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中国与日韩工艺美术交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方法与谋篇布局

论著一个基本的写作原则是实物与文献的“二重证据法”。科学考古发现的实物和历史遗迹中保存下来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真实的资料,是我们进行解说的重要证据。但实物毕竟是零散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实物放进更为清晰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解说,文献是我们勾勒历史线索的主要渠道。本书力图在通过梳理唐宋时期中、日、韩工艺美术交流的基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若干传世文物和出土器物,尽力复原出三国工艺美术交流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解说工艺美术风格交流的演变及其成因,填补学术界在中、日、韩工艺美术交流断代史研究中的空白。

1.3.1 方法:工艺美术风格中的“共相”与“异相”

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方法将采取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寻求“共相”,这当然早已是文化艺术领域学术界的共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东亚’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固然与欧洲势力之试图掌控世界版图有关,但在那之前,中国、日本、韩国所在的这个区域中,却也确实存在过一些文化共相。这些文化共相在某些有利情境下,得以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而为不同地区人士共享,甚至在他们之间促生出某种‘同体感’”(214)。这种“同体感”的呈现,其实是我们在进行东亚三国交流研究中的一个最终指向,所谓文化共同体,对这些相似之处的罗列并不只是表面的,更进一步,可以探寻到它们背后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共生的民族情绪,这在诸多的文学作品和文人绘画中皆可寻觅。当然,作为工艺美术品而言,因为批量化生产的原因,固然不如诗画所蕴含的丰富性,但我们也不要忘了,工艺美术毕竟是为“人”所生产的,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古代中日韩三国,相同的文化诉求也必定导致相似的审美趣味,而工艺美术则恰好是这种民族审美趣味的体现。也因此,我们在竭泽而渔式的兢兢业业地爬梳时,将会首先找出日本和韩国工艺美术中与中国相同的元素,并进一步追问它们出现的时间、引发效仿的地域,为何选择此而舍弃彼,促成这种扬弃的深层原因可能是什么。我们在研究日本对唐三彩的接受与奈良三彩、越窑青瓷与日本的绿釉、灰釉瓷,中国与朝鲜的步摇和步摇冠、隋唐舍利函与朝鲜舍利函等问题时,都是首先梳理出中国与日本、韩国同类工艺美术品在上下相延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呈现出的若干相似之处,再进一步讨论作为模仿国的日本和韩国在选择吸收唐代元素时,究竟保留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在这种主动接受和舍弃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来自生产技术、审美标准和文化心理等因素在起关键作用。

第二个步骤则可谓追问“异相”,“由于中日韩三地间存在的地理距离,异国事物(以源于中国者占较大多数)在经过传播而为三地所共有之后,常被认为必定产生某种程度的认知上之流失或断裂,而这种认知距离却于在地化发展时反而提供了一种充分开放的空间,促使其表现出起源地所无的特殊面貌”(215)。外来的工艺美术样式在被当地吸收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以后,再逐步流行,形成自身面貌,出现新颖特征,然后随时代的变化,有的元素悄然消失,有的却依然继承,并融入当地的文化传统,其演化的过程明显体现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的一些工艺品类的技法、造型和装饰上。比如我们在讨论传入日本的宋代茶入、茶碗、香炉和花瓶时,都是将之置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考察它们从首次接受宋代工艺范本以后形似逼真的模仿到逐步加入自身特色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与后来的生活方式契合无间的过程,对这些风格转折处的寻觅追问,是工艺美术交流研究逐渐步入曲径通幽的关节之所在。

1.3.2 谋篇:工艺美术门类交流的呈现与归纳

尽管异国的景象依然遥远,而我们的视线仍旧模糊,但由此引发并促成文字的乐趣却与日俱增。在具体谋篇布局上,我们采用传统的工艺美术史写作按照门类来划分的基本形式,除第1章引言摄领全篇,提出论题与纲目以及最后一章进行总结外,其余主要由织绣印染、陶瓷、漆器和其他门类四章构成。

第2章织绣印染,这部分内容的展开首先仰赖于文献记载中关于织绣印染的丰富史料,因为织绣印染通常是古代明尊卑、别等级的重要载体,又充当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实物货币,因此文献中对此记录最多,我们因之可以比较系统地梳理出唐宋时期中国与日本、韩国织绣品交流的途径、品目,在结合实物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讨论它们在装饰纹样和装饰技法上的交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能的资料情况下,在“唐风影响下的织绣印染”中还详细梳理了日本奈良、平安时代织绣品的主要种类——布、、绢、纱、锦、绫、罗的出现时间、庸调尺幅、产地产区、赏赐情形、名目与价格、服用情况等,并将它们与传入日本的正仓院染织品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唐代日本织绣印染对中国的吸收和改造。而在宋代中日织绣染织交流中,我们又尝试了从实物的角度,特别提出了以袈裟为例来讨论唐宋时期织绣装饰纹样和装饰技法的交流。

第3章陶瓷,因为其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一个整体的着眼点是将之置于中日韩三国具体的生活方式中,考察它们在日用常行中的功能的变迁,当然,功能联系着造型,我们最终讨论指向的即是中日韩三国陶瓷造型的相互吸收和模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中国陶瓷的借鉴和效仿重点从唐代的仪式器具到宋代的茶器和文房器的变迁,从中折射而出的器物文化在东亚地区“在地化”的传播和延展,以进一步上升到物质文明交流史的层面。

第4章漆器,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中日韩三国漆艺技术的交流情况,因为相似的地理环境,漆树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和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皆有出产,漆器的使用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出现很早,但三国毕竟因为各地的材料差异和其他一些具体原因而在唐宋时期以及以后的发展中呈现出了各有所长的一些技艺,比如靠近海域的日本因为出产丰富的贝壳材料而促使螺钿技术的发达,由此引起宋人的关注和欣赏,而中国的雕漆在传到日本以后又被代之以木器为胎的镰仓雕,我们的梳理在援引大量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将这种技艺交流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细化,以诸多微观的片断来展开论断。

第5章其他门类,主要选取金属器、玉器和工艺样本三个方面特具代表性的个案研究,意在展示工艺美术交流研究与民族志、图像学、佛教艺术、制度史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互动。其中“中国与朝鲜的步摇与步摇冠”梳理了朝鲜出土的三种步摇冠——花树形步摇冠、“出”字形步摇冠和鸟翼形步摇冠,并依次指认它们与古希腊文明、三燕地区的慕容部、佛教璎珞装饰以及东夷民族的“戴皇”习俗之间的联系,以此说明工艺美术多种文化和风格相互交融的情形。“隋朝舍利函与朝鲜舍利函”则从隋代与朝鲜舍利函遗物入手,具体分析了二者在形制、装饰、组合方式以及与日本舍利殿的联系,重点阐释了佛教图像在中日韩三国舍利函上的表现,以此揭示佛教题材在东亚工艺美术装饰中的特殊作用。“唐代中日冠饰研究”则从正仓院珍藏的天平胜宝四年东大寺大佛开眼会上的御冠饰玉入手,进而对日本此时的礼冠饰玉和唐代冕冠饰玉做出对比分析,意在揭示中日礼制交流中工艺美术风格的演变轨迹。“宋代‘祭器图说’对朝鲜的影响”则选取了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由中央颁布,作为州县祭祀释奠的礼仪规范《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中的“祭器图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的内容构成和图样来源,以及在朝鲜王朝仪轨中的流传和演变,着重论述了工艺美术仿古现象在东亚地区以中国为中心的礼乐文明中的独特表现。

在唐宋时期所处的六百年间,以中国为中心,东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工艺美术频繁交流,互相影响,共同造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8世纪初,执政日本的长屋王施舍袈裟千领到中国,缘上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虽说的是佛家事,但前八字如同是在形容那时的工艺美术交流盛况。那么,现在便让我们回到鉴真东渡的时代,展开对那个盛世雨丝风片的寻觅。


(1) 子安宣邦.东亚儒学:批判与方法[M].陈玮芬,译.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4.

(2) 同(1)

(3) 同(1):7

(4) 浜田青陵.东亚文明的黎明[M],大阪:创元社,1939:11.

(5) 金山正好.东亚佛教史[M].东京:理想社,1942:6.

(6)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16-171.

(7) 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59-60.

(8)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9-86.

(9) 开庆四明续志卷八:黜免抽博倭金//梅应发等.浙江省开庆四明续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

(10)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79.

(11) 尚刚.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4.

(12) 金富轼.三国史记[M].孙文范等校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3) 同(3)

(14) 同(3)

(15) 会田范治.注解养老令[M].东京:有信堂,1964.

(16) 续日本纪卷三:文武纪三//菅野真道等.续日本纪[M].[日]伴信友校,东京:岸田吟香等,1883.

(17)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东夷传//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 高丽史卷九:文宗世家三//郑麟趾等.高丽史[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19)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二//王若钦等.册府元龟[M].周勋初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0) 续日本纪卷廿三:淳仁纪三//]菅野真道等.续日本纪[M].[日]伴信友校.东京:岸田吟香等,1883.

(21) 显戒论缘起//最澄.传教大师全集[M].比叡山专修院附属叡山学院编.坂本村:比叡山图书刊行所.,1926.

(22) 册府元龟卷一百一十一:帝王部·宴享三//王若钦等.册府元龟[M].周勋初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3) 延喜式卷三十:大藏省、织部司//皇典讲究所全国神职会.校订延喜式[M].东京:大冈山书店,1929.

(24)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外国七·日本//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5) 宋会要辑稿卷一百九十九:藩夷//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6)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外国七·日本//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7) 宋会要辑稿卷一百九十九:藩夷//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 宋史卷四百九十一:外国七·日本//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9) 同(5)

(30) 百炼抄三月三日条//新增订补国史大系.百炼抄[M].东京:吉川弘文馆,1983.

(31)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4.

(32)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33-243.

(33)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50-360.

(34)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63.

(35) 延喜式卷三十:大藏省、织部司·赐藩客例:“大唐皇,银大五百两,水织

(36)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开成二年四月条:“八日,长官傔从白鸟清岑、长岑、留学生等四人,为买香药下船到市,为所由勘追,舍二百余贯钱逃走。二十一日,大使傔从粟田家继先日为买物,下船往市,所由捉缚,州里留着,今日被免来。”(见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M].小野胜年、白化文等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37) 参见《日中文化交流史》中的“遣唐使一览表”,见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8)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四·十月十五日条:“皇帝问,日本风俗。……一问,本国要用汉地是何货物。答,本国要用汉地香、药、茶垸、锦、苏芳等也。”(见成寻.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M].王丽萍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9) 小右记·长元二年三月二日条//三桥正.小右记注释[M].[日]黑板伸夫监修.东京:八木书店,2008.

(40)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45-249.

(41) 宝庆四明志卷六:叙赋下·市舶//罗浚等.浙江省宝庆四明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42) 皇朝类苑卷六十:风俗杂志//江少虞.皇朝类苑[M].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

(43) 国书刊行会.吾妻镜[M].东京:大观堂,1943.

(44) 李美爱.中国与高丽的工艺美术交流[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2.

(45) 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M]//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2).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46) 斑鸠古事便览[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一.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47) 大安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2).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624-662.

(48) 梁明院.唐大和上东征传校注[M].扬州:广陵书社,2010:26.

(49) 参见王勇《鉴真和上与舍利信仰——高僧传的史实与虚构》:“第一次东渡的僧人中就有新罗人(或渤海人)如海和日本人荣睿、普照、玄朗、玄法等;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的漂流地,还耳闻目睹了婆罗门、波斯、昆仑、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外国人,并请胡人医生治疗眼病。在第六次东渡时,随行人员包括‘胡国人安如宝、昆仑国人军法力、瞻波国人善聪’等异族人。”(王勇.鉴真和上与舍利信仰——高僧传的史实与虚构[J].扬州大学学报,2010,1.)

(50)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御堂关白记[M].东京:岩波书店,1952.

(51)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3.

(52)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3)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M].陈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4) 木宫泰彦.中日佛教交通史[M].南昌:华宇出版社,1986.

(55) 王平.简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M].日本学刊,1998,1.

(56) 周一良,中西进主,王勇,[日]上原昭一.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艺术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7) 周一良.日本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8) 森克己.遣唐使[M].东京:至文堂,1966.

(59) 东野治之.遣唐使[M].东京:岩波书店,2007.

(60) 东野治之.遣唐使与正仓院[M].东京:岩波书店,1992.

(61) 东野治之.遣唐使船[M].东京:朝日新闻社,1999.

(62) 古濑奈津子.遣唐使眼里的中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3) 森公章.遣唐使与古代日本的对外政策[M].东京:吉川弘文馆,2008.

(64) 上田雄.遣唐使全航海[M].东京:草思社,2006.

(65) 韩昇.遣唐使和学问僧[M].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6) 王勇.东亚坐标中的遣唐使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67)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下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8) 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9) 陈尚胜.入唐新罗人与唐罗文化交流[M]//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韩国学论文集第五辑,1996.

(70) 陈尚胜.唐代的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M]//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韩国学论文集第三辑. 1994.

(71) 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M]//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一.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

(72) 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M]//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一.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

(73) 陈秦夏.高丽·宋朝之间史路臣程考[M]//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一.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

(74) 申采湜.宋代官人的高丽观[M]//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一.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

(75) 宁可.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76)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77) 桑原骘藏.唐宋贸易港研究[M].杨炼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

(78) 陈高华.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9) 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0) 石井正敏.九世纪日本·唐·新罗三国间贸易[J].历史与地理,1998,394.

(81) 森克己.日宋贸易研究[M].东京:国书刊行会,1975.

(82) 宋晞.宋商在宋丽贸易中的贡献[J].史学汇刊,1977,8.

(83) 黄宽重.宋、丽贸易与文物交流[J].震檀学报,1991,71-72.

(84) 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5) 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86)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87)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第八章:雍容典丽的大唐风范:88-89.

(88)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第九章:理学主流下的宋元工艺美学思想:109.

(89) 尚刚.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46.

(90) 王翔.论中国丝绸的外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91) 赵丰.中国丝绸在日本的收藏与研究[J].丝绸,1999,3:43-47.

(92) 包铭新.中国的传统染织纹样及其对日本染织纹样的影响[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2,3.

(93) 《日本美术史》染织与服饰中有关蜀江锦资料摘译[J].纺织科技进展(蜀锦专辑),2007.

(94) 尾形充彦.正仓院染织品研究[M].京都:思文阁,2013.

(95) 祁庆富,申敬燮.中韩传统织绣印染中的牡丹纹样[J].民族艺术,1997,2.

(96) 三上次男.陶磁贸易史研究[M].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1987.

(97) 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附属博物馆.贸易陶瓷:奈良·平安时代的中国陶瓷[M].橿原:大和古文化协会,1993.

(98) 龟井明德.日本贸易陶瓷史研究[M].京都:同朋舍,1986.

(99) 矢部良明.唐三彩与奈良三彩[M].东京:至文堂,2000.

(100) 森村建一.濑户美浓窑对福建陶瓷的模仿和中日禅僧[M].曹建南译.海交史研究,2007,2.

(101) 弓场纪知.唐代晚期多彩釉陶器的系谱[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3.

(102) 苌岚.7—14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3) 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4) 谢明良.贸易陶瓷与文化史[M].台北:允晨文化,2005.

(105) 冯小琦.中国古代瓷器对日本瓷器的影响[J].收藏家,2000,9.

(106) 詹嘉.日本陶瓷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演进[J].中国陶瓷,2001,3.

(107) 方忆、水上和则.“天目”释名[J].东南文化,2012,2.

(108) 刘志国.磁州窑对日本陶瓷的深远影响[J].东方收藏,2012,8.

(109)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0) 郑良谟.高丽青瓷[M].[韩]金英美译,金光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11) 林士民.浙东制瓷技术东传朝鲜半岛之研究[M].韩国研究论丛(第六辑),1999.

(112) 林士民.北洋航路拓展与朝鲜半岛制瓷文化的交流[M].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1992.

(113) 沈琼华.浙江青瓷与高丽青瓷[M]//沈琼华.翡色出高丽:韩国康津高丽青瓷特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114) 李廷仁.高丽青瓷的生产、流通及其对华交流中建立的形式特征——以康津地区的青瓷为中心[M]//沈琼华.翡色出高丽:韩国康津高丽青瓷特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115) 李仲谋.青出于蓝——十二世纪高丽青瓷与北宋[J].故宫文物月刊,2007,1.

(116) 彭善国.宋元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瓷器交流[J].中原文物,2001,2.

(117) 韩盛旭.高丽青瓷的变迁及对华交流[C]//沈琼华.2012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瓷器输出及文化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118) 蔡琴.高丽镶嵌青瓷中葡萄纹饰的由来[C]//沈琼华.2012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瓷器输出及文化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119) 金允贞.韩国出土宋代青白瓷的现状与特征[C]//沈琼华.2012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瓷器输出及文化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120) 王世襄.髤饰录解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21) 长北.髤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髤饰工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22) 冈田让.东洋漆艺史研究[M].东京:中央公论出版社,1978.

(123) 根津美术馆.宋元之美——以传来的漆器为中心[M].东京:根津美术馆,2004.

(124) 程红梅.漆器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2.

(125) 李强.中日漆艺交流的物证[J].收藏家,2006,1.

(126) 汪天亮.中日漆艺探源暨工艺技法比较[J].美术,2006,11.

(127) 钟声.韩国螺钿漆器发展与中国漆艺渊源考略[J].美苑,2005,4.

(128) 小林公治.中国螺钿史研究情况与课题——以亚洲螺钿史建设为目标[J].中国生漆,2011,3.

(129) 尚刚.中国工艺美术的史料和史学[M]//古物新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30)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1)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2)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3) 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5)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36) 欧阳修.新五代史[M].徐无党注.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7)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8) 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9) 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0) 叶隆礼.契丹国志[M].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41) 王若钦等.册府元龟[M].周勋初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42) 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3) 王应麟.玉海[M].南昌:广陵书社,2003.

(144)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5) 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46) 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7) 江少虞.皇朝类苑[M].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

(148) 国史大系编修会.日本书纪[M].东京:吉川弘文馆,1971.

(149) 国史大系编修会.续日本纪[M].东京:吉川弘文馆,1968.

(150) 藤原冬嗣,藤原良房,藤原基经.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M].国史大系第3 卷.东京:吉川弘文馆,2007.

(151) 黑板胜美.日本三代实录[M].东京:吉川弘文馆,2000.

(152) 金富轼.三国史记[M].孙文范等校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53) 郑麟趾等.高丽史[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154) 金宗瑞.高丽史节要[M].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60.

(155) 律令研究会.译注日本律令[M].东京:东京堂出版,1999.

(156) 皇典讲究所全国神职会.校订延喜式[M].东京:大冈山书店,1929.

(157) 造佛所作物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1).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58) 但马国正税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2).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59) 内匠寮解[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2).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0) 经疏出纳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7).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1) 写经杂物出纳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2) 双仓北杂物出用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3) 仓代西端杂物下用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6).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4) 经卷纳柜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7).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5) 东大寺献物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6) 法隆寺献物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67) 松嵨顺正.正仓院宝物铭文集成[M].东京:吉川弘文馆,1978.

(168) 斑鸠古事便览[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一.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69) 大安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2).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70) 法隆寺献物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71) 阿弥陀悔过料资财帐[M]//[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文学史料编纂.大日本古文书(卷之4),东京:东京帝国大学,1901.

(172) 元兴寺缘起[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二.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73) 药师寺缘起[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二.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74) 四天王寺金堂本尊再兴劝进帐[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二.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75) 元兴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二.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76) 兴福寺资材帐[M]//大日本佛教全书·寺志丛书第三.东京:佛书刊行会,1915.

(177) 梁明院.唐大和上东征传校注[M].扬州:广陵书社,2010.

(178)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M].小野胜年、白化文等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179) 鉴真和上三异事[M]//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第一.东京:第一书坊,1979.

(180) 入唐五家传[M]//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第一.东京:第一书坊,1979.

(181) 入唐记[M]//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第一.东京:第一书坊,1979.

(182) 海东高僧传[M]//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第二.东京:第一书坊,1979.

(183) 成寻所记入宋诸师傅考[M]//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第三.东京:第一书坊,1979.

(184) 海老根聪郎.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10册,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第11册,朝鲜王朝)[M].东京:小学馆,1997—2001.

(185) 日本美术大系(日本美术总说、陶艺、金工、漆艺、染织)[M].东京:讲谈社,1961.

(186) 日本美术全集(23册)[M].东京:讲谈社,1992.

(187) 第二图书编集部,文化厅.国宝·重要文化财大全(5.工艺品上卷;6.工艺品下卷;9.考古资料)[M].东京:每日新闻社,1998.

(188) 名宝日本的美术(20册)[M].东京:小学馆,1992.

(189) 日本古寺美术全集[M].东京:集英社,1983.

(190) 正仓院事务所.正仓院宝物(染织、南仓、中仓、北仓)[M].东京:朝日新闻出版社,1988.

(191) 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国宝展[M].东京:读卖新闻社,1990.

(192) 韩国之美(青磁、白磁器、粉青沙器、金属工艺、木漆工艺)[M].汉城:中央日报社,1987.

(193) 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美术五千年展[M].东京:朝日新闻社,1976.

(194)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日新闻社.韩国古代文化展:新罗千年之美[M].东京:中日新闻社,1983.

(195) 三星文化财团.大高丽国宝展[M].1995.

(196) 高僧的袈裟[M].京都:京都国立博物馆,2010.

(197)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陶瓷器出土遗迹.Database:https://www.rekihaku.ac.jp/up-cgi/login. pl?p=param/boue/db param.

(198) 日本贸易陶瓷研究会.日本贸易陶磁文献目录Ⅰ——发掘调查报告书等1901—1984[M].日本正光印刷株式会社,1985.

(199) Brown, Roxanna Maude The Ming gap and shipwreck ceramics in Southeast Asia (China, Thailand, Vietnam) [M].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3.

(200) Roxanna M. Brown. The ceramics of South-East Asia: their dating and identification [M]. Chicago, IL: Art Media Resources. 2000.

(201) 韩国文化公报部,文化财管理局.新安海底遗物·资料篇1~3[M].1983—1985.

(202) 韩国文化公报部,文化财管理局.新安海底遗物综合篇[M].1988.

(203) 小山富士夫.东洋古陶磁(全7册)[M].1996.

(204) 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磁[M].东京:东京美术,1979.

(205) 小山富士夫.日本的陶磁[M].东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1979.

(206) 岩波书店集部.日本陶磁[M].东京:岩波书店,1954.

(207) 成美堂出版编集部.日本名窑陶瓷图鉴[M].台北:积木文化,2007.

(208) 东洋陶磁图录(12册)(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法国集美美术馆、斯德哥尔摩东亚洲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雅加达国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弗里尔艺术画廊、老板藤美术馆)[M].东京:讲谈社,1982.

(209) 小山富士夫.日本陶瓷大系[M].东京:平凡社,1990.

(210) 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漆工[M].东京国立博物馆,1985.

(211) 故宫雕漆器选萃[M].台北:故宫博物院,1973.

(212) K. Herberts. Oriental lacquer: art and technique. translated by Brian Morgan [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62.

(213) 根津美术馆.宋元之美——以传来的漆器为中心[M].东京:根津美术馆,2004.

(214) 石守谦,廖肇亨.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M].台北:允晨文化,2011.

(215) 石守谦.由文化意象谈“东亚”之形塑//石守谦,廖肇亨.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M].台北:允晨文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