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描绘博雅语文的理想图景
最近几天,我的心里一直被一件事感动着。
前不久,我们邀请特级教师张立军来到学校,给五年级2班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的作文课。在作文课上,孩子们在张老师幽默风趣又不失睿智的引导下,渐渐地打开了心扉,文思如汩汩清泉自然涌流,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然对话,精彩问答,整个课堂温馨舒畅、生机盎然,孩子们沉醉其中,如沐春风。
下了课,孩子们意犹未尽,对这名“男神”教师有些依恋。这样的“名师后遗症”是常有的事。我也曾听有的老师抱怨,名师来班里上过课后,孩子们的心都被带走了,自己的课不好上了。
面对这种现象,五年级2班语文教师徐征是怎么做的呢?他很理解孩子们的这份心情,因势利导地布置了一篇课后作文《假如徐老师换成了张老师》。
第二天,徐老师的朋友圈就被刷爆了。他晒出了孩子们的作文,可谓是童言无忌,个性十足。有的不怕徐老师“伤心”,直言说想换成特级教师上课;有的觉得两名老师都不错,很难取舍;有的力挺徐老师,说他也有优点。还有的孩子,考虑更“深远”:
“如果换成张老师,我有点担心。因为张老师好像非常、非常喜欢写作文!这让我想到了最‘恐怖’的一个事:他会不会让我们天天写作文?”
“如果两名老师都安排在我们班,不要相互替代,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了!”
孩子们的表达率性而真实,充满了童真、童趣。他们没有逢迎成人,而是自由言说,这一点让我很赞赏。同时,我也暗自为徐老师叫好!敢于出这个题目,并敢于把孩子们的作文贴在朋友圈里,是需要勇气的。当大家纷纷留言,夸他这个作业布置得好,他笑称,自己做好了被学生吐槽、甚至自己这个班主任可能被换掉的准备。
但毫无疑问,徐老师也是很有智慧的。他不仅巧妙地抓住了一次作文的契机,而且通过和孩子们“共情”,重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这是北大附小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能隐约看出我们所向往的博雅语文的影子。在博雅语文的课堂里,教师要是坦诚、温厚的,教真语文,显真性情;孩子们也才能是自由的、活泼的,学真知识,养真道德。
几年前,我们提出了博雅语文的课程构建,我们的语文教学团队一直在努力地为语文教学找寻新路。
博雅语文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希望,“博雅”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标签。当我们把博雅传统寄托于语文教学,实际上饱含着对母语教学无尽的深意和期待。我希望北大附小的语文,不仅是北大博雅精神的承续,更是孩子们“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的沃土。通过语文教学,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博览”“善思”“雅言”“恭行”,借此来推动人文素养、立德树人的落实。
我们与北大,也绝不仅仅是地缘的接近,而是文化血脉的融通。博,就是“兼容并包”,强调广泛的吸收与接纳;雅,就是“厚积薄发”,突出智慧的内化与呈现。“博雅”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北大文化风习的熏染下,循着名家大师们的足迹,让北大附小的教师也涵养出开放、大气、包容、自由、勇敢、智慧的精神特质,并让“博雅”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流动的气息,于呼吸吐纳间,浸润着校园里的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花一草、一砖一石。
从这个意义来说,博雅语文孕育着的是一个更具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一个从语文课堂到语文教师、从教学到教育、从教师到孩子的理想图景。
得益于博雅语文,这些年,我也在参与语文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记录着,观察着,思考着,不忘初心,幸福同行。
当然,这里仅是我和老师们对博雅语文的初步尝试,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有很多,不惮于浅陋,求教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尹超
201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