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小白成长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考研or出国

一起做道未来选择题。

“我面临着人生的新选择,到底要不要读研究生,出国还是就业?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法不一。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世界有各种因果逻辑关系。很多人错就错在搞错了因果关系。他们认为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长得漂亮就有美满的婚姻;有钱了就能人生圆满……这些伪命题造成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①工程造价不需要考研究生;②不考研究生的话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就会被浪费。

在面临这样选择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境遇进行利弊和优劣分析。举例来说,国内研究生的优势有:①学费相对出国便宜;②毕业后导师和同学的人脉关系相对好;③符合某些学历要求高的工作职位要求。国外研究生的优势有:①经历更丰富;②语言得到更好的锻炼;③面对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独立生存能力得到了提高;④国外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学习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国内研究生的劣势有:①研究生学习时间较长;②思维方式更加固化;③失去一些工作机会。国外研究生的劣势有:①学费高昂;②未来就业时缺少人脉;③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工作。

蔡康永在书中讲过一件事,他爸爸对他的唯一要求是:读书必须读到研究生毕业。他不想违背父命,也不想再读那么多的书,所以在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选择了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读自己喜欢的影视学。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违背父命。

多读书,拿到更高的学历,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人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无论读什么专业,有机会去一个好的大学读研究生,有机会出国,都不是一件坏事。

曾经一个中国科学院的博士跟我说:“读书时间长和读书好是两回事。”他说自己属于读书时间长的那类,而并非读书好的那类。一个去英国读研究生的朋友跟我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因为在国内没书读,才花一年40万元的高价到处找书读。”

可是,如果不是读书时间长,那么这个博士很难有留在上海的机会,也很难有公司会提供免费的住宿,以及解决户口,和出国工作每天100美元补助的工作机会。如果不是去英国读书,那么那个硕士也不会有那么好的英语口语,不会有那么多的见识和那么宽的眼界。

并不是读书多没有用,只是我们往往对这件事给予了太高的期望。一日成名,一夜暴富,靠读书看起来似乎还是显得慢了些。就多数人读书的数量而言还是太少。有一组数据,世界人均年阅读图书数量,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中国4本。自古我们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说,这也是在强调读书能给人在人生深度和广度有所提升。读书是人为地改变自己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出国和考研是迅速拓展人生宽度的一种捷径。所谓的见识就是见多识广。而见识的增长是要靠读书和走路来完成的。见识会变成身上的一种气场。没办法造假和被取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并非建筑科班出身,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环游世界并开启了自己的建筑之旅。

那么具体到建筑专业,需要考研和出国么?答案是:需要。现在建筑专业毕业生找工作还不像生物医药、化学、临床医学、金融学等学科毕业的学生竞争得那么激烈。本科生目前找工作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相应地造价专业也需要更多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

而我所不支持的考研状态是“鸵鸟”状态和“卖血”状态。

小H大四考研没有被录取,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就以考研之名,不工作,毕业了在家专心备考。对这样的延长自己“啃老”时间的考研行为我并不赞赏。学历和名牌一样,对于有些人而言就是奢侈品。学历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名牌也不能给一个人自信和成就感。以考研做幌子,过“鸵鸟”状态的人生,全然不顾父母生活的艰辛,继续“啃老”,逃避生活的压力是饮鸩止渴的行为。

小L去英国读研究生费用一年40万元起,还是读一所并不著名的大学。而为了出国读书,他借遍了全村人的钱。这种为了读书背负巨额债务的“卖血”状态未免过于偏执。我们会对很多事情有执念,而这种执念的代价过于高昂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人生幸福的轨道。学历变成奢侈品的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的路更加平顺,希望开场就是满堂红。考研和留学与最后的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书读得好,人生不一定就光芒万丈,但前程似锦总还是多了几分机会。那些“学霸”根本就不需要用广博的知识面来湮没众人,单单靠努力和精力就可以压倒大多数人。更别说他们身上认真仔细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些基本的好习惯若不在学校里养成,到工作中不知要多交多少学费,走多少弯路,进多少坑,才能养成。

“工程造价”专业的性质源于“工程造价”这个行业的要求。作为一个造价工程师,不能不懂数学也不能不懂工程,不能不懂会计也不能不懂法律,不能不懂经济学也不能不懂谈判统筹。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算量人员,离造价工程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选择土木工程的你,注定选择了一个比高中更枯燥、更辛苦的人设游戏。告别了牛顿三大定律,迎来的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告别了一模、二模、三模没完没了的考试,迎来的是坍落度试验、应力试验、混凝土抗压试验。18年里,你见过很多盖好的房子,自此之后的日子里,你要搞明白的是混凝土的配合比,大楼盖好之前的基坑有多深,自己离梦想有多远。如果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确信自己未来要靠这个修炼出的技能在社会上独立行走,那么唯一能做出的选择就是搞定课本内和课本外一切与土木工程有关的知识。有诗有梦有远方,那是别人的大学。18岁那场考试无论成败都成为历史。人们都说大学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启,远离父母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高中班主任说的没错,是不用辛苦地学习了,而是更加玩命地学习了。确实是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可以睡懒觉,可以不按时吃早饭,可是需要学习的是合理地安排时间和照顾好自己。土木工程的大学,不是游乐场,而是一场修炼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