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现在来引进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讨论它们最基本的性质.
定义3设a1,a2是两个整数.如果d|a1且d|a2,那么d就称为a1和a2的公约数.一般地,设a1,a2,…,ak是k个整数.如果d|a1,…,d|ak,那么d就称为a1,…,ak的公约数.(注:有的书上是这样定义最大公约数的,先是按定义3定义了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来定义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a1,…,ak-1,ak)=((a1,…,ak-1),ak),k>2.这样的定义在逻辑上看来是不科学的.)
例如:a1=12,a2=18.它们的公约数是±1,±2,±3,±6.a1=6,a2=10,a3=-15.它们的公约数是±1.n和n+1的公约数是±1.当a1,…,ak中有一个不为零时,由定理1(vi)知它们的公约数的个数有限.因此,可引进:
定义4设a1,a2是两个不全为零的整数.我们把a1和a2的公约数中的最大的称为a1和a2的最大公约数,记做(a1,a2).一般地,设a1,…,ak是k个不全为零的整数.我们把a1,…,ak的公约数中的最大的称为a1,…,ak的最大公约数,记做(a1,…,ak).当k=1时,(a1)就表示a1的约数中的最大的.我们用D(a1,…,ak)表a1,…,ak的所有公约数组成的集合,当k=1时,D(a1)就表示a1的所有约数组成的集合.这样就有
(a1)=max(d:d∈D(a1))=|a1|,
(a1,a2)=max(d:d∈D(a1,a2)),
(a1,…,ak)=max(d:d∈D(a1,…,ak)).(2)
前面所举的例子表明:
D(12,18)={±1,±2,±3,±6},(12,18)=6;
D(6,10,-15)={±1},(6,10,-15)=1,(n,n+1)=1.
由定义立即推出以下性质:
定理8(i)(a1,a2)=(a2,a1)=(-a1,a2)=(|a1|,|a2|).
一般地,有
(a1,a2,…,ai,…,ak)=(ai,a2,…,a1,…,ak)=(-a1,a2,…,ak)=(|a1|,…,|ai|,…,|ak|).
(ii)若a1|aj,j=2,…,k,则
(a1,a2)=(a1,a2,…,ak)=(a1)=|a1|.
(iii)对任意的整数x,(a1,a2)=(a1,a2,a1x),
(a1,…,ak)=(a1,…,ak,a1x).
(iv)对任意整数x,(a1,a2)=(a1,a2+a1x),
(a1,a2,a3,…,ak)=(a1,a2+a1x,a3,…,ak).
(v)若p是素数,则
证根据公约数的定义及整除性质推出D(a1,a2)=D(a2,a1)=D(-a1,a2)=D(|a1|,|a2|),
D(a1,a2)=D(a1,a2,a1x),x∈Z,
D(a1,a2)=D(a1,a2+a1x),x∈Z.由此及最大公约数的定义就分别证明了(i),(iii),(iv)当k=2时成立,k>2的情形同样证明.
(ii)由2定理1的(vi)推出.(v)由素数的定义及(ii)推出.证毕.
应该指出的是:由定理1(iii)可清楚地看出,由a1,…,ak的全体公约数组成的有限集合D(a1,…,ak),与确定的无限集合
{a1x1+…+akxk:x1∈Z,…,xk∈Z}(3)
的全体公约数组成的集合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用这个无限集合来刻画“最大公约数”.这种联系是十分重要的,是近代数论的重要思想.在4定理8将给出有关这种联系的一个重要结论.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定理8来求最大公约数.请读者自己指出,在每一步推导中用到了定理8的哪一个性质.
例5(i)对任意的整数n,有
(21n+4,14n+3)=(7n+1,14n+3)=(7n+1,1)=1.
(ii)对任意整数n,有
(iii)(30,45,84)=(30,15,84)=(0,15,84)=(15,84)=(15,-6)=(3,-6)=3.
(iv)对任意整数n,有
一组数的最大公约数等于1是刻画这组数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性质.为此引进表述刻画这一特性的术语.
定义5若(a1,a2)=1,则称a1和a2是既约的,或是互素的.一般地,若(a1,…,ak)=1,则称a1,…,ak是既约的,或是互素的.
例如:2和2n+1既约;对任意的n,21n+4和14n+3既约;6,10,-15是既约的,但它们中任意两个数不既约,因为(6,10)=2,(10,-15)=5,(-15,6)=3.下面的定理对判断一组数是否既约是有用的.
定理9如果存在整数x1,…,xk,使得a1x1+…+akxk=1,则a1,…,ak是既约的.
证因为a1,…,ak的任一公约数d一定要整除1,所以,必有d=±1.这就证明了所要的结论.
以后将证明条件a1x1+…+akxk=1也是a1,…,ak既约的必要条件.利用定理9也可证例5(i)的结论,因为
3·(14n+3)+(-2)(21n+4)=1.
由定义还可推出最大公约数以下的性质.
定理10设正整数m|(a1,…,ak).我们有
m(a1/m,…,ak/m)=(a1,…,ak).(4)
特别地,有
证记D=(a1,…,ak).由m|D,D|aj(1≤j≤k)知
m|aj(1≤j≤k),
因而有
(D/m)|(aj/m),j=1,…,k,即D/m是a1/m,…,ak/m的公约数,且是正的,所以由定义知
D/m≤(a1/m,…,ak/m).(6)
另一方面,若d|(aj/m),1≤j≤k,则mdaj,j=1,…,k,由定义知
md≤D,即d≤D/m.
取d=(a1/m,…,ak/m),由此及式(6)即得式(4).在式(4)中取m=(a1,…,ak)即得式(5).
以后将证明:以条件maj(1≤j≤k)代替条件m(a1,…,ak)时,式(4)仍然成立(见4定理3).下面来讨论最小公倍数.
定义6设a1,a2是两个均不等于零的整数.如果a1l且a2l,则称l是a1和a2的公倍数.一般地,设a1,…,ak是k个均不等于零的整数.如果a1|l,…,ak|l,则称l是a1,…,ak的公倍数.此外,以L(a1,…,ak)记a1,…,ak的所有公倍数组成的集合.当k=1时,就是a1的所有倍数组成的集合.
例如:a1=2,a2=3.它们的公倍数集合(为什么)
L(2,3)={0,±6,±12,…,±6k,…}.
由最小自然数原理知,可引进以下的概念:
定义7设整数a1,a2均不为零.我们把a1和a2的正的公倍数中的最小的称为a1和a2的最小公倍数,记做[a1,a2],即
[a1,a2]=min{l:l∈L(a1,a2),l>0}.(7)
一般地,设整数a1,…,ak均不等于零.我们把a1,…,ak的正的公倍数中的最小的称为a1,…,ak的最小公倍数,记做[a1,…,ak],即
[a1,…,ak]=min{l:l∈L(a1,…,ak),l>0}.(8)
当k=1时,[a1]就是a1的最小正倍数,即|a1|.
例如:[2,3]=6.由定义立即推得
定理11(i)[a1,a2]=[a2,a1]=[-a1,a2]=[|a1|,|a2|].一般地,有
[a1,a2,…,ai,…,ak]=[ai,a2,…,a1,…,ak]=[-a1,a2,…,ai,…,ak]=[|a1|,…,|ai|,…,|ak|].
(ii)若a2a1,则[a1,a2]=|a1|;若aj|a1(2≤j≤k),则
[a1,…,ak]=|a1|.
(iii)对任意的d|a1,
[a1,a2]=[a1,a2,d];
[a1,…,ak]=[a1,…,ak,d].
证明留给读者.
定理12设m>0.我们有
[ma1,…,mak]=m[a1,…,ak].(9)
证设L=[ma1,…,mak],L′=[a1,…,ak].由maj|L(1≤j≤k)推出aj|L/m(1≤j≤k),进而由最小公倍数定义知L′≤L/m.另一方面,由aj|L′(1≤j≤k)推出maj|mL′(1≤j≤k),进而由最小公倍数定义推出L≤mL′.这就证明了式(9).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进一步的性质,需要利用3讨论的带余数除法,将在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