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加州建筑之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伯克利的校园建筑

(Campus Buildings at UC Berkeley)

伯克利的校园不像斯坦福那样,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无拘无束,有种微笑常驻心间的安宁和满足感,就像有位圣母在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你。校园的景观极富特色,景色宜人的东湾山(East Bay Hills)和草莓溪谷(Strawberry Canyon)为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有着起伏的地形、清澈的溪流以及葳蕤的树木,自然与建筑相互掩映、相得益彰,穿行于校园的体验让人感到惬意舒适又饶有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利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师正是设计了中央公园的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这位大名鼎鼎的规划师和风景园林设计师还规划设计了不少著名大学的景观,如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关于伯克利的校园建筑,有一本叫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文建筑之旅》的书,是伯克利建筑系校友哈维·海尔凡(Harvey Helfand)所著,已经介绍得非常详细了。这里我只想写几个书里没有的新建筑和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建筑。

1.史带东亚图书馆 —— 含有中国元素的建筑

建筑设计:托德·威廉姆&比莉·钱(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Architects)

建造年代:2009

地址:Durant Hall #208, Berkeley, CA 94720(伯克利校园中北部)


电话:510-642-2556

温馨提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四9:00~21:00,周五、六、日开放时间有不同缩短


东亚图书馆开放于2009年。作为全美第二大的东亚图书馆,其馆藏图书多达90万册。它是校园里的新建筑,坐落于学校核心区,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与1911年落成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伯克利大学总图书馆隔着草坪遥遥相望。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的风格必须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体量上又要能与对面的总图书馆相抗衡。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栋矩形平面、敦实厚重、以白色花岗岩实墙面为主、红色黏土砖瓦屋面的建筑。外表看上去似乎比较平淡,唯一的亮点是立面窗户上巨大的青铜遮阳格栅——冰裂纹的图案散发出了浓郁的东方情调,它像一层金色的面纱,使建筑更显含蓄而神秘。然而当你走入室内,就会发现它的室内空间和光线变化丰富、引人入胜,与中规中矩的外表大相径庭。

1.从萨瑟塔上远眺东亚图书馆

2.立面上的青铜遮阳格栅

狭长的垂直楼梯交通空间规矩却并不古板,人们可以从顶层径直望到底层,同时楼梯空间将室内划分为左右两部分,每部分都摆满了书架。明亮的光线从屋脊上开启的一条采光天窗倾泻而下,一直穿透四层室内空间;加上侧面镂空金属花窗、落地玻璃窗的采光,整个建筑室内都被均匀柔和的自然光线充满。室内材料主要是素混凝土板、青铜指示牌、美国樱桃木和淡色胡桃木,朴素简洁又不失温暖。

图书馆的另一个特色是它靠近学校的北门,正好坐落于一片北高南低的山坡上,属于山地建筑,这类建筑在地形高低起伏的加州并不罕见。建筑的主入口处设计得立体且层次丰富,为人们进入室内提供了多种选择。从北门进入可以通过一个水平连桥直接进入建筑的三层;从南侧则既可以通过大台阶或楼梯进入二层,又能通过室外楼梯和连桥直接进入三层。人们还可以站在三层平台出挑的阳台上向南眺望大草坪和主图书馆。

建筑师托德·威廉姆和比莉·钱是一对夫妇,他们的设计注重环境、空间、材料、光线,该项目获得了2009AIA(美国建筑师协会)图书馆建筑大奖、2010AIA加州委员会建筑大奖等多项殊荣。

1.室内交通空间

2.顶部天窗

3.图书馆室内

4.从室内看遮阳格栅

2.简·格雷·哈格罗夫音乐图书馆 —— 艺术合院里的明星

建筑设计:麦克·斯科金&美林·艾兰(Mack Scogin & Merrill Elam Architects)

建造年代: 2004

地址:伯克利校园东南部,临近建筑系和法学院


电话: 510-642-2623

温馨提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6:45,周六、周日闭馆


这个音乐图书馆坐落于建筑系馆Wurster Hall的对面,每次我来学校都能看到它。它的北侧是音乐系的另外两栋建筑——音乐演奏厅Hertz Hall和教学办公楼Morrison Hall。这里由建筑围合的开敞庭院被称作“艺术合院”,因为东面是建筑系,南面是艺术系,北面是音乐系的演奏厅和教学楼,而西侧就是这栋四边形平面的音乐图书馆,从简洁现代而又艺术大胆的外表上看,它俨然是这个艺术合院中的一颗明星。

1.音乐图书馆外观

这是一座三层的图书馆,造价约1400万美元,建筑面积约2673平方米,馆藏图书近19万册、音像制品5万份;它的主入口朝西,面向艺术合院的开敞空间。建筑物以实墙面为主,几乎通体被浅绿色的石板瓦所覆盖,一些不规则的矩形、带形开窗,打破了立面的呆板。低能耗的彩釉玻璃、透明玻璃以及金属遮阳,不仅活跃了立面构图,把校园风景和自然光引入室内,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目的——该建筑的节能水平比加州苛刻的节能要求还低了10%。

这个建筑也是山地建筑,主入口在二层。有趣的是,一层平面是矩形,顺应伯克利官方的街道网格,而二层三层的平面稍作扭转,形成了平行四边形,正好与校园的历史网格相对应;而扭转后四边多余的空间正好可以用来摆放座椅。

在伯克利,这座建筑就像一首由石板和玻璃构成的诗,展示着艺术之美。

1.音乐图书馆室内

2.图书馆平面图

3.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资料馆 ——一首粗野主义的狂想曲

建筑设计:马里奥·钱皮(Mario Ciampi)

建造年代: 1967—1970

地址: 2625 Durant Ave #2250, Berkeley, CA 94720


电话: 510-642-0808

温馨提示:开放时间为周三至周六11:00~17:00,周一、周二闭馆


在美国期间,我看到了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粗野主义建筑,但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座位于伯克利校园对面的伯克利艺术博物馆了,它本身就是一件巨大且极具创意的混凝土雕塑,可以说是湾区一带最有代表性的粗野主义作品。每次去建筑学院,它都在我的必经之路上。

1.博物馆沿街主入口立面

建造博物馆的要求是在1963年提出的,当时学校的艺术长廊已经不能满足艺术和展览需求。在1964年的艺术博物馆方案竞赛中,马里奥·钱皮和他同事合作的方案在366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征服评委的是它那凹凸造型中蕴藏的雕塑美感和不需要高造价及精细细节的素混凝土材料。也许当你从学校门口著名的巴克罗夫特(Barcroft)大街上经过时,目光并不会在这座半新不旧的素混凝土建筑身上多驻留几秒。但是一旦走入它的室内,你一定会被它大胆而粗犷的内部空间所震撼。很难想象,在没有计算机绘图的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可以凭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如此标新立异的建筑。

建筑内部是个几乎无柱的大空间,沿着从底层延伸上升至顶层的坡道,观众可以一气呵成看完所有的展览。随着坡道的升高,一个个折线形的展览平台也呈现在不同的高度上。对应着下面的画廊展台,建筑的屋顶也像一面扇子一样徐徐展开(只有站在萨瑟塔顶时,你才能看到那优美的折扇形屋顶)。屋顶上是大面积的玻璃采光顶,自然光线可以充分进入博物馆室内;站在顶层的平台,可以俯瞰下面的大堂和画廊。这个建筑的结构令人十分震撼,那些层层展开的展览平台都是悬臂出挑,下面根本没有柱子的支撑,整个建筑就像一个用折纸做成的艺术品,令人惊叹不已。该博物馆为伯克利和湾区社区的居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国际化艺术展览,内容涵盖了从古典的亚洲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范围。

然而加州是个地震频发的地方,该建筑的结构在1997年未能通过地震安全评测,于是耗费400万美元进行了防震改造,一些铁制托架被加固在现有结构上,用来增加那些悬臂式展廊的结构安全性。在积极寻求长效防震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建造新馆的建议。2011年,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设计的新馆方案被采纳,位于伯克利市区中心的新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将于2016年对公众开放。

1.错综复杂的屋顶

2.错综复杂的屋顶

3.室内高低错落的展台

4.萨瑟塔 —— 让灵魂自由飞翔的钟塔

建筑设计:约翰·嘉伦·霍华德(John Galen Howard)

建造年代: 1914

地址:伯克利校园中心地带


温馨提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0:00~15:45,周六10:00~16:45,周日10:00~13:30 & 15:00~16:45


来到伯克利校园的第一天,我就被不远处飘来的悦耳音乐所深深吸引,那清澈明朗、纯洁美好的声音仿佛来自天籁,让你瞬间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心儿仿佛融化在了头顶的那片蓝天里……这余音回荡的美妙钟声正是来自萨瑟塔塔顶。

萨瑟塔落成于1914年,它就像一块吸引学生自豪感和依恋情结的磁石,巍然屹立于校园中心区的绿地中,四周被低矮的古典建筑群所围绕。高度为93.6米的萨瑟塔是校园的焦点,也是伯克利的著名象征,方圆数里之内都可望见的标志性建筑物,还是世界上第三高的钟楼。萨瑟塔的设计受到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钟楼的启发,不过它不是用红砖,而是用白色花岗岩覆盖,更显高贵、冷峻。钟楼通过结构钢架和钢筋混凝土墙壁支撑,内部共有13层,其中在8层处设有观景平台。

萨瑟塔也叫钟楼(campanile),因为顶部有一个由61个大大小小的钟铃组成的钟琴。钟琴每天有早、中、晚三次短暂的演奏时间,而周日下午2点更会演奏长达45分钟之久。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种“钟琴”,全世界的钟琴数量超过400台,大多在欧洲和美洲教堂的钟楼里,亚洲只有4台,其中2台在日本,另外2台在韩国和菲律宾。很遗憾,我国一台钟琴也没有。

1.远看钟楼

2.演奏钟琴

3.钟铃叮咚

如果你来伯克利,那么一定要来钟楼,在61米高的观景平台上面眺望湾区秀色、近距离聆听钟琴的演奏绝对是一次终生难忘的体验!乘电梯到达7层后,再通过一个狭小幽暗的螺旋楼梯,就到达了令人眼前豁然开朗的8层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把伯克利校园的美景尽收眼底,看红色屋顶的白色建筑点缀在树木葱茏、曲线动人的伯克利山上;可以远眺金门大桥和隔海相望的旧金山,看着消失在天边的海平面,遥想海的那一边是中国的哪个城市……在蓝天白云以及蔚蓝海湾的背景衬托下,眼前的一切宛如人间天堂,令人心旷神怡!而这时,如果钟琴奏响了,我保证,你一定有一种灵魂出窍、自由飞翔的感觉!欣赏演奏时,我不得不感叹钟琴是欧洲中世纪一项智慧的发明!它的原理有点像一台精密的机械钟表,61个不同尺寸的钟铃悬挂在观景平台的上方,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和观景平台正中的钟琴相连。而它的结构有点像钢琴,只不过键盘是由两排木棒构成的,下方的踏板位置还有一排木棒。演奏者用拳头和脚敲击这些木棒,带动传动装置去拉动钟铃,于是那些钟铃就叮叮咚咚响了起来,神圣而纯净的钟声响彻天空,飘扬回荡,那一刻,俯瞰着湾区美景的你一定会以为自己到了和上帝最接近的地方!

1.向北眺望可见东亚图书馆和北山

2.向西眺望可见海湾和旧金山

3.向南眺望可见艺术博物馆和电报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