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空间理论
一、从场空间到流空间
在信息时代,城市空间越来越被各种流所编织,如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城市流与区域流正在重塑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Arjun Appadurai于1991年提出了“全球流”,将全球化世界理解为一系列交织的流:人流、资金、技术流、信息流。“这些流在速度和强度上各不相同,且相互重叠,相互吸引、制约。它们会着陆,着陆地点就形成了网络节点。强的节点能够像磁铁那样作用,吸引一些流,同时排斥一些流;而相对弱小的节点作为登陆点不断被冲击。”(1)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引入了三个关键性词: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干扰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y)和可转移性(transferability)。只有存在互补性、干扰机会和可转移性的条件,才会产生空间相互作用。全球世界由一系列交织的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交织而成。
卡斯泰尔(2)(Castells)在其代表作《信息化城市》中提出了“流空间”概念;随后,他在《信息时代三部曲》中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对流空间与信息化城市展开了深入研究。卡斯泰尔的研究范式经历了双重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由欧洲经典社会学范式转变为唯物认识论社会批判范式。在80年代初期,卡斯泰尔转向了信息社会学研究。卡斯泰尔基于大量案例,探讨了流网络对城市与区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卡斯泰尔的流空间理论体系中,现代社会“流空间”超越“场空间”,“在信息和技术范式双重作用下,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转变。……把这些观察到的趋势在新的空间逻辑下予以合成,这种新的空间逻辑称为流空间。我把这种逻辑与一种历史的、根植于我们通常经历的空间组织——地方空间对应起来。”(3)流空间与场空间两者既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见表2-1)。
表2-1 场空间与流空间的比较
续表
卡斯泰尔从流空间视角解析信息化城市,“流空间之所以被称作流空间,是因为流不仅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要素,它甚至能够支配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这些流包括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符号的流动,当然更包括我们最熟悉的人流和物流”。对于如何将城市场空间和新的流空间相连接,卡斯泰尔认为需要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三个层面把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进行结合。
二、网络化流空间
流空间呈现网络化,主要由信息流网络、人流网络、物流网络、资金流网络和技术流网络构成。流网络是由一系列的点(points)、中心(hub)、节点(nodes)组成,通过不同形式的流相互连接,其中,信息流对其他形态的流起着引导和整合作用。城市则成为基于流的经济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容器。那些发生复杂过程的节点就是全球城市,全球城市是流空间的中心,“全球城市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过程”(4)。
流空间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技术性基础设施网络。流空间由各种互动网络组成,金融市场、商业服务、娱乐、新闻媒体都可组成特定网络。第二个层次为节点、枢纽与网络。节点是流网络的中转站。枢纽组织着各种流交换。节点和枢纽依赖网络而存在,其行为依赖网络位置。第三个层次为虚拟空间。在信息时代,流空间取代传统场空间,形成了新的信息空间结构。在信息时代中,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空间形态: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数字城市(digital city)、虚拟城市(virtual city)、新信息空间(new information spaces)。(5)新的信息发展模式也衍生出新型空间组合——网络城市(network city)。凯尼斯•科锐(Kenneth E. Corey)把这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推动而产生的城市集合体称为“智能走廊”(intelligent corridors)。(6)流不是单向或双向线性结构,而是或实体或虚拟的网络结构。无所不至的流网络缩短了传统场空间的时空距离,使城市与乡镇加速融入区域一体化。
三、基于流空间的城市群实证研究
流空间提供了信息时代城市(群)治理的理论视角。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GaWC)、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European 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 POLYNET)研究团队运用流空间理论,展开了对欧洲城市群区域的实证研究。GaWC将流空间应用于世界城市网络分析。(7)POLYNET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欧洲英格兰东南部、巴黎地区、莱茵—美因区、莱茵鲁尔区、比利时中部、瑞士北部、荷兰兰斯塔德以及大柏林地区欧洲八大城市群的网络结构。项目基于大量数据,以流空间为视角,对各城市群节点之间的交通流、通勤流和电信流展开分析,检验了项目的基本假设:欧洲八大城市群,随着人口及工作岗位逐渐离开中心城市,小城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欧洲城市群的多中心趋势日益显著。(8)
当前,国外学术界对空间联系的研究突破了简单的静态描述和定性剖析,更强调运用定量模型,来测量分析城市群流空间的动态发展过程。Edward L. Glaeser通过构建知识溢出模型,研究了城市群各城市间知识的分布及其流动。(9)Hidenobu Matsumot以国际航空港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距离、人口、经济等指标下的引力模型,研究了航空流的强度,进而剖析出城市群的网络特征。(10)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对区域流空间的研究逐渐兴起,研究侧重于城市与城市的联系、区域空间的空间联系与互动。程大林等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以经济、社会联系流为测度值,通过多种直接调查与相关联系强度的空间叠置进行了实证分析。(11)顾朝林等以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12)王芳等则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群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采用城市群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数、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以及威尔逊模型、空间关联模型,对各个城市空间联系进行了评判。(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