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60年回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经济地理专业初现危机

对经济地理专业来说,“大跃进”时期受到最大的影响并非来自运动的冲击,而是校系的办学思想。1960年陆平接替马寅初任北大校长之后,提出要办“太学”的方针,即加强理科、特别是尖端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为此,全校规划新建了十几个新的专业。根据校方的旨意,地质地理系也要对专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地理方面因自然地理和地貌专业属于自然科学,总的思路是向数理化靠拢,例如自然地理专业拟重点发展化学地理,有人提议地貌更名为地表物理专业,此后又决定在自地、地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陆地水文专业,当即选派马蔼乃、邵庆山等5位青年教师到华东水利学院进修。

经济地理专业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一向在系里排在末位,不受重视。此时更是雪上加霜,今后要不要继续办下去?系领导犹豫不决,具体表现在:①1960、1962年经济地理专业本科停止招生,即使61、63年招生,其规模由原来的30人减至10人。②师资力量受到削减,原资料室及其人员被撤销,两名教师被调离北大,其中汪安祥调高教出版社,郭鸿铭调新疆大学地理系。加上“文革”中的减员:胡兆量调冶金部,陆卓明回北大经济系,李域主动到系资料室工作,从1960年至1977年,经济地理教研室先后走了6人。

从学生毕业分配出现的问题也反映出经济地理专业当时面临的危机。计划经济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行国家包干的统一分配制度。1961年夏,56级的毕业分配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从第一轮分配方案可以看出,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落实了工作:方案中到大学任教3名,其中北大1人,黑龙江商学院1人,新疆大学1人;科研单位5名,中科院综考会2人,治沙队1名,山西农科院1名,有色金属设计院1人;到对口工作单位的名额3名:北京地图出版社2人,北京规划局1人;分配到北大读研究生的3名(此后缩减为1人),以上比较对口的名额只有12人,约占全班毕业生50%左右,另一半毕业生直接分配到宁夏、甘肃等省区,但没有具体工作单位。不久分到各地的方案纷纷被退回,这部分待分配的毕业生美其名曰成了“储备生”。他们等待了1~2年,直到1963年才“消化”完毕。

面对出现的危机,教研室主任仇为之先生对经济地理专业不离不弃,想尽办法保护这株刚刚成长的幼苗。1961年暑期经济地理专业56级学生理应毕业离校,他发现这些学生缺课太多,为了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向系里申请延期半年进行补课,以弥补“大跃进”带来的损失。为了减轻教研室减员造成师资力量的缺失,1960年他坚持将55级谢凝高、56级傅授宁留下当研究生,此后又争取将我和59级的周一星留校任教,使经济地理教研室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