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计算与社会化媒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是Web 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现象和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将人们的生活从网络化的沟通(networked communication)引向平台化的社会交往(platform edsociality)(van Dijck, 2013)。社会化媒体及其应用几乎囊括了个人日常生活的所有重要方面:学习、工作、社交、娱乐、购物及信息获取等,不仅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被数字服务和数字设备所中介、所记录,更重要的是,社会化媒体本身就成为人们社会现实生活的平台和场域。社会化媒体由此也成为社会科学者进行社会研究的“富矿”,吸引着来自各个学科学者的关注,并直接促发了一个数据密集、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即“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或“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Lazer, et al., 2009)。

尽管这些概念相互竞争,但其目标都锁定在如何处理这些有关人类活动的海量数据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是这些命名的关键词,但如何将“社会”有效地加入“计算”,仍是所有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道景观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似乎更有热情,更为积极主动(proactive),有关社交网站的论文频繁出现在科学类顶级期刊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会议上;基于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类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中心和机构在著名大学里四处开花(1),各种基金迅速拥抱这股“计算社会科学”风潮。但是,这类论文却极少发表在传统的社会科学期刊上,甚至极少严肃地与现有社会科学文献进行对话。相对于自然科学家的“过于乐观”,社会科学家显得“过于谨慎”,二者的对话极为有限,学科壁垒依然森严(Watts, 2013)。

在相当程度上,研究者对社会化媒体及其承载海量数据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探索的初期。一方面,这样前所未有的数据、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有望带来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突破社会科学在过去几十年进展缓慢的窘境(祝建华等,2014);另一方面,数据的获取途径、分析技术、数据整合,以及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将比以往更为棘手。更重要的是,面对海量资料,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则是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们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Watts, 2013)。在海量数据带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研究者将承受巨大的风险。这种张力之下,我们依然需要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2001)。

如何理解“社会化”或“社会性”?研究者Albertsen和Diken(2003)认为“社会性”(the social)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本质上可争议的概念”(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即研究者再努力也无法统一某些核心概念的通用意义,只能通过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各执一端,核心概念的每一种使用既是合理的也是饱受争议的(Gallie,1955)。正因如此,学术研究涌现大量添加social为字首的细分领域,如社会地理学(social geography)、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社会考古学(social archaeology)等(Dolwick,2009)。

研究者Dolwick(2008,2009)试图区分社会性概念的三个主要层面:最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性指的是交往(association),来源于拉丁语socius,意思是陪伴,在这个意义上动植物、人造物、人类都被涵盖其中,都是行动者(actors);狭义上的社会性主要指人的聚集(human aggregates),在此人(主体)被视为社会世界的首要行动者,社会性发生于意义和表征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之时,自然世界的元素(客体)也由此被忽略不计;最狭义的社会性指的是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和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被视为独立于微观互动之外并对其施加影响的宏观力量。包括传播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通常更多的集中于最狭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事实层面,尽管也有研究者将社会化媒体的技术作为行动者,考察更宽泛意义上的社会性。

不可否认,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包括传播学在内众多学科关注的对象,它不仅是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分析等研究的宝贵资料来源,也成为传统社会科学定量方法与理论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传播学相关研究仍较多自囿于传统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资料、方法和理论,从而限制了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乃至理论的创新。针对这一现状,本书拟从交叉学科更宽广的视野出发,展现不同学科研究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的现状、路径及重要成果,为国内社会化媒体研究提供前沿动态、代表性研究成果,并积极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收录来自传播学、信息科学、营销学等不同领域的十六篇文章。

上篇从不同学科视角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现状加以综述,力图勾勒传播学、信息科学、营销学等领域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进展和路径。《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社会计算和社会化媒体研究》一文考察了社会化媒体的常见定义、社会化媒体影响其他组织的逻辑、代表性的传播学研究议题和路径,以及社会计算领域关注的主要社会性议题及其破题方法等。《Web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和《面向社会化媒体数据的自然语言分析及其应用》这两篇来自信息技术领域的综述文章,分别从Web社会网的微观本质特征和自然语言分析的视角比较了社会化媒体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应用及数据收集整理方式。《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传播机制》从社会网络发展的实务层面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化媒体如何改变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和策略,并提出6I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社交网站中的隐私保护: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通过对社会科学中(尤其是传播学、管理科学)对社会化媒体隐私保护研究的回顾,概述了其影响因素的8个方面: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体心理因素、宏观社会文化因素、社交网站使用行为、隐私关注程度、效率机制、使用与满足、网络效应、不同的媒介情境。

中篇的实证论文集中介绍传播学领域中对于社会网络研究的热门议题,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以社会网络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和以社会网络中网民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驱动的社会媒体信息传播爆发预测》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历史信息传播链的统计建模,识别与信息传播爆发具有重要相关性的用户节点,并提出基于稀疏特征嵌入式联合选取的爆发预测算法,对社会媒体信息的传播爆发进行早期预测。《中国社会化媒体谣言的语义分析研究》,以中文社会化媒体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从定量统计、语言和语义分析、时序分析等角度,对收集的近1万条谣言信息进行了定量统计,并面向社会化媒体提出一套综合机器智能与群体智能的自动辟谣框架。《微博用户转发行为预测模型的构建》探讨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通过分析影响微博用户转发行为的特征,构建预测模型,以期对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进行预测。《社交网站中的隐私保护行为:一个探索性分析》从隐私披露的程度、社交网站用户隐私边界管理和线上“好友”的边界管理三个维度来进行定量分析。《意见领袖网络社区迁移行为动机分析》总结意见领袖社区迁移的若干路线,并归纳迁移的主要动机:社区舆论导向、信息红利和相对影响力、新功能的可替代性等。

下篇考察了大学生、科学家等群体的社会化媒体使用以及新兴教育方式的社会化媒体特征。《大学生在线社交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在线社交关系的因素包括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用户人格的面子得分、防御性得分,以及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自我呈现的真实程度。《人人网用户的功能使用现状与改进建议》通过对人人网用户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国内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在国内112所“211工程”高校就读的人人网活跃大学生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学习状况、日常收入和消费状况等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关联。《MOOC应用于EDP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一文探讨了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形式给教育模式变革带来的启示,研究认为当MOOC成为一种学习型的社会化媒体时,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可估量。《文本盗猎:论网络舆论对“中国梦”的解构》一文,考察了新浪微博平台上的文本如何“盗猎”官方话语中的“中国梦”、呈现出何种形态及其背后的动因。《科学家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声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一文,使用社会网分析技术,对微博上科学家群体的社会网构成及社会声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正如本书书名所示,“社会计算”,一方面强调“社会”及“社会性”在以计算为核心的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凸显“可计算”路径在传统社会科学的社会化媒体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来自信息科学、传播学、营销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者,从多元的研究视野和路径出发,聚焦社会化媒体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凸显这一新涌现研究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特征。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需要建立一些共识:社会科学面对的问题远比看上去的困难;研究所需的数据对社会科学家来说依然难以获取或加以充分利用和分析;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全面探索需要多种研究传统的补充(Watts, 2013)。

在梳理国内外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本书从实证视角呈现这一领域已有重要的研究发现和未来的研究潜力。同时,研究还重点关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挖掘他们与社会化媒体之间的深层联系。本书独特的交叉学科视野、扎实的实证研究取向,有望为未来的社会化媒体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出版因为主编金兼斌个人的懈怠一拖再拖,以至文集中收录的部分文章,在此期间已另择期刊发表。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耽误了这些文章的及时发表,我们对此深感歉意。征得有关作者的同意,我们仍保留这些论文,并作了相应说明。借此机会,我们感谢各位作者的耐心和宽容,感谢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当初“清华—人人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的慷慨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这本文集也是对这个短暂存在的研究中心的一个纪念。

金兼斌 楚亚杰

2016年9月初稿

2018年3月终稿补记


(1)如斯坦福大学的计算社会科学中心(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CSS, https://iriss.stanford.edu/css);乔治梅森大学的社会复杂性研究中心(Center for Social Complexity, CSC, http://socialcomplexity.gmu.edu/);雪城大学的计算和数据科学中心(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and Data Sciences, CCDS, https://ischool.syr.edu/research/research-centers/ccds/);以及牛津大学的互联网研究所(Ox ford Internet Institute, O II, https://www.oii.ox.ac.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