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心:重塑你的声音魅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诊断自己的声音问题

2012年12月,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中国作家莫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发表了获奖演说。和被他“遗忘在旅馆”的原稿比较,莫言的即兴演讲语言简洁、朴实,情感真挚动人,让全球目睹了这位中国绅士淳朴憨直的性格。表达感谢之外,他语速稍慢地说起文学之用,发人深省——“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深邃的思想往往穿着朴素的外衣,一句话,凝练了智慧,感染了听众。演讲的魅力正在于此,传达的声音、内容与演说者的气质完美融合。

在一些公开演讲的场合中,有些人一开口,就会成为全场的焦点,一瞬间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可见,“声如其人”,声音跟人一样,也是有气质的。一言一语,由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在瞬间化合而成,就好像人的五官之外一种无形的风度,不局限于三庭五眼,它是一种不可模仿,却可以在精神和言谈得到提升后表现出来的状态。

每个人的声带不同,再加上性格、阅历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声带振动的频率、幅度也不一样,而声带振动频率、幅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老化”,也会随着心境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不同阶段人说话时呈现出的不同的声音气质。听一个人的声音,你会感觉出这个人或沧桑、深沉、大气,或清新、温婉,或热情,或冷峻……不一而足,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调性,有自己专属的气质。

在手机软件上听书、听其他不同的音频,当你决定订阅的那一刻,是进行过基于音频内容与声音的综合考虑的。要成为线上讲书人,声音条件可能要求并不高,但如果是毫无神采的声音,听不到几分钟,你可能就会想关掉或者换掉。

正如梅拉比安关于人们初次相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声音的占比远远超过内容,并不是内容不重要,而是我们对声音的感知会削弱甚至屏蔽我们对内容的感知。所以,是时候优化你的声音气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