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能源之变”的观察与描述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就在这一年,我国掀起勘探开发国内油气的热潮,“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正在深入推进,新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国际能源市场也是风云变幻,地缘政治、技术革命、气候变化带来的市场反应让人目不暇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为新时代能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能源革命已经拉开大幕,成为能源发展的主旋律,深刻地改变着行业,改变着经济,也改变着每个人周遭的很多事物。
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和动力来源,也是大宗的国际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每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每个人的生活也都离不开能源。但是长期以来,大众对能源所知不多、所知不深,甚至还有很多误解。从能源行业自身来说,确实需要从业者更多地讲述自己,搭建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科技改变中国”这一主题出版项目正好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会。
本书的主题是“能源革命改变中国”,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能源曾经改变了什么;其二,能源革命将会改变什么。
能源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翻阅任何一本能源史志、成就册,都不难发现,过去几十年,能源行业通过自身的发展,为经济输入动力,为工业提供“血液”,改变了我国的经济面貌和国家地位,改变了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社会经济层面,能源主要为工业、交通、电力等领域提供原材料、动力和燃料。同时,在日常生活层面,利用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的中间原料,产出了合成纤维、涂料、塑料等化工产品,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富足。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相对不足,能效水平依然低下,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粗放和不科学的能源使用方式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来保障,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必然包含对更好的环境的期盼。这就需要在继续大力发展能源行业的同时,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因不当使用能源资源对环境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影响。“能源革命将会改变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通过能源革命建立新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效,改变环境,进而改变产业经济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中国。
可以说,能源过去改变了中国、现在改变着中国、将来还会继续改变中国。而究其根本,在于我国本身也在改变,人们对能源的认识在改变,人们的观念在更新,产业水平在提升。从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最大的改变,是从过去以满足供应为主,转变到追求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从此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能源之变”的产生和形成,是能源发展因应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过程,是能源与社会互动的必然结果,它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就是我们对于“能源革命改变中国”这一命题内涵的理解,也是本书主标题定为“神州脉动”的含义之所在。
写作本书时让人为难的是,能源行业具有庞大的体系,内容浩繁,门类众多,70年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发展成就灿烂辉煌,远远不是一两百页的一本书所能容纳的。本书的定位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能源发展史,或者系统的能源知识介绍,而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本能源“深科普”读物,所以我们只选取能源行业发展中的大事件、重要节点、突出特点、标志性成果和重要趋势加以讲述,聚焦主题,对众多的素材加以取舍,勾勒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发展的基本轨迹,展望能源行业通过高质量发展通往未来的图景,从中反映我国能源发展的大致进程,让读者对能源行业有一个结构性的认识与把握。
本书共14章,分为“为中国经济贡献光和热”“向高质量转型”“通往美丽中国”3个部分,看起来有一种时间的逻辑在其中,大致对应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需要说明的是,全书并未完全采用线性的时间逻辑,而更像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每章所涉内容根据内容叙述的需要,会在时间上有适当的前后延伸,但总体上又能从中看出能源行业的演进。同时,本书以国际相关情况作为背景知识或者内容参照,聚焦于我国能源的发展情况。
本书由3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第一、四、七、十三、十四章和结语由胡森林撰写,第五、八、十一、十二章由林益楷撰写,第二、三、六、九、十章由林火灿撰写,胡森林承担了书稿的思路拟定、框架设计、总体统筹和后期统稿工作。在写作时,我们希望做到这样几点:以思想性作为基础,力求揭示能源革命的真实逻辑、路径、本质、规律与趋势,给人以思维的启迪;以专业性作为保障,把握行业发展的主线和核心内容,使用权威资料,对相关问题有专业的判断和分析;以可读性作为追求,对专业内容做适当的大众化的“转译”,使之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期待,见物见事见人,夹叙夹议,总体写意,局部工笔,在内容组织、语言风格、形式要素和行文节奏上下功夫,尽量做到让本书通俗易读,拉近读者与能源行业的距离。
本书是“科技改变中国”这一主题出版项目中的一本,关于科技,这里还想多说两句。能源行业的发展与科技密切相关,这既是对技术很敏感的行业,又是科技成果的高产区,在科技方面有巨大的需求和潜力。过去几十年,能源行业走过了一条学习西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能源行业很多领域的常规技术现在已达到世界同等水平,但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一些技术和装备依然受制于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随着技术变革带来的能源变革和产业变革,未来能源行业的竞争力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突破,这也是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和加强的方面。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不能缺席,只有突破关键技术壁垒才能为提升能源行业未来的竞争力打下基础。
我们期望这本书能引起大家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对能源转型的关心和对能源科技的关切,这些事情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归根结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能源行业的变革,这也是涉及整个社会能源素养的重要部分。
以上所述就是作者承担这一写作任务的初衷,以及在一开始想说的一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