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争一时不如争一世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
俗话说:“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那么如何能够笑到最后呢?那就要做好忍一时之哭的准备。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别人的挑衅和责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秉持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原则,与对方展开“殊死搏斗”,那么我们的这种行为只能称为是“匹夫之勇”,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徒逞匹夫之勇的莽夫罢了。
一个真正能够做大事的人,在面对各种挑衅和责难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权衡利弊,忍住一时之气,那么他就不会与对方争而选择退避三舍,这并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要集中精力实现心中更远大的目标。这一点上,清华大学林语堂先生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林语堂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清华大学任教,先生知识渊博,学贯古今,且言语幽默,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再加上他一向为人谦和低调,照理说是不会得罪他人的。但是他却还是成为了一名同事的眼中钉。
那名同事是一个思想比较守旧的人,对于林语堂这样的老师自然是不喜欢,他不仅不喜欢林语堂这个人,更对他的授课方式大加诟病。在他看来,老师就要有老师的威严,身为大学教授,就应该为人严肃,一本正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开玩笑。那显得太不正经了。这名同事到处宣扬林语堂的不是,这让林语堂多多少少有些心里不是滋味。不仅如此,他还故意在林语堂的面前表现得趾高气扬,每次从林语堂的面前经过的时候,不仅不打招呼,还一脸不屑。
尽管如此,林语堂也没有找对方理论什么,也没有为自己辩驳,他依然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地讲好每一堂课。林语堂的朋友们纷纷为他打抱不平,都吵着要去帮他讨个说法。但是林语堂却摆摆手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教出更多、更出色的学生去报效国家,而不是和人吵架斗嘴的。现在去争辩有什么用?是非成败日后自见分晓。”
几年以后,林语堂的授课方式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而且得到了其他老师和学校的领导的认可和欢迎。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听林语堂的课。不仅如此,林语堂也培养出了大量的出类拔萃的学生。一切的结果都证明林语堂的胜利,就连那名曾经看不起他的同事也不得不承认,林语堂的确是技高一筹。
俗话说“不争馒头争口气”,谁还没有点脾气啊,在面对别人占上风的时候,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进而与之相较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个做大事的人却能将怒火放在心里,化为前进的动力。因为他知道,与人顶牛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与其为争一时之气而扰乱心绪还不如淡定一点,退一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样所取得的效果反倒会更好。
国共内战期间,胡宗南指挥的西北军曾一度占领共产党当时的首都延安,在占领延安之后,胡宗南在行辕里大办酒会,报纸媒体云集,在酒会的演讲中,胡宗南对共产党极尽奚落之能事,意图激怒共产党与之决战。
然而面对胡宗南的奚落,共产党则选择了避其锋芒,忍一时之气让胡宗南一步,而这关键的一步让共产党有了喘息的机会,仅仅一年的时间,不仅延安失而复得,整个西北乃至于全国的形势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让步,可能会让别人在我们的面前得意扬扬、颐指气使,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将来取得更高的成就,获得更大的成功。只要我们能够在将来胜过对方,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争一时不如争一世,为一时之气而奋不顾身,最后对自己的将来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那是愚蠢的行为。
成功者总显得高瞻远瞩,因为每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而来自他人的羞辱和责难正是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中的一种磨炼。如果我们只为争一时之气而打乱了人生计划的话,那么是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相反,如果我们能忍受来自别人的闲气,争一世而不争一时,那么我们则必然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