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原始农业经济与人口革命
最后一次大陆冰川期大约在距今1.2万~1万年消退,辽阔的北半球覆盖着的冰河开始慢慢后移,这时地球上出现了一段地理和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特别是气候变暖,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采集狩猎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种划时代的转变称为农业革命。原始的农业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土地、水分和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有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发芽、开花、结果,有些还能易地移植,重新生长。相对定居的生活使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成为可能,而农业的出现又导致了定居生活的巩固与发展。于是,在长期居住的山洞附近,人们用刀、斧披荆斩棘,放火烧荒,开辟出一块块适于栽种的土地,年复一年地播种与收获。随着农业的产生,在许多河流两岸的山坡台地上,出现了一些规模不大的氏族聚落营地。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分散、不稳定的,主要在山谷的营地附近和野生植物密集的地方进行。当时的种植方法也很原始。后来人类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早在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驯养犬,但直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驯养捕捉到的动物,逐渐产生了原始畜牧业。
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原始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公元前3500年。有些氏族和部落在新石器时代仍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最早的农耕者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最初是原始镰刀或收割刀。最早的农耕器具是用来挖掘的、简陋的棍子和简单的锄头,这种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农业形式被称为“刀耕文化”。
农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西亚的两河[16]流域。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由于春季融雪,两河定期泛滥,形成大片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用于种植业的发展。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叙利亚人穆赖拜特(Mureybet)发现了公元前8000年初的谷物花粉,比野生小麦和大麦的花粉大两倍,这可以看做一项农业耕种的迹象。人们还发现了在形态上与野生种子十分相似的炭化种子,但培育野生植物的最初证据尚不明确。某些植物和野草——车前草、荨麻、矢车菊,只能在耕种过的土地上生长。最早的种植谷物是种在两河流域谷物野生的地方,首先是在新月沃地,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又比其他地方更早,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初。大麦和两种小麦品种(双穗小麦和单穗小麦)先于优种小麦出现,豌豆和扁豆是在公元前7000年才出现的。人们最初在台地上耕作,后来转移到平原上,当时在整个西亚全面开始农业活动。
尼罗河流域是原始农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尼罗河流域的东西两面都是大沙漠,北部是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南面则是难以通行的尼罗河险滩,因此,古代埃及实际上是与周边隔绝的大块绿洲。当时古代埃及的降雨量较少,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尽管尼罗河定期泛滥,不仅灌溉了土地,而且用肥沃的淤泥给土地定期施肥,但这并不能给种植物足够的水分。因此,埃及人早在远古时代就建成了复杂的灌溉体系,包括沟渠、水闸以及蓄水和泄水的水池。早在古代埃及,人们开始使用锄,并使用原始的犁,用牛和驴作为耕畜。后来,随着水利灌溉体系的更加完善,梯形犁的推广提高了种植效率,这种技术在埃及持续了很长时间,使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主要的农作物大麦、小麦等粮食产量和亚麻等其他作物的产量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埃及的蔬菜、园林种植业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黄河流域也是原始农业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通过考古发现表明,中国黄河流域是最早进行农业耕种的地区之一,大约略晚于西亚。在公元前6200年前后,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已经发现有大量的粟,在重要遗址北首岭、泉护村、下孟村、王湾,也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粟壳。临潼的姜寨遗址,还发现了另一种耐旱作物黍。靠近长江北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发现了稻谷痕迹。此外,在洛阳孙旗屯、郑州林山寨、淅川下集等遗址,也都发现了粮食遗迹。同时,人们还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在半坡遗址的一座房子中的一个陶罐里,装满了已经炭化的白菜或芥菜之类的菜籽。
黄河流域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早期阶段可能用尖木棒等木质工具及石铲、石锄等挖掘土地。这时的石斧大多形体厚重,横断面呈椭圆形,适于砍伐林木以开垦荒地。在仰韶[17]地区,各遗址中都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和零星发现的纺轮、骨器等,铲为双刃舌状,采集镰的刃部有细密的锯齿,磨盘则底附四足,形状很有特色。这类工具都磨制很精,光滑实用,表现出石器制造者熟练的加工技巧。在农业生产中,从翻土、播种到收割和谷物加工,已构成系列化,足以说明农业生产已脱离了最初的萌芽期。收割农作物则用两侧有缺口的长方形石刀和陶刀;加工粮食使用石磨盘、石磨棒和木杵、石杵等。中晚期的庙底沟、大河村遗址,出现了大量舌形或心形的石铲,磨制得比较平整光滑。在临汝大张村、郑州大河村等遗址,还出土了一种大型、通体磨光的长条形石铲或有肩石铲。这一时期收割谷穗改用磨光的长方形石刀,有的还带穿孔。这些农用工具都比早期的半坡类型有所进步,农业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较大提高。
农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引发了世界性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尽管农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界,但它并非突变,而是一个经历了众多世纪的漫长演变过程。在农业生产出现后的数千年中,世界上许多地区开始了原始农业经济时代,其结果是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出现了“人口革命”。
原始农业生产是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而野生植物减少时才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换句话说,不断增长的人口密度促进了食物供应技术的改变。因此可以假定,农业革命首先是在人口增长较快而且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开始的,人口增长促进了农业革命。在公元前5000年之前,农业传播到了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在之后的1000年又传播到了印度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农业渗透到多瑙河流域、地中海西部、俄罗斯南部等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农业生产发展。当农业生产扩大到其他地区后,引起了大范围的所谓“农业革命”。当然,原始农业经济下的人口增长之所以称为第一次“人口革命”,是相对于史前漫长的人口增长而言的。世界人口到这时第一次有了较快的增长,从而摆脱了原始静止状态。但总的来看,这次“人口革命”增长的速度仍然是相当缓慢的,每年世界人口增加的人数仅为4000~5000人。由此可见,采集与渔猎时期制约人口增长的因素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只是造成人口死亡的原因有所减少。在原始农业经济时代,由于居住地点比较固定,又有比较充足的食物来源,从而使死亡现象有所减少。
注释
[1] 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这意味着颌口动物包括数万种健在的从鱼到鸟在内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棘鱼属存在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开始各自进化前的时期,这个血统最终延续到人类生命中。科学家已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现棘鱼属化石。和其他棘鲨相比,它相对较大,足有0.304 8米长,它们有鳃,而不是牙齿,长着一双大眼睛,以浮游生物为食。
[2] 据古人类学家分析,中新世的前人科类可能是中等大小的树栖猿类,前肢长度和后肢长度大致相等。前肢的双手适合抓握东西和从事灵巧的操作,后肢的双脚是承担身体重量的支柱,脚和腿协同一致地配合,提供了一副强有力的推进杠杆,且全身保持平衡,能够站立。躯干短壮,胸廓宽阔而纵扁,肩带适合于身体保持悬吊的姿势和做荡臂式的运动,它以果实为食物。最早的人科类可能从树上降到地面,在森林边缘和开阔的林地,以及湖泊周围的草地等环境觅食。
[3] 腊玛古猿的化石和当时的地层资料告诉我们,腊玛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森林的边缘、林间的空地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这是一种正向着适于开阔地带生活变化的古猿。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们的重要食物。同时,它们也吃一些小的动物,把石头作为工具,用它来砸开兽骨,吮吸骨髓。由于腊玛古猿的肢骨还没有被发现过,所以人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古猿的知识来判断,推测它们身高约为1米,体重为15~20公斤,能够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从上述化石地点的地理位置来看,腊玛古猿当时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的生存时代为中新世中期到晚期,距今大约1500万~700万年前,栖息地包括从森林到开旷林地的各种环境。
[4] 森林古猿是一组种类庞杂的类人猿。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非洲广大地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中,约生活于距今2000万~500万年前。化石遗骸有头骨、上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等。它们的体质特征界于猿类与人类之间,且肢骨尚未特化,既可向现代猿类、又可向现代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可能是现代的大猿(黑猩猩和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如何向人的方向发展,曾有过种种推测,其中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居生活向着地面生活过渡。在此情况下,御敌、觅食等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促使其从使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 关于南方古猿的演化,众说纷纭,主要有3种意见。①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在距今300万~200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多万年前灭绝。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现的是阿法种,后来演化为纤细种。约在250万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另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约在200万年前,其余的纤细种演化为人属。③阿法种不是南方古猿,实际上已是人属,他们与南方古猿并存。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利伯以北,那是一个幼年古猿的头骨。后来,在南非马卡潘山洞、唐恩等地和东非奥莫、奥杜威等地也有发现。这些化石主要是头骨、下额骨、髋骨、牙齿、四肢骨等。粗壮型体重平均在40公斤以上,脑量大于500毫升,身材较高,纤细型身材高约1.20~1.30米。
[6] 直立人也称为“猿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直立人这一化石人类的物种,最早是根据爪哇人和北京人的化石所确定的。杜波斯发现的爪哇人化石,主要是一个具有猿的性状,而脑量又大于猿的头盖骨和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北京人的化石则丰富得多,包括代表几十个个体的化石、大量的石器和用火遗迹,从而使周口店成了猿人阶段的典型地点。现已查明,直立人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直立人的脑容量为800~1100毫升,其高限已经和现代人脑容量相衔接。旧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主要是直立人所创造的,代表的工具是手斧(欧洲)和大型砍砸器(亚洲),以及小型的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洞里发现成堆成层的灰烬,在其他直立人的遗址中也曾发现用火遗迹。火的使用和控制无疑是直立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有了火可以烹煮食物,食物加工方面的这个变革必然会对人的体质进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牙齿和颌骨的尺寸会进一步缩减。由于进一步增加并改善了肉食,有利于脑的发育。有资料表明,直立人已经是出色的猎人了。在周口店猿人洞的灰烬里发现了大批被打碎或者被烧过的食草动物的骨头,如肿骨鹿和梅花鹿的骨头,这说明捕猎大型食草动物已经是经常性的事情。根据对西班牙一个直立人遗址的研究,直立人可以用火把大象驱赶进沼泽,在那里将大象宰杀,这说明直立人用的是合作狩猎的方法。这种狩猎有赖于组织和计划能力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有利于脑扩增的强大的选择压力。
[7] 早期智人又称古人或尼安德特人。生活于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4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副人类骨架化石。定名为人属尼安德特种,后其学名改为智人尼安德特亚种。早期智人阶段的化石,在亚、非、欧三洲许多地区都有发现。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定年约为25万年前。许多学者认为他们处于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过渡阶段。中国陕西省境内发现的大荔人,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古人的主要特征是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但脑的结构却比较原始。眉脊发达,前额倾斜,鼻部肩宽,颌部前突。虽然较猿人进步,但仍有不少原始性质。我国1958年发现广东马坝人的1个头盖骨,其生活于10万年前;1956年发现湖北长阳人的1块左侧上颌骨断片及其上牙齿两个,其生活于6万~4万年前;1954年发现山西丁村人的3颗牙齿,其生活于10万年前;1978年发现陕西大荔人的1个较完整的头骨;1976—1977年发现山西许家窑人的顶骨3块、枕骨2块,左上颌骨1块和一些零星的顶骨破片和牙齿,其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及1908年发现法国的圣沙拜尔(La Chapelle-aux-saints)人;1921年发现赞比亚的罗德西亚(Rhodesia)人;1931—1932年发现巴基斯坦的斯虎耳(Skhul)人等均属尼人类型,但体质上有明显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古人可分两类:以尼安德特人和圣沙拜尔人为代表的一类称为典型尼人,另一类是以斯虎耳人为代表的非典型尼人。非典型尼人脑量少于典型尼人,而形态特征则更接近能人即早期猿人。一般认为,西欧尼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绝灭的旁支。
[8]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在距今约4万年前开始出现。晚期智人的前部牙齿和颜面都较小,眉脊降低,颅高增大。最早发现的新人化石为克罗马农人,是在法国克罗马农村发现的,形态非常接近现代人,身高1.8米,眉脊不突出,额宽大,脑量与现代人接近,能制作复合工具,并有原始的绘画和雕刻技术。我国境内发现的比较著名的晚期智人有广西的柳江人和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一般认为山顶洞人代表原始的黄种人。晚期智人和现代的人属于同一种和同一亚种。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脑颅较高较圆,颅容量为900~1300毫升。眉脊中等至缺如,不成连续的条形骨脊;颅骨最宽处较高(后面观);面部较扁平,鼻与牙齿更接近;颏部发达;门齿相对较小;无牛齿症。骨骼比尼安德特人纤细,耻骨较窄而粗壮;肩胛骨外侧有腹沟;长骨较直,关节面较小。屈指肌握力较小。晚期智人已开始分化出四大人种,蒙古利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大种之下又分若干小种,人种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9] 史前时期包括3个年代,即旧石器时代(公元前400万—公元前15000年)、中石器时代(公元前15000—公元前9000年)和新石器时代(公元前9000—公元前3000年)。其中,旧石器时代又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400万—公元前30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30万—公元前5万年)和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万—公元前1.5万年)。
[10] 大渊宽,森冈仁.经济人口学[M].东京:新评论,1981.
[11] 卡洛•M.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2] 卡洛•M.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3] 采集经济(Collecting Economy),大约从距今1400万年前开始至200万年或300万年前为止,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早期原始人类在亚洲和非洲的亚热带山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的生活。采集是这一时期的根本特征和主要特征,其他社会经济特征都是由采集派生和决定的。采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早期原始人类以群为单位,分散活动于亚洲和非洲的亚热带山地树林中,从事采集经济活动。他们使用木棒为主的天然工具,自由经营、自由劳动、自取所需,实行物质资料共有制。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自由,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谈不上阶级差别与阶级压迫。两性关系也完全自由,不存在任何社会规范约束,这是一个十分松散、尚未分化的原始人群。
[14] 狩猎经济(Hunting Economy),大约从至今200万年或300万年前开始至1万年或2万年前为止,人类过着以狩猎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生活,他们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石器,学会了用火,活动地域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从树上生活逐渐改为洞穴定居生活。共同的狩猎活动促使他们组织起来实行集体经营,集体劳动,财产公有,平均分配个人生活消费品。与此同时,由于狩猎活动导致年龄分工,两性关系趋于同辈群婚,上下辈之间的性行为逐渐受到禁止,这样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经济组织——血缘家族公社。此外,语言的产生很可能也在这个时期。因为,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的信息日益增多,客观上需要语言,并为人类尝试用语言交流提供了大量机会,但这一点恐怕很难找到确切的实证依据。
[15]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能用火。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有40块烧过的黏土小碎块,可能是篝火的遗迹,其年代约为142万年前。欧洲最早的用火遗迹是法国马赛附近的埃斯卡尔洞穴,在这里发现了75万年前的木炭和灰烬。此时中国的北京猿人已知用火,洞穴中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遗迹。
[16] 两河是指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托罗斯山脉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
[17] 约公元前6200年前后—公元前5500年前,经历了700年的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在各遗址中都发现了盛水和贮谷的深腹陶罐、炊煮的三足钵和鼎、汲水的壶等陶器,器形小,火候低,种类也不多,都是手工制作的,大量采用贴塑的方法,容易剥落和破碎。在此文化的后期,出现了圈足碗和形体较大的罐,但与后来仰韶文化常见的敛口钵和大型瓮、罐类储藏器是不能比拟的。从氏族营地和公共墓地的发掘表明,裴李岗人的定居生活时间不是很长,农业经济也不够发达。部落的面积普遍较小,文化积淀很薄,除了在墓葬中有少量随葬品外,营地的房址中遗物很少。各个遗址发现的房屋遗迹,多是首先在地面上挖出一个直径2~3米的坑穴,周围埋上几根木柱以搭盖草棚。面积很小的营地和构造非常简陋的窝棚,反映出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是艰苦和不稳定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各个部落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各种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粟的遗存在各重要遗址中均有发现,如西安半坡一座房子内的罐、瓮中都盛放着粟,另一座房子的小窖穴中也发现了粟壳遗存,特别是有一个窖穴中粟壳堆积达数斗之多。上述情况表明,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粮食作物品种不仅是一种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