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一、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心理发展研究的历史,涉及几乎每一个领域。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他们基于广泛的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和血缘关系的研究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高尔顿是这种理论最早的著名代表,他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霍尔也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例如,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遗传决定论的经典佐证。
1.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2.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高尔顿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环境决定论,又称机械决定论。这一论断最早是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即“刺激-反应”之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为环境决定论者长期以来津津乐道。
影响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先天胎内环境、后天自然环境、后天社会环境。
1.先天胎内环境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2.后天自然环境
后天自然环境是指维持生物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
3.后天社会环境
后天社会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
随着心理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类对自身了解的进一步加深,极端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许多事实证明,儿童心理发展不可能没有遗传的作用,也不可能没有环境的作用,于是,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便随之出现了,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斯滕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原有的心理图式得到不断改变和发展,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1.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1)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个因素。例如,有精神分裂症潜在倾向的个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个体遇到的环境压力,而没有这种遗传倾向的个体,即使环境压力再大也不易发生这类疾病。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遗传有时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作用就纠缠在一起,无法真正分离。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遗传和环境本身就是互相包容的。遗传是种系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种系是以机能的形式巩固下来的环境作用的反映。
(3)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不同年龄阶段,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大小各不相同。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小,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2.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历年真题
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阶段。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秩序,并且可以做出预测。因此,心理的发展可以用客观的词语做出描述、解释和预测,用数学手段进行测定,用增长曲线和轨迹的形式描述出来。
儿童的身心发展按照一定顺序展开,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到下肢、由中心到边缘。心理的发展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的顺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例如,婴儿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中心边缘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到深、由绝对到相对、由自我中心到脱中心化的过程。再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
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质变,构成了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特征之间的交叉又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
所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相联系的,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英国心理学家柏曼的生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的情欲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心理学家贝尔特斯的毕生发展理论等。这些观点虽然划分的标准各有不同,但在实际年龄阶段的区分上是相近的。它们在生理、智力、个性、教育和生活诸方面的发展各有其特点,以身心发展的各种指标综合地来划分各自的年龄阶段,但同时又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如表1.3所示)。
表1.3 毕生发展的阶段及其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
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
心理发展应该按照个体自身条件和要求主动地发展,还是按照父母、教师等的期望和要求发展呢?将人看成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会尊重人的主体,将人看成是一个有独特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就会重视开发个体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实际上是儿童发展的内外因关系的问题。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这里的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关于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问题,历史上形成了两种观点:机械论和机体论。
机械论者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是被动的。机械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和英国哲学家休谟,他们将人当作内部静止的、必须由外部力量推动的机器。这种观点在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儿童被看作可以根据成人的意愿任意塑造的原料。机械论者认为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样被动地接受现实。
机体论者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是主动的。这种理论把人看作一个生命系统而非机器;认为人具有内在的活动和自我调节的功能,能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过滤和组织,有选择地做出反应;认为儿童能通过积极的同化建构他们的知识。
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此词源于动物习性学研究。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这个时期也是发展技能、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将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其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中止的,它逐渐发展到高峰,然后慢慢消退。
在心理发展研究的历史中,关于人的关键期也有过争论,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关键期是否存在?关键期的缺失是否不可弥补?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若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就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的负面影响,通常并非不可弥补,对于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个词更为合适。在敏感期内,个体的各种心理功能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困难。但过于强调关键期可能会坠入新的宿命论的陷阱之中。
历年真题
拓展阅读
“狼孩”的故事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①儿童成长早期,如失去人类社会环境的刺激,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是后期无法弥补的;儿童成长晚期,剥夺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弥补的。由此可以推断,在儿童成长发展早期,存在一个较为关键的、重要的、易受伤害的时期,即通常所谓的关键期。②人类的行为、技能、知识等,在儿童发展最快、最易受影响的时期,即儿童成长的“最佳期”,如施以正确的教育,则事半功倍;一旦错过此“最佳期”,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永远无法弥补。③幼儿在5岁前,如不让其接触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接受基本的语言训练,则将很难习得人类语言,因其已失去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譬如,科学家对“狼孩”进行8年的漫长训练,“狼孩”也只学会了45个单词,这是她错过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