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产业发展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历史阶段性划分

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划分,在人均国民收入未达到10000美元之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分离的;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0美元之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逐渐开始融合,表现出以下四个阶段的历史进程:

(一)生态和发展矛盾初现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生态和发展矛盾初现期。18世纪中叶,机器被引入纺织业、运输业、矿藏业等,导致了机器发明、技术革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自此,工业革命开始进行。瓦特在1785年发明蒸汽机并投入使用是机器大量普及的契机,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传统的手工市场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新生产模式——工厂生产开始迅速发展,这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还改革了生产关系。工业革命使传统的手工工具被大规模的机器代替,还有化石燃料的产能替代,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时期,煤为主要燃料。截至1900年,煤炭在世界五大先进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产量已经达到了6.641亿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对工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蒸汽机等机器运转提供了动力燃料,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煤的大量燃烧会释放出很多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外,矿藏工业在一些先进国家的迅速发展,如淘金等,也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域。还有化学工业的发展、水泥工业与造纸业等,都是此时期内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英国作为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燃烧煤炭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而且英国的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英国外,美国的芝加哥、匹兹堡等工业中心城市,煤炭燃烧的问题也十分严重。接着是德国,灰黄色的烟笼罩着德国,变黑的晾挂在外的衣服和枯死的植被,让社会成员很是担忧。并且,德国的水体质量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玻璃制造厂在穆格利兹河附近排出大量的废水,致使河水被染成红色;哈茨地区的河流被污染使河中所有鱼类死亡。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可知,此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起步期,虽然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但污染物还是比较单一的,污染问题还处于较少的阶段,人类也并没有普遍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生态和发展矛盾加剧期(20世纪20—40年代)

20世纪20—40年代,生态和发展矛盾加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加快,对于煤炭等能耗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据40年代统计,每年工业和家庭燃烧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了几千万吨,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由燃烧煤炭引起的事故也越来越频繁。比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在比利时,60人直接死亡,是由于被工厂排出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长期凝聚在地表附近雾气中,另外有上万只禽类死亡、几千人中毒,后果相当严重。但是当时正处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大家都陷入经济的恐慌之中,就没有关注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机化学(如石油、天然气等)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有机化学却对土壤、水质等环境造成了污染。

此时,被称为“公害发展期”的时期开始了。由于污染范围及程度越来越严重,新的污染源、更为复杂的污染物开始出现,导致了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可知,此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社会成员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三)生态和发展矛盾爆发期(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中叶以后,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爆发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却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因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质变引起量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频发,为世界生态环境蒙上了阴影。

比如,“水俣病”被发现在1953年水俣湾附近,日本政府在1968年9月确认,人们长期食用含有毒物质的鱼贝类因此得了水俣病,使得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受到侵害。在靠近陆地海湾发生的海洋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工业发达地区的海域受污染极为严重如欧洲的波罗的海、地中海北部、美国东北部和日本的濑户内海等。

到了这个阶段,环境污染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海洋污染更是越来越严重。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可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日趋成熟,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却不断加深,此时正处于曲线“拐点”处,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达到了顶峰,人类生活在一个资源环境逐渐衰竭的地球之上,地球环境危机重重,为此必须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四)生态和发展融合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问题日益变成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发展经济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使生态与发展和谐共进。各发达国家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制订了节能减排方案,加大了环保资金补助力度。

1970年3月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环境权”要求也在此会上被提出。许多机构也开展了各种环境问题的活动,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关注度日渐高涨,刮起了公众对环境的热潮,生态环境问题成了焦点。

随后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希望通过政府和各类国际组织更好地治理环境问题,减少环境问题的危害。会议发布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环境问题是决定世界和谐相处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各国政府有义务对此采取措施。”《人类环境宣言》倡议人类保护环境同时也在保护人类自己,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自己息息相关,还要求人们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应该是与经济发展被同等关注的。这次会议让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的共识,是被写入历史史册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扩大治理环境问题范围,让全人类打破边界一起共同面对生态问题。在治理环境上,提出提前防治比事后弥补治理更为重要,建设一系列对排放物和环境指标的检测系统。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众多发达国家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都下了血本,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问题上来。许多针对环境问题的明文条例法律法规被先后制定,净化环境、还原生态已成为举国上下的重中之重,他们也试图通过科技的手段改善这一问题,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自此,西方国家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其中英国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英国上空烟尘在20年间减少了7/8,20世纪80年代英国众多河流已经没有了大的污染问题,绝迹已久的大马哈鱼又重新畅游在治理过后的河流中了。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可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繁荣期后,环境问题得到了逐步的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进程表明,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随着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生态文明已然成为产业发展后期的高级形态,绿色生态文明将战胜白色工业文明。人类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从不科学到科学,逐渐明确生态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重要性,以生态优先为根本原则,发展绿色产业,才是最好的协调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