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描教学方式的若干思考
摘要:素描教学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启蒙环节,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文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确立。针对艺术教学、艺术创作环节中的偏见和误解,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素描创作和教学研究,对素描教学方式的思考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素描教学方式 空间 调整 光影 构筑
素描教学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启蒙环节,是一代又一代受教育者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创造事物的起点。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文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确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关人才培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把素描片面化、工具化,并由此引发了艺术教学、艺术创作环节中的诸多偏见、误解,甚至是错误。值此社科研究项目之际,把自己多年来关于素描创作研究、教学研究的点滴体会心得梳理出来,以供从事艺术教学及创作的人们共同参考,看看能否引起大家的重视,并且能够引发一些积极的改变。
一、“涂抹”出来的准确
(一)看准与画准
在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中,“准确”一直是造型能力最核心的体现。但“准确”与否,不仅要用手画,还要用眼看。画画的人不一定都知道,看准与画准虽然目的都是准确,但性质却截然不同。看得准是观察方法,画得准是表现方法。看得准是道,画得准是技。看得准是相对的,画得准是绝对的。由于你看、我看、他看的结果各不相同,所以才有了你画、我画、他画的不同。因此素描中的准确,是由每一位绘画者的眼力决定的,他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轮廓,还应看到轮廓、明暗、比例之间的整体关系协调。
(二)纸上的触摸
在素描绘画的过程中,笔和纸的接触,会形成一种触摸感的体验,然而这种触摸感与造型的准确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画画,其实就是涂抹,而涂抹就是一种触摸。表面上是涂抹素描的对象,事实上却是在触摸素描的对象。在观看写生对象时,我们通过铅笔把眼睛看到的一切转换出来,这种转换就是间接的触摸。这是一种触觉意义上的视觉体验,素描造型的准确性就是在这种触摸中生成的。绘画者一边观察一边在画面上涂抹,在涂抹中体会形态的准确,把握结构的准确,寻找造型的准确。
二、“比较”出来的空间
(一)物理的空间
素描的物理空间,是虚拟的三维空间,是一种建立在透视学基础上的“假象”。我们会根据眼睛所见,画出事物的比例、结构、透视、明暗和虚实,并最终再现出事物的“真实感”和“空间感”。依靠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平面的画面中,“虚拟出”任何事物的立体效果,“推算出”任何事物的空间效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素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从逻辑的角度去比较每一个事物的空间存在。
(二)心理的空间
素描的心理空间,是真实的多维空间,是一种建立在人文学基础上的“真实”,它不是虚拟的。在素描的深入训练阶段,我们会依赖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对象,这是一种直觉的体会方式,我们不仅会看到,更多的是感受到事物的空间存在。并且学着用直觉去“获取”事物的比例、尺寸和分量,而不是推算它们。这是心理的比较,比较出事物的长、宽、高,比较出造型的高、矮、胖、瘦。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它们,更重要的是眼见不再为实,耳听不再为虚,而是依据心灵所见去比较事物的空间。
三、“深入”就是不断地调整
(一)深入不是画得细
素描的深入,不完全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逐一刻画,也不完全是由粗犷到精细的逐渐演变。素描的细致与深入并不是一回事。深入是素描的目的,但画得细却不是,细致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深入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认识。画画的人要明白深入的意义,画得细的意义。细致的画,不一定深入;而深入的画,也不一定细致。绘画中的细,指的是一种关怀,一种在素描创作基础之上对事物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由于这种关怀和观察,我们才可能画细,才会画得深入。
(二)调整不是修改
对于画面局部错误的纠正是素描的修改,而对于画面中局部与局部之间关系的修正则叫作调整。修改的前提是“有错”,如果将“纠错”作为素描创作的前提,那我们必定会将调整认作修改,因为我们想画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素描的性质就被改变了,原本是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在纠结矛盾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在控制和失控中成熟的过程,但在修改的目的引导下,就什么都没有了。
四、“细节”是指关系的微妙
(一)不分彼此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意思,就是指绘画中的那些微妙的事物关系,那些相互依赖彼此才能够确立下来的意义。虽然素描需要画那些可见的事物,但更重要的是画那些不可见的事物,而所谓不可见的事物就是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微妙关系”称为“细节”,这不是事物普通意义上的“细节”,而是绘画者对于素描最本质的理解。“细节”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两个以上对应关系之间的差异、对比以及变化。从绘画者对于“细节”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素描的理解。
(二)最后一根稻草
决定画面是否精湛的最终因素是“形态”,而不是“形状”,是那些处在毫厘之间的,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微妙形态。通常我们画素描的兴趣,都是源于对这些形态的斟酌、比较、发现。往往一念之差就能决定素描的“去与留”,也能决定从素描中获得的“喜与悲”。素描是由无数个“细节”累积而成的,而最后一个“细节”则确定了素描最终的结局。这个“细节”就是形态与形态、形态与空间、形态与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决定了每一张素描的“成败”。
五、“光与影”营造的未知世界
(一)光影不是照明
素描中的光影是生成绘画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态塑造的依靠。但光影不仅仅是用来照明或者描绘立体感的。素描中光影的美妙,在于偶然、在于变换、在于发现,也在于变化导致的惊奇。我们会看到许多不同的光影,也会看到许多因此而不同的素描。光的方向,影的长短,光影的交织,形态的改变。在光影的作用下,我们会产生恍惚、产生错觉,最终还会产生联想,是关于构图组织、刻画描绘、情感寄托的联想。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光影走进我们的视野时,我们会不会迅速地感觉到它们,并使它们变得从此与众不同。
(二)动中求静与静中求动
动和静的关系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体现得非常明确,它们属于素描创作的原动力,没有对动与静的观察表现,光影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在光线的作用下,物体显现了形,也产生了影。光的改变带来了影的改变,也带来了形的改变。现实中的光与影是时刻变动着的一对因素,因此我们既要捕捉光影的“静”,也要刻画光影的“动”。素描的目的不是记录现实中的光影,而是表现光影带给我们的联想和启发。绘画的魅力在于捕捉生活中的那些美妙瞬间,但捕捉不是让瞬间凝固,而是让瞬间永恒。生活是由数不清的瞬间组成的,绘画所描绘的瞬间,则是这许许多多瞬间中最美的一个,并且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接受的美。
六、“曲与直”带来的创造可能
(一)学会比较
曲与直的形态状况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人的主观认识,它能够说明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我们描绘的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形状看作“轮廓”的变化,去追求轮廓线的准确;也可以把形状看作“曲与直”的变化,去追求那些由于“曲与直”变化造成的有趣的造型现象。前者需要我们的刻画能力,而后者需要的却是我们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利用偶然
画面中由形态引发的视觉因素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这取决于我们对待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态度。很多时候画面中的视觉因素就在那里,我们却视而不见。这当中有些因素是必然的,我们一看便知,它们也不会发生改变,比如物体的大小、高矮、胖瘦等。有些则是偶然的,我们有可能看见,也有可能看不见,它们随时在发生变化,比如节奏、韵律、崇高、平庸等。画面中必然的视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那些偶然出现的、稍纵即逝的、随时改变的视觉因素,这也是素描所应潜心研究和追求的重要内容。
七、“构筑”的意义是吸引、纠结、控制
(一)博弈的烦恼
素描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知的对于素描的任何解释,都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很久以来我们在素描中所追求的仅仅是素描的细枝末节,我们总是满足于在画面上做出“单向性”的努力,我们只会“添加”“罗列”“堆砌”“摆放”,并且想尽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得更熟练、更准确。我们已经不再考虑,或者说我们已经不会考虑,素描的意义应该是“双向性”的努力,我们还应该学会在“添加”的同时懂得减少、在“罗列”的同时学会取舍、在“堆砌”的同时能够组织、在“摆放”的同时善于调整。只有在“双向性”的探索研究中才会有纠结,才会有控制,才会产生博弈,才会具有素描创作的吸引力。
(二)在结构中成长
结构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事物之间的形态关系,二是指绘画者对于形态关系的判断、选择和表现。学习素描的过程往往也是对于结构关系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从事物自身的结构,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结构,再到事物与画面之间的结构,都是素描需要考虑的范围。我们在画一个苹果的结构过程中,认识了它的自身结构规律,我们在画多个苹果的结构过程中认识了它们之间的结构规律,但这并不是学习素描的目的。素描的目的在于掌握这些规律,并且使绘画者的理性思维能力得以成长。
八、“风格”的起点是兴趣、习惯、任性
(一)从个性到共性
一般人都会认为,艺术的共性是形成个性的基础。但他们也会忽视,共性的达成也需要有个性作为前提。多数艺术家的个性都是从素描中养成的,也就是说素描的学习过程蕴含着未来艺术个性生成的可能。每个人绘画的习惯、观看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彼此不同。这些既是艺术个性产生的起点,同时也是艺术共性产生的起点。将众多的个性聚集在一起,那些不约而同达成的“重合点”就是艺术的共性特点,就是艺术形成的规律,否则我们艺术的共性、绘画的规律、素描的经验从何而来呢?
(二)从共性到个性
艺术的共性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规律,而规律本身既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又是个性发展的障碍。因此艺术家对于共性规律的破除就会导致新的个性因素的诞生。素描的个性因素不但会促成共性因素确立,它们也同样能够促成共性因素瓦解。从共性的建立规则到个性的违反规则,再到下一个规则的建立与反叛,素描的学习与创作,一直都应该或者必须遵循这样的一条发展轨迹。
九、写看不见的“实”
(一)最实在的是形态而不是形
素描最核心的问题是关于造型,而造型本身既包括对形的研究,也包括对形态的研究,并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素描中的“形”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因为它没有“态”作为存在的依据,我们在此所说的“态”,是状态,也是动态,将它们加在一起,就是“形态”。“态”的存在是最为真切的,所以单独的“形”的存在价值,远不如多个“形”聚合成的“态”有意义。
(二)最具体的是氛围而不是体
写实的意义是写那些看不见的实,也就是事物与事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每一个物体的轮廓。一张好的素描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不是那些客观意义上的“真实”,而是那些主观意义上的“真实”。前者的依据是轮廓,需要绘画者用“手”去完成;后者的依据是氛围,需要用绘画者的“心”去完成。素描的氛围包括画面的“气氛”“情调”“境界”以及素描人物和事物的状态。
十、画看得见的“虚”
(一)“虚”不是手段而是一种认识
素描中的虚与实是同样重要的两个造型概念,同“实”一样,“虚”不仅是绘画手段,还是对于素描造型的认识。“虚”是事物存在方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虚”的存在,“实”根本不可能确立,无论是在认识方法上还是在实践方法上,它们都同等重要。直到如今还是有许多的人认为,素描中的“虚”只是“实”的附庸,是为“实”而服务,为“实”而存在的。因此我们的素描才会一味地“实”,没完没了地“实”,直至我们忘却了“虚”的重要与存在。
(二)“虚”不是效果而是一种修养
素描中的虚实关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缺一不可。然而画面的虚实运用,往往取决于作者的判断和修养。我们在素描中画“虚”,不仅是为了突出“实”,也是为了削弱“实”,这样“实”的存在才有价值。我们可以在素描的虚实判断中,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获得经验,不断地完善思想,并且在这种“突出”与“削弱”之间做到游刃有余,这就是修养。
十一、眼界是创作的法宝
(一)“画什么”比“怎样画”更重要
“画什么”对于大多数学习素描的人来说,是一个潜在的也是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精力用在“怎样画”的技术思考上。与“画什么”这样的问题相比较,他们似乎对“怎样画”一个事物更感兴趣。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将“怎样画”作为素描的最终目的并沉浸其中,恐怕就很难再为“画什么”而冥思苦想了。
(二)真知灼见的培养
能知道自己“画什么”“怎样画”“为什么画”,才算是掌握了素描学习与创作的根本,因为在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判断、选择、思考以及抉择。“画什么”是判断,“怎样画”是选择,“为什么画”是思考。在素描创作中,所有的“真知灼见”都源于对上述问题的追问。实际上所谓画得好的概念就是想得好、做得好、问得好等方面的综合。这是一个学生能否通过素描学习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二、构图的乐趣就是改变构图
(一)一点点的不同
构图包含“建立规范”与“背离规范”这两个含义,“建立规范”意味着前所未有,“背离规范”则意味着与众不同。它们的前提与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追求不同。不仅包括更多的不同,还应包括很少的不同,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在素描构图中所追求的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都是素描构图的核心意义所在。掌握构图规律的目的,是建立未知的规律,而不是遵守已知的规律。不同是构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素描的乐趣和热情所在。
(二)化平淡为神奇
构图的生命力取决于它是平淡还是神奇,而神奇产生的前提则是我们如何看待平淡、如何看待神奇。平淡是一种视觉适应性的表现,再神奇的构图看久了、用久了,都会流于平淡,而神奇本身也会因很强的时效性不能持久,最终转化为平淡。化平淡为神奇不仅是在平淡中寻找神奇,也要在神奇之中意识到平淡。神奇不是制造出来的,所有的神奇都来源于发现,而发现价值却是见常人所不能见。
本文针对当今素描教学中问题的论述,并没有从素描的技术层面着手,为读者提供标准的方法或可用的答案,而是将素描概念的认知作为写作的出发点,系统地揭示了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我的思考而有所启发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