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线性笔记:四大劣势尽显不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笔记仍是当前记录信息最主要的方式 之一。目前最主要的3种记笔记方式(东尼·博赞称之为线性笔记),即内容完整记录、分点将内容列出和以大纲的形式对关键词进行记录。
诚然,上述3种笔记记录方式可以对记忆的增强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劣势,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具体如图2-1所示。
图2-1 线性笔记的劣势
2.1.1 关键词不突出
关键词既是对内容的浓缩,更是增强记忆的关键因素。有时候简单的几个关键词便可以让读者对记录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只要选择性地记录关键词即可。但是,线性笔记通常会将信息的全面记录作为第一要务。
虽然线性笔记的记录方式可以让笔记中的内容更容易被阅读者理解,但是,因为一味求全,其内容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无关紧要的词句。这样一来,关键词无疑会被淹没在词海当中。
2.1.2 难以留下印象
大多数人在记笔记时,头脑运转速度明显慢于平时。甚至有部分人做事时保持“一心一意”的态度,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信息,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听和写上面,而忽略了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
尽管有许多人虽然看似做笔记很认真,但是,当你问他们笔记中的相关内容时,他们有时可能还是答不上来。因此,线性笔记往往只是尽可能地保障了记录内容的多少,而不能给记录者留下深刻印象。
2.1.3 时间成本较高
因为线性笔记追求的是对信息的全面记录,所以,记录者通常会尝试将听到或看到的内容进行复制。这样一来,笔记中必然会出现大量毫无意义的字句,而时间成本则会从三方面同时增加,具体如图2-2所示。
图2-2 线性笔记的时间成本
因此,在记录、阅读以及理解等环节用时同时增加的情况下,使用者以线性笔记记录信息的总时间成本是偏高的。
2.1.4 丧失联想空间
人类留住记忆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联想,通过联想,人们可以将两个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而增加对特定对象的印象。但是线性笔记只是机械地将外界传达的信息进行复制,其记录的内容已经具有了相对固定性,而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也被强制烙上了烙印。
当读图者阅读笔记时,其思维实际上是跟随外界的认知在运转,如果记录的内容已经建立了明显的关系,思绪就会引导读图者继续往下读。虽然这样可以使阅读更加顺畅,但是也让读图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读图者更多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传达的信息,而联想空间则会随着阅读深度的增加逐步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