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创新与融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在移动媒体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国家间软实力博弈、话语权争夺的重要筹码,国家形象研究也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的日益紧迫而重要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崛起的世界性大国,国家形象问题塑造与传播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问题研究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16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学界和社会组织160余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加。本次论坛聚焦“创新与融合——国家形象与战略传播”的主题,从政治传播、文化传播、企业品牌、城市品牌、艺术设计、空间环境、大学品牌、旅游管理八个维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发表的真知灼见和跨界分享为国家传播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如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与人民日报共建新闻学院主任邓卫强调指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打造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清华大学应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方面将平台优势提升到新的高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清华大学与人民日报共建新闻学院主任吕岩松则提出国家形象塑造需要处理自塑与他塑的打通、理念与故事的贯通、陈情与说理的融通、主场与客场的联通四对关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柳斌杰则分析了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的态势与问题,提出以“三个创新”为支点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战略,即创新理念、创新体制与创新叙事,加快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媒介的融合,发掘中外文化的融合点与最大公约数,建立起中外文化与文明沟通的桥梁。中国外文局、国家旅游局、北京世园局、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等政界、学界、社会组织的专家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过程的具体案例和相关理论思考,这些精辟的观点为全方位、多维度构建国家形象和推动国家形象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2016年国家形象论坛突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融合”。凸显了四个创新、四个融合,即战略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文化融合、领域融合、学科融合、媒介融合。我们将论坛上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和论文汇集成书,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传播论坛的成果。本书第一章收录了本次国家形象论坛的主论坛演讲内容。后面各章收录了政治传播、文化传播、企业品牌、城市品牌、艺术设计、空间环境、大学品牌、旅游管理与国家形象相关的论文。在本书的后两个章节收录论文分为创新篇与融合篇,其中创新篇收录十篇论文;融合篇收录十三篇论文。在创新篇中,有的文章论述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创新模式,如建构非线性传播模式,以此提升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多方面探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创新机制和融通模式。在融合篇中,收录了与国家形象研究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实践与研究论文,以“一带一路”、文化影响力、企业等为切入点,用战略思维论述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以实证方式论证国家形象多维塑造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理论与跨学科实践,基于传播学、跨文化研究、企业传播、“一带一路”传播能力建设以及文化外交等理论探索形成的对于国家形象研究的实践考察和维度体系分析。这些文章都是中国学界、业界针对国家形象构建方式方法的重要思考,是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珍贵财富,也是一段时期内诸多从业者针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总结与宝贵经验汇总。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初步完成了对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理论、理念和内容、方式的系统性梳理,形成了多维度、跨学科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构建,也汇聚了国家形象研究的核心精髓。今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将以一流高端智库的标准要求,一如既往立足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需要,聚焦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精锐力量,推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落地,助力国家形象构建和软实力的提升。未来的国家形象研究将会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期待越来越多的学界和业界人员参与进来,共同为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红 胡钰

2017年8月21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