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早期需要掌握什么能力?
1.锻炼对自家产品的理解
初学者可能会被种类繁多的原型工具和一堆堆的案例“绑架”,满脑子都是别人的产品花哨的功能和眼花缭乱的方案,唯独对自家产品不了解。
这样的产品经理平时跟老板的对话一般是这样的:
A(老板):你觉得这里放四个标签页合理不合理?
P(产品经理):当然合理,美团啊、点评啊、微信啊都是这么做的。这是天下大势。
A:那我们的页面上功能排版这样靠谱不?
P:没问题。现在这样的排版方式是最常见的,交互方式也保证是最流行的。唯一色调设计手法是国际上流行的设计理念Minimal。
A:哦,那我们这几个功能是必需的吗?
P:这几个功能竞品都有了,我们没有的话不好吧?
A:……
对自家产品的理解又分为多个方面:
对公司定位的理解,与老板和投资方有关。
对用户定位的理解,与公司的定位和市场的状况有关。
对产品定位的理解,与用户的定位和推出产品的初衷有关。
对公司研发能力的理解,包括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运营能力。
对其他部门状况的理解,包括各部门在做的事情、大家进行的状态。
……
总之,你做出的每个判断都必须基于对产品多方面的理解,而不是对竞品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这些零散的因素。
只有这样,当设计师做出令你不满意的设计时你可以说“这个风格可能适合年轻人,但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商务人士”,而不是说“这个不够大气,没有feel啊”;当你要求工程师改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Bug时可以说“后续运营部门有好几次大型活动,到时流量会瞬间暴涨,你这个Bug会放大10倍,所以很危险”,而不是说“重要不重要不是你工程师定的,而是产品经理定的,你改就行啦”;当你跟老板讨论要不要加一个功能时可以说“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跟下个版本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而不是说“竞品做了咱们不能落下啊,管它有没有用”。
具体怎么去锻炼,其实是件费力又费脑的事情,你要不断地跟老板沟通、跟同事们沟通,跟用户聊,做调研,同时还要做大量的思考和总结。你要有一本自己的词典,用来记录你名下产品相关的事无巨细的解释,每当需要查询时就能随时翻阅。
这本词典可以记在心里,也可以整理成笔记。在别人看来,它可能无关紧要,也不是那种张口“人机交互的趋势”、闭口“立体化设计语言”这些可以用来卖弄的术语。但没有这本词典,你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坑,等走远了想回来填的时候,已经晚了。
2.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如果说对产品理解是第一步,那第二步就是怎样基于你的理解做出靠谱的判断。
很多产品经理除了参考别人的产品,就是做用户调研,或者唯老板是从。但很多事情非常简单,只要有生活常识、基础的推理能力,明明是可以更靠谱的。
举个例子——
当初MIUI做安卓本地化的时候,在日历里加入阴历是主打特色之一,也广受好评。在做T1的日历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到底加不加阴历?
加的话,整个界面非常满,显得丑陋;不加的话,需要看阴历的用户又会不舒服。
重调研的产品经理就会做个调查问卷,规模越大越好,看哪边的用户多;用户定位是偏高端用户或者说发烧友的产品经理,可能就会做个开关选项,用的打开,不用的关了。
但实际上完全可以向前推理一步:用户到底为什么需要阴历?
大概场景有几个:春节前后用;阴历的节假日用;自己和亲友生日用。这些基本囊括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这就简单了,我们能不能只在春节和节假日的时候显示阴历?对于生日的话,我们可以提供设置项,在用户和亲友每年生日那天显示阴历。
这样既化解了界面始终显示阴历的尴尬,又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阴历的需求。这种方案凭常识很快就能推断出来吧?既不用复杂的问卷调查,也不用复杂的产品设计吧?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个抖机灵的需求分析,况且是个小功能。那我再举个例子。
我们之前在嘟嘟美甲讨论最基本的功能和界面时,并没有参考市面流行的O2O工具都有什么功能、都有哪几个标签页、都怎么排版的。我们先做了一次用户的分析。
用户的分析不是靠什么问卷来做的。你在问卷里问“你是哪类用户”“你平时做美甲会更看重什么”,他们很难回答清楚。如果你给的是具体的选项,又会有诱导回答的可能,最后的结论往往不能说明问题。
我们的分析方法是,先从常识判断美甲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有以下几种场景:
1.已经有想做的样式。
2.想来做美甲但不确定样式。
3.不确定做不做只是随便来看看。
每类用户来这里的需求肯定是不同的:
1.看你这有没有想做的那个样式或者类似的样式。
2.看你这有没有好看的样式。
3.看你这有没有什么足够吸引她做美甲的地方。
对于这三种需求,我们要提供的功能又是不同的:
1.根据用户的样式提供定制服务,搜索和筛选功能。
2.精品/热门推荐,搜索和筛选功能。
3.专题,精品/热门推荐。
所以,在用户第一次看到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提供的功能就一目了然了。
我们起初的判断是,产品刚上线,第3种用户肯定最多,第2种用户会逐渐多起来,而第1种用户会是高端、深度的用户,出现得会更晚。这样对功能的主次也都分得清了。
最后初版的产品,我们就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推荐和专题上,搜索功能是第二版上线的功能,而定制则是更未来版本的功能。界面的布局和排版,功能主次分明,所以心里也有数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做出来的界面似乎大同小异。但因为每个功能从研发角度都会消耗精力、从用户角度都会影响体验,如果是拍脑袋想的,一点小差别、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都会成为南辕北辙的错误决定。
其实这些东西通过常识是完全可以判断的。你说“我不是女人哪懂美甲咋回事”,但你总逛过淘宝用过京东吧?购物时用户的思路还是可以想象得出来吧?当你有了初步判断之后,用户调研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它是验证的手段。但它不能作为需求的来源。
总体来说,产品经理在做任何决定时,都要做到三个字:讲道理。
那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也不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问为什么。
这个小区的停车场入口需要绕三个圈,为什么这么设计?优衣库进门一眼看到的全是内衣裤,这么摆放是什么道理?楼下咖啡店平时顾客也不多,但居然撑了五年还没关门,他们的收支能够平衡吗?
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每天都能想明白一些事情,当你遇到棘手的产品问题时,你肯定想得比别人远,也比别人靠谱。不断去看别人的产品,但不是学皮毛,而是从商业模式到交互细节,再到视觉风格,想想这么做都基于什么道理。
3.确保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对产品有充分的理解、对各种问题有清晰有据的判断之后,下一步就是把这些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跟同事们做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其实说来也不难,就是注意沟通的技巧,一方面是要有我们常提到的“情商”,怎样让没有实权的你在推进大家完成任务、在协调大家的工作时不那么讨厌;另一方面是要让每次沟通都有效率,不耽误时间。
对于前者,我的建议有——
始终清楚自己是产品经理,但不是经理,不要盛气凌人。
用有理有据的事实来说服别人,而不是“老板的决定”“反正跟你没关系”这种说法。
别人遇到困难不要说“我不管,这是你的事儿”,而要主动去了解他的困难,并且尽力帮忙解决,解决不了的一起想备选方案。
产品项目组中的任何同事之间有了矛盾,都要主动去协调,别在旁边看热闹。
让每个产品线上的同事随时了解全局的进展,让大家产生主人翁意识。
用户的反馈整理后可以周知同事,让大家产生成就感,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价值。
对于后者,我的建议有——
每次讨论问题,不管是一对一聊,还是开会,都明确目的,有腹稿。
描述问题清晰,想好了再说,同时不要偏题。
每个问题都形成结论,不要讨论来讨论去觉得很充实就行了,没有结论都是浪费时间。
不要把任何事情都交给别人决定,自己时刻准备提出更多方案和建议。
每次讨论的过程和结论都有记录,可以随时查阅。
学习交际能力最快的方法其实不是从书本上背诵,而是找一个你觉得交往起来特别舒服又很优秀的人,学习他身上的优点。
4.对产品的责任心
责任心似乎是最容易具有的,但却是我直到现在面对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都觉得自愧不如的。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
你做到我说的要求了,但那只是做“正确的事情”,能不能让它们相继发生,考验的就是你的责任心。
当午夜工程师为项目上线加班时,你是在楼下电影院里吃爆米花,还是在旁边默默陪他?当设计师跟老板因为方案闹僵了的时候,你是等着他们握手言和,还是主动找老板或者设计师聊一聊以便把项目推进下去?当运营部门的同事为了某个紧急活动向你提出不太实际的功能需求时,你是一句“做不完”就把他打发走,还是认真跟他讨论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能应急?
是的,严格来说,你跟公司是劳动契约,你不能被强制加班;你的岗位是产品经理,不该去帮别人想解决方案;你也不是老板,公司的各种“坑”也不必由你来填。
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是要对任何与产品相关的事务负责的。任何阻碍产品正常上线的问题都应该由你解决,任何能对产品提供帮助的事情都应该给予关心。
在这方面如何抉择,就决定了你作为产品经理是平庸还是优秀。
5.关于工具的使用
工具放到最后说,是因为实际意义上的产品经理,并不必掌握太多原型工具、交互绘制工具甚至绘图工具。
不管是什么样的工具,都是为人和当前做的事情服务的。还是刚才那句话,你为什么要用它?它对你现在做的事情有帮助吗?
很多初创团队刚刚起步,就开始搭建各种大规模的Feature/Bug的记录和处理平台,在用特别复杂的需求文档描述规则时,把脑图、Axure作为必备的工具。这样做,不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造成了很多问题。
就跟MBA不适合创业者一样,复杂的流程会严重拖累中小公司的运作。我平时就用Keynote 、Sketch等工具,完全能覆盖90% 的需求设计工作;产品研发的需求记录和处理就用Trello或者风车,操作简单、易用。
记住一条就可以了:只要觉得目前手头的工具好用、高效,那就没必要换成高大上的。除了卖弄,没有任何意义。
6.尽量涉猎广泛
有一次,“在行”的一个朋友问我,他经常会与设计师有争议,他总觉得那样排版有问题,但却说不出哪有问题。我说,很简单,如果你直觉上觉得有问题,那可能真的犯了一些基本错误,只要你多学习些排版上的知识,多了解下常见的排版规则,那之后再遇到争议肯定就有底气了。
作为产品经理,懂一些其他岗位的基本知识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沟通,也能让你在考虑需求、设计方案时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一个好的补充,当然没有也无所谓。
去看看别人都在看什么书,找些基础的看一下;也可以到知乎去看看快餐类的文章。这样别人就不会在背后说,这小子就会每天瞎想些点子、画点不靠谱的原型、做点不接地气的方案。