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记第九 汉文帝 窦太后

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 高祖中子,母薄姬。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文帝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并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地方吏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他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常颁布减省租赋诏令。前178年和前168年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前167年又下令尽免民田租税。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田税定制。同时,每年的算赋,也由过去每年每人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此外,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向人民开放土地和山林资源,任民垦耕;并除盗铸钱令,开放金融,实行金融自由政策,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无不流通,商品迅速发展。农工商业的发展,使文帝时期畜积财增,户口渐多,国家的粮仓钱库溢满,海内殷富,天下家给人足,社会经济繁荣。

文帝对秦代的苛刑峻法在高祖、吕后改革的基础上,又作了重大改革。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孥相坐律”。文帝即位初,于前179年颁“尽除收孥相坐律令”。前167年,又将黥、劓、刖左右趾这几种“肉刑”,分别改为笞三百、五百。秦法还规定,判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身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役期限;罪人服役期满,可免为庶人。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吏的断狱,如对廷尉张释之的几次断狱,虽曾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还是认为“廷尉当是也”,接受了张释之的决断。晁错为内史时,他“惩恶亡秦之政”,对法令进行更定,“论议务在宽厚”,于是在文帝时期“禁网疏阔”,“是以刑罚大省”,每年天下断重罪者仅四百,人民所受压迫比秦代显著减轻。

文帝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友好的政策,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时,由于对南越采取了不和好的政策,致使南越王赵佗一度自立为南越武帝,役属闽越、西瓯,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再度派陆贾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修好和善,于是赵佗去帝称号,归附汉王朝。文帝初年,匈奴在边地骚扰加剧,前177年(文帝前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进犯河南地,至上郡杀略吏民,抢掠牲畜,丞相灌婴奉命率八万轻骑将匈奴驱逐出塞,初步取得胜利。此后匈奴虽屡犯边地,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守备;并亲自出巡,视察边境军营,对治军严饬的细柳营,大加称赞,对防备松懈的霸上、棘门军营,提出批评。他还采纳晁错“募民徙塞下”的建议,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迁徙到边塞屯戍,将他们以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这种做法既起到了“御胡”的目的,也起了开发边境的作用,为汉代屯田之先河。

为加强同匈奴的作战能力,文帝大力推进鼓励养马的政策,“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并在西北边境设立了三十六个牧马所,用官奴婢三万人从事牧养、繁殖战马。这些措施对防备匈奴大规模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后来武帝开展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生活方面,文帝崇尚省俭克奢,他在位二十三年,史称其“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他曾计划造一露台,令工匠计算,需用百金,觉得花费太大,对臣下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遂作罢。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临终前,针对当时盛行的厚葬风气,要求薄葬省繁。他对死,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观点,认为:“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对厚葬,他认为“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产,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他下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并要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由于汉初刘邦大封诸侯王,诸侯王国地盘过大,至文帝时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成为稳定政局的严重问题。济北王刘兴居首起叛心。他趁文帝至前线督战之际,在后方举行叛乱。文帝闻讯赶回长安下诏宣布:叛军凡投降者“皆赦之,复官爵”。结果,叛军迅速瓦解。接着,淮南王刘长“自以为(与文帝)最亲,骄蹇,数不奉法”,无视封建法制,也起而叛汉。后淮南王死于流放途中。

针对诸侯王势力的膨胀,贾谊上《治安策》,向文帝痛陈天下形势,提出削弱诸侯王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把齐国分为六,把淮南分为三,稍微压抑了诸侯王的叛心。但文帝对诸侯王的严重情况,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仍认为宗室亲亲,“不忍”对诸侯王开刀。刘长死后,他又封其长子刘安为淮南王;对汉廷有“怨望”而多年“称疾不朝”,早露反意的吴王刘濞,也赐其几杖,允许他可以不来朝请。这些措施的结果,是他死后不久就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同时,他的一些随心所欲的口谕,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佞人邓通因阿谄媚上,得到文帝赏识,一句话就把严道铜矿的开采权赏予了他。致使他可以私铸钱币,形成“吴邓钱布天下”的局面,严重扰乱了货币制度。

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葬霸陵。


窦太后(?—前135) 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姬也在选中之列。窦姬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就这样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窦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后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后,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着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因为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征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也就作罢。

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景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武帝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敢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前135年,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评:窦太后在汉初政治舞台上,是仅次于吕后的一个重要女性。她做了二十三年皇后:十六年皇太后,六年太皇太后,先后共四十五年,在宫廷中的权势和影响可想而知。她生活的时代,正是汉初黄老之学向尊儒转变的时期。她可以说是汉初黄老学派最后的一个政治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