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日本制服的历史,一般资料首先给出的就是日本学生的制服。日本学生开始穿制服是在明治六年左右,也就是公元1872年至1873年之间。当时工部省工学寮(后来与东京大学合并)和札幌农学校(北海道大学的前身)率先采用了西洋服式的制服。明治十九年(1886年),根据文部省的文件精神,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制定了制服制度。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服装制作公司村田堂正式开始制作和销售学生服。因此,这家公司也把1889年定为其创业元年。
由上述资料看来,日本真正意义上采用制服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制服从出现、发展,演变至今天无处不见,已经成了日本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实,广义上讲,从日本远古时期的贯头衣(套头衣)到后来颇为统一的皇室服饰、大臣装,再到武士的甲胄以至现代的军服、各行各业的工作服、学生服、幼儿园服,甚至西装都可被视作制服一类。这些制服让日本人从“不习惯穿”到认可、习惯,再到由穿制服而萌生出群体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出现制服的各种衍生产品等。而女学生的水手校服,还成为当下盛行的“卡哇伊”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明确地说,日本的制服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且这种制服文化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制约着日本人思维、行为的同时,也因其产生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等因素,为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无可替代的正能量。
说起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制服,则更为源远流长。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以此为依据,据文字记载说:黄帝时是土气胜,尚黄色,故服装及服饰用黄色;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装及服饰用青色;商朝是占金德而得天下,尚白色,故服装及服饰用白色;周朝是占火德而得天下,尚红色,故服饰用红色;而秦始皇因尚水德而得天下,而五色里配合水德的颜色是黑色,因此秦朝崇尚黑色,服饰、旗帜及用品均为黑色。事实上,将崇尚某种颜色列为一朝典制是从秦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与“商崇白”“秦尚黑”类同的制度,但商朝人普遍穿白服,秦朝人大体着黑服,确是有文字记载的。而接下来的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官吏士卒、文人学士,乃至庶民百姓等,都已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统一或近似于统一的服饰。其中,尤其是汉唐服饰还对日本的皇室、贵族及各级官吏直至庶民等的服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官僚制服制度”的“冠位十二阶”制度就是最好的说明。可以说直到今天,在日本皇家专用的典礼、仪式上穿着的和式装束及日本传统服装“着物”(即和服,也称吴服)等服饰上还能看出中国古代服装元素的深远影响。
到了现代,从干部的中山装,军人、警察的军装和警服再到工人工作服及各行各业的专有制服来看,标准化制服已成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国人服饰色彩也逐渐鲜艳起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国人在见识到了什么才是当代服饰美的同时,也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种美包裹在自己身上。国外服装品牌看好中国市场,也把他们的服饰理念和服装一起出口到了中国。而且,随着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外企统一整齐的员工制服也影响着正试图提升企业形象、凝聚团队精神的中国企业经营者们。在这种利好的大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制服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现代制服文化。制服的运用还可与企业形象、CI统一色、统一标识、形象广告语相结合,真正做到一衣百用,通过制服展现企业的精神风貌与经营理念。
在制服方面,旅日多年的我无疑感触颇深,也一直觉得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借鉴日本制服方面的一些风格、理念等。那么,日本制服是如何出现、发展的?时至今天,那些特色鲜明、蕴含丰富智慧的制服又是怎样构思、设计出来的?制服具体对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是如何形成积极因素的?它给群体、企业乃至国家又带来了怎样的推动力?在制服的不断变革中,日本政府、企业又是如何重视并引导制服文化发展的?制服与诸如情色文化、卡哇伊文化又有着怎样纠缠不清的关系?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实例举证,试图厘清日本制服的前世今生和现实作用,为读者全面剖析、阐述日本制服的发展变化、历史功用,指出其值得我们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