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一、心理测验在西方的发展
(一)社会时代背景
心理测验的真正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成功后,西方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雇用童工。为了使低能者寻找到谋生的职业,政府要求雇主每雇用20名童工,必须同时雇用一名智力低下者。为了设法让这些智力低下的人尽快适应工厂技术的要求,法国医生沈干开始训练智力落后的儿童,并创办专门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学校。1846年,沈干出版了《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诊断与治疗》一书,介绍了在感觉与肌肉运动方面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方法。1848年,沈干移居美国,并将他的方法加以宣传,得到广泛认可。他著作中的一些内容现已转化为能力操作测验的组成部分。
19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对智力缺陷者和精神病人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如开设了一些医院护理和医治精神病人等,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确定鉴别各种心理疾病的统一标准。法国医生爱斯罗克首次对智力低下与精神疾病作了区分,认为精神病的显著标志是情绪障碍,而智力落后的主要特征是从婴儿期就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他还认为,智力落后从接近正常到最严重的白痴之间有一系列等级,而诊断智力落后程度最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他的这一思想至今还体现在智力测验之中。
随着工业技术革命的变革,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确,对劳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上产生了对职业选拔和训练的需求,这也是促成心理测验出现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测验的科学探索
心理测验的理论基础是承认人的个别差异。在西方国家,最初发现个体心理差异源于18世纪天文学上的一个偶然事件。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皇家天文学家N.马斯林基因为其助手金内布鲁克在观察星体通过的时间总是比自己晚0.8秒,就断定他“师新自用,不依法行事”,故将其辞退。20年后,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于1816年第一次对个体差异做出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个人观察误差,并提出了人差方程,这也是首次对个别差异做的数量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别是借鉴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之后才出现的。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事人的感知觉和反应时的研究。他的学生卡特尔发现不同人的反应时间有特征性的差异,这启发他开始从事个别差异的研究。尽管当时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还主要集中在感知觉等低级心理现象上,面对诸如能力、人格等高级心理特征还无能为力,这还是为日后大量开展对个别差异的测量学研究提出了课题。
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是英国的高尔顿和美国的卡特尔。高尔顿于1869年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在宣传天才具有血统性(遗传性)的同时,对智力的个别差异做了研究。他认为不同人的能力分布是正态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1884年,他在英国国际博览会上建立了一个人类学测量实验室,测了近一万人的各种生理、心理特质,这也为日后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而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的资料分析之中,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这一方法后来被他的学生皮尔逊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成为当今测量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工具之一。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卡特尔早年留学德国师从冯特,深受高尔顿的影响,回到美国以后致力于心理实验室的建立和心理测验思想的传播,编制了很多测验。1890年,他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这个概念,并指出心理测验应当建立在统计与实验的基础上。卡特尔继承了冯特和高尔顿的学说,用各种实验来研究个别差异,并强调常模的重要性,为心理测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会也对心理测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专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作为委员之一,比内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经过他与助手西蒙的精心研究,次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的文章。其中介绍的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虽然比较粗糙,但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量表。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删掉了1905年量表中不合适的项目,增加了一些新题,使总数达到59个。同时,在这次修订中,比内首次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成绩,并建立了常模,这也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向。由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倾向于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起来,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纸笔测验逐渐被电脑程序测验所取代,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验的效率。
二、我国心理测验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量活动是一种人类对自身特征认识和评价的特殊实践活动。中国的先贤们也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为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有差异才有测量,在心理测量最重要的思想基础方面,中国先哲们有深刻的认识。早在2500年前,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所谓“习相远”即认为人的后天行为表现可能显示出巨大的个别差异。他同时还提出“上智”和“下愚”的概念,又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暂且不论这些观点本身正确与否,至少这些论述已体现了可把人的智力分为不同类型的分类思想,这与现代测量学中的类别量表见解是一致的。
关于这些差异的可测量性,中国古代先贤们也有明确的论述。如孟子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之说。在孟子看来,心与物二者都具有可以测量的特性,这也许是关于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可测量性的最早表述,较之我们所熟知的名言“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麦柯尔,1922)还要早两千多年。
中国古代不仅有以上关于心理特征差异性及其可测量性的理论阐述,而且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心理测量的实践活动。汉代学者董仲舒总结了一套个人修行和学习的方法及习惯:“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不能成。”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注意测验。同时,清代的七巧板、九连环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七巧板用形状大小不同的七块小木板能够组合成上百种动植物或实物图案,其操作与现在的发散思维测验一致。九连环是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游戏的目的就是要将手柄从环中取出,形状千奇百怪,既能练手又能练脑,对于开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心理测验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对人才的评定和选拔上,中国的取士制度对我国古代乃至西方教育测量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国学”较为系统的教育测量制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一制度不仅规定了学业考试的时间和步骤,而且规定了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学成九年达标,方称之为“大成”。西汉时,选拔官吏主要通过征辟和察举,至东汉开始渗入考试因素,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逐步制度化,最后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发展成为科举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延续了近1300年。它不仅创造了分科考试、弥封、复评等方法,而且在命题、考试组织、反舞弊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制度,对欧美教育测量甚至公务员制度建立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近代心理测验的发展
近代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可以说,它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间接折射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变化趋势。
1.西方心理测验的引入及其迅猛发展
20世纪初叶,科学心理测验传入中国,其中较有影响的事件有:
1915年,克雷顿在中国南方的广州曾对500名儿童试用过心理测验,所施测的项目有机械记忆、条理记忆、交替、比喻等。1918年,瓦尔科特在北京的清华学校使用推孟的修正量表测验该校学生,这是西方学者应用西方成熟规范的量表在中国的最早尝试。至于中国学者首次正式系统介绍西方测验,当数1917年樊炳清对比内-西蒙智力量表的引入和评述。从时间上说,仅在该量表问世后十余年,这也说明当时国内的测验运动基本与国外保持着同步的发展。1922年4月,比内-西蒙量表由贾培杰译成中文,命名为“儿童心智发达测量法”。
中国早期心理测量运动的发展得益于两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一是教育部门的倡导以及实施新法考试的要求,二是心理学者热心展开对心理测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中国测验史上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他们的首创性工作。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先开设测验课程,并用心理测验测试报考该校的学生;1921年两人又合作出版了《心理测验法》一书。次年,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论文,也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率先正式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这些学者们的开创性工作推动了心理测验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这也使一些教育机构纷纷成立心理和教育测验组织,大力宣传和推行测验工作。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柯尔(W.A.McCall)来华讲学并主持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至1925年期间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实施普通的智力与教育测验,统计计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和一些其他统计数字;1928年江西成立了儿童智力测验局,对4000多名儿童进行测验,还制定了教师评判智力标准表和学业成绩调查表,用以研究智力测验结果与教师评定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此外,一些智力测验、教育测验和人格测验相继编制出版。智力测验成为热点。1924年陆志韦发表了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还有廖世承的“团体智力测验”、陈鹤琴的“图形智力测验”、刘湛恩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等。教育测验中影响较大的有俞子夷、陈鹤琴等人编制的小学生各种测验和廖世承、艾伟等人编制的多种中学生学科测验。在人格测验方面,肖孝嵘修订了“武德沃斯个人资料记录”并制订了9岁至15岁年龄的常模等。
2.中国测验学会成立、测验工作有组织地继续发展并走向繁荣
我国测验运动经过大约10年的发展至1928年达到鼎盛时期。从1929年开始,测验运动转向低迷。究其原因,主要是测验的使用不严谨、不规范。有些测验使用者缺乏系统训练,不能按规范施测,对测验结果解释不慎重,降低了测验的效能,造成了人们的误解。再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心理测验的需求有限,测验结果的推广使用受阻。发展呼唤规范,在此背景下,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肖孝嵘等倡议组织的中国测验学会于1931年6月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在第一次年会上,通过了《中国测验学会简章》,产生了理事会。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心理和教育测验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32年学会会刊《测验》杂志创刊,1937年1月因时局变化而停办,共出版九期。测验学会还举行过另外两次年会,1933年12月在南京举行第二次年会,交流论文19篇,进行会章修改和论文选举;1936年5月在无锡举行了讲座和论文交流。在此期间,一些心理学者进行了测验理论的研究并发表论文。左任侠发表了《常态曲线之基本原则》,对我国采用的T量表作了两个方面的批评。艾伟发表《常态曲线在考试成绩上之应用》也对T量表的缺陷作了批评。左任侠又发表了《智力是什么?》,对智力结构作了探讨。肖孝嵘对智力发展曲线和智力成熟年龄等问题作了某些解答。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编制了一些新的测验量表,测验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小学扩展到中学、大学和幼儿园,后来又伸向实业界。1933年到1937年有黄觉民的幼童智力测验、肖孝嵘的订正古氏画人测验、墨跋测验,艾伟的订正宾特纳智慧测验等问世。中国测验学会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开始时已有基本会员160人,各类测验数十种,形成中国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
但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由于战事不断,心理工作者不得不中断当时正在进行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心理测验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至今,心理测验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早期更多地借鉴国外成熟的量表,修订居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教授组织修订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北京大学陈仲庚教授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修订了韦氏系列智力测验,华东师范大学的戴忠恒、祝蓓里修订了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等。21世纪以来,随着对量表编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掌握以及工作需求的加大,教育、部队、医疗、司法、企业等各行各业都开始编制适合行业实际的心理测验,这也让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得到了蓬勃发展。空军第四研究所研发了系列测验量表;1994年,司法部组织研发了《罪犯人格测验个性分测验》(COPA)等。从功能来看,人格测验和能力测验依然是主流,神经心理测验、成就测验及其他心理测验也开始探索发展。随着学校、企业、监狱等大型社会团体对心理健康及人员安置等工作的重视,团体测验越来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