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药物还是食物
1923年的兰达夫,糖果店是生活的重心。糖果对我们来说,就像酒鬼的酒吧和神父的教堂。少了它,生活也会黯然失色……糖是我们的生活之光。
——罗阿尔德·达尔(Roald Dahl),《男孩:童年物语》(Boy:Tales of Childhood),1984
想象蜜或糖在舌尖绽放的美味,那种冲击、震撼、迷幻般的感觉。我儿子第一次吃糖时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了这种体验:他一岁的生日蛋糕上覆着糖霜,我仍记得艾萨克激动的神情和贪吃的样子。不过是初次接触,他已深陷其中。那种被美味吸引的样子,仿佛进入幻象,忘记身在何方。他坐在我的腿上,含着满嘴的蛋糕一脸惊奇地看着我,像是要说:“不吃不知道,吃糖多美妙!”
——米歇尔·波伦(Michael Pollan),《植物的欲望》(Botany of Desire),2001
有没有可能达尔和波伦说对了,糖的美味会让人迷失?这是否暗示着一种可能,糖可以使人上瘾?假设有一种药,不用注射、无须吸入、口服即可,既能补充能量,又可安神镇静。我们把它混入食物和饮料,哺育婴儿。婴儿吃得不亦乐乎,从此终身不弃。
这种药虽然长期服用有副作用,但是短期不彰显。人既不会吃完了胡言乱语、脚步蹒跚,也没有头重脚轻、突然晕倒,更不会心悸和呼吸窘迫。儿童吃了,脾气会像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般上上下下。吃的时候兴高采烈,几小时后却各种小情绪。没有药能像它一样,让孩子们如此开心。它能解除疲劳,舒缓情绪,减轻痛苦,提高注意力且简单有效。唯一的问题是,必须定期补充,一旦切断补给,孩子们会渴求更多,无法满足。
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些,不要吵闹;为了让孩子缓解疼痛,分散注意力,用不了多久,药会变成奖励:比赛胜利、奖励成绩。接下来,奖励会变成情感的象征,传递爱和祝福:家人团圆、朋友聚会、假期休闲、庆祝节日。既然得之尽兴,怎好败兴而归?既然好吃不贵,何妨多点药,少些饭,全家共享,其乐融融。
人类学家茜德尼·明茨(Sidney W. Mintz)对糖的评价是:“近似刀枪不入,免疫道德攻击。”即使如本书般从营养学角度对糖进行批评,也会被指责为剥夺人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