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雅量是成熟的标尺
开玩笑,必须先开自己的玩笑;打人的本领不要有,挨打的功夫必须好。
——梁实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
《尚书》中有句话翻译为白话文是说:“人必定要有容纳他人的雅量,这样道德才会得到传播;一定要能忍受得住耻辱,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句话为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立人先立德,有德先有量。
雅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修养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尺。对于普通人来说,有雅量,懂得包容别人能够使他们卓然不群,而对于领导者来说,有雅量则会让他更有领导的气度,让他领导的形象更为高大。
据记载,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打伏击战,红一军团司令彭德怀一路小跑上前线指挥,传令兵在前边挥动小旗为彭老总开路,可到了一个壕沟,有一个战士偏偏坐在地上不动,任传令兵怎么说都不让路。
这时彭老总走了过来,他是个急性子,就伸手把这名战士推到一边去,谁知这名战士不认识彭老总,朝着彭德怀就是两拳,彭德怀没有理会,闪了过去又匆匆赶路了。不一会儿,这名战士的排长知道了此事,吓得满身冷汗,于是便捆着这个战士追上来请彭老总发落,此时彭老总却两眼一眯,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
人与人相处难免磕磕绊绊,尤其在一个组织单位里面,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个领导如何面对来自于下属的冒犯呢?这就是体现领导者素质的地方了。
我们知道,无论在什么机构里面,领导总是处于强势的位置,因此下属偶尔冒犯领导,更多的是事出意外。因此面对下属的冒犯,尤其是无意的冒犯,领导者要尽量地表示出大度的一面。
如果做领导的因此而“龙颜大怒”,就会给人留下没有涵养、蛮横粗野的印象;而大度地宽恕下属,表现出自己的雅量来,则既可解除当事人的尴尬,更会赢得下属和他人对你的钦佩。
宰相肚里能撑船,雅量对于树立领导权威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其实不仅仅是领导艺术,即使是在为人处世上面,雅量也是让人得到他人尊敬所必不可少的素质。
1932年初,著名剧作家阳翰笙找到茅盾,让他为自己的长篇小说《地泉》再版作序,对于这个邀请,茅盾很是头疼,因为他并不喜欢这部小说,几次拿起来读都读不下去,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再推荐给别人,这无疑让茅盾非常难堪。然而阳翰笙是自己的好朋友,对于朋友的邀请,茅盾又不好推辞,左右为难之际,茅盾一时冲动就在序中不讲情面地批评说:这部小说从总体上来看,是一部很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作品。
茅盾把文章交给了阳翰笙,他觉得没有哪个人会在序言中放进批评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批评如此尖刻,阳翰笙一定不会用,这也省去了他的烦恼。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地泉》再版面世了,茅盾打开一看,他那篇批评文章竟然一字不改地印在最前面。
当你手握足以致人哑口无言的权柄、当你身处令人仰视的高位、当你面对尖锐的批评逆语、当你偶遇别人在背后的攻击,这都是考验你有没有雅量的时刻,在此时你是否能够做到不傲不怒呢?
戏剧家阳翰笙的雅量则更为难能可贵。阳翰笙将对自己作品持否定态度的序言印在书中公之于众,这种雅量令人叹服。无须多加论证,作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特别是一个希望逐渐完备自己人格的人,总是要有点雅量的,而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也总是喜欢和有雅量的人交往的,因此雅量就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决定一个人人脉如何的重要因素。
佛教有个典故说:释迦牟尼佛功德圆满,有人却妒性大发,当面恶意中伤他。佛祖笑而不语。待那人骂完,佛问:“假如有人送你东西,你不愿意要怎么办?”那人答道:“当然是归还了。”佛说:“那就是了。”于是,那人羞惭而退。
无论是谁,都难免会遇到令自己难堪的事,让自己讨厌的人,在此时尽管有人可以装作很随便的样子,竭力扮潇洒样扬长而去,但很多有雅量的人则不会那样去做。他们会心胸坦荡地去与人交往,把事情解决掉。这样一来,不但于己无碍,还能像阳光一样给人留下无比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