敌人,是时间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变为它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