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06年的走访:质性研究的被试选取、访谈与编码

2006年3月份,课题组开始在河南省农村开展实地调查,主要采用无结构个别访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配合了问卷调查。

从河南省××县××乡镇选取了20名留守儿童,年龄在11~16周岁之间,包括10名小学生和10名中学生,男生10名,女生10名。其中,双亲外出的儿童14名,单亲外出的儿童6名。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包含了隔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自我和兄弟姐妹监护三种监护类型。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包含了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两种类型。包含多种监护类型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各种监护类型之间进行细致的比较,而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获取最全面的信息。在被试的选取上,首先由各班主任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综合排序;其次,研究者依据排序选择各班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前三名和后三名;最后,在选出的所有留守儿童中,随机选取各种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平衡男女比例。在取样上考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和性别,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实际的生活适应状况,避免偏颇。

在留守儿童选取的基础上,本研究还访谈了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同学(非留守儿童),包括10名老师和16名同学。选取的10名老师中,男老师4名,女老师6名;初中老师4名,小学老师6名。同学的选取标准是:首先由各班主任根据被访谈留守儿童的情况,选出与这些留守儿童平时比较熟悉的3名女生和3名男生,最后,由研究者从各班中随机选取1名女生和1名男生进行访谈。本研究中,有16名同学参与了访谈研究,男女各半。

(一)访谈提纲

基于已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以及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的研究文献,经过研究小组的讨论,形成了初步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只是对留守儿童生活适应的一种预期规划,以保证访谈过程的正常进行。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儿童、班主任和留守儿童的同班同学(非留守儿童)。在实施正式访谈之前,每位访谈者首先进行一次预访谈。根据预访谈的反馈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访谈提纲以及追问内容。具体来说,对于留守儿童的正式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请自我介绍一下,说一说你的性格、爱好和生活等,让我了解一下你的大概情况。

(2)我们的生活有方方面面,有些方面我们比较看重,有些方面呢,是无所谓的。你认为现在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3)你现在快成为大人了,这个时候,每个人脑子里都会考虑一些问题。那么,你平时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

(4)你将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5)在你现在的生活中,身边有哪些大人?你认为这些人在你生活中很重要吗?请按照重要性排序。

(6)与以前父母在家相比,父母出去以后,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7)自从父母出去打工以后,你觉得和父母的关系还像以前一样吗?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8)你刚才说和×××生活在一起,你觉得他(她)们与父母在家一样吗?为什么?他(她)们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9)自从你父母出去打工以后,你觉得周围的人(包括你的亲人、邻居、老师和同学等)是如何看待或对待你的?

(10)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你的父母出去打工而引发的不愉快经历?都有哪些?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你都是怎么做的?

(11)你更喜欢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为什么?

(12)你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你觉得这些朋友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13)你觉得老师对你怎么样?老师在你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14)你喜欢学习吗?为什么?

对于班主任的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第二部分针对自己班里的具体学生。具体问题如下。

(1)一提到父母不在家的孩子,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2)与一般儿童相比,您觉得这些父母不在家的儿童总体上有哪些特点(或不同)?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特点?

(3)您平时都是怎样教育这些孩子的?学校一般怎么对待这些孩子呢?

(4)您认为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孩子呢?

(5)针对具体儿童:a.您能谈谈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吗?b.您认为这个孩子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应该怎样帮助他(她)?

与班主任的访谈提纲相同,对留守儿童同班同学的访谈也包括上述两部分,具体如下。

(1)当一提到父母出去打工的同学时,首先会想到什么?

(2)能说说你对这些父母不在家的同学的看法吗?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缺点呢?

(3)针对具体儿童:你和你们班上的某位同学熟悉吗?能说说你对他(她)的看法吗?他(她)身上都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

无论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还是留守儿童的同班同学,访谈者要根据访谈实际的进展情况,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灵活提出上述问题,保证访谈过程的流畅自然。同时,访谈者会运用追问或探测等技巧,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如果被试在交谈中说出了另外有价值的信息,访谈者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问,以获取额外信息。在访谈过程中,对于相关问题的探测,主要采取让儿童描述这一问题、解释这一问题和说明对自己的影响等措施。

(二)访谈的实施

访谈者由发展心理学专业的2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硕士研究生担任。在访谈之前,首先进行培训,以保证访谈标准的一致性和访谈的成功实施。整个访谈过程在当地学校进行,并确保每次访谈环境的安静。1名访谈者一次访谈1名被试,用录音笔记录整个访谈过程。最后,由访谈者对自己的访谈录音进行逐字转录,形成电子文档。

(三)编码与分析

对于所有的转录文件,我们进行了严格编码和质性内容分析。主要运用Nvivo质性数据分析软件帮助分析。

在正式编码之前,研究小组的5名成员(2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硕士研究生)首先阅读了所有转录文件。根据本研究关注的问题和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这一问题上,最终形成了分析的6个主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2)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

(3)留守儿童的情绪特点;

(4)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

(5)留守儿童的不愉快经历;

(6)留守儿童关注的事情及未来理想。

在“留守儿童的发展资源”这一问题上,最终形成了4个主题。

(1)家庭资源;

(2)学校资源;

(3)邻里关系;

(4)留守儿童对各种资源的利用。

确定主题后,研究者进一步对每个主题下的原始数据进行阅读,概括并提取每个主题下的核心概念。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以清晰和简捷的方式捕捉每个被试所说言语的本质(Hill,et al.,1997)。编码完成之后,每个主题下面包含不同的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根据Hill等人的观点,如果一个码在所有的被试中都有体现,这个码就被称为“普遍的”(general);如果一个码在一半或一半以上的被试中都有体现,就被称为“有代表性的”(typical);如果在不到一半但是多于两个的被试中有所体现,就被称为“偶尔的或有时的”(occasional)。

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建构意义的过程。无论这4个主题的最终确定还是每个主题下核心概念的形成,都是经过研究者对转录文件的反复阅读和多次斟酌形成的,力求较为准确地表达被试的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