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堂病案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如松柏之茂)

赵寒泾不喜欢过年。

起码从前是不喜欢的。

或许是幼时独居过太久,于他而言,“年”不过是门上新换的一对桃符、元旦里辟瘟疫的一盏屠苏酒,是大清早便劈啪作响的爆竹声,是小孩子颈间挂着的压胜钱,是人们见面便要讲的几句无意义的吉利话儿。等老爹过世之后,他便连桃符也没有了,只能闭紧院门,挑块白布盖住那“三七堂”的匾,对着几碟白水煮菜蒸咸鱼,独自饮那祛风散寒的药酒。

至于今年嘛……

“师父师父!”小学徒被酒味儿呛得直吸气,却还是殷勤地斟好一杯屠苏酒,塞到他手里,“喝了这杯酒,祝师父又老一岁,离成为名震泾江府的大神医更进一步!”

“……”赵郎中不禁扪心自问,是自己平时感慨年资问题感慨得太多了吗,大过年的,这什么倒霉徒弟???

这倒霉徒弟姓肖,大名唤作肖海山,大家伙儿都喊他小海山儿,过完年也才刚五岁。若问他为啥十八岁就开始收徒弟,这缘故且要归到冯阿嫣的身上。

“师叔教我这么说哒。”小海山围着他师父扑腾了一圈,讲起话来又脆生又清亮,“师叔说,师父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个有口皆碑的神医,撑起咱家医馆的招牌!师叔还说,只要我这么说了,师父就能再赏我十文压胜钱!”

对不住,为师真没你师叔讲的这么有抱负,为师只想混口饭赚点儿钱趁着能喘气多吃几盘肉。但赵郎中不能给年幼的小徒弟泼冷水,更不能给徒弟揭露他师叔的真面目,只好掏出十文钱,塞到小海山衣襟上别着的小荷包里:“去厨房问问你师叔,到底什么时候开饭。”

说起来,收了这么个包吃包住的学徒,最开始不过是因为他与冯阿嫣孤男寡女的,往后共住同一屋檐下,总要避嫌一二;可怎么个避嫌法儿,却愁煞了小郎中。

喊崔师兄回来住?不合适。

聘个伙计来帮工?他怕不够牢靠。

思前想后,赵郎中发现,要想既达到目的、又不至于暴露了阿嫣的身份,那还是得寻个年纪不大的娃娃,收来做徒弟。到时候,阿嫣只管准备着来年三月的医士科,自己每天都把小徒弟拴在身边背书,看谁还能说出什么闲话来。

于是,当他蹲在地上摸了一下午、却只摸回来四百九十九枚铜板时,赵寒泾终于记了起来,得把“自己打算收个徒弟,恰好肖秀才家要舍了二儿子做学徒”这件事告诉阿嫣。

“收个徒弟?”冯阿嫣看他站得直打晃儿,赶忙扶住了他,“肖秀才家的二儿子?”

赵郎中蹲得太久,猛地站起来,两脚发麻不说,眼前也是一阵黑,全靠她这么一搀扶才没摔倒。他心里门儿清,收学徒这件事,他没跟阿嫣讲过便自己给定下了,属于先斩后奏,于是乎便有些心虚地解释道:“总不能只我们两个住在一家,要被说闲话的……我都打听好了的,他家三个男孩儿,肖秀才自己考试得花钱,最大的念塾堂得花钱;最小的还在吃奶,给媳妇儿炖补汤也得花钱,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便要把中间儿那个舍出去做个学徒,身家什么的都清白得很……反正,要是谈妥了,这娃娃就我来带着,不麻烦你。”

“肖秀才住哪儿?远么?”她家小郎中说得不无道理,只要这孩子来历足够清晰,容他收个徒弟也无妨。

“泾江府城外五里肖家坝。”见她松动了几分,赵郎中又精神起来,兴冲冲谋划着,“我家没有女子合用的衣裳物件儿,你先凑合一晚上,明天我们就去泾江府置办。正好,回来时拐个弯就是肖家坝,顺道就能把孩子给接回来。”

当初在泾南山时,两人是讲好了的,他祭拜过老爹便先回青蒿县,阿嫣先跟冯烟谈妥再下山。可赵寒泾到家之后,非但没感到什么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连着五六个晚上睡不着,生怕她没吵得过冯烟。这下总算把人给等到了,且胖揍了钱一刀出气,小郎中难得睡足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便套了驴车,载着阿嫣往府城去。

“你也瞧见了,这一年来,医馆的进项不大好,所以……”他有模有样地扥着缰绳,试图跟她打商量,“哎呀,所以就是,就是……我现在没什么钱,你可得省着些花用。”

冯阿嫣听他窘迫得有些结巴,只觉得这人可真好玩,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好,我晓得啦。”

她答应得痛快,可小郎中还是觉得不得劲儿。这不得劲儿并非心虚,而是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绕在心尖尖上,百驱不散。他此前从未体验过此等情绪,更遑论弄懂这到底是啥,只好放任它作怪:“真没关系么?你以前那么阔的,现在却要过这种小县城里的日子。”

“总比没得日子过强吧?”她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只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路数,“等进了府城,你先带我到城东找一家李记当铺,我把这簪子当了。”

……赵郎中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已经差到要阿嫣典当旧物的地步了吗。

冯阿嫣顺利跟当铺掌柜对上暗号接了头,确定这条暗线还没反水,便把藏着钥匙的簪子交给掌柜,并托掌柜替自己奏请就地潜伏继续调查。可从李记当铺出来时,她却发现,赵郎中的驴车没等在当铺外,而是停到了街对面一家脂粉铺子的门口。

在验看过号称全泾江最好的香粉之后,赵寒泾耐住被驴了的火气,冲那伙计勾了勾手。他手肘拄在柜台上,凑过去压低声音道:“您欺我不识货?这香粉哪是珍珠磨的,分明就是蚌壳。”

府城毕竟是府城,这会儿在铺子里挑选香粉口脂的,多半是些丫鬟陪同着的太太、小姐,都出自城中有钱有势的人家。那伙计惊疑地望着他,十分怀疑他是来砸场子的同行:“先生何方发财?”

“您误会了,我不卖香粉,我就是个给人瞧病的郎中。”可巧他听到自家驴开始嚼糖的动静,知道是阿嫣在喂驴,便顺手往门外指去,“看见没,那就是我师妹。我师妹脾气可比我冲,药理学得比我好,还练过什么刀法,混过码头的。她要是知道,我单为贪这么几个便宜,买了假货回去诓她,明天就能砸了你家店门,嚷嚷得全泾江府都知道,您家以次充好。”

小郎中慢声细语笑面盈盈地补着刀:“到时候,您这铺子,还开得下去么?就算能开下去,那掌柜的也得辞了您啊。”

伙计顺着往门外一瞧,刚好对上“师妹”那双下三白的眼珠子,两脚不丁不八地往那儿一站,正母老虎似的戳在驴车旁边。

伙计:“……”

走眼了,别看这厮穿得穷酸赶着破驴车还长一副饿死鬼的模样,人家是耍大刀混码头的江湖客。

就在冯阿嫣等得有些急了的时候,赵寒泾终于从铺子里钻了出来,还顺手塞给她一个大纸包。她打开纸包一看,圆的方的、大漆的螺钿的,七八只木盒堆在里头,俱贴了写着商号的花笺,尽是些女孩子用的妆品。

“胭脂水粉,算我送你的,不扣钱。”赵郎中刚体验完一把狐假虎威的快乐,连带着那张蜡白的脸儿也多了几分活泼,“会用不?不过我也不会,你自己试着往脸上糊嘛。”

冯阿嫣拎了拎那纸包,嚯,还挺沉。

方才谁说的,医馆里这一年来进项不好,可得节省来着?

见她疑惑,他颇为得意地解释道:“我原本是想买一盒香粉送你的,姑娘家哪儿能不搽粉呀?可那家的伙计也忒势利眼,竟给我看了盒蚌壳粉,楞说是珍珠磨的,教我给戳破了。他怕我大声嚷出来,白送了一大包——你瞧瞧,这口脂是城里近来最时兴的那种,颜色好看得紧。”

这便宜占得可真妙,她家师兄还挺机灵。冯阿嫣清楚得很,敢店大欺客的铺子都是有靠山的,此番肯跟小郎中认栽,多半是他仗着自己这师妹凶悍,放大话唬了人。她倒有些觉得可惜,如今自己只是个“会些拳脚能砸人铺子”的虎婆娘,没更多可让师兄依仗的。

收了脂粉,俩人高高兴兴去看衣裳。虽说赵郎中只购的起葛布细棉,买东西的眼光却很不错,如今更兼有师妹撑腰,敢同店家讲价,倒比预算少花了不少的银钱。置办过秋冬衣裙,他又特意去买了几样合用的头绳荷包,再仿着她那沉水香簪的模样寻了支银的,心里才彻底地稳妥了,带着师妹到肖家坝接徒弟。

学徒跟塾堂里的学生不同,算是半个雇工,也要照市价开支薪水。赵郎中算好三年的工,凑整付了肖秀才八贯钱,便把一个吸溜着鼻涕的小屁孩给抱上了驴车。许是肖秀才成天只晓得做文章的缘故,这娃娃跟他亲爹一点儿都不亲,倒喜欢往赵寒泾怀里钻,仰着小脸儿跟他讨要刚买回来的麦芽糖。

等到三个月后,小海山彻底忘了自己亲爹是哪个,每天围着赵郎中转圈圈,满口都是“师叔说”、“师叔说”。

他师叔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外头时不时响起一阵爆竹声,小郎中懒洋洋窝在炕上,一边给葵花籽剥壳,一边等年夜饭。等到小碟子里堆满了雀舌似的瓜子仁儿,他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世间人都喜欢过年。

过年能吃到想吃的东西,过年能见到想见的人。

“来,我昨天刚跟六婶儿学的扒肘子,尝尝怎么样。”冯阿嫣把个大瓷盆端到炕桌上。她今天的发髻照比往常复杂许多,也漂亮许多,插着小郎中买给她的银簪子,还应景地别了细绢扎出来的雪柳、银箔打出来的闹蛾儿。

“肘子!”赵寒泾两眼放光,却还是抿了抿唇,故作矜持地把小碟子推给她,“都忙一上午了,吃点儿零嘴。”

他记得她喜欢瓜子仁的。

她却没拈来吃,而是变戏法儿似的掏出朵朱红色的山茶花,簪到了小郎中的幞头边,笑着祝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师兄,你戴这花儿可真俊。”

赵寒泾眨了眨眼,只觉得自己脑袋上顶了一整个青阳的春色,沉得他不敢动脖子。

原来,吉利话并非都是毫无意义的。

端看从谁口中讲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