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核武器时期的指挥与战术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加速了日军的溃败和最终的投降。以后,苏联等国相继研制成功了核武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战争也从此迈进了核武器时代。核武器所具有的大规模杀伤破坏力,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它能在瞬间改变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使胜利的天平偏向拥有核武器的一方,可以说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是历史上任何武器所不能比拟的。随着人们对核武器认识的深入,越来越感到,核武器所具有的空前的杀伤力,会导致核战双方两败俱伤,没有任何的赢家。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陆续研制出了当量适中的战术核武器,如战术核导弹、核炮弹、核地雷等,指挥与战术核武器装备部队并走向战场,必然引起攻防指挥与战术的一系列巨大的变化。由于人们认识的渐进性,核武器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大威力特殊杀伤破坏手段—火力支援和保障的主要手段—歼敌取胜的主要手段—威慑手段的演变过程;苏、美两个核大国的军事战略理论也经历了核大战—有限核战争—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核武器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的调整,构成了核武器条件下战斗的总背景,从而使核指挥与战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核突击”成为指挥与战术主要内容
巨大的杀伤力始终是作战双方所追寻的目标,随着核武器装备部队和其使用方法的不断完善,“核突击”自然成为指挥与战术的主要内容。《合同战斗发展史》[6]中提到:一些核大国军队认为,核突击不属于通常的火力概念范畴,它是一种以核火力为基础的融军队常规火力、机动和冲击于一体的作战行动。其作战方法是,进攻时以核火力重创敌人,以快速机械化部队突入敌纵深,迅速扩张战果,在空降和直升机机降部队的配合下,歼灭敌人并夺取预定目标。防御时则以疏开配置的阵地削弱敌人,以核火力突击进攻之敌,并对其翼侧和后方进行反击。在核条件下,核火力是歼灭敌人的主要手段,核突击是进行战斗的基本行动。实施核突击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把敌人的核袭击兵器和重兵集团作为首要目标,苏军和美军认为,在核战场上,敌我双方都会在战役指挥与战术全纵深配置核武器,如果不能消灭或压制敌人的核武器,就难以在战场上顺利实施作战行动。因此,摧毁敌核武器和重兵集团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首次密集核突击,是实施核突击最容易、最有效和最有决定意义的方式,将大部分核突击安排在进攻之前的短时间内进行较为适宜;实施核突击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与常规兵力火力相协调。如果只能对敌纵深预定目标实施核突击,而不能对迅速出现的有利目标实施兵力突击,那就会极大地削弱核条件下的作战效果;实施核突击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核突击机动。核突击机动主要包括适时集中或分散弹道,快速转换核突击目标,对同一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对数个目标实施逐次突击以及向新的目标转移突击。
二、核武器进攻的指挥与战术、防御的指挥与战术发生变化
随着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和陆续装备部队,无论是进攻指挥与战术还是防御指挥与战术,都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一)核条件下进攻指挥与战术的变化主要表现
第一,进攻任务的纵深和宽度增大;
第二,强调从行进间发起进攻;
第三,重视核火力准备;
第四,发起冲击时,在核突击方向上的部队,应充分利用核突击缺口,突入敌阵地,并迅速向纵深前进;
第五,在纵深战斗中,为保障部队顺利向前推进和追歼退却之敌,可实施核突击。
(二)核条件下,防御指挥与战术的主要变化表现
第一,兵力兵器作纵深分散配置;
第二,防御地带的宽度和纵深增大;
第三,强调依靠核火力;
第四,重视防核武器和防坦克;
第五,注重封闭核突破口;
第六,注重防御中的进攻行动。
三、核指挥与战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由于对核武器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核时期的指挥与战术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其巨大威力盲目崇拜,以致出现了“惟核武器论”,否定常规武器应有的作用,提出了打全面核战争背景下的指挥与战术;而到后来又否定了核战争是惟一战争样式的观点,提出了核战与常规战并存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直至发展到把核武器作为威慑手段,打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提出了核威慑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
(一)核武器条件下指挥与战术的产生
从1951年到1954年美军和苏军先后开始装备核武器,并就核条件下的作战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使用核武器的作战理论和方法。《合同战术发展史》提到:由于核武器数量有限,运载工具主要是飞机,核武器只被看作是常规毁伤兵器的补充武器和作战行动的保障手段。随着核武器数量的增多,其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苏军认为核武器数量足够,其是保障歼灭和压制敌人的主要兵器;核武器是现代战斗中的主要毁伤手段。1951年底,美军颁发了《原子武器的战术使用》的野战条令草案,1954年苏军颁发了《使用原子武器条件下军队战斗行动特点条令》,提出了冲击前的核准备的新概念,规定可在主要突击方向上进攻的军和师的地带内使用数枚小型或中型原子弹实施核突击,采取从行进间发起进攻的方法等。这样,核武器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开始形成。
(二)核武器条件下指挥与战术成为主导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核武器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在军事学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苏军由于导弹核武器,尤其是战役战术导弹、核炮弹和核地雷等装备部队后,则以核进攻和核讹诈作为军事理论的基础,否定常规兵力和常规武器,否定历史经验,导致“核武器制胜论”盛行。美军由于当时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政府强调使用原子武器而不是昂贵的人力,因此加紧对原子条件下指挥与战术理论和军队编制的研究。1957年到1958年,美军指挥学院和参谋学院的教学内容中均规定核作战是标准的作战样式,常规战则为例外,这标志着美军核作战理论的成熟并占据主导地位。
(三)由核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向核威胁条件下指挥与战术的过渡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不论是苏军还是美军,均强调既要准备在核条件下作战,也要准备在非核条件下作战。如苏军出于争霸全球的需要,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并把“以热核战争的要求训练部队”的口号,改为“训练部队在使用和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作战”。美军由于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强调从打核大战到特种战争等各种类型的战争,并于1960年按“积木组合法”将师改为三旅制,以适应在核和非核条件下作战。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核指挥与战术逐渐演变为在使用核武器或者在其威胁条件下作战。苏军1982年版《陆军战斗条令》称其战术进入了在核威胁存在情况下打新型常规战争为主的大纵深立体合同指挥与战术理论阶段。虽然核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未经战争实践的检验,但它是建立在核武器和其他装备发展的物质基础上的是军队几十年来训练、演习和理论研究的经验总结,标志着指挥与战术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