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省级公务员联考教材·公务员考试高分一本通系列:申论解决方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讲 高大上的申论

一、为什么说申论是高大上的

说申论是高大上的,并不因为我是教申论的,于是“自卖自夸”,也不是情感抒发,更不是要比喻什么。“高大上”这三个字是对申论实实在在的描述,是写实而非写意!

1.从申论科目的考查背景看

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试题该怎么出,难易程度如何拿捏,考查范围要涵盖什么,等等,这些本身都是较为严谨的事情,应该是有依有据的。而作为一个国家政府选拔工作人员的重要考试,在国家的众多考试中居于重要位置,兼具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王丰老师在“开宗明义——揭开申论的神秘面纱”一讲中,就申论试卷的设计如何与我们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能力考查统筹起来这一问题已经讲得很明白了。申论所指向的能力考查,是在对一名可能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人进行考查,其所担负的使命、责任本身就很重大。国家公职人员是掌握公权力的人,是从事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关系群众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已经确立,并在稳步推进,但我们尚离“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形态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的很多社会经济事务,“五位一体”布局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推进、问题的解决,都要靠政府主导、协调。所以我们国家还将有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政府公职人员(包括各类政府雇员)。所以公职人员的选拔型考试的考查方式、具体形式,就是一个重要课题。说得直白些,申论的出身就很“高贵”,直接关系政府运转和社会稳定。

2.从申论考试的主题看

申论考试的主题只涉及社会热点问题,从来不涉及冷点,从来不回避重大公共话题,从不怕大家“押题”。罗列一些历年国考、省考的申论主题观察:城市治理发展、创新、科技与人文、国民素质、非物质文化保护、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共政策科学化、“三公”经费、政府信息公开、诚信、海洋经济、人口问题、文化“走出去”、专利、海洋开发与保护、产业升级转型、社会心理问题、城市规划、民生之依、垃圾与生态,等等。试问,哪一个不是重大公共话题,哪一个不关系这个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哪一个不涉及国家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宏伟蓝图?

当我们拿到一篇申论试卷的时候,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要考这个话题?此番思考,将会有利于厘清申论大作文的主旨立意,也有利于帮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分析该篇申论材料,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其所涉及的问题。

有了这样一个特征,也就方便了考生的复习备考,帮助大家搞清楚哪些社会热点会纳入申论考查的范围。它不能太小,不能是鸡毛蒜皮的小热点话题,也不能是娱乐八卦式的文娱热点,它需要足够重要、重大,辐射范围要广。如果是省考自己出题,考本省的话题,也应是关系本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只要考生平时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政,申论考试的主题你就一定接触过。于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你要想成为一名公务员,首先应该关心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还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所以,当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申论话题时,且不说这反衬自己复习的偏差,还能够帮助我们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平时学习的关注点,说明已经和合格的公职人员的要求有距离了。

3.从申论材料的选取看

我们在每次申论考试过后,都要把每一则材料的出处搞清楚,对申论材料来个严谨认真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样一个工作也对我们自己编申论模拟卷提供了重大帮助和借鉴。申论材料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党和政府重要会议的决议、报告、文献的节选,领导人讲话。在历年的国考、省考申论材料中已经出现了包括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十八大报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两会”等内容的节选。包括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等领导同志在内的其重要讲话引用也非常多(部分省份的省考申论考查本省话题时,则出现该省的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而这一点恰恰十分重要,请各位牢记:申论材料中出现的领导人讲话以及党的报告、重要会议的决议等内容,就是这篇申论的主旨所在!这个规律在申论考试中是普遍适用的,我们称之为“大Boss现象”。同时,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时政理论热词,如“可持续”“和谐”“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些常见的高频重要词汇,都是指向材料主旨的,不仅需要我们标注重视,还需要在大作文写作中将其再现出来,我们称之为“热词现象”。“大Boss现象”和“热词现象”是出题人给我们的至宝,在阅读材料时一定要十分敏感,牢牢抓住。

(2)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条文。近些年的申论材料中,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旅游法》《专利法》《物权法》等在内的法律内容均出现过,读到这些内容,考生就要注意这是在侧重于讲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尚需健全和完善,还是在侧重于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某事物或是应该怎么做。如果是材料引述了外国的法律,那就是让我们学习借鉴,在该领域完善我们自己的法律法规体系。

(3)重要历史事件、公共事件。在实际的给定材料中,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件,基本都是作为事例举出来,或作为论据,或作为案例希望考生得到“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的启示。例如,举例埃及阿斯旺水坝建设之后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举例日本水俣病的惨痛教训,举例以色列、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如何保护本国文化和民族语言,举例荷兰“退耕还海”,举例牛田洋军垦农场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海啸罹难,等等。

(4)媒体新闻报道。这里的媒体是指宽泛的媒体,包括报纸、网站、电视等多种渠道。包括来自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北京电视台节目的文字版节选等内容都已在申论材料中出现过,很多时候申论材料会隐去报纸名称,直接用“据报载”“某报报道”。此类来源一般有两大用处:一是人物访谈或群众采访,内容为他们对某事件某问题的观点、意见;二是报道某问题某事件,多数是以问题(w)的面目出现,少数是正面成就(成绩)。

(5)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在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探讨时,材料会引用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有时会有人名、头衔,有时会模糊化处理称作“A博士”“B教授”。这种时候,出题人只是“借人之口”,该位专家的意见和透露的话语倾向,往往就是出题人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出题,例如2015年国考A卷材料1末尾的语句填空题:“可见,技术创新不仅把人从繁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新的物质基础和必需的自由时间,因而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段话就出自刘红玉、彭福扬的《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再解读》一文,大家可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上查询到此文。

(6)各类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出自各类年鉴、国家统计局公报、某某白皮书、某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公布等,目的较为单纯,要么是用数字数据佐证某个论点,要么是用数据凸显某个问题(w)。这些数据,考生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到答案里,而应该将数据所反映的情况、问题以规范文字表述出来,也就是要透过数据看本质。

4.从申论的价值观要求与思维引导要求看

我常给学员讲,对于行测的作答,你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但申论不可以,因为申论有其特定的思想、先天的理论体系。申论主张的、弘扬的、强调的,就是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党和政府的意志,追求的是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学申论、教申论,不学习贯通这些方针政策和时政理论是不行的,那样的话,即使文字功底再好,申论文章的理论水平总是会欠火候,就会站不高、看不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站错队、看到假象。

也不要试图搞创新,比如申论考“雾霾”问题,试问,关于雾霾形成的原因、治理和防治雾霾的措施,有哪一条是考生自己创新的?比如申论考“文化建设”话题,试问关于我们推进文化建设的意义、重要性,或是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短板以及我们通过哪些措施推动文化建设,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哪一条是考生自己创新的?所以,“创新”不是申论所需。申论所需是规范、学习、理解、贯彻、执行。我们要把每一次申论考查的话题(主题)视作“科学发展观”在某个领域内的投射,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其中的具体每一个环节,其实基本都有定论和依据了。对应在侧重知识与分析能力的国考A卷中,也不会让我们分析探讨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对应在侧重贯彻执行能力的国考B卷中,也基本是从材料中去找寻、去整理提炼概括。几乎所有的申论题目都不需要我们解答一个全新问题,相反,每一篇申论主旨和话题都已经是社会热点了,并且对该热点的分析至少已经在国家宏观层面有依有据了。

申论基本都采用问题导向的线索。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要带着问题意识,正视问题,剖析问题,从问题切入再展开来,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正如马克思讲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我们要把申论材料中包含的问题分析清楚并解决,做到有“破”有“立”。

怎么看、怎么解决?具体讲,就是要“辩证看、务实办”。申论在思维引导上强调考生树立理性思维、平和积极的心态,站在公共视角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专业的、狭隘一隅的视角来审视社会公共话题。“辩证看”,除了认识到一个问题的积极面和消极面,还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考虑到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影响,即考虑问题要全面。“务实办”,就是提出的对策措施要有针对性、要可行,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要经济实惠,就是要符合当前国情国力,符合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比如,我们探讨出租车调价问题,不能不考虑“的哥”们的意见,但你绝不能只站在“的哥”的立场来谋划一篇申论。又如,我们探讨粮食安全问题,不仅要考虑种粮农民、企业,购买粮食的居民、企业,还要考虑市场稳定、粮价对延伸链条上的工业品成本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国际粮价等,不能为了彰显你自以为是的“以人为本”就只从“粮农”的角度谋划文章。公共话题上的公共立场,确实是要考虑到各利益攸关方的关注点、利益诉求、困境,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站在政府公共行政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