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到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一项基本工作。在主张应该把being译为“是”而不是译为“存在”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认为,这不是翻译问题,至少不是单纯的翻译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具体一些说,这一认识是通过文本解读而获得的,因而若要说明它,同样也就需要通过文本解读来进行。在过去的讨论中,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我曾经比较详细地讨论过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相关论述。在这些讨论中,不仅引用他们的大段论述,而且还有整章整节的引用讨论。为的是避免断章取义,为的是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参见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逻辑与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解读〈存在与时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本书依然还是要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说明为什么应该把being译为“是”,而不是译为“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于being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讨论,是具有学术意义的事情。

下面我讨论四个相关文本: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有关to on的一章,康德关于Sein不是谓词的论述,黑格尔围绕es ist关于感觉确定性的论述,《圣经》中有关I am的故事。在最后的讨论中,我还会对这种选择做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