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复兴之本——文化自信的本质要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把握其主要特征,厘清主要相关的外部关系,认识研究该问题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的基本前提。
一、把握科学内涵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需要对文中涉及的一些主要概念作一个基本界定。
(一)文化自信
《易经》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此。文化起源于劳动,是人类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的成果。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自产生以来所创造的所有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如吃的粮食、穿的衣物等。二是制度性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对人具有约束和限定作用的行为规范,如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三是观念性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如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狭义的文化,往往是指人类自产生以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通常讲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本书所指的文化自信,也是取其狭义。
从字源上看,“自”就是“自己、己身”,“信”就是“信从、信任”,自信,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在英语中,“self-confidence”指的就是主体信赖自己的一种情绪或自觉。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含自我认同、情感体验、态度与评价等方面。一般来说,自信,就是指一定主体对于自身的能力、价值等作出的肯定和确认,以及客观、积极的认知与评价。自信是外力强加不了的,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充满热情地对自身的尊敬、信任和坚守。同时,它又离不开与其他主体的比较,只有在与异己的比较中,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知,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特质和优势,也才能激发自身在诸变量作用下形成价值判断、获得创造能力。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自信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品格、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在主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自信,人们才能保持心理健康,搞好人际交往,满足自我需要,进行社会创造。
文化自信,就是指一定的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总体认可和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它与文化认知、文化能力和文化价值等密切相关。从结构要素上讲,文化自信,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文化自信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个人主体,就是现实存在的相对独立的个人;集团主体,就是按照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组织起来的群体,如企业、学校等;社会主体,就是以共同思想体系、价值观为基础而联系起来的人们的总体,包括一定社会的全体公民,如国家、民族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师,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等,他们学贯中西、别立新宗,显示出创立新文化的宏大气象。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们作为民族文化精英的主体自信;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创作展现出的新文化被知识界普遍认同,知识界乃至广大民众对新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自信,这又体现了集团主体乃至社会主体的文化自信。而在前面谈到的云杉同志所给的定义中,文化自信的主体,则强调的是社会主体,即国家、民族和政党。二是客体。文化自信的客体可能是各种类型的文化,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对新文化创造表现出很大的自信,这里说的自信的客体就是新文化。当前,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比照三个自信,应该强调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自信的客体。三是主客体关系。这一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文化自信的实践关系,就是主体基于对文化的认识和自身需要,运用一定中介,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实现对文化的改造以及被改造的关系。文化自信的认识关系,就是主体与文化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认识文化,并根据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了对文化的反映和把握。文化自信的价值关系,就是主体对文化的自信需求以及文化满足主体这一需求的关系。这三层关系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实践关系是其中的最基本方面,价值关系则是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主体进行文化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际努力探索的结果,它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体现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毛泽东同志的文化理念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初步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初步形成,江泽民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阐述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刻论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重要论述必将书写这一理论的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多样,主要包括:“五四”运动以前悠久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文化等。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绝不是这些文化的简单相加和粗糙糅和,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有机整合、提炼新质,创造转型、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了简明概括,之后历经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十九大等重要会议,内容进一步丰富,综合起来可以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从基本内涵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指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从结构要素上讲,相应地包括主体、客体和关系三个方面。一是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往大了说,可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等;往小了说,可以是每一个公民。二是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文化,也与社会主义的一般文化有所区别。它虽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外来优秀文化等内容,但它是对这些文化的有机整合和创造性发展。三是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客体关系的三个方面中,实践关系,是指主体围绕文化自信建设目标,改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认识关系,是指主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产生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客体满足主体自信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有用性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关系中,实践关系是基础,认识关系是桥梁,价值关系是目的。价值关系渗透于前两个关系之中,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处于最高层次。
二、了解主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如民族性、时代性、辩证性、可塑性、人民性等。
(一)民族性
从主体来看,不论是国家、民族、政党,还是区域、集体、个人,都由中华民族统摄,都具有中华民族的属性。从客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是由处于共同地域,拥有共同习俗、共同心理的中华民族这一群体创造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文化的形式和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状态,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本质内涵和精神要旨。
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结果来看,文化自信之所以产生,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坚持和继承;表现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就是要强调民族文化主体性;体现在自信主体的言行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时代性
首先,从世界来看,这是一个全球化浪潮滚滚的时代。当今世界,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通过交相融合、不断突破各自的地域界限而走向全球,不断对外来文化作出评判和取舍。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与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需要,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文化侵蚀和文化演变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其次,从中国来看,这是一个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的时代。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这一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和考验,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带来了冲击和阻碍,要促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再次,从当下来看,这是一个全党全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新的思想,吹响了“百年功业、决战小康”的前进号角;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支撑,我们必须坚定这一自信。
(三)辩证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普遍性在于,它是一定主体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能力的信任,具有文化自信的一般特征。其特殊性在于,它的主体一定是中华民族统摄下的社会、集团和个人。它的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或者别的什么文化。
主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国内来看,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包容多样,在包容多样中凸出主导。从国际来说,就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既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豪感,又要看到多样文化之于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孕育、不断积淀的过程。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为人们所了解和认同的相对稳定性,人们在相当长时期内就会坚守和秉持。同时,这一自信绝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妄自尊大。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它将始终保持开阔的胸襟,注重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不断扬弃、不断创新中提升自身水平和质量。
(四)可塑性
文化自信既是历史的和相对稳定的,也是动态的和开放的,是处于不断建构之中的。文化自信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之上,注重当下的建设。
主体具有可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个体或者群体的人,自信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比较而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当经济社会条件、地理人文环境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或者个人身体、心理等自身因素发生变化时,人的心理状态、自信程度都有可能随之改变。
客体具有可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其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塑造的过程。
关系具有可塑性。主体和客体的可塑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的可塑性。通过教育、引导、熏陶等途径,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力量和强大魅力,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肯定、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塑造和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五)人民性
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承担者。文化自信是人民的自信,表现为人民对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建设能力,以及对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的坚定信念。在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坚持与发展,对文化创新的自觉与热情;于外则表现为“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包容姿态,体现在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呈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将不复存在。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依靠人民。文化自信要依靠人民,体现为文化自信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文化自信的建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素材,要以人民为文化自信建设如何、程度如何的评判者。文化自信基于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得益于人民对一切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取决于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建设。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自觉选择与建设。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让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对文化消费的质量、品位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真正做到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生产和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三、辨析主要关系
文化自信,经常会和一些相关词语放在一起进行论述。分析梳理这些主要关系,十分必要。
(一)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卑是指一定的主体看不起自身文化,怀疑、漠视乃至否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这容易导致两种心态:一是卑躬屈膝、崇洋媚外,幻想通过照搬照抄、全盘西化来改造中国;二是死守传统、自我封闭,对外来文化全盘排斥。“五四”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很多国人秉持的就是一种文化自卑的心态。与文化自卑相反,文化自负则指的是对自身文化抱有自以为是、自我满足和妄自尊大的态度。这容易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自视“天朝”的思想,中央之国的情结,“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心态,就是文化自负的表现。文化自卑、文化自负都具有片面性,抱有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与他文化的交往以及自身文化的发展。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阿Q式的自尊自大又自卑自弃,不应文过饰非、讳疾忌医,不是出现失误后的自我掩饰,而是对于事物本来面目的实事求是和坦然以对。它不以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沾沾自喜,也不因自己的暂时落后而妄自菲薄。它不讳言曾经经历的苦难、出现的挫折和走过的弯路,也不回避现存的一些弊端。
在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克服文化自卑和自负的心态,确立文化自信,树立对自身文化以及与他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挑战,有效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扩大自身文化影响,促使自身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则是在20世纪末之后。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自此之后,文化自觉的概念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在他80岁生日的一次谈话中,进而把这种文化自觉的运行历程描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般说来,文化自觉,就是指民族、国家、政党等主体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主要表现为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关系和规律,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责任。
文化自强,就是指立足自身实际,结合时代要求,走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指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总的来说,文化自觉主要是指认识文化的视角,文化自信主要是指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自强主要是指发展文化的思路,三者联系密切,有机统一。其中,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指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这条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基本国情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牺牲开创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遵循,以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发展目标。这条道路正确而清晰,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越走越宽广,我们坚定而自信。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个理论体系,它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在其指引下,以改革开放为界,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它内容丰富,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坚持和丰富这一理论体系,我们无比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根本政治制度决定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具体制度,而三个层面的制度都取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从而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重要内容。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我们充满自信。
文化自信,当前就是要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是其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体制是其具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中蕴含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三个自信”,本身蕴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灵魂性的决定和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来自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自觉认知,对道路探索的理性审视,对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对制度体系的真挚情感,对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人们选择、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二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2],“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3],“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选择、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根本。因此,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基、血脉和源泉,文化自信为“三个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文化即灵魂,即血脉。人无魂即死,国无魂则亡。甲午战争是对晚清以洋务运动为主要标志的改革的检验。洋务运动是只改器物,不改理念、文化的改革,是半截子改革。甲午之败源于清朝改革之失,大清帝国的失败是文化的失败。只有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始终深深扎根于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才能真正根深叶茂,凝聚力量,才能克服万难,实现梦想。“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文化底蕴,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所蕴含的文化新质进行提炼和升华,将“三个自信”转化为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和鼓舞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作出更大的成就。
三是以文化自信助推和引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来自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自觉认知,对道路探索的理性审视,对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对制度体系的真挚情感,对价值目标的不懈追求。“三个自信”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引领与推动。文化自信能够使道路自信更有行动自觉,理论自信更有理性认知,制度自信更有坚强保障。要将文化自信始终贯穿于道路拓展、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发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灵魂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又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真谛。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引领全体人民一起努力、不懈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作出更大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四个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
价值是指某一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也就是某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价值观建立在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形成认识的基础上,它是一定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它既表现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又表现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对人们的言行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引导作用。人们按照主次、轻重对这些评价和看法进行排序,就构成了价值观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价值观体系中具有决定作用、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价值系统构成的,一定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品质规定着这一主体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根本态度。文化是价值观的表现和反映,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过程中。作为文化自信核心的价值观自信,同样也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学习借鉴,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在这三者辩证统一的过程中。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价值观自信以价值观自觉为前提。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就是要梳理凝练其核心价值观,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核心就是要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主,开放吸收外来的优秀价值观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中华文化价值趋于发展和完善。
(五)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文化自信,如前所述,是指一定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他信,则是指其他国家、民族、政党、个人等主体对我们的文化抱有肯定、尊崇和坚信的态度。总的来说,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一方面,只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他信,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的,没有文化自信很难说会有文化他信;另一方面,文化他信会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拥有优秀的文化,并不代表就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我们不能局限于岿然独存和孤芳自赏,还要看其他国家是否认可我们的文化,有没有“他信”。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文化自信,需要具备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关系条件,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自觉、能力提升和价值培育。做到文化他信,也离不开这些条件。拿其中的能力提升来说,实现文化自信,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备和提高生产力、凝聚力、包容力、防御力、影响力和参与力,特别是提高影响力和参与力,是做到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精选优化传播内容、广拓交流渠道、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今天,“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危机,就要注重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坚持和平、合作、和谐、共赢,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既有自信也有他信,在他信中更有自信。
(六)文化自信与社会实践
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实践,两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文化自信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实践的推进程度与成熟程度。社会实践包括经济、政治等方面建设的实践,如全球化、市场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如经济社会转型等。成功的社会实践会增强文化主体的自信,失败的社会实践则会削弱文化主体的自信。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自信的程度影响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自信为社会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支撑,相反,文化不自信则会迟滞社会实践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认识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一个问题,是鸦片战争以降的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逐步恢复。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新时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有着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理论创新的深切呼唤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全面的、均衡的、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虽然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当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问题。在此背景下,面对文化日益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情况,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里,他强调的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指出要高扬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里,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要前提的高度进行论述,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进一步强调,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囊括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关系、发展途径等方方面面,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发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7]。在2014年两会上他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8]在2014年底视察澳门大学时又指出:“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9]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7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继续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中强调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既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更是指中华文化独特创造的当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对“四个自信”的表述是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这“四个自信”充分昭示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信心,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是指导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力指引和理论依据。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生成机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自信思想,认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必然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历史性课题,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解决这个历史性课题,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铩羽而归。历史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曾经,经济基础一穷二白;曾经,国家命运濒临绝境;曾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曾经,“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在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我们党从50多名党员、力量微薄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执政60多年的执政党;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贫穷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我们开辟未来,通向光明之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发展路径的牵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行动规范的保障,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强大力量的激励。我们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共计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从1.8%上升为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万众一心、及时高效;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依然挺立,“风景独好”!从国内来说,中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国际来说,中国表现突出,优势明显。短短40年,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遗憾化作历史云烟;留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这些伟大成就,连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西方国家执政当局、新闻媒体和学者,都不得不给予认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在苏东剧变时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历史终结了,共产主义失败了,自由主义胜利了!该理论提出后曾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还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佳畅销书。而这些年,福山改口了!2009年9月,福山在接受日本《中央公论》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表明,西方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2010年12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他说:“这些年中国作为大国所进行的外交努力和承担的国际责任,让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2011年1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福山《美国民主没什么可教给中国的》一文指出,“美国人以宪法的制衡原则为豪……这种体制确保了个人自由和私营部门充满生机,但现在却变得两极分化、思想僵化”。与此相反,“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的决定,而且决策的结果还不错,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如此”。他还在美国《外交》2011年5月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版本的资本主义即使没有完全丧失信誉,最起码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从20多年前的唯我独尊,到近些年来的放下身段,是什么让一个国际知名学者不顾自己昔日的辉煌,修正了自己的理论呢?是什么让他转而称赞“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呢?那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是取得成就的根本保障。伟大成就的取得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文化因素绝对不容忽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更要分析和挖掘其深层的文化根基。
取得伟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就必然有文化自信了。拿利比亚大撤侨来说,利比亚发生内乱之后,中国政府用了不到20天时间撤了35000多人,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国力确实增强了,展示了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中国海外利益拓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硬伤!为什么一乱起来就对华人打砸抢烧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没有较好地融入当地,没有得到较好认同,文化的影响力相对弱小。总之,国家硬实力不等于软实力,要将硬实力自信转化为软实力自信,尤其是转化为文化自信。可以说,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信有待进一步升华和凝炼为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深刻感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先进文化,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具有民族性,它植根于中国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潮流;三是具有群众性,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由群众创造并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四是具有时代性,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它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五是具有实践性,它来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指导这一实践;六是具有开放性,它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具有腐朽、没落的一面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富有朝气、蓬勃向上、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超越了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局限,致力于破解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它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有利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支撑和引领下,我们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四)解决新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思想基础
当前,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与考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归纳为八个主要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极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间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这八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是主流价值有待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的新的价值观念,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等。这其中就蕴含着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但是这些主流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彰显,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强化。如部分高校社科、思政等专业萎缩、生源缺乏,传统主流媒体被边缘化等。同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相互交织。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主要存在八种社会思潮,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有权威网站调查显示,这几种社会思潮中,除了我们所大力倡导的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外,其他这些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关注度和影响力,都是需要我们注重反思和批判的。比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体现在经济领域,市场交易成本很高;体现在网络,谣言满天飞;体现在高校,学术成果造假严重。诸如此类的思潮多元并存,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鱼龙混杂,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大行其道。这就使得主流价值观受到较大冲击、有待进一步彰显。
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够发达。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横向比起来,依然欠发达。从文化事业方面来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很大。从文化产业方面来讲,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缺乏精品力作。拿我国文化产业GDP贡献率来说,虽然这两年逐步增加到4%左右,但是跟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
三是外来文化对我侵蚀严重。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间不同的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竞争较量,某些国家高举所谓“普世价值”的大旗,企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不遗余力地发动“价值观战争”,对别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诋毁、渗透与打压,中国则成为近年来他们推行这一战略的主要目标。这种文化上的侵蚀,往往并不是大张旗鼓地、赤裸裸地,而是“温文尔雅”、潜移默化地。如体现在吃穿住行用中,体现在节日文化中。拿美国来说,就企图通过推行“三片”(即大片、薯片、芯片)战略、“政治文化转基因”战略,对我国搞文化和价值观渗透。
四是文化“走出去”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中国文化贸易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份额较低,远远低于美欧国家,甚至连日韩都不如。数据显示,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全世界每100本图书中的85本、每100小时音像制品中的74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数量占全球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另一方面,走出去的文化总体上层次不是很高,核心价值彰显不够。近些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器物和行为文化方面。戏曲、武术等,基本属于平面维度的文化。即使是一些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评价的中国电影,其主题和基本内容虽然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但远远没能反映真实的面貌。
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文化在各国交流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出。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民族意志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自序》中就指出:“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春秋时期的《墨子·亲士》中也记载了“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的情形。可以说,先贤们均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从国内来说,主导和引领多元文化发展,共铸人民精神家园,离不开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离不开文化自信。从国际来说,抵御外来文化侵蚀和演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离不开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离不开文化自信。要真懂、真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首先要真信。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延续、经久不断的根本特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首先,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文化直接与经济相结合,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直接带动、融入和促进经济发展;二、通过文化事业的引导、保障和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了提升经济竞争力,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近些年来,我国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和利用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丰富资源,大力鼓励文化领域的创意、创新和创造,不断打造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品牌,文化产业产值连年高速增长,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支撑。它有利于全体公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思想基础、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和文化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一个各方面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近些年国际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表明,生产力的发展、GDP的增长、物质生活的改善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部分,既不是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如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味地追求GDP的数量,必然会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苏东剧变以及近些年来“颜色革命”的事例也证明,文化软实力关乎国家兴亡、民族兴衰、政党安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从一定角度来说,文化应该是一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围绕这个轴心来谋划、布局和展开。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鲁迅先生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丘吉尔并非真的愿意放弃英国当年的殖民地印度,而是借此强调对本国文化的珍惜。可以说,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的发展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吹响了深化文化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的号角。相信随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不断飞跃,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必将迈向新阶段。
最后,文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素养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文化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先进的文化能够引导、化育和促进人的发展进步,而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和束缚人的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开放的、前进的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群众创造、服务群众的文化,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思想文化需要。它有利于引导人们确立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具体来说,从人的能力发展上讲,有利于锻造和改善人的思维方式,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从人的个性发展上讲,有利于挖掘和激发人的精神力量,在吃、穿、住、行、用、休闲娱乐、学习创作等方面张扬人的个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从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上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球化、普遍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交往,不断丰富和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又是文化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将有利于我们汇聚万众力量、鼓舞精神斗志、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