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戚氏·楼满园》
这首为纪念北京大学1986级同学入校三十年而填的词,表现了我们眼中燕园的美、北京大学的历史和坎坷,以及当时同学们少年意气、忧国忧民的精神。
燕园的美,一目了然,永驻心间。作为晚清戊戌变法的产物,北京大学肩负着国家兴亡的重任,她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振兴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高校所不可能有的使命。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倡导的科学民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成为北大精神的核心。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也是科学民主的一个传播中心。无数爱国青年来这里寻找拯救中国的思想动力,在这里走上了救国救民的人生道路。北京大学也一直是民族忧患的晴雨表,没有任何其他一所著名大学曾经历过北大那样的挫折和坎坷。北京大学屡次被封,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曾经历过几次沉重打击。其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张作霖曾经把北京大学合并到其他高校,经过广大师生的反复抗争才得以复校。其二,1937年日本侵华,北大被迫转移到云南,与清华、南开一起组成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师生不屈不挠,九年内培养了八千毕业生,成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其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潮泛滥,北大的师生受尽了苦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北大许多教师被发配到血吸虫泛滥的江西南昌鲤鱼洲劳动改造,北京大学处于不进则退的状态。
但是几次浩劫没有熄灭北大精神。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北京大学再次浴火重生。80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丁石孙,不仅继承了北大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而且还把过去的传统对人的尊重融合进来,也就是教育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成长和自由发展。丁校长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诚信待人,为新一代北大人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典范。丁校长这个办学方针绝不是赶时髦或权宜之计,而是北京大学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
北京大学1986级2112名本科学生就是在那个时候,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未名湖畔,见证了北大的再次复兴。我们那一代学子,生在“文化大革命”,成长在改革曙光初现的年代。我们从农村和城市走来,带着大地的希望,我们憧憬过世界,有过爱情和友谊,流过汗水和眼泪,经历过彷徨和失落。这本《博雅漫记》就是为了纪念同学们三十年前在北大共同度过的四年青春岁月而编写。
北京大学的伟大,首先是北大学生的父母和家庭的伟大。北大学生就像来自大地的种子,肩负着父母的艰辛和期望,饱含着中国城镇和乡间的文化底蕴,来到北大开始生根发芽。“大地的种子”这一章描写了四位同学来北大之前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既有江南的恬静,又有东北的艰辛;既有长辈对学子人格的锻造,又有学子对家人由衷的眷恋和感激。
在同学的记忆里,北大是美景,是音乐,是国画;是圣地,是三角地,是图书馆;是自由,是欢乐,是友谊,是爱情;是讲座,是社团,是军训;是饥肠辘辘中的美食,是一无所有中的豪情万丈,是我们四年的青葱岁月……“忆燕园内外”这十二篇描写了当时北大校园内外和军训生活的生动片段。
精神的发展不止是在课堂上促成的,更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酿就的。当年对秩序的挑战,对权威的蔑视,所有这些离经叛道的行为,其实与培养个性和精神自由密切相关。“北大的精神包括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也包括对完整人格的尊重和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尊重和追求。一个爱知识的人,到哪里都会继续爱知识;一个人在人格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是做不了学术研究的。”北京大学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来自大地的种子,在这里找到了自由的阳光、土壤、风和水,然后发芽、开花、结果,正如九位同学记述的经历那样。
“愿我单调的眼神里,不再有人被期待。”如果说86级同学在毕业时没有迷惘和失落,那一定是假话,尤其是那一年,北大毕业生“从天之骄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滞销品”,人生的磨砺才刚刚开始。好在大地的种子是优秀的,北大的训练也是有效的,母校的精神支持着我们,在“告别理想国”之后,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延展着自己的品格。
多年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北大精神。北大精神在爱的折射里最具光辉。其伟大也在于北大师长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受人爱戴的丁石孙校长绝不是孤单一个人,那一代北大教师里,从不乏伟大的人格。他们传授给学生的绝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而是把对生活的体会用最实际、最感人的方式无私地给了学生。没有辜负师长的教导,86级同学也在把北大精神发扬光大。无论是后来教书育人,还是在考古现场;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还是对艺术的爱好;无论是友谊,还是道义。我们那代人在不断地延伸扩展着北大精神,这就是我们“精神的传承”。
没有批判,就没有北大精神。对北大的爱,也体现在同学们对北大不足之处的批判上。三十年来我们阅历已深,能够客观地比较现实的北大和梦想的北大,我们对北京大学既有赞美,也有逆耳忠言。比如说:“在民主的社会里,真正的自由是无法‘法定’的,多数自由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再如:“自由不是无法无天、随心所欲或是御风而游、心驰神想等。自由包含着义务、责任、尊严、尊重、法治、平等和社会的公正。自由不再是一种个人的状态,自由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公德。”
我们受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达到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富于博爱和修养。“在世界面前”,我们的理性和感情都在追求自由。比如,同学在对“异域”的描绘中,通过对美学、伦理学、人生观的诠释,提出了文化是相对的;而人类的大同,不是按需分配的物质社会,而是全民审美的精神社会;希望开启一个理性与感性同时完全自由的时代。“大学的教育,是让大家打开思想和情感之门。”每个同学都各自扎实而骄傲地走过了这三十年的历程,才是对北京大学最好的颂歌。
三十年前,我们2112名同学走到了一起,成为走向世界的同路人。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走完了这三十年的路程。有多位同学不幸过早地离我们而去。在我们纪念86级本科生入校三十周年的同时,我们也为早逝的同学和亲友献上我们对他们的“生命的赞礼”。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赢得了他人的敬佩。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面临艰难痛苦抉择的时刻,在人生陷入黑暗谷底的时刻,他们心怀坦然,从容以对,如清风过世,不留纤尘。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最宝贵的记忆。他们,是我们那代人的英才。
编这本书是一个艰难而又令人欣慰的过程。能得到同学们的支持成为主编,更是我的荣幸。原以为编这本散文集会比编一本诗集来得容易,毕竟只是四十多篇文章,不像是三百多首诗。但这个想法很快就显得不知深浅。我们这本文集的出发点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同学的参与,尽量呈现丰富多元的视角和论点,最大限度地尊重同学的个性和自由发挥。虽然中途有很多挑战,但结果证明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四十九篇散文,都是大家有感而发的真情之作。最鼓舞人的是我们最后能编写出一种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弘扬北大精神的气概,这是对所有付出心血的作者和编辑的最好回报。
没有我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编委们,本书不会成书。每个编委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但是他们自觉自愿地承担编辑重担,往往工作到深夜,不知疲倦。他们对同学的支持和爱心,我每天都能看见。
四十九个故事都是拳拳之心、肺腑之言,分享的是每个人生活中悟出的道理,是对母校教育的伟大见证,也是为母校走向更大辉煌而贡献的一些宝贵建议。
没有北大“湿瓷绘”的平台,许多作者也不会很快进入角色。北大湿瓷绘,不仅促成了本书姊妹篇《博雅诗笺》的出版,而且为本书的成功做了很大贡献。
叶菲为86级本科生入校三十年的聚会,花费了很多心血。她率先发起了为本书出版的众筹工作。感谢各个系的联系人和参加众筹支持本书出版的同学们。感谢英语系的何雪梅动员组织很多位同学写作投稿。感谢社会学系的田晖同学和生物学系的从容同学,为大家管理众筹款项事宜。还要感谢北大出版社的支持。正因为他们的支持,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我希望我们这本书在带给大家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能引起同学和读者们的思考,给我们的师弟师妹,以及其他的大学生乃至中学生以启迪。归根到底,教育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完整的、有品格的人。北京大学的教育对我们的最大帮助是使我们永远对自己和世界真实,不再是某种个人、团体或思想的附庸,而是感悟了精神的魅力的自由人。三十年来我们对北京大学最深刻的印象是:
汪浩
2016年4月20日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