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分析实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9 确定技术分解的基准[17]

技术分解的目标是既要方便专利数据检索,又要能够得到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可,因此学习者应当明确实际项目中的专利技术分解表,一定是对多种分类体系进行博弈的结果。那么首先了解一下可作为专利技术分解基准的主要分类体系都有哪些[18]

(1)专利分类体系。

为适用专利检索,最方便的技术分解方式是按照各种专利分类体系对待分析的技术主题进行分类,一般分类标准选择包括国际专利分类(IPC)、美国专利分类(UC)、欧洲专利分类(EC)及日本专利分类(F-Term)等。采用分类号进行分类,其特点在于已有分类体系的情况下,稍作修改即可,无须重新设置新的技术分解,但前提是已有专利分类体系与行业内技术分类标准差别不大或基本一致。此外,采用专利分类号进行技术分解后,由于某一技术分支对应一专利分类号,因此便于对技术主题进行检索,并且有助于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但是,这种分类存在缺点,当某一技术主题的专利分类与行业产业分类相差较大时,无论采用何种分类体系,均存在与产业分类不一致的情况,这样的分析结果会造成和产业的脱节,从而失去对企业的指导或参考意义。

(2)行业分类体系。

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其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进行技术分解时参考行业分类标准可以加深了解技术的本质和演变,并且根据行业分类标准确定的技术分解更能契合行业发展态势及现状,这样的分析结果更易于被企业所认可和接受。在有些具代表性的行业,行业分类体系甚至反映在企业的部门划分上。但是这种分类体系需要研究者在前期进行大量的行业背景技术调查,在进行技术分解过程中需要咨询行业的技术专家和产业专家,不断调整技术分解结果。此外,在根据行业标准分类进行技术分解后,在检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量也可能大于基于专利分类形成的技术分解的工作量。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分类习惯,这些分类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要么体系严谨,要么应用方便,都是经过大量的经验积累沉淀下来的并能被本行业从业人员广泛接受的分类。因此,项目承接团队必须尊重行业习惯,充分考虑行业的分类,了解该分类背后形成的原因,并知晓其优缺点。

(3)学科分类体系。

在技术分解中,对于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术主题,也可以参考教科书中已给出的分类原则来进行技术分解。教科书作为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其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其在材料的筛选、概念的解释和不同技术分支或学派的介绍具有全面、系统和准确的特征。因此在进行技术分解时,可以参考教科书中介绍的相关技术分类,特别是在某一技术主题专利分类和行业分类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教科书分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案例展示4-1

切削刀具专利分析项目技术分解[19]

刀具行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①行业分类:按具体刀具产品来分类,例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丝锥等;②专利分类体系:主要为国际专利分类即IPC分类体系,其特点是:按应用领域为主,间杂着刀具种类及其相关的技术点;③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主要以产品分类,例如:麻花钻、锪钻、扩孔钻;立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键槽铣刀、可转位铣刀;矩形花健拉刀、键槽拉刀、圆拉刀;可转位车刀;丝锥;绞刀;板牙;插齿刀;④行业习惯,例如美国切削刀具协会(USCTI)的分类是:硬质合金刀具、钻∕绞刀具、金属切削锯片、铣刀、聚晶金刚石刀具、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棒料、表面涂层、螺纹丝锥、刀架及其他;⑤商业分类,按刀具及相关产业链的产品、主要提供的技术支持来分类,这种分类主要是针对客户需求,如表4-1所示。

表4-1 国内刀具商业分类[20]

以上各种分类体系都有其优缺点,虽然在其适用的场合都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对于本项目的研究来说都有一些不足。例如刀具产品具有共性的制备工艺、制备材料技术;对于主要涉及制备工艺、制备材料的专利申请不好划分界限;且技术主题相关的分类号太多;涉及工艺的专利申请部分由于应用范围较广;专利文献噪声太大,无法凸显关键技术点;而涉及具体产品种类的专利申请,分类太细,各细分类下的专利文献数量不均,有的分类不足以形成研究样本等。因此不能满足本项目的研究需要,必须建立新的技术分解表。

由此可见,实际进行技术分解时可以以上述三种分类体系为基准,推荐首先考虑行业分类体系,其次考虑专利分类体系和学科分类体系。当然,项目承接团队也可以根据待分析的技术主题的特点来灵活确定技术分解方式。例如,当某一技术主题涉及某些传统行业的特定技术领域时,通常专利分类体系要优于行业分类体系和学科分类体系,或者在行业分类体系不明确的情况下,采用专利分类标准更有利于保证技术分解的准确性,这时可以先采用专利分类标准对技术主题进行分解,然后根据行业专家意见或根据行业标准进行不断调整,以使其能够结合专利分类体系和行业分类体系的优点,形成一个准确并便于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技术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