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大军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还是不答应

“大哥有所不知。”姜成闻言之下,立即解释道:“这趟镖是由赵四海亲自带队押送,而这个赵四海,我听说却是爱附庸风雅,喜欢跟读书人结交。时已近秋,又到了今年秋试之期,所以我想请军师假扮个进京赶考的秀才,假装偶遇到赵四海的镖队,然后以担忧路途安危为由,提出跟他们一起结伴上路。”

“以赵四海的性子,定然不会拒绝。这样一来,军师与他们同行,就能更加借机打听出镖队的实力。我与军师一明一暗,互为配合,也会探听的更加清楚。”

这个世界的科举制度,各地举子进京汇聚京师参加的考试,称为会试。因通常定在秋季,所以也名为秋试,或称秋闱。

会试得中后,便已有资格做官,中者被称为进士。之后虽然还有一场殿试,要进宫在当朝天子面前进行,但那只是为了排定更具体的名次,由天子钦点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三人。而且只有会试得中者,才有资格参加。

所以会试,便已算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最后一场考试。中者有缘出仕做官,已是等于一脚迈入了仕途。

而科举考生们的第一场考试,则是县试。只有通过县试后,才能获得生员身份,有资格继续参加后面的考试。否则连县试都过不去,那就只能称作是个读书人,秀才都不能叫。要通过府试之后,才能获得秀才身份。通过州试,则是举人,也称作举子,便能进京赶考了。

其实能成为秀才,便已算是颇有身份,因为秀才可以见官不跪,在缴纳国家赋税方面,也颇有优惠,还不用服徭役。另外,每月当地官府还会给予一定的廪善,等于是古代的助学金,用于补贴生活。虽然不算多,而且有资格获得廪善的名额并不多,却也算是等于吃上了国家公粮。而能吃上公粮,这个身份就已是颇为不同了。

至于举人,身份则要更尊贵些。举人虽然不能直接做官,却可以做各部门与地方官府内的吏员。所谓官吏,其实是分作官和吏,官员一般有品佚,是正式的;而吏员则一般无品,属于非正式的。但官府部门内,却也少不了吏员办事。毕竟像最简单的一县之地,正式有品佚的官员,通常只有几个。几个人哪有可能就管得了一县之地,恐怕连衙门的正常运作都维持不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的吏员补充办事。

吏员属于招募性质,有些是招募的当地人,有些则就需要有身份的读书人来充任。而进士们能做官,吏员的补充,便就放在次一等的举人们身上了。而且吏员如果做得好了,将来也是有机会转正,由吏转为正式的官。所以,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前身的勾陈能够进京赶考,当然也是通过州试,取得了举人身份的。其原本的打算,也就是最多参加三届会试,如果三次都不能过,那便退而求其次,走吏员一途,好歹也算是个出身,并且将来有机会转正为官。

也正因为大部分的举人会试难过,便选择了从吏一途,所以民间还是单纯举人身份的读书人便也不多。反而是秀才居多,而且有些人参加科举,也根本没打算做官,就只打算考个秀才,有些身份便罢。

有了这一层身份,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有了种种便利。而考秀才的难度也并不算大,甚至有些地方据说私下里能够买卖秀才身份,故而民间便颇有些秀才遍地。

而秀才一多,便也渐渐成为了读书人的代称。不管是有没有正式秀才身份的,通常见到读书人,很多人都会称句“秀才”,以显尊重。甚至通过州试,已是获得举人身份进京赶考的举子,大部分人也都是称做秀才,而不以举人名之。

科举考试的第一场县试因多在春季举行,所以也被称作春试或春闱。第一场的县试在春季,最后一场的会试在秋季,合起来便被称作春闱秋试,以常被拿来代指科考。

若此刻仍是前身的勾陈在此,听到姜成口里提到了“秋试”二字,免不了还会要多发些感慨。但眼下的勾陈,却对科举做官并没那么大的执念。虽然他也很想前身的勾陈如愿,这样他穿越来的身份也会不同;但既然已是成了现下这般模样,不可改变,他便也不再对此过于纠结。纠结于此也根本无用,还是多着眼于眼下才是要紧。

“这恐怕还是不太合适吧?”大寨主朱雄闻言之下,略作沉吟后,还是向姜成摇头拒绝道:“军师到底不会武功,万一被那赵四海识破身份的话,岂非十分危险?”

姜成闻言,据理力争道:“正因为军师不会半点武功,才绝不会被赵四海怀疑。何况军师原本就是秀才出身,是有真材实学的,无论谈论什么学问上的事,都绝不会露馅儿。若是另找人假扮,咱们这合寨上下,哪还找得到第二个人出来?”

朱雄闻言,不由略微皱起了眉头。姜成最后这句话倒确是不假,他们这整个黑风寨上下,哪里找得出来第二个正经读书人,全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大老粗,想装读书人也装不出来。就算表面装得像,肚里没学问,一说话便也会立即露馅。

而姜成的第一句话,也颇为在理。勾陈不会半点武功,也确实不容易引起赵四海的怀疑。一个没有半分武功的书生,而且也确实是正经的读书人,哪有人能想到会跟匪徒有联系。就算勾陈偶尔在赵四海面前表些的失常些,赵四海也都很难怀疑到这方面去。

何况以己推之,像赵四海这般一身武艺的江湖人物,就算喜欢跟读书人结交,又哪里会真正瞧得起读书人,更不会对这种不会半分武功、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起什么防备与警惕。这种小鸡仔儿似的书生,随便一只手就捏死了,哪会对这种人起什么疑心。就算真有什么不对之处,赵四海自恃武力,恐怕也仍是不会太放在心上。

但姜成的话虽然有理,但朱雄随后仔细想想,却还是觉着有些不太妥当。勾陈的生死安危,他其实也不甚在乎。就是这秀才他现在用得越来越顺手,有勾陈之助,帮他把整个寨子管理得井井有条,根本不用他操心太多琐碎事。所以他现在,也是真有些离不开勾陈。

万一勾陈不小心露馅,遭了那赵四海的毒手,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何况便这种最坏的结果不说,单是勾陈离开山寨后,这段时间内没有了勾陈之助,肯定又会乱七八槽一些,许多事还得劳他亲自出面解决,远没有勾陈在时省心。所以便为着这点,他也不能轻放勾陈离去。想了想后,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姜成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