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街庙集会,舞狮、风筝欢愉了几条街巷
清代的庙会不单是祭祀类的文化活动,还增加了与生活、社会相关的经济商业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逛庙会就成了清代的一大特色。
逛庙会之妙在于一个逛字,从街头逛到寺庙、茶馆、戏园子里。每逢庙会,街市上就聚满了人,除了道路两旁的店铺外,原本宽敞的道路两边还聚满了推着独轮车的小商贩们。独轮车上货物繁杂,除了女孩子喜欢的胭脂水粉,还有小孩喜欢的风车玩具等,也会有一些商贩背着货物在庙会的街道上来回溜达。
清代的人们在参加祭祀活动的同时,大多都有逛庙会购买一些日常用品的习惯。尤其一些常年困在深闺中的姑娘,往往会趁着这种时机,在庙会集市上四处闲逛,好采购一些往常难以买到的物品。
说到庙会,妙峰山不得不提,每年旧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妙峰山开山半个月,数以万计的香客们从京城前往,一路鼓钹齐鸣,好不热闹。
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
附近村民每年庙会前一段时间就开始准备,妇女们用晒干的麦秆编成草帽、扇子、花篮、草蚂蚱、草蝴蝶等物。男人则上山砍桃木枝打磨做成手杖,卖给来上香的人,据说这样的手杖可以辟邪。也有巧妇会用金银纸和各类彩纸等糊成元宝,或剪成金鱼、招财童子等手工艺品,寓意富贵招财。到了庙会时间,大家就摆摊叫卖,因为物品吉利,村民都能获利不少。
而京城周围的寺庙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就热闹起来,寺庙的僧人、住持们早已收拾好客房,备好了素食斋饭,等待众人来寺庙烧香祈福。京城内的女客、学生、平民、达官显贵们也早已规划好去寺庙祭祀的行程。
一大早,京城郊外的寺庙脚下,就多了各样车马,大家带着府中女儿内眷,在寺庙外等候。寺庙门开后,众人入庙烧香拜佛。
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的商人们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有些几个月前就从南方购买了稀奇新鲜的物件,等到京城天暖就准备贩卖。
大家聚集在寺庙周围把准备好的货物摆放出来,摊子上多是玉葫芦、八宝结、平安符等,待香客从寺庙烧香祈愿出来后,这些商人开口吆喝叫卖,因这些货物外形美观、寓意吉利,生意也很不错。
每年正月初六至十六,北京厂甸庙会开始。在这段时间里,地摊一个接着一个,卖书画文玩、笔墨纸砚、古董碑帖的,卖玩具、针线、刺绣、布匹、小吃、首饰的,还有卖花卉、家具、成衣、碗碟、瓷器等日常用品的,商人们都会借着众人逛庙会的时机大赚一笔。
大部分来逛庙会的人,也都会买上几件称心的小玩意,图一个新年新气象、财运亨通的吉祥寓意。庙会不仅京城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风俗,逛庙会成了清代的一种文化风尚。
庙会上除了常规的商品买卖方式之外,也有商家独辟蹊径,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与观众产生互动,让观众在玩乐的同时,心甘情愿地掏了腰包。
元宵节,京城庙会上许多商铺门口都会摆放各式各样的花灯,这些花灯或是兔子、狐狸、小牛等常见的动物,或是荷花、兰草、莲蓬等花草形状;还有一些用素色纸做成灯壳,外面画上梅兰竹菊等物。商家都会在这些花灯里放上一些字谜等人来猜,凡是猜出字谜的均有不同的彩头。
文人雅士大多喜爱这类雅俗共赏的游戏,有时候即使没猜出字谜,也会花钱买下某个喜爱的彩头,图个吉利。
每逢庙会,京城最热闹的地方除了街头,就是戏园、茶馆了。这些地方虽然也分三六九等,但无论是贵族官员还是市井百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台上名班名角演绎各类传奇故事,台下众人喝茶吃茶点,享受喧嚣里的惬意消遣。
清代的街市庙会不仅有小摊商品,还有演曲艺、杂技的。清代庙会上的杂技可以分为技艺、幻术、马戏、滑稽四大门类。
京城庙会中,一大波人围在了一起,时不时有惊呼声传出。在包围圈内正有一个杂技班在表演。软索高高悬挂在两根数丈高的立杆之间,有一位年纪不过七岁的女童只穿厚袜立在软索之上。女童手上持有一根竹竿,竹竿两头分别有一块石头,这根竹竿的主要目的是让女童能在软索上保持平衡。
女童如履平地般从软索这头走到另一边,然后再转身走回来,如此反复数次后,待自己已经适应了软索的摇晃,便丢掉竹竿,重新走到软索中间,在观众的惊呼声中,盘腿坐下,而后逐渐将两条腿伸展开,整个人横卧在细细的软索上。软索被压出一个不大的弧度后,随着女童的动作左右摇摆。
卧躺之后,女童再次站立并抬起一足,单足站立在软索之上,然后在变换几个动作之后,女童从下方人手中,接过竹竿,将其从双手横持变成横背在肩膀之上。如此反复数次,周围的观众早有人丢下了数枚铜钱。
但表演并未结束,女童在软索上荡了一会儿后,走下软索。早有一妇人等在一边,递给她一条手帕,女童用手帕遮住双眼,再次回到软索之上,前后左右晃动,凭感觉在软索上来回走动,随后起身一跃,身体倒挂在软索之下,足尖紧紧钩着软索,如此反复几次,惊得观众目瞪口呆、拍案叫绝之后才走回地面。
除了软索表演,庙会上偶尔还能见到登技艺术。清代的女杂技艺人李赛儿的嫂子是这一艺术的佼佼者。
表演之初,其嫂躺卧在地面上,双脚离地笔直竖起,有一八岁儿童躺在其双脚之上,随着她的动作反复起立,偶尔还会踩在她的两脚之上,做在平地上行走之意。表演一会儿之后,儿童下地,其嫂登上一张桌子,桌下一人抛起一个花瓶大小的木槌,其嫂用双脚接住后,仅用一只足尖反复踢打木槌,将木槌抛起又接住,令人眼花缭乱。最后上粗下细的木槌竟然在其足尖上不断旋转,并不掉落。
随后其嫂再逐一登上五层桌子,最后仰卧在最高桌子之上,脚上立一直梯。幼童站在直梯之上,仅仅依靠其嫂和自己的平衡力在不大的梯子上反复做出各种动作;最后幼童起跳,其嫂丢下直梯,瞬间用脚接住幼童,表演结束。
除了软索、登技这种技艺性的表演形式外,清代的庙会上还有口技表演。表演者仅凭一张嘴,便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大千世界万物万象的声音,人们只闻其声就仿佛身临其境。
幻术自古以来就是杂技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幻术又称为魔术、戏法,清代常将幻术艺人称为“变戏法的”。
表演幻术之人大多是依靠自己的手速,或者依靠道具等物,表演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幻术。清代的幻术有五百余种,其中部分是对前朝的继承,还有部分是原创。
幻术的绝妙之处在于能无中生有,原本手中空空,一眨眼间,手中就能变出一些东西来。
大户人家爱看幻术表演,尤其是幻术中的“百子图”,表演者用一个空盆左右展示之后,将盆子倒扣在地面上,随后做出一系列动作之后,拿起盆子,盆下便多出了一个幼童。而后再用大布裹住盆子,将幼童盖住,再拿起,儿童已消失不见。
曾经最有名的幻术表演者曾从一个盆下,成功变幻出数十个幼童,最后幼童又都隐去。
在清代,百子图这种多子多孙的表演恰能迎合大众盼子的愿望,所以每次杂技艺人表演百子图,最后都能有不错的收入。
百子图的幻术表演属于大型幻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庙会上更多的幻术表演是一种戏法,比如在手中放置几粒豆子,双手握住,呼出一口气,再摊开手,豆子已经消失。或者把玩几枚铜钱,眨眼工夫,铜钱就变成了五色彩钱。
还有一种是隔空取物,即在众人围观之下,表演者并不触碰某物,却能隔着距离将身边之物放到远处,并再将远处的东西换取到眼前。
清代末期,西方的魔术传入我国,庙会上的幻术表演又多了一些其他的样式,虽然对我国本土的幻术形成一种冲击,但不得不说,庙会集市上的幻术表演形式也因此更加多样。
清代庙会上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风俗,比如一些庙会到了晚上常常会有烟火、云车、舞龙、舞狮等表演。若是春季,庙会上还有放风筝竞技表演。山东是风筝最早的起源地,而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已经流行到全国各地。至乾隆、嘉庆年间,庙会上放风筝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习俗。
白天放风筝,晚上就是舞龙舞狮的表演了。节目开始后,几人身穿狮子服装在前领路,身后跟着的各家姑娘、婢女等手持花灯前往祖庙祭祀,有时候还会有大秧歌。
清代的庙会图一个“闹”字,无论是男女老幼,大多都想趁着这个时间,松散一下被压抑许久的身心。寄托神明保佑也好,纯粹采买玩乐也罢,大都是图一个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