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之门观中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信贷配给理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前提下,如果供求双方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则市场能够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完全出清,实现市场均衡。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市场失灵却是普遍现象,因此,不可能完全依靠价格机制来实现市场均衡。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就是借贷市场的一种不均衡状况,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需求。例如,当个人愿意支付现行利率,但是不能按照这个利率获得资金时,就称他们受到信贷配给的限制。信贷配给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中信贷市场失衡的重要原因,在新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金融学和信息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相关信贷配给问题的文献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1776 年Adam Smith的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在论述高利贷的最高数额时,Adam Smith就曾简明扼要地探讨过信贷配给。19世纪英国银行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争论也曾论及信贷配给问题。1930年,Keynes在A Treatise on Money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现实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银行以非价格方式进行信贷资源配给的现象,并强调“未被满足的借方需求”是影响投资流的重要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关信贷配给形成的理论大多将信贷配给视为经济中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的现象,把发生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贷配给行为归结于银行无法在上游资金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在下游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市场上无法满足借款人的需求而被迫采取的行为。所以说,早期的信贷配给理论是以信贷市场不完全性为基础,认为在信贷市场中,风险等非利率因素对信贷供求影响较大,因此即使信贷市场的供求双方能够对利率作出充分反映,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现象。

许多经济学家在完全信息框架下研究信贷配给理论。美国经济学家Keeton在1979年最早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研究均衡信贷配给现象。他对借款人投资项目回报率的CDF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即提高借款合约利率势必会降低金融机构的预期贷款回报率。他认为这是道德风险的结果,但他没有对媒体说明影响的过程。Hodgman在1960年首先提出了违约风险模型,认为违约风险是导致信贷配给的原因之一。Freimer和Gordon在1965年把这一问题校正为既定的规模下某种投资项目违约率随利率变化而变化的概率分布,由此建立一条向后扭曲的信贷供给曲线,他们认为当单调递减的信贷需求曲线与向后扭曲的供给曲线无法相交时,信贷配给就会出现。

反之,此后的学者发现信贷配给是市场条件下的长期现象,并将其称为均衡信贷配给。20世纪70年代后,因为不完全信息理论的引入,经济学家对信贷配给的分析更加深刻,认为均衡信贷配给是当借方的借贷需求即使在满足贷款合约中所有的价格和非价格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满足。1981年,Stiglitz和Weiss发表了著名的文章,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的直接原因,他们的研究也开创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信贷配给研究的先河。他们认为,由于银行事先难以区分“诚实”和“不诚实”的借款人,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率就成了银行甄别“诚实”和“不诚实”借款人之手段,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率越高,银行认为其违约概率越高。同时,利率的上升降低了借款人的投资回报,从而增加了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市场出现了信贷配给现象。Stiglitz和Weiss的S—W信贷配给模型是信贷配给模型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通常被称为信贷配给基础模型,S—W信贷配给模型证明: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因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配给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

Jaffee和Russell于1972年指出,假设市场上存在“诚实”和“不诚实”的借款人,而银行由于不完全信息无法区别两种借款人,只能予以同样利率。在该利率水平下,诚实借款人将减少借款,不诚实借款人将最终充斥市场。银行遂不得不减少贷款,即出现信贷配给现象。此外,部分学者以信息成本理论解释信贷配给,Williamson在1986年研究了投资收益事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配给类型。这里的Williamson监管成本理论认为,信贷配给的主要渠道是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管成本,随着贷款利率上升,企业拖欠还款的概率随之上升,从而增加了银行的预期监管成本,降低了银行利润预期,因此银行可能在低于出清利率的情况下实行信贷配给。这与S—W模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不尽相同。简言之,为覆盖监管成本,银行提高相应的贷款利率,而利率的提高将增加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难以在此利率下出清市场。Riley在1987年的委托代理理论与监管成本理论认为,贷款人无法控制借款人行为,当融资通过借款合约完成时,便产生了代理现象。为弥补代理成本,银行提高风险溢价,而借款人没有履行代理合约的动力,从而产生信贷配给现象。

信贷配给理论就是研究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问题,它揭示了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和风险防范措施,对小微企业融资和银行经营管理,对我国信贷市场的信息公开性要求以及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境,这种困难出现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的过程中,其中的原因既有旧金融体制的各种遗留历史问题,更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市场不完善,特别是信息不对称的固有矛盾,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特殊规律,积极借鉴信贷配给理论,有助于对症下药,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1]Hutchinson, P.and G.Ray, “Surviving the stress of small enterprise growth”, in J.Curran, and D.Watkins, eds., The economics of survival and entrepreneurship: Gower, London,1986, v1.

[2]Holmes et al., 2002; Watson and Wilson, 2002; Klapper et al., 2006.

[3]Chen and Strange, 2005.

[4]Myers, 1984.

[5]Klapper et al., 2006; Abor and Biekpe, 2007.

[6]Tong and Green, 2005; Huang and Song, 2006.

[7]Chen, J., and Strange, 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38 (2005), 11-35.

[8]如Chen and Strange, 2005; Huang and Song, 2006; Li et al., 2009等。

[9]Huang, G., and Song, F.M.,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17 (2006), 14-36.

[10]Walker and Petty, 1978; Davidson and Dutia, 1991; Osteryoung, Best and Nast, 1992; Hall, Hutchinson and Michaelas, 2000; Degryse, De Goeij and Kappert, 2010等。

[11]García-Teruel, P.& Martínez-Solano, P.,“ Short-term debt in Spanish SMEs”,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5(2007), 579–602.

[12]Jovanovic,1982.

[13]La Rocca and Cariola, 2009.

[14]Cabral and Mata, 2003.

[15]Myers, S.,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1977) ,147–175.

[16]Fagiolo, G.& Luzzi, A., “Do liquidity constraints matter in explaining firm size and growth? Some evidence from the Ital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5(2006), 1–39.

[17]Petersen and Rajan, 1994.

[18]Ortiz-Molina and Penas, 2008.

[19]Diamond, 1989; Berger and Udell, 1998.

[20]Diamond, D., “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1989): 828–862.http://dx.doi.org/10.1086/261630.

[21]Ang, J., “Small business uniqueness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1 (1991), 1–13.

[22]Petersen and Rajan, 1994.

[23]Auken and Carter, 1990.

[24]Dunstan et al.,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