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考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其他地区

其他地区的城市形式多样,既有地方政权模仿中原城市建立的都城,如朝阳三燕龙城、大夏统万城,也有游牧化的城市或军事城堡,如北魏早期盛乐城、吐谷浑伏俟城、北魏晚期边镇遗址,还有地域特色的城址,如东北地区的山城和西北地区的绿洲城。

1.朝阳三燕龙城、大夏统万城

朝阳三燕龙城 三燕龙城只发现城门遗址,位于今朝阳老城区朝阳北塔东南约300米处。门址可分为前燕、后燕、北魏、唐和辽五个时期,方向210度,与朝阳老城和南北塔的方向一致。前燕门址有三个门道,东、西侧两门道经发掘,门墩都用纯净的夯土筑成,夯层厚8—10厘米,地下基础部分挖槽起建,直接打破生土。城墙构筑方式同门墩,地下基础部分宽12米,与门墩宽度相等。门道两侧有东西向延伸的城墙,东城墙残段长50余米,西城墙长10余米。前燕门址直接建筑于生土之上,为首次建城之遗迹,与《晋书》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载慕容皝命阳裕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设龙城相符。后燕门址在前燕门址上扩建而成,仍为三门道。主要工程是将墩台的南北两端延长,并在门道两壁里侧铺设砖槽,立排叉柱于砖槽内。排叉柱截面呈圆角方形,边长约30厘米,柱间距1米。排叉柱之间以土垛相隔,土垛外壁用草拌泥抹光,将排叉柱完全包裹在泥墙之中。东、西门道宽4米、残长16米。《晋书》卷一二四《慕容熙载记》记载慕容熙在龙城大兴土木,“拟邺之凤阳门,作弘光门,累级三层”。北魏时期的门址发生了较大变化,东、西门道部分被用夯土堵死,未堵部分的堆积中出土北魏莲花纹瓦当和隋五铢钱,这一迹象可与《魏书》卷九《肃宗纪》载北魏熙平二年“城青、齐、兖、泾、平、营、肆七州治东阳、历城、瑕丘、平凉、肥如、和龙、九原七城”相对照。贯穿这一门址的道路与朝阳市老城区的南北向轴线——南大街、北大街重合,在今营州路下发现一东西向大街,与南北向轴线垂直,证明朝阳老城自前燕建都后,城市布局基本未变。

发现的代表性遗物有十六国时期的呈十字分割形的四叶纹瓦当、北魏时期的宽边轮八瓣莲花纹瓦当,“太平六年五”、“太平十一年”、“太平十三年孙龙造匠潘愿”等铭文的陶瓮口沿(注:“太平”为北燕冯跋年号,元年为409年。见田立坤、万雄飞、白宝玉:《辽宁朝阳市老城区发现十六国至辽金时期重要遗迹》,《中国文物报》2004年2月11日1版;白万田:《辽宁朝阳老城区考古又有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12日1版。)。

与前燕龙城相关还有一些其他发现。在朝阳营州路发现了几处建筑基址,其中一处的夯土层中发现“富贵万岁”铭瓦当等建筑构件(注:郎成钢:《朝阳北塔三燕础石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几年辽宁考古新收获》,均见《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1期。)。朝阳北塔最初可能是北魏冯太后在龙城宫殿废基上建造的“思燕浮图”,出土的佛像属于北魏太和样式,而塔基四块柱础石的年代似乎较早,有三燕时期的特征(注:董高:《朝阳北燕思燕浮图基址考》,《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2期。)。此外,朝阳北约7.5公里处木匠营子村一带发现遗址一处,可能是后燕“龙腾苑”所在(注:朱子方:《记后燕龙腾苑遗址的发现》,《东北地方史研究》1984年创刊号。)。

大夏统万城 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的统万城,是位居十六国末期的大夏都城。城址位于今陕西靖边县北100多公里的红柳河(古无定河)北岸(注:陕北文物调查征集组:《统万城遗址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陕西省文管会《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年第3期。),城北10多公里处的纳林河,大概就魏太武帝伐夏时,车驾所次的“黑水”(注:《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附赫连昌传》云:“车驾次于黑水,去城(统万城)三十余里。”)。城址由东城、西城和外郭城组成。外郭城的范围略大于东西城,现仅遗留几段略高于地表的残迹,轮廓不甚清楚。东西城共用一墙。东西城合用墙体还有朝向东城内的马面。西城城墙用略带灰青色的白土夯城,与文献所记“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注:《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夏州朔方县”。)相符。东城系后建。西城乃是当时统万城的内城,亦即《魏书·铁弗刘虎传附赫连昌传》中所记的“宫墙”。周长2470米,东墙692米,南墙500米,西墙721米,北墙557米,西墙中部有一转折。四面各有一门,西门宛然若存,其余三门只依稀可辨,四门大概就是颇负盛名的朝宋、服凉、平朔、招魏门。西墙的墙基部分宽约16米。西城四面都建有马面,南墙马面既大又宽,中有一长7米、宽6米的大坑,贮藏有粮草木板。四隅都建有高大角楼,西南角楼现高仍有30余米,“高隅隐日,崇墉际云”(注:《晋书》卷一三〇《赫连勃勃载记》。)的记载实非虚语。城内中部偏南,残留建筑台基一处,台基周身有不少粗大的椽孔,附近出土花纹方砖和大瓦,应是“崇基万仞”的宫殿楼观遗址。城墙、马面、角楼、宫殿台基皆版筑夯成,夯层一般厚15—20厘米,门道、转角等关键部位夯层转薄,愈益坚固,确如文献所记“其坚可以砺刀斧”(注:《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附赫连昌传》。)。除“永隆”字铭的瓦当和西城南部宫殿遗址附近的花纹砖外,城内发现的可以确定属于大夏时期的遗物很少,可能是赫连统治下的匈奴、鲜卑没有改变游牧生活方式的缘故。(图十四)

图十四 大夏统万城遗址实测图

(采自《考古》1981年第3期)

2.北魏早期盛乐城、北魏晚期边镇

来自于漠北的拓跋鲜卑早年曾给中原政权造成一定的威胁,当时拓跋鲜卑的政治中心在距大青山不远处的今和林格尔。定都平城后,漠北新起的柔然又成为北魏政权的威胁,为了抗击柔然,北魏不仅修建了长城,还在平城的北、西方向修建了不少纯军事性的边镇。

盛乐城 据《魏书·帝纪·序纪》,拓跋始祖力微三十九年(258)始定都于盛乐,公元313年,力微子猗卢(穆帝),又“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346年,力微重孙什翼犍(昭成帝)又一次“移都于云中之盛乐宫”,次年又南迁新盛乐城。盛乐城是北魏早年的活动中心,据考其具体位置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约10公里,其地北通今呼和浩特,南望清水河,是汉定襄郡盛乐县旧址(注:石俊贵认为盛乐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见托克托博物馆编《代魏盛乐期云中城建都考》(未正式出版)。)。城址东阻小丘,南依宝贝河,有郭城,东西窄(1550米),南北宽(2550米),形状不规则,略作五边形。郭内东南隅有南、北二内城。北内城为唐以来修建。(图十六:1)南内城为汉魏以来遗迹,东西670米,南北655米,文化堆积较厚,试掘发现大量汉代建筑瓦件、生活用具和铁制农具、兵器,还有北魏晚期的黑色厚瓦。郭城内文化堆积较薄,只有前述少量黑瓦。盛乐城内明确的北魏遗物不多,能够确定属于拓跋早期的遗物极少,看来早年拓跋在盛乐附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牧业生活,没有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和宫殿建筑。厚重的黑瓦表明,5世纪北魏迁洛以后,盛乐城作为北方的军事要地,仍然拥有重要的地位。有人怀疑盛乐城的修建不在拓跋初迁之时,盛乐郭城的修建也在5世纪后,可能不无道理。

边镇 5世纪初,北方的柔然已经成为北魏的强敌,北魏为保卫平城修建的纯军事性边镇遗址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有所发现,特别集中在阴山两侧,现大致按由北及南的顺序列为表一(参见图十五、十六)。

表一 北魏边镇简表

续表

图十五 内蒙古境内北魏边镇分布示意图

以上边镇多集中在阴山两侧的冲要之处,少数沿用汉代城池,大部分是北魏时期新建,与公元423年于长川之南修建的“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两千余里”(注:《魏书》卷三《明元帝纪》。)的长城,构成多重防御体系。崛起于北方草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在进入汉地以后,继承了过去由汉族承担的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重任,但其采取的策略与汉族不完全相同。这些边镇普遍设置角楼、马面,可见当年战争形势的严峻。多数城址的面积均较大,超过汉代边障的规模,出土物中的砖、瓦和瓦当质量较高,特别是屡见的“富贵万岁”铭瓦当在平城遗址也多有发现,表明北魏平城时期对边镇的重视。这些砖瓦与铁铧等农具,表明边镇生活的稳定化和农业色彩。不少城址内发现佛教遗物,在固阳白灵淖尔的怀朔镇还发现了佛教寺庙,可见北魏边镇曾经一度相当繁荣,所以才会出现如文献所记六镇高级军官“专擅腴美”,戍兵百姓“因此困敝”的情况(注:《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子怀传》。)。

3.吐谷浑伏俟城

吐谷浑出自慕容鲜卑,4世纪初西迁,5世纪据有青海,6世纪时在青海湖边修建的都城伏俟城,可能即是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古城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切吉河,东距青海湖约15里。古城用石块砌成。

外城略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400米。北墙被河流冲毁。外城郭内偏东有南北向隔墙一道,西部面积远大于东部。西部中心处有边长约200米内城一座,只有一座东门。靠西壁有边长70米的方形台基,大约是宫殿所在。基址有街道向东直通城门。城门和宫殿都向东,大概是沿袭了“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注:《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的旧俗。城内遗迹遗物稀少,与吐谷浑“虽有城郭而不居”、“人民犹以毡庐百子帐为行屋”(注:《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有关,也反映西徙青海的吐谷浑“随水草畜牧”的经济生活没有多大变化。(图十七)

图十六 和林格尔盛乐城和北魏晚期边镇

1.和林格尔盛乐城平面示意图(采自《内蒙古文物资料选集》,1964年)

2.武川二份城(采自《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3.四子王旗库伦图城卜城子(采自《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

4.达尔罕茂明安旗希日穆仁苏木城圐圙城(采自《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

5.固阳白灵淖尔城圐圙城(采自《考古》1984年第2期)

6.兴和土城子土城(采自《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

图十七 吐谷浑伏俟城遗址及其位置

(采自宿白《魏晋南北朝考古》图九三)

伏俟城西通鄯善(今新疆若羌),东连西宁、金城,远通今四川西北部,自4世纪始河西交通不畅,路经伏俟城的河南道遂成为南方政权交通西北的重要通路。5、6世纪吐谷浑又占据今新疆境内“丝路”的南段,故这条祁连山南的道路盛极一时。西宁旧城内曾一次发现波斯萨珊朝卑路斯(459—483在位)银币73枚,即是5、6世纪经由伏俟城的中西交通线频繁使用的最好物证。

4.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城

这个地区的城址几乎都没有经过大规模正式发掘,城址年代的判断主要依靠城内外出土物,城址形制方面的规律也不甚明确,只能大致看出圆形城址较早,方形或长方形的城址可能较晚,但圆形城沿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可能性也存在。

焉耆都城 今焉耆县城西南12公里处四十里城子乡的博格达沁城是焉耆国的都城,这是目前所知焉耆盆地最大的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外有护城河,一条古河道从西北而来,沿古城北、东两面穿过。城址中间有两个大土堆,应是古代建筑的废墟。古城北不足6公里处有俗称黑圪达的土包,周长约150米,是汉唐时期的墓葬区,其中出土不少珍贵的物品(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博格达沁古城调查》,《文物》1982年第4期。)。

龟兹都城 即今库车东郊沁色依河东岸的皮朗古城,城址略作方形,周长7里,东、北、南三壁保存较好,最高处尚达4米,乌恰河贯穿城内,流向西南,城内分布不少高大的夯土基址。其中位于城中央,南北长25米、东西宽15米、高出地面3米多的哈拉墩,可能即是“壮丽”“焕若神居”的龟兹王宫遗迹。其余基址有的应是古代寺院的遗址,有的可能是内城垣的残存部分。龟兹“俗有城郭,其城三重”(注:《晋书》卷九七《龟兹国传》。),皮朗古城的三重情况已不能完全辨识,但新和西部的于什加提古城和新和南部的羊达克沁大城都是大约属于这个时期的“城三重”的城址。两城皆夯筑,其内城中都是起伏的土阜,这当是官署基址。于什加提内城至中城相隔60余米,中城至外城约240米。羊达克沁大城面积较大,内城周约510米、外城周约3300余米(注: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在龟兹古城东墙外约500米处的今友谊路一带发现成片分布的晋十六国墓葬。

营盘城 位于塔里木河下游大三角洲北缘,孔雀河北侧,西北距今尉犁县城约150公里。这里东接楼兰,西连焉耆,向北穿过库鲁克塔格山可达高昌,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要地。汉晋时期这一带约略属于山国或称墨山国的范围,通过营盘的交通线路被形象地称为“墨山国之路”。古城在孔雀河北岸约4公里,呈圆形,直径约180米。营盘墓地位于营盘古城西北,库鲁克塔格山前台地上下。营盘古城与附近的墓地、佛寺、烽燧构成一大型遗址群,时代相当于汉晋时期。(图十八)

图十八 营盘城遗址示意图

(采自《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图12—12)

楼兰城址 重要的楼兰城址有两处,一是罗布泊西侧的楼兰古城(斯坦因编号LA),一是楼兰古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海头古城(斯坦因编号LK)。(图十九)

图十九 楼兰遗址示意图

(采自《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图一)

楼兰古城(LA)大概是魏晋时期西域长史的驻泊之地,坐落于现已干涸的一条大河的两条分汊之间,大致呈方形,边长330米,一条似人工开凿的古河西北—东南向穿城而过。这条河以东残存的遗迹不多,主要是佛塔及附近建筑;以西除一组大型土坯建筑外,还有若干组小型建筑。大型土坯建筑由中间宽大两侧狭小的三个房间组成,长12.5米、宽8.5米。三间房东北是两个房间,西面是一个大垃圾堆。(图二十:1a、1b)此处出土了不少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的木简或纸质文书,表明这里可能是当时的官署所在(注:新疆楼兰考古队:《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7期。)。文书中的纪年,据瑞典人斯文赫定所获,有魏嘉平四年(252)字样的为最早,最晚的是晋建兴十八年(330)。据研究,1909年日人橘瑞超掠走的公元346年左右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四封信笺,也出于LA之中。这些纪年文书大致表明了这座古城的使用年代。

海头古城(LK)大概是LA城往南路途中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城西有一条已经干涸的孔雀河支流,河流宽约60—150米。古城平面呈方形,长约160米、宽约80米,建筑物主要保存在城内南半部,其中有一组长46米、宽13米的房屋(注:楼兰文物普查队:《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第3期。)。在古城西南约300米处,有一长20米、宽8—10米、高约2米的高台,地表散布木质建筑构件、陶片、铜镞、冶炼渣等,与古城当有密切关系。(图二十:2)

米兰遗址 米兰遗址位于今米兰东数公里的老米兰河附近,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居址、窑址、渠道、烽燧和墓葬等不同类型的遗存。属于魏晋时期的主要是寺院和灌溉遗迹。灌溉渠道“由一条总干渠、七条支渠和许多斗渠、毛渠所组成,呈一扇形由南向北展开,所灌溉范围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注:饶瑞符:《汉唐时期米兰屯田水利初探》,见《中国水利史论文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年。)。

民丰城址 安迪尔河下游的主要遗址有两处,一是夏羊塔格城,该城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00米。城内可辨认出道路和废弃的房址,地表散布许多陶片、铜铁残片、炼渣、磨石和钱币。陶片以轮制灰陶为主,多三角形口缘,具有魏晋时期新疆东部陶器的一般特征。钱币有东汉后期的五铢、汉佉二体钱。古城北不及半里处有佛塔一处,和古城大概是同一时期的遗存。另一处叠压在夏羊塔格城东1.5公里的道孜立克古城堡之下(注:塔克拉玛干综考队考古组:《安迪尔遗址考察》,《新疆文物》1990年第4期。),斯坦因曾在这一带发掘,收集到一些佉卢文木简,并推断这里是《大唐西域记》中的覩货逻故国。

图二十 楼兰LA、LK古城示意图

1a.楼兰LA古城示意图(采自《亚洲腹地考古记》第三册附图,斯坦因绘)

1b.楼兰LA古城示意图(采自《文物》1988年第7期,新绘)

2.楼兰LK古城示意图(采自《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图二)

尼雅遗址指斯坦因20世纪初做4次调查的尼雅河下游遗址,位于今民丰县北约150公里处,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现知最大的聚落遗址群,为汉晋时期的精绝国故地,是鄯善控制范围的西缘。尼雅遗址地处尼雅河下游古三角洲上,在南北约30里,东西约5公里的狭长范围内分布汉晋时期的城址、房址、寺院、佛塔、桥梁、果园、田地、道路、陶窑、冶炼遗迹、墓地等一百多处,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大致可划分为19组。中北部是衙署、宗教场所、手工业作坊集中分布的区域,南部主要是居住区。遗址的中心是一有方形塔基的佛塔,清楚地表明了佛教在这里的特殊地位。其他属于魏晋时期的重要遗迹还有大概为地方官署的N3、N14、N24,佛教寺院N5、葡萄园址、95NMI号墓地、古城址等(注:于志勇:《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

中心佛塔北部3公里处,斯坦因编号为N5的建筑群落,现编号为93A35,处于一台地之上,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由台地东面的寺院遗址FS、寺院北侧的院门遗址FA、台地北面带院落的房址FC、台地西端较大的寺院遗址FD,和这些建筑围成的院落靠东部的冰窖遗址组成,建筑群落的东面和南面均有篱笆墙相连。FC由东西两组房屋和南部的篱笆院落组成,出土物有汉文木简、佉卢文木简、玻璃残片、铜铁器、纺织物以及纺轮、纺秆、紧绳器等许多木器,其中一枚木简上有“大行令”、“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大鸿胪”、“典客”等汉字。斯坦因早年在这里发掘的一支木简上有“泰始五年”字样。在整个95A93中,寺院FS、FD的中部建筑,与官署性质的FC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说明这个地区这一时期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注:张铁男、王宗磊:《95年尼雅遗址93A35号佛教寺院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王宗磊、张铁男:《1996年尼雅93A35号遗址中FA、FB、FC、FD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第2期。)。(图二十一)

93A27(斯坦因编号N37)是又一经科学发掘的房址,北距离中心佛塔7公里有余。它与其他房址一样是木框架构式建筑,共4间,总面积约150平方米,南北各二间,中间隔以过道。北侧两间之间还有过道。出土物以木器为主,有纺轮、纺秆、钻木取火器、紧绳器、箭头、箭秆、博具等,还有铜器、铁器、骨器、皮革制品和装饰等。纺织品有绢、锦、毛布残片等。另有木质简牍、羊皮文书、与木函有关的泥封等。文书的文字多为佉卢文(注:张铁男、王宗磊:《民丰尼雅遗址93A27房址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斯坦因曾在房址中发掘出一件有汉字“鄯善都尉”戳印的佉卢文木牍。20世纪90年代在此又采集到若干佉卢文书,其中编号为NS9的长方形木牍被认为是一件有鄯善王童格罗伽纪年的文书(注:林梅村:《尼雅新发现的鄯善王童格罗伽纪年文书考》,《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童格罗伽在位时间大概是东汉晚期,93A27的时代上限大概可到公元2世纪末。

图二十一 尼雅93A35遗迹分布示意图

(采自《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第I部图17)

尼雅遗址南部距中心佛塔约13公里处,有古城一座,平面大致呈椭圆形,长185米、宽150米,城墙用白色淤泥堆筑而成,南部有一豁口,推测为城门所在,门址宽3.2米,大概为过梁式木构双扇门。城外距南门约6米处,有编号为96A07的房址一座,近方形,边长不足4米。木骨泥墙,在西墙墙缝中发现佉卢文木简一枚(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民丰尼雅遗址南城城门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

于田喀拉墩城址 于田克里雅河流域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扜弥国故地,喀拉墩城址位于克里雅河下游,现已查明的遗迹有60余处,大致包括四类,一是以喀拉墩城堡为代表的中心建筑,一是民居,一是寺庙类宗教建筑,一是渠道等农业遗迹。可确定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遗迹的主要是两座佛寺和两处房址。两处房址都由主房和配房两部分构成,主房包括带有土坑、炉灶的居住和生活空间,配房用来储藏物品、饲养牲畜(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中法克里雅河考古队:《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在喀拉墩古城中曾采集到一枚古于阗文木板文书(注:吴州、黄小江:《克里雅下游喀拉墩遗址调查》,《克里雅河及塔克拉马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5.高句丽城(注:本节在相关考古发掘报告之外,还参考了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高句丽最初定都于今浑江流域的辽宁桓仁县境,公元初年迁都于鸭绿江畔的吉林集安县境。高句丽长期臣服汉晋,集安曾出土“晋高句骊率善仟长”铜印一方,“晋高句骊率善佰长”二方,“晋高句骊率善邑长”一方。在北魏的军事压力之下,也为了与百济、新罗争夺朝鲜半岛的霸权,高句丽又于公元427年迁都于今朝鲜平壤。

高句丽之地,“多大山深谷,无原泽”(注:《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传》。),所以高句丽城址以山城为主,只有少量的平地城,并且这些平地城与山城相依相拱卫。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高句丽修建了大量的山城,见之于史籍的有一百七十余座,已经发现的城址数量已超过百座。随着领土的盈缩和都城的移动,高句丽城址的分布呈现出一定规律性:[1]分布在以桓仁、集安为中心的浑江流域、鸭绿江中游及太子河、浑河上游,辉发河流域和第二松花江、鸭绿江的上游地区,包括桓仁、集安、通化、浑江、新宾、本溪、抚顺、清原、柳河、辉南、盘石、靖宇、抚松等地。这是高句丽初、中期的腹地及其外围。[2]分布在自辽东半岛南端开始,北经金州(原金县)、普兰店市(原新金县)、瓦房店市(原复县)、盖州(原盖县)、营口、海城、辽阳、沈阳、抚顺、铁岭、开原,到西丰、辽源一线。这是高句丽后期的西部重要防线。作为高句丽后期的防线,辽东半岛东部沿海庄河、岫岩的一些山城,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分布在自辽东到平壤沿线,沿途经过中国的凤城、丹东和朝鲜的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等地,是高句丽迁都平壤后通往中原的重要道路。

(1)都城

早期都城——五女山城(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女山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 位于桓仁县东北8.5公里浑江对岸的五女山上。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两端向东部凸出,东部中段内凹。南北长约1540米,东西宽约200—3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城墙绝大部分依自然山势之险,东面和南面有数段人工城墙,西部和北部多为峭壁。城墙底宽5米左右,顶宽2.5—3.5米。山城由山上、山下两部分构成。山上部分即该山主峰,位于山城的西部和西南部,南北长600米、东西宽110—200米,是古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城内遗迹大都分布在这里,主要有一、二、三号大型建筑基址、兵营遗址、哨所遗址、居住址、蓄水池、瞭望台、西门,以及东北谷一、二号墙等。东南角瞭望台俗称“点将台”,是全城的制高点。靠近西南峭壁处是山顶地势最洼处,俗称“天池”,是一处蓄水池。山下部分位于山城东部、北部和东南部,虽然多为平缓的坡地,但遗迹却较少,主要有南墙和南门、东墙和东门、哨所遗址等。山城中发现道路数条。(图二十二)

山上部分西南部和东南部各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西南基址长24.5米、宽16米,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一面凿山坡为壁,其余三面石砌而成。东南基址较小,长20米、宽8米。在东南部集中发现密集分布的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出土物多见兵器,或可说明这些房址具有兵营性质。在山上、山下近山口处都发现了一些房址,同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疑为哨所。在山上还发现一些房址,形状同前,疑为居址。

出土物主要为陶器和铁器,并有少量的石器、铜器。陶器器形主要有瓮、罐、盆、壶、甑、瓶、盘、碟、器盖等,瓮、罐数量最多。横桥状耳陶器最为流行,器耳大多对置于器物腹部,一般为两耳,也有四耳的,但数量极少。器表多为素面,个别器物饰有水波纹、弦纹。铁器中只有少量容器铸造而成,其他器物皆为锻制,种类较多,生活用具有釜、罐等,生产工具有、镰、斧、锤、铲、凿、锯、锉、钻、耙子等,车马具有辖、镫、衔镳、带扣等,兵器有矛、镞等。铁器中数量最多的是箭镞,形式多样,几乎每座房址内都有出土,地层中也多有散落,特别是铁器窖藏中一次便出土了191件。大量铁镞及兵器的发现,凸显了该城的军事性质。

图二十二 五女山城平面图

(采自《五女山城》图一一)

桓仁县城西北约3公里处浑江西岸有下古城子平地城址,由此沿浑江上溯10公里到达五女山城,二城之间应有某种关系。下古城子城址东部已不存,其余部分近长方形,边长两百多米。城内有道路两条。城墙夯筑而成,夯层呈弧形凸起,夯土纯净。采集物中竖桥耳和横桥耳陶器都有,两者流行时间有先后之别,可见下古城子山城沿用时间较长。

浑江南岸,北距五女山城5公里的高力子村附近墓群规模较大,其中位于山岗顶部的大型积石石圹墓自上而下呈纵行向两侧延伸。这一墓群与五女山城之间应有密切的关系。

中期都城——集安国内城和丸都城(注: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丸都山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 今集安县城所在是鸭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一块平地,集安国内城和丸都城是高句丽中期都城,前者为平地城,后者为山城,二者互为拱卫。国内城位于集安市市区内,丸都山城又称山城子山城,位于集安市西北2.5公里的一座山峰之上。

国内城大部分被后代沿用,平面略呈方形,边长里余。四面城墙都经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北墙和西墙近年作了详细工作。实测北墙长730米,西墙长702米。城墙东北角呈圆弧形,北墙有马面5个,城门两座,每座城门的两侧各有一个马面。另一马面在北墙东端转折处,可知东北角无角楼。西墙发现马面3,城门1,西南角有角楼1。西墙南部向东折内收,形成错位,转折处开门,南向,门道斜坡状。北城墙可纵向分为两个部分,北半部石块累成,南半部的墙面包石块,内部填土。解剖点的墙基宽约10米,地面残高3.5米,顶面宽约6米。考古迹象显示,国内城城墙在高句丽时期屡经修葺,并有局部移动,但总体变化不大。保存至今的国内城城门彼此相对,城门之间的道路将国内城大致分割成棋盘状,与中原地区的一些汉代城市相仿,是难得的高句丽较早阶段平地城布局的范例。(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 集安国内城平面图

(采自《国内城》图五)

城内多处发现高句丽时期的遗迹,城内东西大街中部街北大约即是国内城高句丽王宫的遗迹。早年在成一条直线分布的三处地点出土墙基、板瓦、柱础石等,其中有两组并排的大柱础石,上部凿成八棱形,直径达85厘米。从规模看,可能是高句丽宫殿所在。近年清理的四座房屋中,三座平面为回字形。2号房址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墙体为两层,室内部分长7.6米、宽7.5米。3号房址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大约也由两道墙体构成,室内面积20余平方米。房址附近出土物有龙纹砖、菱形纹砖、卷云纹瓦当、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忍冬纹瓦当、陶罐等。这些房址或与高句丽王宫有关。在这些房址的下面发现灰坑7座,出土一批青瓷器和釉陶器,青瓷器有盘口壶、双唇罐、四系罐等,釉陶器有盆、奁、罐等。2号房址出土的一枚卷云纹瓦当上有“(戊戌)年造瓦故记岁”铭,由于房址下部出土青瓷的时代可定为东晋,所以瓦当上的“(戊戌)年”当为338年。城内其他许多地点也曾发现与上述房址出土相似的遗物,其中有“太宁四年太岁□□闰月六日己巳造吉保子宜孙”铭卷云纹瓦当(注: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84年第1期。)。高句丽遗存中多次出现东晋纪年,卷云纹、兽面纹瓦当在东晋建康城发现甚多,由此可见高句丽与东晋关系之密切,而且还说明这两种瓦当的源头均在魏晋中原地区。

城外也分布有大型建筑遗址。城址东门外1.5公里处的民主遗址东部尚存两根石柱,高2米有余。遗址西部为三处院落遗迹。城址东门外约0.5公里的一处遗址尚残存四座相互接连的房址。中间房址(第一室址)南向偏东,长方形,东西长15米,南北宽11米,据础石分布情况可知面阔三间。房内正中置长方形石座,东南端有灶。房屋东、北两壁建有整齐的取暖烟道。房外环绕廊道,西廊道与另一东西长15米、南北宽14米的方形房址(第二室址)相连,此房址大部被破坏,仅于北部发现长11米、宽2米的火炕遗迹,炕面铺石板,稍高于地面,炕壁用瓦片修砌。四座房址都出土了红褐色细泥陶器,也有火候较高的青灰和黑灰色细泥陶器,器形有缸、罐、盘、豆等。还出土种类较多的铁器,有兵器类的刀、镞,工具类的斧、钻,农具类的铲和炊器铁锅等。另外发现少量的鎏金铜饰片和鎏金铜簪。房址四周多出筒瓦、瓦当,瓦当纹饰有莲花、兽面和忍冬。另一处遗址位于城北2里,规模更大,有排列整齐具有圆形或八角形覆盆状的础石和大量瓦片、瓦当,并出土鎏金铜镞、鎏金铜器盖和白玉耳杯等。从建筑规模和所出遗物看,估计后两处也是“好修宫室”(注:《后汉书》卷八五《东夷列传·高句丽传》。)的高句丽王室建筑。

丸都山城形状如簸箕,向南侧敞开。平面近方形,周长近7000米。多数地段人工累石为墙,少数地段利用自然峭壁。人工墙宽度1米至数米不等。发现7处门址,西墙1处,其余三面各2门。南墙正中城门建在宽敞的平地之上,直通城内主要基址。城门为瓮城结构,大致呈长方形,长约115.1米、宽56.5米。南墙西侧的2号门址也为瓮城结构,但规模远小于1号门址。1、2号门址与西墙南侧的3号门址经发掘,都发现瓦、瓦当等建筑用品和高句丽时期的遗物,这些门址之上原有木构建筑。(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 丸都山城平面图

(采自《丸都山城》图三)

建筑遗址集中分布于城内南部,最重要的遗迹是距1号门约1里处、建于平缓坡地上的宫殿遗址。殿址整体东高西低,落差13米。殿址坐东向西,平面形状略近长方形,东、西两墙较为平直,南北墙呈斜边状。东墙长91米,西墙长96米,北墙长75米,南墙长70米,加上附属设施,南北长95.5米,东西宽86.5米,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早年殿址础石和宫墙保存较完好,现仅存基础。

殿址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四层人工修筑的台基。受地势影响,每处台基的宽度不尽一致。在四层台基上均修筑有不同规格的建筑,共有11座(组)。在1号台基与2号台基之间有一长方形广场,广场北侧修筑有进深和面阔均为2间的建筑,类似的单体建筑在2号、4号台基的北部也有发现。从现存迹象看,宫殿址有宫门2处,均位于西宫墙上。1号宫门址(正门)位于宫墙的中部,与3号台基所存石筑踏步处于同一条轴线上,结合2号台基残留石筑踏步的迹象推测,宫殿的正门与各台基的踏步构成整座宫殿址的中轴线。2号宫门址位于正门北17米,位置与6号建筑址的门道相对应。殿址台基上的建筑形态有排房、八角形、回廊式等多种形式。(图二十五)殿址内的排水设施较为系统,有人工排水和自然排水两类。殿址外的附属遗迹主要发现两处:一处是位于东墙外1.5米处的排水沟;一处是以块石垒砌的人工建筑,据其内部结构及所处位置推测,应是树立旗帜的遗存。

图二十五 集安丸都山城宫殿遗址

(采自《丸都山城》图四十,经修改)

殿址出土的遗物与国内城相似,另有许多铁器和鎏金铜器。许多瓦上有铭文,其中一片上有“小兄”二字,与文献记载的高句丽官职相符。

殿址周边遗存分布密集,“戍卒居住址”、瞭望台、蓄水池等在宫殿址西南300—320米相邻分布。跨越冲沟,南侧的台地上曾发现成组的铁镞。西南角有一座高句丽时期的封土墓,应为殿址废弃后修筑。

集安境内遍布高句丽墓,在国内城和丸都城以东集中分布了若干座方坛阶梯积石墓和壁画墓,两城以西也有若干大型墓葬分布,不少墓葬可推定为高句丽王陵。这些墓葬与两座城址共同衬托出集安的重要性。

晚期都城——平壤大城山城、平壤城、安鹤宫城、清岩里城 高句丽平壤城仍然采用山城和平原城结合的方式,山城可以确定的是大城山城,平原城有大小二城,大城是今平壤市内的古城,简称为平壤城,小城一般认为是安鹤宫城,也有学者认为是清岩里城。

大城山城位于今平壤市东北6、7公里、大同江北岸的山地上。与丸都城相似,呈簸箕状,南侧较低,所以此处城门为两重。城墙全长7218米,城内面积约2.7平方公里。城墙上的遗迹有角楼、望楼,城内的遗迹有蓄水池、水井、仓库等。城内多处地点发现建筑遗迹,遗物有瓦、瓦当。

平壤城位于大同江和普通江之间,北半部依山而建,南半部平敞。周长23公里,分为北城、内城、中城和外城。内城为王室所在,中城为衙署所在,外城为居民区,还保留着里坊痕迹。北城系为加强内城防卫而建。高句丽时期的城门至少发现四座。内城南壁发现铭文砖,内容有:“己丑年五月廿八日始役西向十一里小兄夫若牟利造作”;“己丑年五月廿一日自此以下向东十二里物省小兄俳□百头□节矣”;“丙戌十二月□汉城下后部小兄文达节自此西北行涉之”,等等。平壤城应是《隋书》、《新唐书》等所记的高句丽长安城。(图二十六)

清岩里土城位于大城山城和今平壤城之间,也在大同江的北面,但距江较远。城墙周长2.7公里,城内发现包括金刚寺在内的多处房址。

安鹤宫城位于大城山城南麓,相距700余米。整体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四墙长度分别为622米、623米、617米、618米。城墙土石混筑而成,基宽9米,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南面三门。南北墙上还各有一水门。东西城墙外借水渠为护城河,南北面情况不明。主体建筑为配置在中轴线上的南宫、中宫和北宫。南宫主殿面阔十一间。中宫主殿由大型前殿和小型后殿组成。北宫由前后两殿组成。在北宫的东西还分别有东宫和西宫。安鹤宫城与《周书》所记“(高句丽)王则别为宅于其侧”的“宅”很相符。(图二十七)虽然安鹤宫城平面略呈菱形,但是四门基本相对,各种建筑非常整齐地排布,中轴线上的主要宫殿呈一线南北排列,这种宫殿区的布局方式与中原地区别无二致,结合上文国内城,可见高句丽平地城的规划布局规律与中原地区相同。

图二十六 平壤城平面图

(采自《朝鲜考古学概要》图一一五)

图二十七 平壤安鹤宫城平面图

(采自《朝鲜考古学概要》图一二二)

(2)一般城址

山城是一般高句丽城址的普通形态,辽宁省境内发现约70座,吉林省约30座。山城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周长超过万米,小的才几百米,可划分为周长在1000米以内、1000—2000米、2000—3000米、3000(含)米以上几个等级,周长在3000(含)米以上的大型山城,绝大部分位于高句丽的西部防线、辽东至平壤的交通沿线和平壤以南的地区,修筑时间大都在公元4、5世纪之后。周长在1000(含)—2000米、2000(含)—3000米之间的中型山城,或穿插于上述大型山城之间,或作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址,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作为重要山城的卫城而存在的。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周长在1000(含)—2000米的中型山城,在桓仁、新宾、岫岩、开原等地发现的比较多。周长1000米以内的小型山城,大都是大、中型重要山城的卫城或交通沿线的关隘哨卡。目前发现虽不多,其实应是各类山城中数量最多的。大、中、小不同规模的山城互相呼应,构成了高句丽严密的防御体系。

高句丽山城大都修在依山傍水之处,城墙结构有石筑、土石混筑、土筑几种方式,石筑方式为主。在山城的拐角和制高点常筑有高台,城墙上常筑有女墙。中后期的城墙外侧常建有马面。一座山城可开几座城门,只有个别小型山城才开一座城门。主要城门位于山势比较平缓、便于出入的一面。因主要门址地势较低,城内如有水溪则往往从此流出,所以在城门旁多另设水门。水门处有的修筑水坝或涵洞。为了加强防御,重要城门又多修有瓮城。早期形式是两侧城墙至城门处内外交错,以形成瓮城,如桓仁五女山城、新宾的黑沟山城和太子城。后期常见的形式则是两侧城墙至城门处内向曲折,形成内瓮,或者外向曲折,形成外瓮,再或者是内外同时曲折,内、外瓮结合。山城的水源格外重要,不管哪种类型的山城,几乎都发现有水源。很多山城内都修了蓄水池、水井、水坝等设施,有的功能还相当完备。山城中还有仓库、戍卫兵士的居住址等。有些山城的附近尚有窑场、冶铁遗迹。

山城城墙的走向和城内的布局很难像在平地那样预先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据对山势和地形的利用可大致划分为簸箕型、山顶型、“筑断为城”型、左右或内外城型四种。

簸箕型山城多修在环形山脊之上,山脊往往是三面高、一面低,山势陡峭之处,有的则以自然悬崖为壁,不筑城墙,而在山势平缓低凹之处修筑城墙。城内有纵深的山谷和开阔的坡地。簸箕形山城的数量最多,可能占高句丽山城的半数以上,集安山丸都山城是此种类型的代表。簸箕型山城多为大、中型,所以其分布与上文中所谈到的大、中型山城的分布地区一致。如高句丽西部防线南起第一座山城金州大黑山山城就是簸箕型。海城的安市城、铁岭催阵堡山城、西丰城子山山城也都是簸箕形城。

铁岭催阵堡山城位于汛河北岸一东西走向山脉中部的瓮形山谷中。城墙沿蜿蜒的山谷修筑在海拔260米的四周山脊上,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较窄,东西残长2000米,南北约1500米。山城的城壁,充分利用横向山脉的山岩峭壁,沿山势垒筑石墙,或以土石混筑。城墙基部最宽处15米、顶宽4—5米、高2米。墙内侧有5—8米的马道随墙环城而行。在城壁的四角各有较高的土堆建筑,当是“望台”(敌台)一类建筑址。山城辟有南、北二门。北门位于北山梁西侧;南门位于谷口西部,面向汛河河谷交通大道,当为正门。南门东侧是城内地势最低处,应同时为山水外泄的水门。在南门外及东侧的谷地,有横向人工修筑的土墙三道,高约12米。其中长约40米的土墙,横跨谷口,乡民称为“关门山”,当是南门的主要屏障之一。南门外为宽约30米的汛河,成为天然屏障,过河有南向大道与30余公里外的抚顺高尔山山城相通。城内遗迹除马道、望台外,还有拦水坝、蓄水池、角台和建筑遗址。(图二十八)

图二十八 铁岭催阵堡山城平面图

(采自《考古》1996年第7期)

山顶型山城皆修筑于山顶之上,山城之内地势高亢,且较平整,四周则多为悬崖陡壁,或一面稍缓,稍缓之处修筑城墙,其他地方或以悬崖为壁,或再筑城墙。山城的脚下多有江河流过。高句丽初期都城桓仁五女山城即是此种山城的典型。此外,还有宽甸虎山山城、清原南山子山城、通化的建设山城和英戈布山城、集安大川哨卡等。在这些山城中,规模较大的是前两座,尤其是近年新发现的虎山山城,位置相当重要。余下的皆是周长不足1000米的小型城,个别的才一二百米。因此,山顶型山城绝大部分属关隘哨卡和大、中型山城的卫城。

通化建设山城是集安至通化间的一座重要交通城址。位于通化县大川乡建设村东北2公里处高约25米的陡崖之上。山城所在山顶较为平坦,面积约6600平方米。山城的东、南、西三面为陡崖,故不见城墙痕迹。惟北坡较缓,在山梁上筑有宽2米、高0.8—1米的石筑城墙。山城门址共有两处,一处在南面山砬子豁口,由此可通山下,应为正门。另一处在山城西北角。在山城的西南侧,有一关隘建筑或外城,封锁了西面通往山城的唯一通道。

“筑断为城”型山城指在地势险要的峡谷地带筑城截断来往交通,最典型的是凤城县凤凰山城,略近方形,周长约16公里,其中人工砌城墙7525米。这七千多米的人工墙除南、北峡口的城墙外,其他部分修筑在东西两侧的山脊上。凤凰山城位于辽东至平壤的交通要道上,对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后的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典型的“筑断为城”型山城,还有集安关马城山城、盘石的纸房沟坝城和城子沟坝城。关马城山城在丁字形山谷的三个谷口分别筑墙,与河谷两旁的山峰共同围合而成。(图二十九:1)另两座山城皆是在人字形山脊的缺口处横筑城墙,形成以人工墙为底边、人字形山脊为两腰的等腰三角形山城。人工城墙不长,才几百米,但加上围城的山脊,山城的规模就不同了。“筑断为城”的地形便于驻兵民、藏器备,但从作用上来看,有的仍属于关隘哨卡。

左右城或内外城,是指左右相连和内外相分、相连、相包的两城,而其中的一城又可以是上述的簸箕型或山顶型山城。左右城型山城迄今发现两座,即抚顺高尔山城和柳河罗通山城,皆是大型山城,而且外形相似,左右相连,状如肺叶。两城一主一次,重要遗迹皆集中于主城内。

抚顺高尔山城由东城、西城、南卫城、北卫城,以及东南角三个小的环城组成。主城为东城,周长2800米。东、西城的地势皆是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呈簸箕状。南卫城是沿着由西城西南角和东城东南角合抱伸出的两个山脊修筑而成,正好将东西两城南侧的谷口包在里边。北卫城和东南角三个小的环城皆修在和东城相连的小山脊上。(图二十九:2)

图二十九 集安关马山山城和抚顺高尔山山城

1.集安关马山山城(采自宿白《魏晋南北朝考古》图八七)

2.抚顺高尔山山城(采自《高句丽古城研究》图一一)

内外城型山城发现稍多,布局上又略有区别。一种从外形上看是一座山城,中间有一道城墙将城一分为二,一内一外。有的两城同时修筑,有的时间上有先后,则需作具体分析。目前发现的此类山城有辽宁新宾太子城。新宾太子城山城周长1425米,城内东西两端地势高,中间凹,呈马鞍状。在其东部有280米长的南北墙垣将山城分为东西二城。东为内城,周长675米。内、外城之间有城门相通(注:抚顺博物馆:《辽宁新宾县高句丽太子城》,《考古》1992年第4期。)。另一种是内城单为一城,而在内城地势低平的一侧另筑外城,与内城相连或半包。岫岩的娘娘城山城和松树沟山城、柳河钓鱼台古城属于此种形式。娘娘城山城内城谷口在东侧。外城则筑于内城东侧,平面呈半圆形,将内城的东壁和南壁东段均包围在内,有效地起到了内城外围城的作用。此外,还有一种为内、中、外三城相套,如吉林东团山城。左右城和内外城的规模,大、中、小型皆有,相比之下,周长3000米以上大型山城的比例较大,说明它们的地位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