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法则
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思想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谐的思想,另一种是不和谐的思想。
“每一种思想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这句话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箴言。其实这句话不过是从哲学层面上,通俗地阐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关系,通过观察人类的生活以及行为就可以了解到。可以说,去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品格必然决定了这件事情最后结果的品格,而这样的结果必然又与原先的动机是相对应的。因为思考是人类所有行动的源泉,所以思考的品格也必然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说,正确与和谐的思想必然能够产生正确与和谐的状况,而错误与邪恶或者不和谐的想法必然会产生错误、邪恶以及不和谐的结果。所以,对思想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能够对动机进行控制,而对动机进行控制,其实就是对结果进行控制,因为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做事的动机。
农民种植玉米,玉米不断生长。年幼的动物也具有这样的生长能力。即便按照进化的理论来看,我们也能够看到,即便就不同的事物进行阐述,也会发现相同的原则。因为进化主义者会告诉我们,这些行动会产生改变,从而使最终的状况符合其原先的类型。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能够让我们的手臂变得更加强壮,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会让我们的手指更加灵活,依此类推,心灵的训练也能够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同样的能量。懒惰很容易让人身体变得萎缩,而从事一种全新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器官的能量,而且能够保证该器官的健康。
长期以来,真正懂得这个原则的人并不多。正如那句谚语所说的:“放声大笑,慢慢长胖。”还有莎士比亚在谈到“身体羸弱、饥肠辘辘的卡西斯”时所说的这句经典话语:
为过去一个错误痛惜与悲伤,
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制造全新的错误。
不过,我们现在的论述要比上述这些谚语更加直白。
一般来说,人们都已经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悲伤、恐惧与愤怒的情绪会缩短我们的寿命,有时当上述这些情绪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下,甚至可能会在瞬间将我们杀死。而知足、平和与满足的感觉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积极的影响,并且对延长我们的寿命是非常有帮助的。不安、焦虑、疑惑与绝望都会让我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到底在何处。痛苦、贪婪、好色、嫉妒等心态,都会让人去做各种各样错误乃至犯罪的行为,其中就包括谋杀等极端错误的行为。
这样的思想会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恶意的污点与形态。如果他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或者时刻保持这样的思想,就可能在他们心灵中留下永恒的污点。“即便是一时的愤怒、不安、贪婪、好色、恐惧或者仇恨的思想,都会影响我们的心灵,损害我们的呼吸系统,让血液的流通变得缓慢或者加速,改变身体的化学成分。”这些结果其实都是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这样的结论已经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在此必须进行更多的阐述与解释。好的思想产生好的结果,坏的思想产生坏的结果。没有例外。
让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想着去研究那些邪恶的思想与结果,而不是想着如何去运用好的思想来帮助自身。但即便是这样的研究,都不会否认一点,那就是和谐的思想不会造成邪恶的结果,或者说邪恶的思想不能产生好的结果。“爱不会给人带来伤害。”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即便以消极的心态去看,也不会有人对这句话表示质疑。很多人也会用肯定的语气这样说:“爱只会给人带来好处。”类似的话语都适用于那些正面与和谐的思想。
诚然,有时候会出现好心做坏事的情形。特别是对那些从善意出发最终却取得了不好结果的人来说,这样的事情真让人感到遗憾。在所有这样的例子中,倘若我们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好心人的内心里,其实潜藏着某些恶意,只是这些恶意没有被当事人发现而已。因此,无知通常都会让我们对事物所具有的品格进行错误的判断。
至于错误的思想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科学界的权威人士对此的看法。霍尔校长曾就这个话题这样表示:“头发与胡子的生长速度是缓慢的,这已经从实验中得到证实了。当一位商人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时,他的胡子生长的速度就会变慢。感到快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拥有知足之类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说是科学研究的最高领域,也是最为纯粹的宗教信仰。”
盖茨教授则对此进行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他找到了一个弹簧,用来训练试验者拉伸的力量。某位试验者被要求用手指去拉伸弹簧,直到最后手指发麻,没了力气。但是,盖茨教授要求此人在手指恢复力量之后,继续不断重复这样的拉伸动作,直到他能够自然地进行这样的动作。在这之后,他要求试验者去想一些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和谐思想的事情,比方说最让他们感到悲伤的事情,或者想想那些他们最恨的人。在某个时候,试验者甚至要阅读狄更斯的小说中关于小内尔死去的故事。在关于这个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之后,试验者的心智充满了这样的思想,然后再去做拉伸弹簧的动作。结果发现,当人处在这种压抑的情绪下的时候,身体所具有的力量要远远低于正常状态下的力量。与此相反的是,诸如爱、平和或者任何正面的和谐思想,都能够增强人的身体力量。很多类似的实验都已经证明了类似的结果。
所有这些事情看上去都非常美妙,因为它们都是以正面的姿态呈现出来的。当然,这也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都可以证实这样的观点。很多人都发现,当一个人通宵玩耍后,第二天会出现身心方面的疲惫。而要是一个人非常勤奋地工作,那么第二天几乎也还能精神饱满。这是因为在前一个例子里,当事人的思想没有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而在后一个例子里,当事人的思想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詹姆斯教授在谈到与这种思想存在的直接联系时,这样说:“我认为,我们所做工作的属性以及数量的多少,都是可以对神经崩溃的频率或者严重性进行解释的,但是这些人之所以会面临这么严重的后果,就是因为他们始终让自己陷入一种荒唐的、匆忙的状态当中,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去将事情做好。在这样一种始终感觉自己缺乏时间与精神紧绷的状态下,他们就失去了心灵的和谐与完整。简言之,要想将事情圆满地做好,必须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真正造成精神崩溃的重要原因并不源于工作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所怀有的那种不和谐的思想。不确定、不安、焦虑、恐惧,这些情绪都可以摧毁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始终怀着积极正面的思想,那么他可以承受许多工作,因为他的心智始终处于一种冷静、确定、勇气与自信的状态中。
盖茨教授从对心灵状态对身体系统的影响所做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每个人所处的心态会影响到他们的呼吸,从而让身体制造出一种物质。一些人因为某些事情瞬间处于极其愤怒的状态,会让自己的气息变得极不顺畅,影响到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行。不和谐的思想还会产生另一种物质,如果将这样一种物质注射到白鼠或者小鸡身上,这种毒素足以将它们杀死。因此,盖茨教授用无比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结论:“每一种错误或者不愉悦的情绪,都会在体内产生某种毒素,影响细胞组织的正常运转。”盖茨教授用下面的话进行总结:“我的实验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愤怒、恶意与压抑的情感,会在人的身体内产生一种有害的物质,其中一些物质还具有极强的毒性。当然,让人愉悦与快乐的情感也可以产生一种对身体有价值的物质,从而刺激细胞更好地释放能量。”
我们还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从很多人的生活中选出来的,因为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又典型,但其真实性却不容怀疑。很多相似的事情都可以在医学书籍里找到记录。
一位母亲有着强壮的身体,充满活力,而且为人不是特别敏感,神经发育正常。她的小孩也非常健康。一天,这位母亲因为某些事情突然变得极其愤怒,没过多久,小孩就因为要吃奶而哭起来,于是她就让孩子吮吸乳汁。吃完奶没多久,这个婴儿就开始出现痉挛,几个小时之后就抽搐着去世了。很多医学权威都认为,这是母亲的愤怒所导致的。我们并不需要重新回顾盖茨教授之前所做的实验,来证明这个婴儿是被母亲的乳汁毒害的。愤怒的心灵会让人产生一种毒素,这样的毒素通过母亲的乳汁进入到孩子体内,最后将孩子杀死。类似的事情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虽然每一种心灵状态在表现程度上存在差异,但这样的事实已经被医学权威们证实了。
如果不和谐的思想产生了不和谐的结果,那么和谐的思想就必然会得到同样和谐的结果。如果我们认真寻找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到许多。在寻找的过程中,人们遇到的唯一问题通常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们通常都会通过对外在表现进行压制,来隐藏自身的情感。
所有这些理论并不都是原创的,虽然它们看上去比较新颖。我们可以从《所罗门的智慧》一书中看到这样的句子:“一个人犯下了怎样的罪孽,他就要遭受怎样的惩罚。”这句话说明,类似的思想至少已经被三千年前的一位圣人所了解。而在更早的时候——当然具体的时间没有人可以确定——一位睿智的印度佛教徒曾说过:“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都是自身思想的结果。这一切都根植于我们的思想中,从而构成了我们的思想面貌。如果一个人带着邪恶的思想去说话或者做出行动,痛苦自然会追随着他,就像轮子追随着不停转动的车子。”
虽然这是一段比较富于说服力的话,但很多人都不会对此感到过于意外,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些话所传递的道理几乎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在每种情形下,我们所做的行为都是与自身的心灵状态相吻合的。不和谐的思想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羸弱,毒害原本健康的身体系统。和谐的思想则让我们充满能量,不断制造出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从道德的层面上看,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更加明显,因为这始终与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息息相关。一个人可能会对自己的邻居感到愤怒,甚至对他产生敌视的心理。这其实就代表着一种心灵状态。或者正如麦克科什所说的,任何一种情感都是由意志与心灵行为所造成的。对每一个认真观察他的邻居所作所为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一明显的事实。因为他对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对邻居表现出来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这就是因为他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所持的心态与面对邻居时所持的心态不一样。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可能会让他有觊觎他人的财富的想法,这个时候,他的判断力(这也是他自身心灵活动所产生的一个结果)就会失去平衡,让他产生了要去偷窃别人钱财的想法,最后就会将这样的想法付诸行动。而对另一个心智平衡的人来说,就不会产生这样错误的想法,他觉得如果自己想要赚到更多的钱,真正应该做的,是通过自身诚实的努力去赚钱。这些人所做的不同行为,其实与他们心中怀有的不同想法有关。显然,其中一个人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而另一个人的想法则是高尚的。
在说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可以用简短的语言做一番总结。虽然每个行动在发生的次序方面都比较连贯且迅速,但两种相互排斥的思想不可能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每一种思想都会让人的行为产生类似的品格,这一点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将其中一种思想排斥出去,另外一种思想就会通过我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想要避免那些不和谐的思想,不让自己的身体、心灵或者道德功能失去能量,他就应该将自己所有不和谐的思想全部清空,然后用和谐的思想去填充这些空缺。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好好地培养。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因果方面的关系。如果能够将不和谐的思想从心智世界里排除出去的话,这些不和谐思想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可见,决定我们行为方式的准则非常明显与简单:
心智里存在着不和谐思想的情形。
这一法则其实就是一个抛弃原则的表达方式,这样一个原则自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起就已经有了。要想真正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根源上来解决。就好比如果我们想砍一棵树,不应该只是砍掉树叶和树枝,而应该砍到树根一样。我们应该远离任何邪恶的思想,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以“你不应该这样做”呈现出来的。这样的事实在人类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这种规避的方法始终在伦理与道德的教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两句从不同角度阐述的谚语,一句是“不要做坏事”,另一句就是“做正确的事”,这两句话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这个事实。它们就像一根铁链,将我们紧紧捆在一起,牢不可破。这两句谚语相互交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我们应该从道德层面上避免做任何错误的事情,同时要去做正确的事情。因为这样做能够激发每个人的良知,让每个人都想要不断提升自己。倘若我们遵循这个原则,就能更好地看到人类的本性,更好地处理造成人类所有行为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最后取得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