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创业的三大迷思说起
我及多位硅谷创业有成的朋友,像陈五福、徐大麟、臧大化、庄人川、龚行宪等科技界巨擘,以及更多直接返回亚洲落脚创新创业的前辈,都是从80、90年代就开始回到亚洲呼吁创新创业,多年来始终努力不懈。
大概时间到了,社会风气也养成了,这几年“创新创业”这四个字,终于从老企业家口中所说的“搞这个干嘛”的“隐学”,脱胎换骨变成众人抢着说“一定要干”的“显学”。当然,创新创业这股风潮是整个时代巨轮带动的必然趋势,不敢说是我们这些早期硅谷创业家的功劳,但我们在其过程中绝对有过一番贡献。
我在亚洲多处讲学超过二十年,不论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礼堂里、上海北京的创业沙龙中,还是台北香港形形色色的聚会里头,遇见的都是不比硅谷创业家逊色的年轻人。
我所谓的年轻人,说的是心境与斗志年轻高昂,与年龄无关。
年轻人对创业充满幻想,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年轻人想要创业,却也特别容易受伤,更容易由于外界给予的错误讯息而陷入迷思。
他们的困扰,大致上从前端标题所说的头三大祸害迷思开始:
我能力似乎不够,怎能创业成功?
我没有钱(或说找不到钱),怎能创业成功?
现在时机不好,竞争又多,我怎能创业成功?
附加另一个迷思:人家都说我这个点子不可能成功的,我怎么办?
如果没有加以适时的妥善引导,这些迷思会逐渐扩大延伸为更多更复杂的自我纠缠。
过去40年我遇见过数千位有心创业的人。绝大部分人,他们对创业这件事的心态,在勇敢踏出之前,还有其他自我挣扎的迷思:
对创业前的自己,有那种“飞龙困于浅水”的自我挣扎迷思:
现在的工作不错啊?何必一定要强迫自己去趟创业的浑水?
唉!家里事情已经够多了,等过一阵子比较不忙时再说吧?
如果真的创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像看电影、看电视、上网玩乐、陪男女朋友逛街……)不就忙到没时间做了?
万一失败的话,不是要被朋友们笑话了?
我要去哪儿找钱?要对人家低声下气吗?
能不能找到伙伴呢?万一伙伴把我的好点子抢走偷走又怎么办?
别人好像运气都很好,一下子就找对题目,只有我运气不好?
现在的景气与时机似乎不很好?此时创业会不会自寻死路?
我又不懂经营事业,凭什么能够做大做成呢?
我是合适的领导人吗?还是我比较适合一辈子做打工仔?可以无忧无虑,不是也挺不错嘛?
我有很多兴趣,还想探讨很多不同的事物,我真的就为目前的点子奉献一生吗?
为什么没有别人来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创业,这样子我自己也轻松一些?
哎呀!不要自找麻烦(或说自讨苦吃)当老板,现在轻松愉快地做个职员,天塌下来有别人承担,多么自在啊!
……等等。
同时,这些有心创业的朋友,对创业之后的想象,也有非常多或许是过分乐观的无知迷思。
对创业后的自己,也有“我这条巨龙即将一飞冲天”等过分乐观的无知迷思:
啊!真好,马上可以去印刷写有“董事长”“总经理”或“执行长”的名片,大量发给朋友了!
我的点子这么好,做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必然是天下第一,所有的人都会立刻迫不及待地来向我购买!
目前看不到有任何竞争对手,显然这世界上还没有人像我这样有独到的眼光与先见。
我已经完全了解市场。依据某某市场调查,我的市场总额有5,000亿。我很客气地预估,三年后自己可以得到5%~10%的市场,也就是250亿到500亿。
市场开发有什么难?多寄几万份信函出去。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头等着订单如雪片般地飞来。
我看有些人也没什么本事,随便做了一些网上购物网站,稀里哗啦的就简简单单捞金了?我的东西比他们还好呢!
听说我这一类的点子是投资基金最梦寐以求的?太棒了,到时候我一定可以要求到极高的报价。
找钱有什么难?我只要到什么Kick Start或Tech Crunch精彩地做个简介,马上就有一堆人来表示兴趣了。
我的团队最棒!包括了我的女朋友(或是我太太),还有我最亲近的好同学,他们都是最可信任也是最能干的。
这个idea全是我发明的,我当然要拥有所有的股份,未来股票上市以后,我就有机会登上“华人首富”的杂志封面。
……等等。
这些迷思,在我过去40年收到过的计划书以及聆听过的简介里头,屡见不鲜,而且不断在不同世代里重复着。
所以有心理学家曾经精确地说:我们人类,就是会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错误。
因为开始的思维与态度错误了,后面怎么会对?
创业前自我否定的迷思挣扎。
创业后无知肯定的迷思幻觉。
这些迷思,基本上都源于创业家本人的内心思维与对凡事的态度。
这些迷思与态度不一定全错,但内心思维与处事态度一旦偏差,不管是自我否定的悲观,或是一厢情愿的乐观,都会成为未来成功的重大障碍。就像一位马拉松选手,如果一开始就看错地图或跑错方向,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无功,到后来确实有可能白忙一场。
《创业家想法和你不一样》这本书,就是希望从你创业思维的源头开始做个整理,在你起跑前就搞清楚自己怎么个跑法。协助你改变态度,调整思维,找到你所有的偏差,帮你做个彻头彻尾的洗涤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