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国学大书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借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借兵乞食。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原文

薛公[1]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借兵乞食于西周。韩庆[2]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借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3]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借兵乞食于西周。

注释

[1]薛公:薛,是齐国的封邑。即齐国的孟尝君,名田文。袭封地薛,所以称之为薛公。[2]韩庆:西周大臣。[3]三晋:指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各立为国,史称三晋。

译文

薛公利用齐国而为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又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并且向西周借兵借粮。韩庆代表西周对薛公说:“你利用齐国为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打了九年才攻取了宛和叶以北的地区,从而增强了韩国和魏国的力量,如今又攻打秦国来使它更加强大。韩国和魏国南面没有楚国侵扰的忧虑,西面没有秦国入侵的忧患,这样一来地域辽阔的两个国家就更加显得重要,因此齐国必然就受到轻视了。事物的根本和末梢是交替盛衰的,虚实是交替出现的,我私下里为你感到担心。你不如让敝国暗地里与秦国联合,你不发兵攻打秦国,也不向敝国借兵借粮。你率领军队到函谷关但不进攻,让敝国将你的情况告诉秦王说:‘薛公必定攻破秦国来使韩国和魏国扩张势力。他之所以进兵,是想要让楚国割让东部地区来送给齐国。’秦王用释放楚王的条件来和楚国讲和,你使敝国因此获得秦国的感激,秦国得以免于被攻破,用楚国的东部地区使自己免除灾难,必然将会这样做。楚王被释放,必定感激齐国,齐国得到楚国的东部地区就会更加强大,而薛公地盘就会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没有受到大的削弱,而处在三晋的西邻,三晋也必定会重视齐国。”薛公说:“很好。”于是派遣韩庆来到秦国,下令三国停止攻打秦国,从而使齐国不向西周借兵借粮。

读解

战国时期的西周,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各国的军事行动都有可能使它成为受伤害的一方。但西周也有智慧超群的谋士,代表着西周的利益去游说各国,使得西周能够在夹缝中继续生存下去。

齐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曾经一度和秦国并称为王,就是韩国和魏国也比西周的力量更为强大。薛公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秦国,使西周再一次处在了夹缝当中,而它的弱小也真是让人可怜,连向它借兵借粮这样的事情它都承受不起了。但即使是这样弱小的国家,它也有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存在下去的能力。

本篇写的是韩庆游说薛公,韩庆的目的是让薛公取消向西周借兵借粮的打算,但他由于国家的弱小,而只能选择迂回曲折的游说方法。虽然如此,他还是靠着自己的智慧达到了目的。他没有从西周方面来讨论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提到西周的问题。他自始至终是站在齐国的立场上来考虑和论述问题的。我们在劝说实践中,也应该学习这种迂回曲折的劝说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劝说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的体现过程。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我们选择这样的方法,也许看起来很无奈,但也正是这样的环境历练了我们的智慧,体验到好不容易取得成功的那份喜悦。

雍氏之役

原文

雍氏[1]之役,韩征[2]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3]。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注释

[1]雍氏:韩国城邑,在今河南禹县东北。[2]征:索取,求取。[3]苏代:苏秦的兄弟。

译文

在雍氏之战中,韩国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西周国君对这件事情感到忧虑,将此事告诉苏代。苏代说:“这有什么值得忧虑的?我能让韩国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又能让您得到高都。”西周国君大为高兴,说:“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就让你来管理国家政事。”

苏代于是前去拜见韩国的相国公中,说:“您没有听说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对楚王说:‘韩国疲于征战,国库已经空了,没有什么可以用来防守都城,我趁它饥饿的机会来攻打它,不超过一个月就必定能攻克。’如今它围困雍氏长达五个月都不能够攻克,这是楚国所感到棘手的。楚王开始不相信昭应的计策,如今您来征调西周的士兵和粮食,这是在告诉楚国,韩国已经处于危险境地了。昭应听说这些,必定会劝说楚王增兵防守雍氏,雍氏必定能够攻克。”公中说:“很好,但是我国的使者已经赶往西周了。”苏代说:“您为什么不将高都割让给西周呢?”

公中听了大为愤怒,说:“我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已经不错了,为何还要将高都割让给西周?”苏代说:“将高都给西周,那么西周必定转而投向韩国,秦国听说了必定大为恼怒,因而就会杀了西周的使节,不再派遣使者,因此您就可以用高都的代价来换取整个西周,为什么不给它呢?”公中说:“很好。”于是就不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并且将高都割让给了西周,楚国军队因没能攻克雍氏而离去了。

读解

当事情的发展还无法看出趋势的时候,有的人却已经知道了结果。当人们在事情面前不知所措的时候,有的人却善于在自己预测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事情当中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引导事情的发展,使之朝向自己所预测的方向发展,而此前他所许下的诺言,必定会随着他的积极参与而得以实现。这就是谋士们的逻辑和才能。

本篇所述苏代在劝说韩国相国公中的过程就反映了这一点。在战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非常善于思考和揣摩,因此他们对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本质意义上的认识。所以说战国时期的谋臣和策士,是一群思想者,他们在思想上、对人性的认识上、对自己本身潜力的挖掘上都要比一般人深刻而充分。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战国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智慧的闪光点,也使之有了更多的吸引力,并留下了更多的文化和历史的珍贵遗产,为我们所继承。

苏厉谓周君

原文

苏厉[1]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2],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

谓白起[3]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今公破韩、魏,杀犀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注释

[1]苏厉:苏秦的弟弟。[2]犀武:魏国的大将。[3]白起:秦国的将领,立了很大的军功,被封为武安君。

译文

苏厉对周君说:“击败韩、魏两国的联军,杀掉魏将犀武,攻占赵国的蔺地、离石、祁地的,都是秦将白起。这是他善于用兵,又得到上天帮助的缘故。现在,他要进攻魏都大梁,大梁必然会被攻克,大梁被攻破,西周就危险了,大王不如制止他进攻大梁。”

苏厉又对白起说:“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擅长射箭,能距离柳叶百步远拉弓射箭,百发百中。旁边的人都说他的射箭技术很好。有一人从旁边经过,说:‘射得很好,可以教你射(之道)了吧!’养由基说:‘别人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之道了吧!您为什么不替我射呢?’那人说:‘我并不能教您左手拉弓,用力向前伸出,右手拉弦,用力向后弯曲那种射箭的方法。但是,您射柳叶能百发百中,却不趁着射得好的时候休息休息,过一会儿,当气力衰竭,感到疲倦,弓身不正,箭杆弯曲时,您若一箭射出而不中,岂不前功尽弃了吗!’如今您击败了韩、魏两国的军队,又杀了犀武,向北攻打赵国,夺取了蔺地、离石和祁地的都是您。您的功劳已很大了。现在又率领秦国的军队出塞,经过东、西两周,侵犯韩国,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如果进攻不能取得胜利,就前功尽弃了,您不如假装生病,不去攻打大梁。”

读解

战国时期的西周所处的环境确实非常尴尬,但西周是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它密切关注着邻国的军事行动,而在关键的时刻,也总是有那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大臣在夹缝中努力求索,来保证西周国家的安全。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率领军队攻打大梁,苏厉看到了这件事对西周的不利影响。于是就将事情的严重性告诉了西周国君,西周国君于是就派苏厉去游说白起,从而取消这场战争,来赢得西周的安全。

本篇写的是苏厉劝说白起,目的是让他放弃攻打大梁来自保,从而使白起不去攻打大梁,确保西周的安全。苏厉所采用的还是迂回曲折的游说策略,来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苏厉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他的游说使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得以平息。这些谋臣策士的活动,在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多少生灵免遭涂炭,而这只是凭借着两张嘴皮和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已,所以不由得让人惊叹人类智慧和语言的神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原文

司寇布[1]为周最[2]谓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3]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注释

[1]司寇布:西周官做司寇、名叫布的大臣。司寇,主管刑狱的官职。布,人名。[2]周最,西周公子。[3]责:索要,求取。契:契约。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一分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为凭证。

译文

司寇布代表周最对西周国君说:“您派使者告诉齐王周最不愿意做太子,我认为您不应该这样做。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一把好剑,但太公不知道这就是好剑,就把那把剑还给了函冶氏,并且要求退还他的金钱。越国有人请求要用千金买这把剑,函冶氏认为他出的价钱不够而不愿卖。函冶氏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子孙说:‘一定不要只有自己知道剑好。’如今您让周最做太子,只是您自己知道,天下没有人相信这件事。我担心齐王认为您实际上要策立周果为太子却说周最自己不愿意做太子,来欺骗齐国。您的态度不坚定,而周最富于心计,您为什么不买大家都认可的好货呢?供养周最的财物不要吝啬,这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

读解

文中的周最是周国的公子,太子死了之后,公子们都想当太子。周最和齐国的关系很好,所以就让齐国替他争取太子之位。但周君对于让周最当太子态度不明朗。司寇布就劝说周君,他列举了齐太公买良剑的故事。此故事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既然一件事物是价值很高的,就要让人们了解到它的价值,而不要隐藏起来,如果隐藏的话,人们就无从知道这件事物的价值。以此来劝说周君不要再犹豫,如果想让周最当太子的话就不要吝啬钱财,而要多多给予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周最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