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血扇桃花
在明末那个非常堕落的年代,大部分的朝廷大臣都麻木到已经感觉不到面前的局势。而在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浓衣翠的绣楼里,却生活着一群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
李香君是紫霞仙子的转世之人,她生于苏州枫桥,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父亲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
李香君八岁时,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她自幼跟人习得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不精通,她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李香君刚满十六岁的时候,见到了斗战圣佛转世的侯方域,并一见倾心。位于钞库街中段的媚香楼,它的主人李香君,那时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实,在当时的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名气并没有柳如是或陈圆圆那么大。
这是一座两层高的绣楼,楼梯狭窄,行走的脚步声,透过楼板清晰地向上传去。那年秋天,年仅21岁,但已名闻四方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刚到南京。行者转世的他,依旧保持随心所欲的心态,他抛开即将开始的乡试,直接走上了这架暗红色的楼梯。行者姓侯不假,相貌可与猴子无关,修饰得一表人才,英俊潇洒。
那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她“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正等待着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想到了从前的故事,感觉到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
那时,候方域慕名来到媚香楼,想一睹“香扇坠”李香君的风采。一进李香君的房间,只见室内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气息,与一般青楼女子迥异。李香君娇笑盈盈地请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诗婢送来清茶果品,此时候方域又被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大型横幅吸引住了,这是一幅“寒江晓泛图”,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画上没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问:
“此画是何人大作?”
李香君见他对此画如此关注,略带羞涩地说:
“这是小女子涂鸦之作,不足为道。”
“是你所作?”
侯方域也想到了前世才华横溢的紫霞仙子,她俩何其相似!行者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姣小稚嫩的青楼女子,竟然能作出这般神韵的诗画,真令人刮目相看。从这幅画开始,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直引以为知己。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但像李香君这样的名妓,若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
这时,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当夜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这可是在天庭时,宙神送给行者的天宫孤品,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最珍贵的扇子。
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但是,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人品却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李香君却发飙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对他说:
“公子结交的朋友都是铮铮铁骨、大义向善之人,怎么能与这样的人来往?难道公子读万卷书,见识竟还不如我一个弱女子么?”
一句话骂醒了侯方域。她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了阮大铖。
从此,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行者临走时,香君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送他:
“公子才名文藻、豪迈不羁,现在失意,此去相见不可期,愿你始终自爱,别忘了我唱的琵琶词!我以后不会再唱它了!”
自侯方域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娶李香君做妾。紫霞仙子的执着态度又来了,她坚决不从,大声说:
“侯公子为何那么爱我?就是因为我不为金钱所动。如果我现在因为金钱而背叛他,那就是卖他而非卖我!”
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鲜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见要出人命,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回去了。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使这把扇子获得了新生。
阮大铖也算是文坛上响当当的腕儿,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而是为南明皇朝弘光皇帝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信根本无法送去。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顺治元年,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南京城破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那时,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李香君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上,站在桥头,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发现媚香楼也早已隐入一片火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