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语言意识
双语习得除了上面提到的双语思维或双语视角,还有其他独有的优势能让宝宝更聪明。皮尔森博士在她的书中还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泛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是双语习得能提供给宝宝的宝贵财富。什么叫泛语言意识呢?就是在刚开始学习说话,尤其是后期开始形成早期阅读体验的时候,宝宝就能够非常明白地知道“语言”究竟是什么,了解语言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抽象的表意系统。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从一开始就介绍给宝宝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有了比较,就能从比较当中认识到语言并非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而是一个抽象的系统,有它自己的道理和规则,需要学习,需要领会。
这种泛语言意识有什么作用呢?很早就形成这种意识的宝宝,以后不论是进一步学习中文或者英文,或者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更清晰地明白学习语言的机理和诀窍;宝宝更容易触类旁通。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地谈到这种泛语言意识对宝宝日后进一步的读和写具有的关键性促进作用,例如宝宝如何明白心里的想法是怎样构造成一个能说出口的句子,声音和字或字母是联系在一起的,还有说的话跟写在纸上的字句如何是一回事。双语宝宝从最初就明白语言是抽象系统,是需要学习的,这就为日后学习的成功埋下重要的种子。心理学家桑德拉•本兹夫(Sandra Ben-Zeev)在四十多年前主持了一项影响深远的研究,在以色列和美国选取IQ分值一致的五岁至七岁的儿童并请他们分别完成识别任务。他的研究表明,双语宝宝总是在有意识地寻找图案背后的规则,而单语宝宝则更多地通过习惯和经验来被动地意识到规则的存在。除了非语言类的图案识别,在语言类的识别任务上,双语宝宝也比单语宝宝头脑更加灵活。一个被很多研究人员运用过的游戏是这样的:在刚刚识字的孩子当中,用红色的墨水写“蓝”字,然后问小朋友“这个字是什么颜色”?
这个实验叫做斯珠普测试(Stroop test),由心理学家约翰•莱德利•斯珠普(John Ridley Stroop)最早提出,几乎是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早期的双语研究专家,加拿大约克大学的教授艾伦•比阿韦斯托克博士(Ellen Bialystok)指出,双语宝宝在斯珠普测试中往往能够先于单语宝宝成功地辨识出正确答案,“红色”,而非“蓝色”,跟他们从一开始就生活在双语环境当中是分不开的,因为后者鼓励宝宝锻炼一种叫做“选择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的能力。选择注意力的原理在于,人的大脑辨识颜色所需要的机理比辨识语言符号所需要的机理更复杂,所以一般人都是先对语言符号做出反应,再辨识颜色。看到红色墨水写出来的“蓝”字,已经熟悉语言符号的成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蓝”,而不是“红”。单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般难以跳出单一语言环境的潜在影响,首先第一反应会是“蓝”,因为看到的是“蓝”字,即使这个字是用红色墨水写出来的,也不能改变第一反应是“蓝”的趋势。而双语宝宝,因为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在两种语言系统当中切换,他们往往能够更灵活地把看到的世界和表意的语言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得出“红色”的正确答案,而非下意识地回答“蓝”。
这种后天可以培养的对语言符号和语言规则的敏感,对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大有帮助。皮尔森博士与她的同事在迈阿密大学跟踪比对的儿童来自三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单一英语环境;在家讲西班牙语,在学校讲英语环境;以及在家讲西班牙语,在学校则是英语西班牙语混搭授课的环境。研究从学前班开始,一直跟踪到小学五年级。在学前班的时候三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语言习得并无二致;但是当小学阶段的学习开始后,差别就逐渐显现:在英语西班牙语混搭授课语言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同在英语单一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日后在学校里不仅西班牙语的成绩显然胜后者一筹,学习英语的成绩,尤其是阅读英语的成绩,也把单一英语授课环境中的孩子甩在后面。皮尔森博士对此的解释是,双语环境促使宝宝从一开始就培养“选择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也就是说,双语宝宝不仅具有对语言抽象系统的高度敏感,还能很快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迅速灵活地切换,这种选择注意力不仅对语言表达和习得有独到的支持,对宝宝获得灵活换位思考的能力,也有显而易见的帮助。这样看来,除了对两种文化有深刻独到的了解和欣赏,双语环境还能让宝宝更有机会实现创新思维,在别人都看不见风景的地方欣赏到独一无二的美,在别人都找不到出路的地方另辟蹊径。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一开始就认识两种不同的语言表意系统,双语宝宝习惯了看待任何事、任何人都主动采用一种以上的角度和态度。
有较高泛语言意识的孩子,日后学习外语,乃至其他系统化的学科,都能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同时也应该是最好的老师。在三岁以前,大部分宝宝还未上幼儿园,所以培养双语宝宝,父母就成了宝宝唯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