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钱无:金融哲学的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金融危机的根源

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8年11月视察伦敦经济学院时,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即将发生信用危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英国国家学术院在2009年6月召开了一个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的专门研讨会,参会者包括英国主要经济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和高级监管官员,一共33人。研讨会结束以后,由伦敦经济学院的蒂姆·贝斯利(Tim Besley)和伦敦玛丽女王学院的彼得·汉尼斯(Peter Hennessy)执笔,以“给女王的一封信”的形式,概括了会议的主要结论。

根源在于没有人看到全局

在这封信的开始,贝斯利等说,许多人确实预见到了危机会发生,但是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危机爆发的具体形式、开始时间和严重程度。在危机爆发之前,很多机构都曾发出关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存在严重失衡的警告。比如,国际清算银行多次提醒说,金融市场并没有充分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风险。英格兰银行在每半年发行一期的《金融稳定报告》中也多次发布了预警。英国一家著名公开上市银行[3],拥有多达4000名风险管理人员。这么多专业人士之所以都没有能够看到危机即将发生,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看到全局:

困难的是看到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风险,而不是任何特定金融工具或任何一笔具体贷款面临的风险。风险计算虽然运用了国内外最优秀数学头脑的成果,但一般都局限于度量金融活动的某些侧面,从而通常没有能够看到全局。[4]

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对于没有人能够看到全局的原因,贝斯利等首先指出的是经济环境。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环境,在危机爆发之前的一段时期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崛起及其“史无前例的全球扩张”,引起了“全球储蓄过剩”,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处于极低水平,迫使投资者寻求高收益投资机会,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上涨,风险也就不断积聚。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普遍感觉良好”的氛围,因为每个人的状况都在得到改善:家庭受益于低失业率、低商品价格、低贷款利率;企业受益于低融资成本;银行受益于高利润和全球业务高速扩张;政府受益于高税收。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风险警告都被另外一些相反的信息所否定,尤其是被持续增长的利润以及其他类似的呈现良好状况的指标所否定,当然也就不可能引起重视。

监管部门的局限

经济主体通常会由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的局部性而没有能够看到全局,但专门负责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部门,为什么也没有能够根据相关风险预警信号采取措施,从而防范危机的最终发生呢?

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在危机前的一段时期中,监管者中流行着一种基本观念,即银行等市场参与者比监管当局更了解自己面临的风险[5],同时,金融市场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式,使得金融风险能够被有效地分散、对冲甚至完全消除,从而大大降低了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在这种“一厢情愿”和“骄傲自大”相结合的观念的影响下,监管者也不太相信风险警告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在危机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运行良好,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的高科技泡沫出现之后,监管当局不仅成功避免了经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经济很快实现了复苏,这极大地助长了监管部门的乐观情绪。再加上无论是学术界还是金融市场,都存在一种放松管制、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普遍氛围,所以,监管部门采取任何紧缩措施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最后,除了一些指标显示出经济存在风险以外,有更多的常用经济指标显示经济运行良好,比如,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始终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这使得监管当局也没有足够的理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盲人摸象的局限

在做了上述分析后,贝斯利等总结说,问题的根源仍在于前面已经提到的“没有人看到全局”:

每个人似乎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成功的通常衡量标准,他们做得都很好。问题在于,没有人看到这些行为加总在一起就会导致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失衡,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监管机构对此拥有全面的管辖权。这一点再加上心理上的羊群效应,以及金融和政策领袖们的盲目乐观,最终导致了危险的结果。个体面临的风险可能确实是小的,但整个系统面临的风险却是巨大的。[6]

贝斯利等在分析中反复强调的关键问题,可以用“盲人摸象”来概括,即对于整个经济体系(或金融体系、金融风险)这头“大象”,没有人能够看到整体,所有人都只看到(也只能看到)自己所处的局部,只能根据自己获得的局部信息、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来采取行动,从而无法避免整个经济系统陷入危机的可能。

盲人摸象的故事出自佛教经典,但有多个不同版本。其中,《大般涅槃经》讲述这一故事(专栏1.1)的目的,是说明“无明众生”常常把色、受、想、行、识、有我等当作佛性,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虽然说的都是佛性,但都只是其局部,而并非全体。

专栏 1.1

盲人摸象的故事

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

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王喻如来、正遍知也,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如彼盲人各各说象,虽不得实,非不说象;说佛性者亦复如是。

资料来源:《大般涅槃经》(第32卷)。

《大般涅槃经》关于佛性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但是,佛性“要须修习无漏圣道然后得见”。“无明众生”之所以看不到佛性的全体,原因在于“不修圣道,故不得见”。也就是说,《大般涅槃经》认为,如同在盲人摸象故事中存在知道盲人滑稽可笑之处的“明眼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能够看见佛性的人,比如如来、正遍知以及所有其他已经“成佛”的人,而且任何人只要能够“勤修圣道”,就能够看见佛性,从而避免“盲人摸象”。

但是,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金融现象,我们是否有可能避免盲人摸象呢?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哈耶克对经济体系中价格机制的论述,说明似乎存在这种可能。对此,我们将在下节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