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血雨九门口
很多的长城都是建在山区,长城关隘的作用就是封堵既能流水也能通行的山谷。在山海关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九江河从大山深处流淌而出,从河北流向辽宁,长城就是辽宁与河北两省的分界线。
九江河上巍然矗立一座九孔城桥,山上有一段比较完好的长城,盘旋逶迤在巍峨陡峭的山岭,这就是九门口长城。如今的九江河已经干涸,明清时期河水还很大的,特别是在汛期。
九门口位于河北省抚宁县,南距古城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这里的明长城最初是明洪武年间,由大将军徐达率人修筑,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近年来进行考古发掘,在九门口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军事防御情况和军士驻守长城的生活。
长城自东向西,都是遇山连绵不断,遇水巧妙设防。九门口长城就是遇山不断、遇水不绝的典型。九门口关也叫水关,又叫一片石关。叫水关是因为它建在九江河上,叫一片石关,是因为它的建筑特点。
九门口关是在九江河上修筑的九孔城门,河水从长城内穿过九孔城门,向长城外流去。河床上铺砌着花岗岩的过水条石,水漫其上而过。这里的建筑独具匠心,设计者取法自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为了巩固地基,硬化常年遭水冲击的河床,在百余米宽的九江河床里,铺上了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所铺的条石一律都是以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的过水条石上,四面凿有燕尾槽,然后用铁水浇注成锭扣。这样一来,就把铺在河床的条石连结为一体了。这一片过水条石,就成了“一片石关”名称的来历。
在“一片石”河床上,建筑九座泄水的城门,城门上架起水上城桥。两个泄水门洞中间的桥身,是由窄到宽的分水形体建筑桥城两端各筑一座围城,远看恰似两座桥头堡。九座水门每个门洞宽5米,从河床水面至券顶高7米,再加上垛口高达10米。其实初建的九门口关,并没有同时建造这两座小围城。两座围城是在天启六年(1626)所增筑,这正是明防御清兵进攻的关键时期。
九门口关城由万里长城墙体、内城、九江河上的九孔泄水城门组合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约8米。城墙高大坚固,墙身为砖石结构,外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看上去巍峨壮观,是一座壁垒森严、易守难攻的坚固关隘。
1986年修复的九门口长城水门
古人在建筑长城时的奇妙建筑构思,常会令我们惊叹不已。修建长城,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其军事功能。而长城在实现军事功能的同时又美观大气,坚固雄伟。长城外观的建筑美,是长城今天依然具有极大震撼力的重要因素。九门口关巧妙地利用了河流、山体、山河相衔之地的特殊地形,建筑起来既巧夺天工,又坚固雄伟。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攻占北京后,分兵长途奔袭山海关。吴三桂引多尔衮率领的清兵入关,清兵就是首先攻占九门口,对农民军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终使长途奔袭的农民军败北,这就是著名的“一片石大战”。
每当黄昏时刻,一片斜阳西下,九门口外山风阵阵,树木刷刷作响。碧水映入古城和山野风光,景色幽静的九门口关,以古老、自然的风韵迎接着游人。今天,这里已经闻不到任何血雨腥风的味道。
长城虽然坚固,也挽救不了一个已经从内部腐烂的垂死王朝。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并不是清王朝崛起的机遇。清兵入关早晚要成行,不管有没有吴三桂这个因素。李自成兵败九门口,接着又大败山海关,很快又兵溃京城,主要原因还是“流寇”思想造成的结果。刚刚夺取政权时,他并没有考虑如何以正确手段巩固政权,统一和建设国家。将领们一进城就开始腐化堕落,贪享荣华富贵。农民政权从内部腐烂之时,就注定了失败的必然。
九门口在1924年的直奉大战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第二次直奉大战,是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两军交战的主战场在山海关外,奉系军队前敌总指挥张学良的指挥部,就设在山海关外的孟姜女庙。山海关的正面战场,直奉双方都集中了自己的主力部队。直系部队凭借占据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可攻可守,奉军始终攻克不了直军的防线。
最终奉军突袭九门口使整个战局得到扭转。九门口、石门寨的失守,打乱了直军的战略部署。
直系兵败如山倒,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奉军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现代战争,完全是用枪炮的战争,都足以证明九门口军事地位的重要。冷兵器时代,其作用就更大了。
面临战争威胁的时候,不想打仗的往往是实力较弱的一方。在没有遏制战争的实力时,仅强调和平的愿望,积极地采取寻求和平的策略,事实上不可能缓解威胁,也不可能为和平创造条件。真正要想获得和平,主要还是靠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